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钢铁雄心 第423节
而国防空军呢?却是装备着航空机枪的…
只不过虽然日军的飞行员经常会在侦查的过程中,被国防军的防空火力或者是巡逻的空军击落,但是他们不怕死的精神,还是让他们从国防军这里获得了不少的情报------------没办法,谁叫这个时代还没有雷达,必须要等到对方飞到头顶上了。才能做出反应。
而等到国防军用电报通知空军,空军由派出空中编队出动的时候。人家早就完成任务溜之大吉了。
“阁下,莫不是想准备一场总攻?”
看到寺内正毅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航空部队提供的情报,一旁的仙波太郎迟疑着道。
寺内正毅也不否认,因为在将来还需要第三师团打头阵,哪怕现在的第三师团已经遭到了重创------------毕竟第三师团在日本的十九个常备师团里。也算是极为精锐的一只。
“可是阁下,我们在黄县的物资被烧毁了大半,本土的后续物资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运到,单凭现在的一点物资,恐怕…”
在得知远征军的物资被烧毁大半后,在大正天皇的御前大隈重信大发雷霆。
毕竟日本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哪怕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列强中的一员,想要凑齐那么多的物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黄县发生的一切,让日本政府原本就有些困难的财政,变得更加困难了…
事后。责任最大的秋山好古被解职押回东京,准备接受审判。而第十七师团则由陆军中的另外一名中将接任------------秋山好古实在倒霉,因为加藤友三郎哪怕损失了那么多的主力舰,现在却依然在指挥着远征舰队,而他…
他造成的损失虽然也不少,但是绝对不如加藤友三郎。
只是…
谁叫陆军不像海军呢?在日本,陆军的将领虽然不多,但也绝不算少。就算损失一个两个也不算回事。而海军,海军的将领相对就要缺乏一些。何况加藤友三郎本人也算是目前海军应付空袭最有经验的将领。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龙口湾曾经过的事情,大隈重信等人只能让加藤友三郎继续留任。
而秋山好古…
他的第十七师团。换了个人照样可以继续指挥,何况,作为比较理智的一名陆军将领,在越来越少壮的陆军当中,已经逐渐站不稳脚跟,看他不顺眼的人也越来越多…
秋山好古会被押解回东京,也是因为某些人在幕后活动的缘故。
哪怕在后世秋山好古被称为日本骑兵之父,并且在日俄战争时期他作为骑兵第一旅长(第二军出征,在奉天之战中打破了三倍于己的号称世界最强的哥萨克骑兵的突击。特别是沙河会战后的黑沟台会战,以8千人的兵力顶住了11万俄军进攻达三天,用机关枪骑兵再次打败俄军,赢得了战役转折点,甚至曾经留下敌后横断三百里这样的故事…
虽然处理了秋山好古后,现在指挥第十七师团的只是一个菜鸟。不过寺内正毅并没有管那么多。
因为现在寺内正毅关心的是应该怎样击垮眼前的国防军。
“我必须要赢才行…”
在日本军部,一种有着一种轻视中**队的心态,哪怕这种心态在山东的近十万军队已经没有了,但是在本土,却还有不少的日军将领抱有这样的心态。
在他们看来,国防军能够撑到现在,甚至是压着在山东的日军打,并不是因为国防军够强,而是因为在山东的日军太渣了。
“如果换成是我们的话………”
在东京,有不少酒会的开场白都是以这一句作为开头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寺内正毅正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
毕竟,在他面前的只是十万国防军,十万和日本远征军人数对等的国防军。如果在人数对等的情况下,还没有办法摆平眼前的国防军,哪怕这些国防军的实力的确出人意料。他,寺内正毅也会成为日本军部内的笑柄…
仙波太郎虽然并不清楚寺内正毅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是看了看寺内正毅的脸色,在明白他是无法劝说寺内正毅的后,在日本和桂太郎、宇都宫太郎一起被称为“陆军三太郎”的他,很快就聪明的闭上了嘴巴。
看到仙波太郎如此善解人意,寺内正毅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说日本陆军多少畸形了一些。不过,像仙波太郎这样“懂事”的部下。就算是在畸形的日本陆军也是很受欢迎的。
“的确要好好的筹谋一下呢…”
--------------------
就在蔡锷和寺内正毅,都在筹谋着总攻的时候。严光在向蔡锷下达了命令后,也开始关注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岳昌,兵工厂那边的进度如何了?”
坐在已经装上了空调的办公室里,正喝着冰水的严光看着岳昌问道。这么说着。严光还将杯中的冰块倒入口中,然后一个一个慢慢的咬碎…
在心里暗暗的羡慕了一下严光的好牙口后,岳昌在一旁轻声道。
“柳督理刚刚发过来的电报,称对日光型发动机的仿制工作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就目前为止,第一台防止品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
“那………批量投产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岳昌沉吟了一下。“这个柳督理倒是没给明确的时间。不过在电报上柳督理到是含糊的说。在战争时期如果一切从简的话,在年末前或许新仿制的发动机就能投入使用了…”
严光点了点头,他明白柳慧学的意思。
一切从简,也就是说原本应该测试一千次的发动机。只要测试一百次就够了…
不过…
到了战场上后,这些发动机会不会出现故障,就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战争时期啊………的确需要特事特办,你一会发份电报回去,让柳慧学酌情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