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771节
童贯自知理亏,只能命手下将领全部出动到边境巡查。
童贯当着金国使臣的面要求他们只要遇到辽国人就立刻杀掉,砍下首级来全部送给金军,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摆脱嫌疑。
另一方面,金军在金国境内也在全力搜捕天祚帝。
金军在雁门关北朔州、武州一带陈兵三百里,彻底断绝了天祚帝南逃归宋的道路。
天祚帝别无选择,只有向西投奔西夏党项这一条路。
路上水粮断绝,天祚帝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饥止渴,随行的军队也各自逃散了。
当天祚帝潜伏绕道行至应州新城南六十里处的余睹谷时,却因为大雪暴露了踪迹。
完颜娄室率精兵铁骑沿着大雪初停后的踪迹,在余睹谷追上了天祚帝,将其生擒活捉。
天祚帝耶律延禧被完颜娄室押到云中大同府后,从京师返回的完颜宗翰大喜,组织百官武将拜祭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画像灵位,又命人对天祚帝以上宾礼仪相待。
天祚帝的被俘,意味着辽国的灭亡。金国终于赢得了与辽国契丹人之间的灭国战争。
虽然辽国宗室贵族耶律大石逃到西北路招讨司镇州可敦城自立为王,延续了辽国的政权,但他兵少将寡,孤悬在大漠以北,已经不被完颜宗翰看在眼里。
完颜宗翰大功告成后,志得意满的派人出使宋朝太原城的宣抚司,告知童贯金军已经抓到了天祚帝。
接着,完颜宗翰又以需要赏赐立了军功的将士为名义,向童贯预支二十万两岁币。
童贯同意了完颜宗翰的这个请求。
第八百七十六章 剑拔弩张
天祚帝这么快就被金军活捉,让身在太原的两河燕山宣抚使童贯暗自心惊。于是,童贯爽快地答应了完颜宗翰提前预支二十万两岁币的要求,企图以此博得金军的欢心,修补两国之间的裂痕。
因为海上之盟依然有效,辽国在明面上还是宋、金两国共同的敌人。因此童贯收到完颜宗翰的通报后,还因辽国的灭亡向朝廷上表报捷。
然而此时边境上的一些官员和士人已经感到了两国边境的一丝异常。
朝中也有人提出,金军之前一直与宋朝修好而不南攻,并非信守承诺遵守条约,而是顾及后方还有平州张觉、奚地萧干、夹山天祚帝三股辽国残余势力虎视眈眈。
但是常胜军消灭了萧干,金军占领平州,消灭了张觉军,最后又剿灭了天祚帝,金国内部已经没有了有威胁的敌对军事力量。
而宋朝军队在对辽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已经向金国暴露了虚弱的一面。加之宋朝在处理北方的事物时反复无常,已经惹恼了金国。
如今金国覆灭了辽国,平息了内乱,很有可能会南侵宋朝。
虽然朝中有部分有识之士表达了对金国威胁的担忧,但此时朝中亦有不少人还幻想着宋金之间的关系,能如同以前宋辽之间的关系一样,用岁币银子就可向金国买个边境和平。
宋徽宗君臣哪里知道,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等金军中的实权人物,早已在密谋对背信弃义的宋朝实施一场惩罚性的战争。
在剿灭天祚帝后,金国前后派了三拨使臣到宋朝。
这些使臣名义上是庆祝两国合作取得重大胜利,最终剿灭了共同的敌人辽国天祚帝,实际上是暗中考察宋朝山川地形,为将来南侵做准备。
另一方面,金国频繁派出使臣,也是为了制造金国愿与宋朝维持现状的假象,借以麻痹宋朝。
金国的这些手段瞒得过东京汴梁城的宋徽宗君臣,却瞒不过早已知道历史走向的西门庆。
西门庆坐镇阳谷县西门堡,乔郓哥和陆小乙源源不断地将燕山府、河北路、河东路和东京汴梁城的情报收集飞报到西门庆的手中。
西门庆不仅加快了军队的武装建设,囤积枪炮、马匹和粮草,而且对河北路的生意逐渐进行了清退。
在西门庆的安排下,老主管西门福将西门家开设在河北路各州的店铺都悄然地高价转让了出去,换成真金白银运回了阳谷县。
西门庆的那些酒楼、药铺等商铺产业都是开在各城最繁华所在,在他悄然退出时,当地富商大贾哪里知晓战争即将降临,都争先恐后地将这些产业买了过去。
对于北京大名府的卢俊义卢大员外,西门庆也特意登门拜访,建议他将河北路各地的解库生意向河东路和两淮路转移。
可惜卢大员外家大业大,他虽然信任西门庆的判断,关停了一些生意,但是在北京大名府里的生意还是没有舍得放弃。
毕竟北京大名府是大宋人口第二多的城市,繁华不输东京汴梁城多少,哪个做生意的人愿意放弃这种大城市呢?
西门庆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尽快将自己手中的玉石、金银珠宝等奢侈品都卖了出去,换成了战争时最值钱的兵器、粮食和药材等物资。
在西门庆秘密做战争准备时,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等人也在为开战积聚力量。
此时,燕山府有一个名叫陈角的郎官奉命负责护送金国使臣离境。
到达两国边境时,陈角发现金军正在平州一带集结军队,目的不明。
陈角察觉到金国的异常的气氛,从边境返回后,立即将情况报告给燕山府同知府蔡靖。
但为了稳妥起见,陈角只说是半路上听别人说的,希望蔡靖早作准备,防备金国进攻。
不料蔡靖却不相信陈角的话,认为是辽国遗臣在暗中挑拨宋金两国关系。蔡靖怒斥说,这是谁编出来的,应该把这个编造谣言的人找出来宰了。
陈角见状,吓得不敢言语,只好请求蔡靖能将自己外放到别处,离开燕山府。
蔡靖看这陈角不顺眼,就将他打发到福建去当官。陈角却是趁机远走高飞,逃离了这个在他眼中凶险万分之地。
蔡靖虽然糊涂,马扩却对两国形势有清醒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