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之最强人生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347节

  要知道,地铁公司可不仅仅是只有买卖车票这样的生意的,每一个地铁站里的任何铺面都是他们的,而且许多地铁站上盖物业也都有他们的股份!

  想一想地铁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站点,以及站点上面的无数商业大厦,这一摊子的收入,可就比卖车票多十几倍了!

  如果香江地铁公司是一家上市的企业,现在无疑就是他们最困难的时期,殷俊只要买到了他们的股份,基本上以后靠分红都能过一辈子舒服日子了。

  可惜的是,现在香江地铁仍旧是100%香江政府持股。

  等两年香江地铁上市之后,香江政府就会宣布,因为地铁是属于公共营业事业,所以除了香江政府之外,任何公司未经许可,都不能收购5%以上的地铁股票。

  要等到九几年之后,这条规定才会撤销,但之后几十年里,香江政府仍旧是第一股东——也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和政府去争夺,公共营业的事业,虽然赚钱也不好弄,出了点什么事情,保证没有好日子。

  说起来,这一次香江第一条地铁经过的区域,尖东填海地就是其中的一块儿。

  六七十年代,香江的尖沙咀区域,只是限于金马伦道周围,早已拥挤不堪,所以为了让尖沙咀的经济发展持续和扩大规模,香江政府就在周围的尖东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工程,得到了大约18公顷的土地。

  这些土地先后以拍卖的方式卖出,其中黄氏家族的信和地产买了9公顷的土地,而且都是高价,被人讽刺为疯狂的举动。

  但这75年过后,因为有着地铁的预期,尖东这个地块一下子就火爆了起来。

  至今为止,信和地产只开发了两个工程——尖沙咀中心和帝国中心,就已经把当初买地的钱赚了回来,而且还有上亿港币的利润。

  而现在,信和地产手里的土地储备还多达6公顷,还剩下三分之二!

  可想而知的是,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发展、价格的不断上涨,等到三五年、七八年、十五六年之后,这些土地陆续的被开发出来,他们简直是会赚得盆满钵满!

  殷俊也知道,日后黄氏家族的信和地产就会被誉为“尖东地王”,然后他们还直接把公司名字改为了尖沙咀置业!

  另外,中环之王就是置地,九龙仓靠着海港城称霸尖沙咀。

  希慎置业,也就是现在无线董事长利氏家族的产业,也会成为铜锣湾之霸!

  这些公司的发展,和日后香江的房地产富豪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都是靠着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甚至是百年之前的布局,才得到了这么的机会,事实上是时局造就了他们,而不是他们真正的实力。

  日后真正的香江地产超级富豪们,他们的布局是在整个香江!

  他们靠着一个又一个的楼盘,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伴随着香江的发展而发展壮大,而不是像上面的这些公司一样,只能守着自己的地盘守成,而没有开拓,所以最后也就是收租吃饭而已。

  而殷俊也从来不羡慕这些占据了先机的人。

  甚至于他对于香江四大地产富豪都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从一开始殷俊就已经定好了目标。

  自己的奋斗方向是文化娱乐帝国。

  任何的地产产业,都只是为了累计资本和实力,都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

  以殷俊的心性,当然不会迷醉在房子买卖的赚钱之中,从而忘记了自己应该要做什么的。

第0369章 传说中的换地权益书

  香江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当然不可能是只有这一个区域发展,而是会一个地方发展之后,再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比如上面所说的尖沙咀发展之后,带动着尖东地区火爆起来,就是同样的道理。

  从房地产价格来说,也就是尖沙咀的房地产先涨价,然后带动着尖东的房地产也涨价,再带动更远的地方涨价……于是到了最后,香江大部分的区域都会跟着涨价。

  特别是现在的偏远区域,即使是没有中心区域涨价得多,但一个个新市镇建造好了之后,可是也会暴涨许多的。

  关键在于这些现在的乡村区域,土地价格便宜啊!

  故而买下来,囤地几年,肯定就能有更大的升值潜力。

  这里所说的偏远区域,最主要指的就是新界这一块儿。

  在60年代,政府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了对新界的开发,开始建立起了新市镇。

  因为这里的地势非常好,又靠近油尖旺区域,香江岛那边的发展已经到了极致,没办法再开拓新的大片可以居住的区域了,所以新界就是香江想要大力发展的第一区域。

  新界其实在现在来说,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大部分区域住的都是农民,根本没有多少城市人愿意去那里居住的。

  政府在这里建造的新市镇,多半是以公屋、基础建设、学校、商场、医院……等等为主。

  在目前阶段,也只有公屋这样的东西,才会吸引许多穷人过来居住了。

  通常来说,公屋的租金只有同等区域市场上出租房子的20%左右的租金。

  新界的房租就更加低了。

  按照殷俊之前和魏小范、章婶租住的那套屋子来算,如果换到了九龙的公共屋邨来租住,同样的租金,每个人可以租到一套40平米的房子。

  这对于单身汉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对于一家三口人来说,就是一笔很不小的开支节省了!

