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 第276节
所以那几个军官下去后并没有带人去遭到打击的炮兵阵地,而是去了未遭到打击的几个阵地。所以等到北洋军的那些火炮都被摧毁的差不多时,他们几个也将残存的火炮全部拖到了安全的位置。
在得知了这件事情后,冯国璋虽然气的面色发青,但也没法说什么。
因为他自己也知道冲到炮火当中去究竟有多危险,到时恐怕是一整个团的兵力都赔进去,恐怕也不能救出几门炮来。不过冯国璋也不能不做任何追究,因为这次北洋军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600多门火炮被摧毁了400多门1刚刚才由日本购回没多久的明治38年式火炮更是被消灭的一千二净,现在还留着的只剩下一些前清时购回来的老炮了。
“唉,损失如此之大,这叫我怎么和富保大人交代啊...”
看着冯国璋站在那里唉声长叹,周围的将校军官也不知道如何劝慰他,毕竟北洋本来处于劣势,如今炮兵部队的火炮又几乎全军覆没一一一一一一·灬-"&prime¨亠了。
到最后还是庄光站了出来道。
“大入,没了炮兵的话,恐怕汉阳已经无法在守下去了,既然如此到不如...”说着庄光看了凝神静听的冯国璋一眼。“到不如早日退守汉口,这样我们还能凭着汉江天险坚守一段时间,趁着这个机会再让宫保大人活动一下,尽快向英国人和日本人军购一些装备回来,只要时间够快的话,或许我们还能坚持到这些装备的抵达...”
听了庄光的话冯国璋点了点头。
“英国人或许难说,但是日本人.........哼,在这个时候日本人是绝对会帮忙的。”说着冯国璋看向了指挥部内的众人。“先败潜江,再败汉阳,我已经无颜在统领大家,所以我决定稍后辞去职位并向宫保大人请罪...”
听到冯国璋的话众人极力劝阻,但冯国璋心意已决,所以最后众人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在得知60丨炮损毁过半后,原本卧病在床的袁世凯再次吐血三升。不过在吐血过后袁世凯人反而到精神了许多,不但在见日英公使时丝毫不见疲颓,连多日不曾宠幸的几个朝鲜小妾也...在宠幸了几个朝鲜小妾后,袁世凯折回了冯国璋的请罪。毕竟冯国璋很清楚自己这个下属的能力如何,如果说他也不行的话,袁世凯还真不知道自己手下究竟有谁行,不过即使如此袁世凯还是让段祺瑞接替了他的职位,毕竟潜江和汉阳的失利确实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至于再次向日本和英国外购军火?作为袁世凯最好w朋友,朱尔典在这件事情上支支吾吾的,到是日本人很热心。袁世凯仅仅只是稍稍的透露了一点口风,日本驻华公使山座圆次郎已经乘着马车跑过来了。(山座圆次郎是1917月到任的驻华公使,在1914年5月28日因病去世离任。山座圆次郎离任后由公使馆的头等参赞松平恒雄代理事物,后由公使馆一等书记官小幡酋吉临时代理公使。至于后续的驻华公使,则是我们都很熟知的日置益了...)当然,正所谓落井下石,山座圆次郎在毛遂自荐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非分的要求,比如说满洲,比如说外蒙...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袁世凯到是没有松口,仅仅只是提出愿意用现银直接购买日本人的军火一一一一一一"一楚日本人为什么会这么热心,所以到是难得的硬气了一回&prime
面对袁世凯的硬气,山座圆次郎在威逼利诱全部使遍后也是别无他法,最后只好答应提供一批重武器给袁世凯。这其中除了75nm口径的明治4年式山炮和38年式的野炮外,甚至还支援了一批明治38年式105mm野炮给袁世凯。至于
明治38年式的120nni和150nni榴弹炮?因为这个日本人也没多少,所以殳有支援了。
同时因为现造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在得到山座圆次郎的电报后,日本政府虽然懊恼山座没有谈好条件,但还是极速电令陆军部将陆军现役的火炮调出,由此可见日本人对这件事情究竟有多热心。
(关于明治38年式105mm野炮,我手里有两份资料,一份称其是1931年服役的,不过从明治38年的名称来看,这个显然是错误的,同时我还有另外一份资料称,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政府曾向德国克虏伯公司进口0厘加农炮20门、12厘榴弹炮34门、15厘榴弹炮16门,用来更换装备1日式火炮的重炮兵部队。到1908年,0厘加、12厘榴、15厘榴三种火炮都仿制成功,被命名为38式0厘加、38式12厘榴、38式15厘榴。由此可见明治38年式105mm野炮应该是在1908年服役的。顺带一提,因为技术不过关的缘故,明治38年式系列火炮的炮架安定性一直存在问题。发炮后炮架不像原装炮那样后退,而是驻锄像尾巴一样翘起,这一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人向袁世凯出售军火的情报很快被严光获知了,不过这个情报却是德国人和英国人向严光提供的,军情局的速度都要慢上一些。在这里德国人自然是想拉近一下同严光的关系,毕竟严光和德国人的关系一向良好,至于英国人?对日本人帮助自己的老朋友朱尔典自然是十分,可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朱尔典可是相当恼怒呢...严光在获知这份情报后,在袁世凯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的同时,对袁世凯和日本人的交易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毕竟此时北洋正女府才是中国的合法政府,而他仅仅不过是个“叛乱'”的军阀,根本殳资格对这i员交易进行抗议。
所以最后严光仅仅只是给朱庆澜和杨山等人发了份电报,让他们早点拿下汉阳了事。
朱庆澜他们到是争气,或者说是冯国璋和段祺瑞早有退意,所以仅仅只是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拥有重要意义的汉阳镇便落入了国社军自勺手中,武汉三镇也只剩下了汉口和武昌两镇...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汉口
长崎港内一片繁忙,来自各国的数百艘船只停靠在这里,码头上更是堆满了商贩、旅客、货物和工人…
然而在整个长崎港内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几艘大型运输船,一大群穿着土黄色军服的日本军人和正在往船上装运的几百门火炮…
“三上君,我真是搞不懂政府的那些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如果只是将军火装船的话,在佐世保不就可以了吗?跑到长崎来做什么!”
