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236节

  “刘升···”

  李自成想起在汲滩折损的两千多骑、近两万精兵,不禁又痛又恨,牙齿咬得咯吱响。

  但他到底是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的人,很快控住了情绪,道:“刘升拿下邓州后,下一步必然是进军内乡。让各部都加紧搜刮钱粮、青壮,最多两日,额们便要回洛阳。”

  “是!”

  南阳府城。

  这里的大明文官武将并没有坐以待毙。

  不过如今南阳最能管事的已不再是知府邱懋素,而是河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南阳及汝州分守道艾毓初。

  说起来,南阳知府是正四品,左参议只是从四品,但艾毓初这个分守道确实是知府的顶头上司。

  得知崋部义军进入南阳,艾毓初、邱懋素等也积极派探子去打探情况。

  但不知是他们派的探子确实差劲儿,还是他们给赏银太少,打探的消息不是模糊不清,就是过于延迟。

  今日两名探子终于回来,不仅带回邓州失陷的消息,更带回了刘、李、罗曾在汲滩大战一场的消息。

  艾毓初听完探子的汇报,便将邱懋素、猛如虎、刘光祚都叫来议事。

  邱懋素感叹道:“这刘崋倒是果然如朝廷所料,跟李闯、曹操两部贼军打了起来,可惜竟一场就定了胜负,战后还有余力攻陷邓州。”

  艾毓初冷着脸道:“邓州可不是被刘贼攻陷的,而是守将直接献城投降了。”

  邱懋素倒是能体会守土官的为难,道:“邓州先是被李罗二贼围攻数日,又有刘贼携大胜之威而来,确实难守。”

  艾毓初一拍桌子道:“再难守也不能献城!邓州如此快便陷落,皆怪那知州刘振世无能、失职,本官定要狠狠参他一本!”

  邱懋素想说刘振世多半自尽殉国了,但想到艾毓初这番话主要是想将邓州失陷之责都推到刘振世身上,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猛如虎隐约明白两位文官说这番话是为什么,却有点不耐烦,出声道:“邓州已经失陷,刘贼下一步很可能来打南阳,两位还是说说请援兵的事吧!”

第213章 左良玉北上,官绅圈佳话

  艾毓初道:“除了襄阳,没哪个地方能派兵支援南阳。此前丁启睿、左良玉在襄阳按兵不动,说要配合朝廷战略,使刘、李、罗三虎相争。

  如今李、罗二人已经败走,刘贼又取了邓州,我已再派信使去襄阳,看丁启睿、左良玉还能怎么推脱!”

  很显然,提起左良玉艾毓初也是很气的,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如今连崇祯皇帝都不敢拿左良玉怎样了。

  想一想,如今关内整体实力最强的武将,估计就是左良玉部了,其次是秦军贺人龙部。

  若是将左良玉逼反了,大明江山恐怕要彻底崩盘。

  猛如虎又问:“探子可探明刘贼在南阳有多少兵马?”

  “具体数字未能探明,但至少有四五万。”

  猛如虎一咬牙道:“求人不如求己,给我五千兵马,或可奇袭收复裕州、叶县,打通到开封府的道路!”

  “万万不可!”邱懋素连忙否定,“南阳营兵本就只有六七千,你若带走五千,便只剩下一两千营兵和一些不堪用的乡兵,如何守得住南阳?”

  邱懋素作为南阳知府,若南阳失陷,他要承担主要责任。

  所以在他眼中,守住南阳才是最重要的——能守一天是一天。

  猛如虎尝试劝服,“刘贼也未必会那么快攻打南阳城···”

  艾毓初打断他的话,“此议猛总兵勿要再提——即便给你五千兵马,你就一定能袭取裕州、叶县吗?

  我看未必,若是袭取不成,说不定反倒会被刘贼抓住机会,消灭在城外。”

  “唉!”猛如虎一叹,不再多说。

  若不是他在开县大败一场,儿子和几个重要部将都战死,兵马也从八千多锐减到三千多,本人又受了伤,何至于被调到南阳来看这几个人的脸色?

  在他看来,这几人就是将南阳的安危完全交给左良玉那厮了。

  左良玉那人什么德性,他最清楚——他在开县大败,左良玉至少要负一半责任!

  他可以肯定的说,南阳之战,若没有好处,左良玉是绝不会来的!

  另外,从崋部贼军目前的战绩看,即便左良玉肯出兵,也未必能获胜···

  夺取邓州两日后,刘升让阎尔梅署理邓州事务,由刘焕暗中佐之。

  他则准备领军收取内乡、淅川。

  却在出兵当日收到讯风卫从襄阳传来的紧急密报!

  “丁启睿、左良玉要来南阳,已经出兵了。不出意外,明、后两日便将抵达新野!”

