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第1228节
李泽轩面无表情道。
距离上次他命令庞非基打探消息时,已经足足过去了将近半年,他不相信庞非基是正好就在这几天得知消息的。
“侯爷,属下属下在三个月前便得到了消息!”
庞非基的脸色一阵变换,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咬牙道。
“三个月前!!”
李泽轩闻言,眼睛闪过一道异样的光芒,他回过身,直视着庞非基,一字一句地问道:“那你为何三个月前,不将消息告知于我?你是何居心?”
庞非基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他慌忙单膝跪地,道:“侯爷,属下有罪!”
“本侯是在问你为何不将消息提早说出来,你特娘的少在这里磕头请罪装可怜!”
李泽轩正在气头上,他见庞非基这幅模样,一时怒火中烧,忍不撰手帜书籍,狠狠地砸向了庞非基的脑袋,庞非基能躲却没有去躲,本来不算重的书本,在李泽轩含怒一击的驱使下,在庞非基的脑袋上,瞬间留下了一个大包!
“侯爷,属下属下”
庞非基张了张嘴,却欲言又止。
“是尉迟伯伯吩咐你这么做的吧?”
屋内沉默了许久,李泽轩忽然开口道,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悲凉,是那种被朋友兄弟背叛的悲凉!
庞非基如遭雷击,呆愣愣了半晌,终于说道:“侯爷猜测的没错,不过尉迟将军只是建议,最终是属下下定决心没有提前告知侯爷的k侯爷责罚!”
“为何?”
李泽轩的声音逐渐转为清冷,冷得庞非基鱼想哭!
对,就是想哭!
“回侯爷,当时属下拿到这份消息时,尉迟将军当面与属下说,若是侯爷您知晓了上面的内容,以您一向的心地善良,定会冲冠一怒、不顾后果地杀向崔家!
那个时候,侯爷您羽翼尚未丰满,而且您刚刚创立炎黄书院,在圣上心帜地位恐怕还不稳,崔家若是全力反扑,很大可能会令侯爷您元气大伤,而且侯爷到时会无暇顾及炎黄书院!
所以尉迟将军建议属下,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将这份消息递交给侯爷G基自从追随侯爷之后,侯爷对兄弟们的一片情谊大家心里都清楚,侯爷是把兄弟们当做家人看的份恩情,非基就算万死,也难以报答!从始至终,非基只希望侯爷一家能平平安安、富贵万世,对侯爷从无二心!
非基心里也清楚,炎黄书院是侯爷非常看重的一份基业,为了不让侯爷冒然去对付崔家,也为了侯爷能一心发展书院,于是,非基便自作主张,压着这份情报,一直等到了今天G基知情不报,还请侯爷责罚!”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水可覆舟之暴风将临!(二合一)
“你的意思是说,现在的时机适合对崔家动手~?”
庞非基的一番表忠心的话,让李泽轩有些触动,但同时也有些恼火。上位者都不喜欢自己的属下擅作主张,李泽轩虽然来自于现代,接受的是“人人平等”的教育,但他仍然不喜欢别人来替他做决定!
可以说,庞非基的所作所为若是放在其他大家族里面,早就被家主赐死了,虽然他也是为了家族的长远利益考虑。
李泽轩做不到那么冷血,但对于庞非基的擅作主张他心里同样很不愉快要是他一想到那被王氏做成人彘的丫鬟,他心中更是怒火滔天!
“侯爷,是今日的百姓冲撞世家,让属下觉得世家目前正在离心离德,而侯爷这边,正是民心可用啊`比以前,侯爷现在的胜算绝对大了许多!”
庞非基跪在地上,抱拳道。
李泽轩轻笑一声,道:“这也是你们的尉迟将军跟你说的吧?”
他侥是尉迟将军,而不像先前一样叫尉迟伯伯,显然他对于尉迟敬德的背着他“安排”庞非基的做法,心中很是不舒服。
庞非基听明白了李泽轩话帜弦外之音,他一脸苦涩道:“侯爷,这些话的确是尉迟将军跟属下说的+军还说,若是侯爷与崔家全面开战,尉迟家愿与侯爷同生死、共进退!”
尉迟敬德早年不过一打铁匠,对于世家门阀,他同样没有好感,而且,对于李泽轩这样一个潜力无限的后辈,他一直都非常看重r此,在这件事情上,尉迟敬德才会无条件地站在李泽轩这边!
李泽轩听到尉迟敬德愿意与他“同生死、共进退”时,脸色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
庞非基见李泽轩不说话,连弥道:
“侯爷,在这件事情上,属下自作主张,实属有罪,但这和尉迟将军无关,当时得知崔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后,属下自己也犹豫过要不要将其告知于侯爷”
“行了!我都知道了!”
李泽轩摆了摆手,打断了庞非基的话,顿了顿,他面无表情道:“先前书院的军训你都参加过,你应该也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论你的出发点是好是坏,但你这番作为,就不配当一个好军士!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本侯的亲卫队长,队长一职,暂且空置,日后你若是再犯同样的错误,本侯绝不姑息明白了吗?”
李泽轩话语中出现了一个大拐弯,让庞非基还以为李泽轩要把他逐出亲卫军呢,吓的他脊背上都沁出了一层冷汗,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待听到后面半句,他不由松了一口气,他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惩罚,但他不想离开李家!
“谢侯爷开恩,属下日后绝对不会再犯!”
庞非基抱拳朗声道,语气中,颇有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
“行了下去吧!”
“喏!”
庞非基走后,李泽轩独自一人,坐在书房内,闭目沉思,许久许久,只听屋内传来一声悠长的叹息:“树欲静而风不止,本不打算将事情闹大,但地狱冤魂不答应,世间百姓也不答应次是真的要抗旨了啊!”
翌日,大唐日报上的头条新闻,毫无疑问地又成了长安百姓的话题热点。
“清河崔氏从未捐款,百姓怒堵其门,险些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