看着工人们合力将一门明治38年式105mm野炮装上船去,一个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年轻军官对身旁的同伴抱怨道。
看得出来这个话题很合其他军官的心意,所以还没等那个叫三上的军官回答,另一个军官已经抢先道。
“是啊,政府的那些这么做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
看着两个同伴的反应,那个叫东仙的军官苦笑了一下。这时恰好有一个穿着和服的小女孩跑了过来,在侧身给这个小女孩让了下路后,这个叫三上的年轻军官才开口道。
“掩耳盗铃也比一点遮掩没有来的好,政治有时就是这么虚伪。而且政府的那些官僚虽然对发生在中国的战事相当乐见,但他们也要考虑将来的对华关系。如果说这场中国人的内战最后的获胜者不是袁世凯,而是那个姓严的军阀,政府的官僚们就可以将这个理由当作遮羞布来敷衍一下。”
虽然站在袁世凯的一方,但显然日本政府并不看好他的未来,所以在作出了军援的决定后用的是商用港口进行的运输,而非更加便利的佐世保港。这样一来就算最后的获胜者是严光,日本政府也有敷衍搪塞的理由——————对袁世凯的军援纯粹是商业上的交易罢了,你看,我当初用的可是商业港口…
当然,就算最后新的中国政府并不接受这个敷衍的理由也没关系,反正日本政府也不惧怕中国。不过表面上的关系维持一下终归是件好事,毕竟日本人企望已久的欧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爆发,甚至能不能爆发也是件未定的事情…
果然,在听到三上这么说后,那几个同伴的脸上全都露出不屑的表情。显然对可能来自中国的压力不屑一顾。事实上如果是在二十年前的话,面对来自中国的压力这些年轻的日本军官或许还会三思一下,不过现在距离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近20年,距离日俄战争也已经过去了10年。来自中国的压力?日本人已经很久没有考虑过这种东西了。
同伴们对中国的不屑三上自然看的出来,不过对这点他却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并不觉得同伴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去年,也就是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前夕,作为日本政府派出的军事交流团中的一员,三上曾经对当时的北洋军队进行过考察。
在三上看来,中**队中北洋六镇无论是素质还是装备同日军的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其他的军队就…
而此时的日本不但拥有中国无法比拟的强大海军,就连在战斗力上要强出中**队不少的陆军师团也有十九个之多。三上不敢说未来,但至少现在中国还没有威胁日本的资格。(当时日本共有18个常备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和第一至第十八师团,至于后来的第十九和第二十师团则是在正式吞并朝鲜后的1915年12月24日成立的。)
就在三上和同伴交谈的功夫,那门105m野炮已经被工人们给搬上了运输船。看了看手表,在感受一下腹部传来的饥饿感,三上和同伴挥了挥手,几个人朝着远处的一个酒馆走了过去。
除了三上的这些同伴外,对日本政府意见最大的恐怕就是陆军的那些“马粪”们了。
为了能用最快的速度将袁世凯所需的火炮等重型装备准备好,在现造肯定来不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只好直接下令从陆军部队中将现役的装备装船运往中国。
这里面除了距离长崎最近的熊本师团外,大阪、仙台、名古屋、广岛和金泽等临近港口的师团全部遭殃。
亲手将自己正在使用的武器卖给其他人,这种感受——————恐怕也只有苏联解体后的毛子才能理解吧?
不管怎么说,陆军的那些“马粪”最后还是将日本政府的官僚给恨上了,至于日本政府会这么做的理由?如果这些“马粪”能理解的话,后来也不会发生那么多事情了…
不过袁世凯到是要感谢“官僚”的日本政府,因为日本政府支援的432门火炮不但能弥补北洋的损失,而且还能让北洋炮兵的实力更上一层楼,毕竟105mm口径的野炮是过去北洋军队没有装备过的——————虽然对面国社军装备的加农炮除了75mm的轻炮外,最低一级的也是120mm的,而且为了能获得这432门火炮,袁世凯本人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欧战前日本陆军的炮兵编制是3个3连6门制的炮兵大队(营)外加1个野战炮兵大队(营),共54门山、野炮和18门野战重炮——————这个野战重炮就是明治38年式105mm野炮了→_→)
——————————
在袁世凯和日本人达成交易,日本政府刚刚下令各师团将所部主战装备装船运往上海的时候,朱庆澜等人已经得到了严光的提醒。
“400多门火炮吗?”过电报的内容后,朱庆澜将电报递给了其他人。“手笔到是不小,不过可惜成色差了点…”
听到朱庆澜这么说,其他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