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历史是门好生意 第145节
只能说作者罗琳女士把西方政客的行事风格写到了骨子里:要么什么都不做,要做就一路走极端做出个大新闻;也不知道做与不做哪种情况的结果才更糟。
“只因为感应到几十个麻瓜球迷的激动情绪,摄魂怪就失控暴动;霍格沃茨里可是生活着上千名师生,而且绝大部分是情绪热烈、奔放的青少年。要说球赛,学校里也有魁地奇。我很好奇,当比赛的时候,如果摄魂怪感应到成百上千师生的狂热情绪,会发生点什么?”
话说到这个份上,邓布利多脸上除了铁青色已经看不到任何多余的表情;他离开的脚步和康奈利·福吉一样匆忙,而林祐在他身后“乐呵呵”地笑着。
到了新学年开学的第二天,不论新闻媒体上,还是其他消息渠道,都没有出现有关摄魂怪搜查霍格沃茨特快引发骚乱的新闻。
直到这时,林祐才大概确定,自己成功改变了哈利波特故事的小小一部分剧情。
至于是不是属于“未知”,还有待观察。
第270章 资方的嘴脸都一个样
在《哈利波特》第三部故事里,摄魂怪是个存在感十足,又经常被忽略的群体;它们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主角团制造麻烦,充当推动剧情的反面力量。
第一次出现在霍格沃茨特快,勾起了哈利记忆中母亲死亡时的声音,同时引出了“守护神咒”。
第二次出现在魁地奇球赛,大群摄魂怪暴动闯入球场,破坏了球赛进程;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展现这个黑暗生物群体野性难驯、无法控制的特性。这种本能大过理智的特殊性,也为第四部里小巴蒂能够偷梁换柱逃离阿兹卡班埋下伏笔。
第三次就是最后对小天狼星的围攻,又被哈利用守护神咒成功驱逐;这一次出场的最大作用,就是见证主角哈利波特的成长。
如今被改变的仅仅是第一次出场,改变的幅度不大,似乎还不能排除将来被扳回原故事线的可能性。毕竟,以戈夫伯爵收集到的消息,没能当上黑魔法防御课教授的莱姆斯·卢平已经出现在霍格莫德,想来是以另一种身份回来帮邓布利多的忙。
“摄魂怪闯进球场的那一次暴动才真正算是震动魔法界的大事。且再等等看。”林祐很有耐心,只不过他的小动作却瞒不过有心人。
当执笔人再次前往伊甸园执行世界融合任务时,上帝就在闲谈中提起了魔法界发生的变动。
“你为什么想改变哈利波特故事的剧情呢,执笔人?”
“哈利波特的剧情还需要我来改变吗?”林祐笑着反问,“当邓布利多想方设法复活他的妹妹,当格林德沃把灵魂出卖给路西法,故事不是早就改变了吗?”
“那些都是‘未知’事件的余波;你难道是想制造更多的‘未知’出来?”上帝的表情很怪,平静中带着一丝忧虑,同时又不乏期望。
“增加‘未知’事件不好吗?每一次‘未知’的出现,都会让大世界更加真实。”林祐依然以反问的方式回应道。
“那当然很好,前提是‘未知’可以被有意识地制造,而且不会引起世界观逻辑的混乱。”上帝谨慎地提醒道,“我们现在对‘未知’的运行规则所知不多,谁也不知道主动制造出来的到底是‘未知’,还是灾难?”
“所以才要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小心的尝试。先前魔神争夺圣枪的事件,已经证明执笔人可以较大程度上介入‘未知’;如果之后的试验证明我还能主动制造‘未知’的话……”
上帝直接接过话头:“如果那样的话,你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也能在诸神系获得更多的重视。你就是这么打算的吧?”
“我在现实维度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必须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的价值。”林祐的回答极为坦然,“这是马克思教我的。”
“我不反对你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是个人价值还是社会价值;我只担心这种打乱既定剧情的尝试,会扰乱大世界的世界观,造成额外的逻辑矛盾。”上帝既不反对,也不鼓励,只是平静地说出自己的忧虑。
“理顺世界观逻辑本来就是我的工作,我当然会为此负责。”林祐也知道这件事情上打不得马虎眼,想要得到诸神系的许可继续进行试验,就必须做出保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上帝依然不置可否,淡淡说道:“那就看看你整理世界观逻辑的能力有没有进步吧。”
“这话听起来怎么有点不怀好意的感觉?”
