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196节
。。。
暖…
。。。
转眼就是两周过去了。
11月28日,周日早上。
昨天的寒流让清晨的最低气温下降到零下10度。
夜里也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大清早,平坦的路面还没有人车经过,李铭小心翼翼的开着小货车。
他载着娄晓娥下乡是去查看温室大棚。
他的温室大棚都是靠着山体建造的,跟梯田一样一层一层向阳而立。
白天的大棚,有光照升温,墙体储热。晚上的大棚,有稻草苫子盖着保温,夜里能比棚外高十二三度。
昨天没有什么光照,娄晓娥担心棚里的蔬菜会出现冻害现象,这可是花费了她好多心思种植的,有个大棚还是专门种了各种她爱吃的蔬菜。
到了目的地,停好车,李铭搀扶着穿得厚实的娄晓娥上山。
第263章 一个完整的童年
外面的气温很低,温室大棚上面厚厚的稻草苫子也就还没掀开。平常也不是天亮就掀开,是等气温升上来后才打开接受光照。
稻草苫子上没什么积雪,跟周边白茫茫的一片比较起来,很是显眼。
高建成、高建德两人还是很勤快的,两人应该是已经用大扫把清扫了几遍棚上的积雪。
李铭娄晓娥找到了正在烤火的高建成、高建德。
大棚里头乌漆嘛黑的,几个火盆火光灼灼,既是加温棚内温度也算是照明。
昨晚高建成、高建德半夜就烧了柴火升温,要烧的比较久用的是木柴,不敢烧稻草玉米杆子,这些烧多了烟太大会熏伤秧苗。
正在吃香喷喷的烤红薯,高建成说道:“昨晚上起来看温度计的时候,发现下雪了,我们两就起来烧了柴火,温度有一直维持在12度以上。”
娄晓娥也不是白学了那么久的农业技术,说道:“书上虽然说了,黄瓜夜里适宜温度要15-18度。但是也说了这样阴雨天的情况,白天光照不足,白天光合作用不够强,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夜里棚内的温度。”
李铭帮娄晓娥剥开那滚烫的红薯皮,说道:“我等会去小院子搬一些柴火过来备着。不用担心缺加温的柴火,我会去买一些载过来,你们就是要多注意防止缺氧。”
李铭之前有点高估了他这个大棚的吸热保温能力。此时一般的温室大棚还不如他这个,他的大棚还是试验改进了最佳光照角度,吸热储能效果更好一点。其他人的大棚早都需要夜里烧煤增温,算上燃料的投入,最后面卖菜也挣不了几个钱。而且人也需要过冬,这时候城里燃料紧缺。
还好他种植的都是小世界育种出来的高产品种,产量升上去了,偶尔烧热加温的成本就可以平摊着降下去。
高建德也说道:“我爷爷昨天吃晚饭的时候就叮嘱我了,要我们两夜里警醒一点,可能会下雪,该烧柴的的时候烧柴,柴火的事情不用担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高支书他们经历的事情比我们多多了,平常还是得多请教请教。”
“当然,昨晚也是你们两及时加温才没让棚内蔬菜出现冻害,立功一次。烤红薯先别吃了,你们留着点肚子,等会有好吃的犒劳你们一下。”
原来,李铭两人出发的时候车上就带了一堆吃的东西。
娄晓娥之前想吃的烧烤,李铭一直没空给她安排。
他两来的时候就打算了在这里边干活边烧烤,顺便也犒劳一下勤恳值班的高建成高建德两人。
黄瓜的藤蔓乱爬,娄晓娥三人就在棚里梳理一下黄瓜苗。
李铭去车上拿烧烤的东西,食物都是临时准备的,他自己也想吃了,也就随娄晓娥的意折腾一番。
光让驴拉磨不给驴吃草,长久不了,要想别人用心的好好干活就得搞好奖励措施。
偶尔犒劳一下高建成两人,可以让他们更有动力。
对于高建成两人,烤馒头就已经很香了。
带鱼只是简单搭配酱油烤制就是香气扑鼻。
一片一片的烤肉片那更是刺激味蕾。
李铭又拿出了小世界种的各种调味料。
这一顿烧烤还是很扎实的,高建成两人可是吃得满嘴都是油。
吃完烧烤,李铭娄晓娥就回城去了。
中午,高建业来喊高建成吃午饭的时候,还尝到了点剩下的烤馒头,很是羡慕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们两在这吃苦受冻呢,没想到却是偷偷吃好吃的!”