  阎尔梅听了皱眉,“若如此,大帅便不能出兵内乡、淅川了。”

  刘焕在一旁道:“其实去年李自成便是经淅川、内乡去的河南府,已经将那里祸害过一遭。

  今春罗汝才又至淅川,五月中旬李自成再至内乡,更是将两地城乡掳掠一空。

  汲滩大败后,两人又在淅川、内乡蟠踞数日,如今那里恐怕已经没多少百姓了。

  大帅与其分兵取内乡、淅川,倒不如趁机击败左良玉,或可趁机南下夺取襄阳。

  拿下了襄阳,才算是将南阳府收入囊中,更可进取江汉粮仓,以为霸业之基!”

  阎尔梅则又提醒道:“若要打左良玉,还需提防李罗二人卷土重来,以及南阳明军南下夹击。”

  刘升听了哈哈一笑,“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诚不欺我啊!”

  显然,他接受了两人先解决左良玉的建议。

  事实上,此番取南阳,他本就有意再取襄阳的——因为他当初离开襄阳时,就为崋部再取襄阳留下了后手。

  这后手必须要趁早用,若是拖得久了,作用就会越来越低。

  左良玉主动来南阳,虽有些出乎他意料,但对崋部而言却未必是坏事。

  须知,左良玉若以数万兵马死守襄阳,他即便留了后手,也未必能拿下襄阳。

  可如今左良玉北上找揍,崋部取得襄阳的机会可就大大提高了。

  ···

  庞大的官军船队沿着唐白河逆流而上。

  里面有小型水师战船数十艘,但跟多的则是各类民船、渔舟。

  因为眼下河南、湖北皆大旱,河流水位都下降明显,唐白河以及上游诸河流本就不算大,若驾驶大河船进去,很容易搁浅。

  不过在这众多舟船中,还是有一艘大河船颇为显眼,由上百纤夫在两岸拉着前进,速度丝毫不比那些小船慢。

  这艘大河船上打着一杆长条大旗,上书“平贼将军左”五个大字,在仲夏的烈日下被微风吹得微微抖动,分外醒目。

  与之相比,后面另一艘同等大小的河船,上书“总督六省军务丁”的大纛,似乎都有些逊色了。

  事实上,眼下督师剿寇的丁启睿并不在他的座船上,而是在左良玉的座船上。

  仲夏的太阳已经很晒人,船舱里又闷热,所以大河船甲板上搭起了凉棚。

  丁启睿、左良玉正坐在一起喝凉茶,吃冰镇西瓜。

  如今的左良玉虽然拥兵自重,成了半个军阀,却还没有两年后那么跋扈。

  因此,丁启睿来访后,他便将凉棚主位让了出来,自己陪坐在左首位。

  左良玉对丁启睿保持着表面的恭敬,不仅因为丁启睿是总督六省军务的剿寇督师,还因为丁启睿出自官宦世家。

  丁启睿是河南永城人,跟出身许州的左良玉算半个老乡。

  丁启睿父亲官至知府,其伯父丁楚魁之前更是官至巡抚,宗族内中举的多达十数人,有好几位在各地当官。

  当然,最令左良玉“恭敬”的,还是丁启睿传达了皇帝的口头承诺:只要他能守住南阳,便可封爵!

  不过左良玉也不是仅有口头承诺就能被驱遣的人——这次之所以随丁启睿救援南阳,还因为丁启睿给了实际的好处。

  十万两饷银,三万石粮草!

  虽然不多,但至少救援南阳这段时间不用他背着骂名到处去搜刮钱粮来喂养军队了。

  另外,他听说那刘崋贼军不像其他贼军那么穷,先后抄缴了崇藩、襄藩累世积攒的钱粮财宝,富得流油。

  若能趁刘贼在南阳与李罗二贼相争的机会,将之击败,说不定就能将刘贼抢来的金银财宝变成他左良玉的!

  想到这里,左良玉面上笑容更浓郁了。

  他恭敬地问:“这船上甚是无聊,我军中养有歌姬舞女,督师可要欣赏?”

  大明将领是不允许在军中豢养歌姬舞女的,甚至不允许将女子带入军中,但这条规定现在对相当部分大明将领来讲等于一纸空文。

  丁启睿是官场老油条,如今又是“求着”左良玉打仗,便很知趣地点头,应道:“左帅倒是好雅兴,老夫便沾沾光吧。”

  “哈哈哈,督师一看便与我等是同道中人!”

  左良玉大笑了一声,当即令乐队、歌姬、舞女到甲板上来歌舞演奏。

  却不见丁启睿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抹恶心神色。

  之所以如此,却是丁启睿听说左良玉年少时做过侯恂书童,因为模样俊俏,经常与侯恂同床而卧。

  等后来左良玉年纪大了,才被侯恂送去关外从军立功,渐渐高升为总兵官。

  他觉得这传闻多半是真的——侯恂如今五十好几了,仍以热衷豢养娈童在官绅圈子中传为“佳话”呢。

首节 上一节 236/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