  有了这群穷人们的居住,才会给新市镇带来生机,才会有机会慢慢的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区域。

  然后这么五六个、七八个散布在几平方公里的新市镇再用公路等链接起来,就又成了一个大片都市区域。

  接下来的开发,便可以依托这个区域向四周扩展了。

  只不过,香江政府想得很好,但实现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

  新界这边实在是太偏远了,就算是有人愿意来这边居住,也都需要往油尖旺去上班,甚至走得更远的港岛区上班。

  这样一来,工作去上班实在是太辛苦了,一天起码有五六个小时奔波在上班下班的途中,普通人都难以忍受,还不如贵点住上班的附近,然后多点时间睡眠,这样工作起来也会有精神。

  所以现在新界的新市镇,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在城里拥挤不堪的时候,这里的公屋申请人数居然还一直不够,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但是,殷俊知道,这一切都是只是暂时现象。

  随着地铁的不断开通,只要地铁能到新界来,那么从新界坐地铁,最多转一道车就能抵达公司上班,时间花费肯定不超过1个小时,这样的生活和工作距离差,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来回两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完全在任何的上班族的容忍范围之内。

  能快捷的上班,而房屋的租金却只有私屋出租的20%,只要不是白痴的人都知道该选择恶言的地方!

  这么一来,新界的公共屋邨就自然成了抢手的香馍馍,申请人数肯定会爆棚!

  只要有人居住了,那么这一区域的商业发展就能继续下去,就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商业区域。

  接下来,私人屋苑就也可以在这个区域修建,赚取这些努力赚钱想要改善生活的民众们的钱了。

  普通人和成功者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就是在于他们对于未来的眼光不同。

  普通人只能看到今天的事情,而成功者能看到明天甚至是更远的事情。

  越是有能力的人,他们看到的就越远,这样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创造的成就也就更大。

  比如说香江的这群华人地产商们,早在70年代初,就看到了这个发展的趋势,于是他们都纷纷开始了一些布局。

  这个布局,就是传说中的“乙种换地权益书”。

  1959年的时候,因为连降大雨,大水冲毁了新界元朗的许多河道,政府想要征收农田来修河道。

  可政府征地是要有很麻烦的手续的,包括了土地的购买、赔偿等等,没有三五个月没办法弄下来。

  为了尽快完成河道修复任务,政府干脆就给农民们发了一封信,说我们今天占用你一块土地,以后我们就赔你一块更好的土地。

  然后,政府就给了农民一张土地换地权益书,这就是最初的换地权益书的由来。

  后来政府在新界征用土地的时候,就逐渐都开始了这样的方式。

  土地所有人在同意了政府的征地之后,政府就发给他们甲种换地权益书作为凭据,等到政府那边的手续办好了之后,甲种换地权益书就会进一步生效,调换成为乙种换地权益书。

  这时候的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可以拿来要求政府给自己一块土地的凭证了。

  比如说,政府在新界有一块土地要卖,但是你恰好有这么大面积的乙种换地权益书,那你就可以去手里的乙种换地权益书跟政府申请,这块土地你就别卖了,直接补偿给我吧!

  政府一看这的确是自己发下来的换地凭据,那肯定就会认账,任凭别的开发商怎么垂涎这块土地,怎么出高价,那都是要优先给乙种换地权益书的持有人的——这一点,在政府方面是默认的规矩,轻易不能打破,否则以后谁敢相信你?是你说了以后还我一块更好的土地的,我现在来拿了,你却不认账了?

  可是!

  通常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一般情况下,征收农用地与批租建设用地的兑换比例是5:2;征用的建筑用地的话,赔偿自然是1:1。

  也就是说,政府征收农民5000平方呎的农业用地,那么给他的可以做建筑用地的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2000方呎。

  政府想要拍卖的土地,动辄几万方呎起,十几万方呎都不在话下,哪个农民手里有那么多的乙种换地权益书?

  根本不可能嘛!

  可是一个农民的不行,我十个农民的、一百个农民的、一千个农民的乙种换地权益书应该就行了吧?

  因此,许多地产商就想到了这一块儿,从70年代开始就有房地产商不断的购买起了乙种换地权益书,特别是在80年代初的房地产火爆开始,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就花更大的手笔,收起了农民们手里的乙种换地权益书。

  有些报告说起,70年代初的时候,几大地产公司就大规模疯狂的收购乙种换地权益书。

  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第一个,70年代,所谓的新鸿基、恒基兆业、南丰地产等等公司,根本还才刚刚发展起来呢,就几千万、一两亿的价值,可用现金根本不多,你来跟我解释一下,这么点钱拿去购买,称得上叫做“疯狂”和“大规模”的收购吗?

  况且,由于乙种换地权益书只是在新界发出的,也只能在新界使用,所以就算有人想到过这个事情,但是70年代初,油麻地、尖沙咀、旺角、九龙、中环、上环等等区域,那么多便宜的土地等待开发,我来你新界囤地干什么?

  完全的浪费资源和浪费精力!

  也就是在这两年,当市区的房价越来越贵,房地产商人们手里的钱财越来越多之后,他们才开始慢慢的把注意力放在了乙种换地权益书上面,才开始了陆陆续续的收购。

  其中最厉害最坚定的就是李照基李四叔。

  恒基兆业作为地产四大家之中,发家最晚的公司,但却后来居上,李照基凭借着恒基兆业直接排名香江富豪榜第二,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市区一层一层的收购老旧房子的产权,累计起来完整收购之后,就拆迁这栋大楼,重新修建更高更好的大楼。

首节 上一节 347/2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拜师九叔

下一篇:时空位面穿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