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287节

  义阳知府则由通判高斗垣接任。

  义阳府通判之职则由季象乾接任——此君在息县投效崋部,历任息县县丞、息县知县、信阳同知,政绩卓著。

  目前湖北八府,除武昌知府外,襄阳知府柳玉树(原第十五旅军政员)、黄州知府成诵(兼湖北左参议,原第一师军政员),也是军政员出身,足以保证湖北之稳固。

  ···

  次日,刘升渡过长江,走黄州、过义阳三关回往确山。

  随行的除了新组建的侍卫团外,便是一个团的骁骑卫。

  至于亲卫军其他部分,为了避免拖慢速度、增加行军消耗,都被刘升留在了江夏,也算是震慑湖北的军事力量之一。

  在李定国抽到少数亲卫军作为骨干组建第五师后,亲卫军旅团级将领也有所变动。

  虎贲卫旅长王心武、旅副李牛,军政员吴元晟(军政班三期)。

  胜捷卫旅团级将官基本没有变化。

  骁骑卫变化最大——旅长李荣光、旅副王三甲、军政员步峥(二期)。

  三个团长依次为高文贵、靳统武、闫鹏飞。

  前两位都是李定国投崋时的亲随队长,后一位却是杨魁五发掘的骁将,移民出身,是根正苗红的崋部嫡系。

  刘升离开这段时间,亲卫军将以黄杰为主将,李牛、李荣光为副将,马世敏参赞军事。

  马世敏不在,刘升身边却还是有位文士随行,却是章旷。

  这位大明知州在考虑期限的最后一日竟然想通了,希望去义阳、汝宁看看,再决定是否归降崋部。

  刘升对待有才之人还是比较宽容的,答应了此事,遂带着章旷一起北归。

  一行人全部骑马,等第三日便过了武阳关,到了义阳府信阳县境内。

  走了几十里地,章旷便发现这边明显比刚经过的德安府人烟多了不少。

  德安府虽然已经归入崋部治下,但毕竟才两个月左右,因天灾兵祸影响,路上有不少荒废的村寨,田地也有不少荒芜的。

  可到了义阳府境内,章旷便没瞧见一个废村,田地抛荒也极少——看着稍好些的田地里,都长着一层翠绿可喜的麦苗。

  部队到了信阳城外扎营后,章旷在刘升帐内一起吃饭,忍不住感慨道:“信阳麦子长得不错,只需下两场大雪,明年定能丰收。”

  刘升叹道,“这天干冷干冷的,什么时候下雪可说不准。”

  说起天灾,章旷也十分无语,感慨道:“今年不仅河南又大旱,南北直隶、山东、湖广乃至浙江,也有许多地方出现旱灾,之后又是蝗灾、瘟疫。

  听说就连苏州太湖边的吴江县都干旱数月,飞蝗蔽日,米价最高时涨到了四两每石。”

  太湖周边属于鱼米之乡,虽然因种桑养蚕占了些农田,但正常年景是不缺粮食的,甚至有江南粮仓之称。

  即便如此,都出现饥荒,可见灾害之重。

  刘升道:“去年天灾可以用‘重’字形容,今年天灾便可以用‘广’字形容,百姓都不好过。

  但如果不是大明吏治腐败,官府无能,地方多有劣绅恶霸趁机欺压百姓,这天灾也并非没法扛过去——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章旷一时沉默,却是被刘升这坚定的八个字给触动了。

  回过神来,章旷想起大明朝廷的处境,却又不禁感慨道:“大明别说管地方了,如今朝廷怕是都支撑不住了。”

  却是刘升在北归的当天早上,又收到一份汝阳转发来的电报。

  十二月初二闯军终于攻破了兖州府城滋阳。

  漕运总督张国维突围出城,被闯军追击,一直败逃到沂州。

  闯军则是连下曲阜、泗水、邹县、滕县等地,数日间便将兖州府又攻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如今兖州府仅有东南部的费县、峄县、沂州、郯城尚属大明。

  章旷随行后得知这个消息,便知道朝廷怕是很难夺回兖州运河了。

  刘升评价道:“漕运本就弊端重重,却受各方利益羁绊,难以废除。

  我若是崇祯皇帝,就趁着漕运被断的机会改海运,让南方米粮走海路至京师。”

  章旷道:“其实前年中书舍人沈廷扬就进献了《海运书》、《海运图》,建议恢复元代的海上漕运。

  那位起先迟疑,只允许沈廷扬暗中试行。

  去年沈廷扬以两艘海船,将数百石米从淮安运送至天津,仅用了十天左右,那位才对海运有所信赖。

  但正如大帅所讲,漕运牵扯利益众多,骤然改成海运必遭受众多阻拦。于是那位便让沈廷扬先以海运督办辽东粮饷,京师粮食依旧用漕运。”

  刘升听了一笑,“所以说大明这艘破屋直接拆了就好,因为已经没法修补了。”

  两人正聊着。

  李唯七拿着一份译好的情报从走进了大帐,神情古怪。

  “大帅,汝阳转山东的紧急情报。”

  章旷看了李唯七一眼,很是好奇,为何崋部情报传递如此之快。却考虑到他还没正式投入崋部,不好意思问。

  “这孔家果然是谁来跪谁。”

  刘升的话让章旷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不禁问:“莫非孔家竟降了闯贼?”

