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415节

  “真的?”

  家中有病人的最先撑不住,听闻崋军安排了大夫免费看病、施药,一个妇人便壮着胆子从躲藏处冒了出来。

  钱维德道:“当然是真的——你要不着急,一会儿我带你过去。”

  “着急,可···”实际只有三十来岁,可已经头发斑白的刘嫂露出既着急又惧怕的神色,张口欲言。

  她过去几个月的遭遇是分外悲苦,先是哥哥在街上不知怎么惹了顺军,被直接打死;后来公公也病亡,接着丈夫为了掩护她,被建奴抓走——如今她见了兵就怕。

  这时,跟在钱维德后面的侯伍长道:“这位刘嫂,若信得过咱们,咱就让一个弟兄先带你过去。你尽管放心,咱们崋军绝不会为难良善百姓。”

  刘嫂虽然心中害怕,可想着仍在发烧的儿子,还是一咬牙道:“好,我这就带二虎出来。”

  随后进入自家暗窖,背了个七八岁的男孩儿上来,跟着一名崋军士卒踩着积雪往巷子外蹒跚而去。走到半路,孩子让那名崋军士卒接了过去···

第419章 入主京师(四)

  等钱维德将大槐树坊幸存的绝大部分百姓都叫出来,并进行登记造册后,刘嫂才回来,脸上却挂着泪痕。

  ‘那崋军士卒该不会欺负刘嫂了吧?’

  这是钱维德心中的第一念头。

  随即瞧见那崋军士卒跟在后面,背着二虎,再见刘嫂满身脏污却衣衫整齐的样子,又觉得不太可能。

  于是待刘嫂走过来,钱维德便问:“刘嫂,你怎么哭了?莫非大夫治不了孩子的病?”

  “没。”刘嫂摇头,随即擦了擦眼泪,笑着道:“我这是高兴的——崋军真在坊外安排了大夫免费诊病、施药,二虎已经看过病,喝过一副药了。你瞧,崋军的大夫还给抓了三服药呢。”

  说话间,刘嫂将右手抬起来,钱维德等人才发现她手里还提着三服药。

  大槐树坊有十好几条小巷,原本居住有一万人左右。但经历过两次兵灾,尤其是不久前被建奴掳走不少青壮男女,如今钱维德凭借着昔日自家杂货铺的一点名声,喊了一个时辰有余,现身的百姓也才两百余人。

  这些百姓肯出来,昔日钱氏父子名声较好固然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不少百姓都如刘嫂一般,因为生病或缺少粮食等问题,藏不下去了。

  实际对钱维德所说的崋军各种“好话”并不相信多少。

  如今听了刘嫂的话,再见她确实拿到了药,众人惊讶之余,也不禁议论起来——

  “难道崋军施粥赈济和免费诊病、施药的事是真的?”

  “刘嫂都把药拿回来了,应该不假吧?”

  “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去领粥喝,别去晚了没了!”

  “走走走,同去!”

  “···”

  说了几句,很多百姓就自发地往巷子外走,去寻找崋军施粥赈济的地方。

  “没登记的先别走啊?”钱维德这时候已经进入了坊正的角色,见状连忙呼喊。

  好在没登记的人不多,也都给他这个大崋委任的坊正面子,纷纷留下来找他登记···

  钱维德的遭遇,以及大槐树坊的百姓对崋军信任度的增加、态度的改变,只是大崋接手京师后,进行半军事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类似的情况在京师内城、外城各处都有发生。

  刘升知道,最差的管理,也比没有秩序要强。因此在入主京师的第二日,刘升便下令,特事特办,在京师迅速委任一批临时基层官吏。

  大崋的城市行政组织架构,早在当年拿下汝阳城后不久就初步确立下来。几经更改后,如今制度如下。

  行政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县(附郭县)、厢、坊、巷。

  如京师等大城的附郭县,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区。

  厢则对应城外的乡、镇,设正八品厢长一名,从八品副厢长1~3名,正九品典吏、纠察官、宣政官、防疫官各一名,从九品典农、典工各一名。

  另配备10~30名吏员。

  后面的坊、巷官吏配置就比较简单了。

  坊相当于后世的行政村(大队),设正九品坊正一名,从九品坊副1~2名,从九品纠察员、宣政员、防疫员各一名。

  另配备吏员5~18人。

  至于巷,则相当于后世的自然村(小队),仅设巷正一名,非官,大吏、上吏、中吏、下吏皆可(吏分五级,最后一个为学吏)。

  在实际操作中,就如同大槐树坊这般,崋军先找出几个还算可靠、有能力的人,授与临时坊正、坊副等职务。

  再通过这几人叫出该坊其他百姓,进行登记造册,好方便统计人口。

  至于说某些人并不适合当大崋的官吏,该怎么办——等他们干一段时间,能胜任的便转正,乃至升官;不能胜任的降职或免职就行了。

  在崋军的引导、帮助下,再加上人口已经不多,京师新的管理体系建立得十分快速,不过两三日,一份关于北京城现存人口的总报告便呈递到刘升的御案上。

  “竟只剩下八万多人?”