高建成没好气的说道:“你今天要是早点起来过来帮我们干活,就能一块吃上了。”
高建业嘴里吃着馒头,还嘟囔着说道:“今天生产队都没上工,这么冷的天我起来能干嘛。”
几十年后,下一场雪,各种美景玩乐还带自拍。
这时候的下雪,刺骨的寒冷,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利。
人们没有机械设备除雪,单单清除路面的积雪,就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布鞋棉鞋可是不防水的,棉衣棉被都是紧俏物资。
对于一些人来讲,冬天就是一道难过的坎,更何况下雪。
高建德比划着说道:“你是没吃过,有这么大的虾,晓娥嫂子说是海里的虾。刚才烤的那个带鱼外酥里嫩。羊肉串撒了孜然粉还是什么粉,那个香啊,我都不会描述。”
高建业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高建德得意道:“你现在知道我们这边的好了吧,既暖和又有好吃的。”
即使没有李铭带的好东西,他们烤点红薯、豆子、芋头、土豆之类的,那也是非常美味。
没有自己烤东西吃的童年不是一个完整的童年。
高建业还真被说动了,表态说道:“等放假了,我就天天来你们这边。”
“来了,那你得帮忙干活。”高建德说道。
李铭原来是打算安排三个人轮班,选一个不是高姓的人。目前两个人就够用的情况下,也就先凑合了。他这个大棚还有个试验田的名义,该省还得省,最后总结经验搞汇报的时候也更好看。
李铭娄晓娥两人回到城西小四合院,他把小货车就停在了门外。
城西这条胡同的路比较宽,他停小货车也不影响三轮车板车之类的通行,仔细让一让,其他汽车也照样能过,这时候的司机驾驶技术高超。李铭自己不在这的时候,还是会把车停到轧钢厂,省得要移车什么的找不到他人。他做人的准则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住了一段时间,左邻右里也知道了,这房子里住了红星轧钢厂的小干部,是下属建材厂的负责人。
“福伯今天去城东小院拿报纸了没?”娄晓娥之前定报纸地址留的是城东小四合院,刚好福伯每天过去溜达一圈顺便把报纸拿回来。
给她开门的福妈回话道:“刚才回来的时候带了几份报纸回来,一会儿工夫不知道他人跑哪里去了。”
有些人比较厉害,能在外面关上里面的门栓。
“估计是去买东西了吧,这下雪的天也没人在外面下棋。”
事关切身利益,娄晓娥最近半个月时常关注报纸的动向,径直去正房的右耳房。福伯拿回来的报纸都会放到她的书房。
左耳房是李铭的书房。
昨天,京城日报刊登了一篇投稿文章,是一份自我批评,让娄晓娥更信服李铭的判断了。
第264章 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对了,福妈,我跟小铭在乡下吃烧烤吃得有点饱。午饭我就不吃了。”
“我熬了点莲子银耳汤,等会熬好了你可以喝些汤。”
“嗯嗯,这个我喜欢。我先去看报纸等会再去喝。”
停好车的李铭也进到院子里,说道:“福妈,我也不饿,我等会也是喝点汤。”
“那等会熬好了,我再去叫你们两。”
李铭推开正房的大门,坐在四方桌旁,拿起一个此时北方比较稀罕的橘子。水果的运输、储存皆不容易。
娄晓娥拿着报纸走进屋,带上房门。
李铭好笑道:“干嘛?愁眉苦脸的。跟我看到的棒梗那张苦瓜脸一样。”
贾梗同学提前几十年体验到了作业太多的苦逼生活。不管是秦淮茹还是贾张氏,都要棒梗好好写作业,整个四合院的家长都在强调好好学习。
娄晓娥郁闷道:“你是一点也不着急。”
“我肯定不着急啊!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你又不是什么名人,我护着你轻轻松松。”李铭边吃橘子边说道。
最初的时候,被“批”的名单是由单位、街道、治安所提供。其他人有单位那边的关注,又需要粮食关系,想躲都难。娄晓娥两样都不沾,她这个人可以是既存在又不存在。
此时又不能像几十年后那样联网查人,一没注意,介绍信伪造得好点都可以畅行全国了。
等后面大串联的时候,人来人往,更不知道谁是谁。那家伙是相当热闹,一路有吃有喝有住,钱粮没了写个借条还可以找‘接待处’暂借。
搞得后面秩序稍微恢复后,没有地市级以上的介绍信,买不到去上嗨的火车票!不让去了!因为此时上嗨的轻工业发达,各种生活物资供应全国第一,食品供应方面京城也没得比。
别的地方连小干部都没见过电视机是长什么样的。上嗨的各个街道和弄堂每到晚上都摆放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让居民看电视节目。有些人傲气到看不起外地人都是给惯出来的毛病。
“好吧!你最有道理了。以后不用去鲁家山那边的建材厂上班了,你不用像之前那么忙了吧?”
“李副厂长把我调回来就是想让我负责职工住房的建造,忙是肯定要忙的。”
娄晓娥望向窗外的雪堆,翻白眼说道:“这大冬天的,职工住房的工地也开不了工吧?”
两三口,他就把一个橘子吃完了,“嘿嘿,忽悠不了你呀!”
上一篇:遇见青梅,从幼儿园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