  刘升点着情报道,“十二月初四,闯军围曲阜,孔氏知县开门献城投降。

  初七,衍圣公孔胤植便给李自成献上了一份奏表,劝请李自成称王。”

  “什么?!”章旷听完直接震惊得猛然站起,“衍圣公怎能如此?!”

  在章旷看来,孔家这哪儿是降贼啊——他们比降贼还过分!

  刘升露出嘲讽的冷笑,道,“据密报上所讲,李自成本要下令将孔氏抄家,孔氏提前得知消息,才想出了这招。

  再说了,对孔氏来讲,降闯又算得了什么?历史上他们可是降过蒙元的。

  如今只是降闯,若建奴能打到山东,说不定他们还会降了建奴。”

第267章 李自成飘了

  降建奴?

  听了刘升的话,章旷脸色十分难看,却没有反驳。

  因为他觉得曲阜孔家真有可能做得出来!

  毕竟当年留在曲阜的孔家人(北孔)降蒙元是事实,如今又降了名声很差的闯贼,将来为了保住富贵,再降建奴又有什么希奇?

  事实上,在大明,稍有见识的读书人都是只尊孔子而鄙视甚至是敌视孔家的。

  一则,留在曲阜的北孔当年先降金、再降蒙元,已然失了读书人的气节。如今朱明所封孔氏,被儒林视为勋贵,而非读书人。

  二则,有见识的读书人都能看出,北孔就是皇家捧出来号令儒林的一个招牌。为此甚至不惜漠视孔家令读书人鄙视的德行,给予其极高的地位,赏赐众多金银田产。

  比如大明,仅洪武到仁宣时期,赏赐给孔府的田地便多达20余万亩!

  这些田地产出要么用于孔庙祭祀,要么就落入孔家口袋,是完全不用缴税的。

  曲阜孔家在朝堂上有衍圣公,地方上曲阜知县也由孔家出人担任,孔家族长则对族内事务一言而决。

  可以说,曲阜已然成了孔氏的曲阜,大明的国中之国!

  不仅如此,在曲阜孔氏压迫非宗族外的非孔氏百姓,而孔氏嫡脉又压迫旁支孔氏百姓。

  因曲阜为孔家一言堂,朝廷律法难及,其中不知诞生了多少罪恶。

  儒家祖师孔夫子的家乡、庙宇,就这样成了藏污纳垢、草菅人命之所!

  嘉靖时期,改革名臣张璁注意到曲阜孔氏问题严重,曾三次上奏《议孔子祀典疏》,提议改革孔子祀典,限制孔氏在曲阜的权利。

  其一是拆毁孔子塑像。

  理由是,祀典是万事之表,不可不正,但祭祀孔子塑像就是不正。

  因为当今孔子塑像跟真人肯定是有区别的,祭祀的形象找不对,还不如不祭祀——祭祀是件很严肃的事,容不得丝毫差错。

  其二是去掉蒙元给送至册封的“大成至圣文宣王”王号。

  其三是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

  以上三点当时在大明读书人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最终只实施了一部分。

  如孔子塑像,只是在当时被捣毁一部分,后来却又复建不少。

  至于后两条,如今大明读书人都称孔子为“至圣先师”,而非“文宣王”。

  但章旷听说,曲阜孔氏在孔庙中放的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牌位,而非“至圣先师”。

  于朱明皇室而言,曲阜孔氏其实就是需要时拿来用一用的招牌,实际上并没有当回事,因此也就没细究此事。

  然而,不管曲阜孔氏这个招牌多脏,终究是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孔子后裔。

  最重要的是,孔胤植明明是大明封的衍圣公,却劝李闯为王。

  这岂不是告诉天下读书人,朱明已不配享有江山吗?

  呆站了好几息,章旷才无力地坐下来,喃喃道:“孔氏难道就不怕朝廷将闯贼赶出兖州后降罪吗?”

  “章先生是关心则乱。”刘升却是将这件事看得通透,“且不说李闯如今势大,明军很难夺回兖州,即便能,将来至多就是让孔胤植一人顶罪而已,曲阜孔氏依旧能享有富贵。”

首节 上一节 287/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