  刘升看到报告上最重要的一个数字,皱眉之余也不禁唏嘘。

  据他了解,明末北京人口即便没有像南京一般逾百万,应该也有八十多万。因为在嘉靖时期,北京城便有六七十万人口,到了万历年间,人口进一步大爆发,必然更多。

  即便在崇祯年间,因为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以及一次次疫病,人口有所减少,但八十多万肯定是有的。

  连遭两次兵灾,竟直接锐减了十倍!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兵灾有时要比瘟疫、饥荒更加可怕。

  比如说历史上的扬州,原本也有八十万左右的人口,可经过“扬州之屠”后,就只有几十人幸存,何其令人嗟叹。

  细看报告后,刘升又发现,京师不仅仅是人口锐减那么简单——这剩余的八万多人中,青壮男女比例并不多,大概只有三四成,剩余多是老人或孩童。

  当然,这次初步的人口统计只包括北京内城、外城及城郭,并不包括更远点的乡村。

  据与京师百姓接触过的军政员汇报,在顺军撤离北京导致的那次兵灾中,便有不少百姓逃了出去,或是潜藏在农村,或是直接逃进了山里。

  另外也有少数百姓仍不信任崋军,继续躲藏着。

  等过段时日,所有藏着的百姓都出来,逃到外面的收到消息也回来,京师人口应该会恢复一些。

  最后,崋军接手京师后并没有发现多少前明官员——据讯风卫传递的消息来看,这些降顺又降清的官员,基本都被清虏带出关去了。

  至于不愿降清的,多半早在清虏有撤离京师的想法前,就逃出去了。

  刘升正这么想时,便有侍卫禀报,“陛下,安军政求见。”

  “让他进来。”

  很快,安骏就由侍卫带着进入武英殿。

  如今安骏不仅是第二师军政员,还兼任临时顺天府尹——刘升准备看看他的治政、安民才能如何,如果可以,便会转授行政职位。

  刘升反复观看的这份京师人口调查报告,便是安骏所写。

  “参见陛下。”

  “平身。何事?”

  安骏神色微微犹豫,随即还是道:“京师外城灾民中发现一人,乃是前明首辅周延儒。”

  “哦?”刘升一听来了兴趣。

  他还以为周延儒也被清虏带出关去了呢,没想到竟然留在了京师。

  “据此前京师讯风卫禀报,这周延儒也是随部分前明官员一起迎接清虏入城的,算是降了清,为何没随清虏出关,反倒是藏在了京师?”

  安骏道,“这个臣还没问,不过臣观其言行,多有仕崋之意,甚至是做个微末小官亦可。此事臣不敢做主,特来向陛下禀报。”

  刘升一听就笑了,“先降顺、再降清,如今又要出仕我大崋,他难道就不怕被嘲笑为四姓家奴?”

  这话安骏不知道该怎么接,便没吭声。

  刘升又道,“我大崋还不缺他这个前明首辅——他既降清,便比照清虏俘虏的处罚降两等,罚做三年苦役以观后效吧。”

第420章 入主京师(五)

  桑园镇、得胜淀两次大战,崋军俘虏了几千清军。

  刘升对待清军俘虏的处置自然与对待明军、顺军不同,虽也是罚作苦役用来干活发挥其人力价值,但苦役期一般都是三年起步。

  比如说八旗满洲十年,汉军、蒙古八年,降清后尚未入旗的原明军、顺军五年。

  周延儒虽然降清,但毕竟时间很短,也没献计清军给关内百姓造成多大伤害,再加上其冒险留在了京师,说明心里到底还是比较偏向汉家江山的,刘升也就对他稍微仁慈了那么一点点,罚做三年苦役罢了。

  若他在做苦役期间有立功表现,或累计功劳,还能减刑。

  安骏也是知道这点的,于是没就周延儒的事多说,而是提起另一个人。

  “陛下,与周延儒一起的还有个名叫龚鼎孶的,据说也算是江南名士。此人同样表示愿意仕崋。”

  “龚鼎孶?”刘升眼神微亮。

  这个人他知道啊,在后世历史上,与吴伟业(吴梅村)、钱谦益并称为南方文坛的江左三大家。虽然其中多半有商业吹捧的成份,但这人文才肯定不差。

  另外,龚鼎孶还娶了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眉为妾。历史上其仕清后,因为说话好听,文采也好,顺治、康熙两朝都曾被重用,历任兵部、刑部、礼部尚书。

  据说这人虽然降清,但还算积极为汉家百姓争取利益,也曾暗中帮助过一些反清复明的志士。

  若让刘升评价,此人算是还有点良心的汉奸。

  刘升虽认为这人有点才华和良心,却也没准备破例对待,于是道:“此人之前也迎接清虏入京了吧?审问一番,若曾降清,便与周延儒一般,罚做三年苦役再说。”

  “臣明白了。”

首节 上一节 415/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真不想穿到后宫文啊

下一篇:娱乐:让你拍恋综,你气疯白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