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837节
“王禀将军,你的忠勇让天下人佩服,本帅也十分欣赏。
而今太原城失守,是贵国的皇帝和军队无能,非是将军的责任。
王将军只须放下武器,本帅必将你奉为上宾。
若将军要返回故国,本帅亦必礼送出境。
将军或许不知,你有个老朋友很关心你的安危,这是他托我转交给你的信。”
通事翻译了完颜宗翰的话之后,从完颜宗翰手中接过一封密信,小心翼翼地来到王禀身前,将它递给了王禀。
王禀打开密信,只见上面只有简短的几句话:“正臣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望保重有用之身,小弟等你平安归来。弟西门。”
王禀能够在征讨方腊之战中屡立战功,多是拜西门庆所赐。因此,他一眼就看出这是西门庆的亲笔信。
我那西门庆兄弟还真是手眼通天啊!竟然能够买通金军的统帅,救得我的性命?
王禀明白了,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对自己这般友善,大概也是西门庆兄弟暗中使力的结果。
可是,西门庆兄弟,你不能救我太原府十万军民,干嘛独自来救我王禀呢?这么多将士为我战死,我王禀又岂能干出贪生怕死之事?
西门庆兄弟,王禀要辜负你的一番苦心了!
王禀仰天长啸一声,将西门庆的密信撕得粉碎。
他看了看身边数十名血迹满身的军民,慢慢说道:“我为国已尽忠,为民已尽义,大丈夫一生复有何求?”
说完,王禀撩起满是鲜血的战袍,擦了擦已有些卷刃的剑,然后举起剑直指完颜宗翰,口中大呼道:“粘罕,大丈夫当战死沙场,岂可跪地求生?你若敢屠我太原百姓,我死后变厉鬼也要索你性命!”
随后,王禀横剑自刎,血洒开远门。
王禀死后,数十名随王禀苦战的太原军民,有的自刎,有的互刺,全部自尽于阵前,无一人偷生。
完颜宗翰见状叹息一声,命令金军不得伤害没有反抗的城中百姓。
可惜,城中也没剩多少百姓了。
至此,太原城被围二百六十日,终被金军攻破,城中军民饿死者十之八九。
当日,西门庆留在完颜宗翰军中的使者确认王禀父子英勇捐躯后,无奈地离开了金军大营,日夜兼程地返回阳谷县。
东京汴梁城中,皇帝赵桓得知太原城破,金军南下的消息后,下哀痛之诏,命两河相互救援。
第九百三十一章 鲁智深投奔西门庆
由于宋朝朝廷的错误指挥,为了解围太原而三次派兵北上,结果百万大军都被完颜宗翰的西军歼灭击溃,导致宋军的元气大伤,再也难以组织起一支能够征战的军队。
在第三次太原解围战战败后,河北、河东宣抚使李纲无兵可用,也被召回了东京汴梁城。
虽然朝廷让河北、河东相互救援,然而这两地的军队在宋军连遭大败后,都已成了惊弓之鸟,哪里还敢出城与金军争锋?
河北各州的兵力损失小一些,尚能各自保守州城,河东各州的军队都在太原城下消耗一空了,如今要防守自己的城池都力不从心了。
太原城陷落后,金军西路军继续扫荡周边,很快就连克河东路的汾州,石州和辽州。
在第一次伐宋时,因为金军东、西两路军的进军速度不一致,导致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孤军深入,未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第二次伐宋时,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约定,东西两路军在进军时要打通连接河北、河东的平定军和辽州等地,保持两军的协调进退。
因此,在分别攻破河东太原府和河北真定府之后,金军东、西两路军的将帅汇集于太原府和真定府之间的平定军,召开了伐宋军事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两帅召集众将,就是为了共同商议是否继续征伐宋都汴梁。
金军与宋军征战了接近一年,诸将皆有怠倦之意,纷纷说道:“继续深入宋境实为难事。”
而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则说道:“今河东已得太原府,河北已得真定府,此二都乃两河领袖也。我军乘此之势,可先取两河。待两河既定,徐取东京未晚。今我军若弃两河先取东京,倘若战有不利,则两河亦非我所有。”
完颜希尹支持继续攻打宋朝的都城东京汴梁城,但他提出的战略是步步为营,先彻底攻取河北、河东两地,再渡河攻取东京汴梁城。
总之,诸将中没有一个赞同直接突击东京汴梁城的。
完颜宗望擅长于千里奔袭,长驱直入的战术,但他见诸将都持保守态度,也就沉默不语,没有表露自己的意见。
完颜宗翰见诸将失去锐气,神情激动地用手摘下头上的貂皮帽,用力掷之于地,向诸将说道:“东京汴梁城,乃是宋国之根本。
我认为不占领东京汴梁城,彻底击败宋国政权,则两河也难以攻取和守住。
若是我军攻占了东京汴梁城,让宋人失去了主心骨,则两河之地可不取而自下!
上一次伐宋,之所以未能攻取宋国的东京汴梁城,是因为我不在那里。今次我若领兵杀到东京汴梁城下,必定能够攻克它!”
说罢,完颜宗翰意犹未尽,又舒展右手,作取物之状,对诸将说道:“我今若取东京,如挥臂取物,必得之矣。”
作为军中第一人,完颜宗翰向诸将展示了他锐意进取东京的意图。
完颜宗望听了之后,也欣然称善。
完颜宗翰在军中的职权和威望都最高,当他下定决心直接攻取东京汴梁城时,金军众将也不敢阻拦,于是确定了两路并进,南征宋朝东京汴梁城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