“当然不是。不过你既然做了保证,就得证明自己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不是吗?”上帝笑着说,“既然你觉得即便哈利波特故事剧情被打乱,你也有能力将其理顺;那么接下来这个任务,正好可以验证一下你处理错乱故事剧情的能力。”
“什么故事?”林祐心里顿生警兆。
“福尔摩斯的故事。”上帝简单答了一句,随后似乎觉得不完整,紧跟着又补充了一句,“所有版本的福尔摩斯的故事。”
林祐发了好一会儿怔,才恍然明白“所有版本的福尔摩斯”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是从十九世纪末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纪,至少四、五个拥有广泛影响的福尔摩斯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原著小说里的福尔摩斯、早期严格遵照原著小说拍摄的影视版本、小罗伯特·唐尼拍摄的电影两部曲、英国的《神探夏洛克》版本、美国的《基本演绎法》等等。
这还不包括一些知名度不高的版本;比如林祐自己就看过一部让十九世纪福尔摩斯穿越到二十世纪的电影……
光是掰着手指头把自己看过的版本数一遍,执笔人就开始牙疼了。
不同时空背景、不同形象、不同性格的福尔摩斯,全都要融进大世界。更要命的地方在于福尔摩斯只是个人类,不能像神明那样把不同版本的角色设计成神格分身、神念——人类哪来那玩意儿。
他们全都是人,而且全都叫福尔摩斯。
林祐提议道:“就不能等一等吗?等到DC世界融合进来,有了成体系的平行宇宙概念之后,这些福尔摩斯就很好处理了。”
“他们再难处理,造成的后果也不会比‘未知’带来的混乱更严重。”上帝正色道,“你既然想在大世界做尝试,那么就得证明你有能力在没有平行宇宙的前提下平息一切世界观错乱。毕竟,现在的大世界本就没有成体系的平行宇宙。”
林祐无言以对,脸色不大好看。他知道这是诸神系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自己暗中搞小动作的敲打;他更明白,能够以考验而不是其他更严厉的方式提出警告,说明诸神系对自己的行为存在不同态度。
有的反对,有的赞成,有的模棱两可想看看再说;所以才会以考验的方式让自己证明一下能力。
自己必须完美地将至少四、五个版本的福尔摩斯融进同一个世界观,诸神才会给自己做进一步“尝试”的机会。
这感觉,就像董事会给职业经理人下工作考核指标,像投资人给科研项目组提时间进度要求。
不是不能反对或拒绝,但结果就是,拒绝的同时也必然失去一部分自主权。
自古以来,资方的嘴脸基本都一个样。
第271章 一张白纸好作画
第271章 第二七章 一张白纸好作画
第271章 第二七〇章 一张白纸好作画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林祐的脸色不好看,但头脑很冷静。
“多大点事儿,我还以为要重启大世界呢。”这个时候,再怎么头疼也不能在嘴巴上输了阵。
“有信心是一件好事。”上帝的脸色始终平和,“我也认为你有能力完成这次考验,不要辜负了我争取来的机会。”
林祐脸色又是一变,问道:“这个考验的主意是你出的?你就这么喜欢给人考验吗,就像你考验信徒的虔诚那样?”
“不论是诸神之间,还是神对世人,乃至于人与人之间,信任都是最奢侈的东西。”上帝淡然回答,讲述着“考验”的必要性,“有些东西,经过考验可以信任——比如能力;但还有些东西,甚至根本经不起考验。”
林祐没好气地说道:“所以你在面对人类的时候才会始终对那三个问题穷根究底:你信我,你不信我,你到底信不信我?”
“这是你对《圣经》的读后感?”
“对,来自中立第三方的读后感。”
“有什么方式能让你改变第三方的中立立场么?”
“以中国人的立场来说……那要看你给多少鸡蛋或者粮油米面。”林祐两手一摊,“堂堂世界第一宗教,推广信仰的时候总不能比商场搞促销还小气吧?”
“嗯……你还是赶紧走吧!先去哪个福尔摩斯的世界?”上帝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当然是原著小说的世界。”中国的大爷大妈们已经给够了上帝难堪,林祐也就不为已甚。
上帝开传送门的速度,证明了他送走执笔人的迫切心情。
十九世纪末的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最鼎盛的时代,也是即将走上下坡路的前夕。夏洛克·福尔摩斯就活跃于此时,而且这个时间点也是他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由于探案故事基本以现实为背景,小说故事中的英国与历史书上的英国在大背景上别无二致。工业的壮丽与阴霾交织于伦敦上空,飞艇遨游天际的同时,雾霾也遮蔽了整个天空。
阳光透过灰蒙蒙的云层洒落在泰晤士河上,被严重污染的河水散发着刺鼻腥臭,让林祐望而却步。
相差百年,两个伦敦形同两个世界,戈夫伯爵一时难以适应。
四处张望了片刻,林祐开着“幻身咒”将自己“幻影移形”到河畔塔吊高处,避开港口和街道上的嘈杂纷扰。稍稍辨明方向后,一连几个“幻影移形”,不断朝贝克街方向移动。
很快,戈夫伯爵就隔着窗户看到了221号内部的情形。
一个六英尺多高,身形极瘦,长着一双灰色眼睛,留着大背头、脸部线条棱角分明的男人,翘着一双长腿坐在躺椅上吞云吐雾;细长的鹰钩鼻让他看上去显得格外机警、果断;下颚方正而突出,又给人以坚毅勇敢的感觉。
这个人完全符合小说中对福尔摩斯外貌的描写,唯一让林祐感到意外的是对方并非在抽烟,而是在抽大烟。
对,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那种大烟。
小说中曾借华生医生的口说过,福尔摩斯有时候会依赖大烟甚至吗啡来驱赶无聊、困顿,但是有能力在很短时间内摆脱毒品的影响。
林祐只是没想到自己会亲眼看到这一幕。他并没有进门的打算,也不想结识这位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名侦探,而是站在贝克街221号的屋顶,抬头望天。
大世界已经出现在天穹,只有执笔人才能目视得见的“地球”正高速飞来。
当用肉眼能清晰分辨另一个“地球”上英伦三岛的轮廓时,林祐终于提起鹅毛笔,写下了第一句话:“夏洛克·福尔摩斯并没有后代,也就没有人继承他那过人的智力和可怕观察力。”
这一笔写下,福尔摩斯的故事世界并无触动,因为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可是在执笔人的视线之外,虚幻维度里好些个小世界都开始震动、碎裂、出现难以调和的世界观逻辑矛盾。
基本都是借着福尔摩斯名号进行二次创作的故事,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福尔摩斯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乃至重重孙女之类的。
因为执笔人这一笔,直接动摇了那些小世界的基础。本来就影响不广、根基不深的几个小世界,瞬间就陷入崩溃边缘。
这个时候,林祐紧接着写下了第二笔:“幸运的是,夏洛克的哥哥,相传拥有更高智力且位高权重的麦考夫·福尔摩斯实现了家族的血脉传承。”
第二句话写完,濒临崩溃的小世界又暂时稳住了局面,不再继续恶化;只是先前的逻辑矛盾依旧存在,世界碎裂的裂痕也还在。
林祐对外界的变化浑然不知,即便知道了也不关心,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书写:“麦考夫位高权重,但是在外界的名声显然不如弟弟夏洛克;毕竟,华生医生可以记录一个私家侦探的生平,却难以探知白金汉宫和舰队街的秘辛。
于此也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麦考夫的后代更崇拜自己的叔叔、叔祖、乃至曾叔祖——他们当然都是同一个人——夏洛克·福尔摩斯。”
写到这里,相关改写内容中最基础的逻辑已经定下来了;而且林祐自觉这个说法是经得起推敲的。
柯南·道尔爵士在书写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时,借用了华生医生的视角,以直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而在华生医生视线之外的内容,如果无人为其讲述,他自然是不知道的。
这样一来,原著中极为神秘且着墨不多的麦考夫·福尔摩斯就成了最佳改编对象。
纵观多个版本的福尔摩斯,麦考夫这个角色不出现便罢,只要出现了,他的角色形象肯定经历过极大的改编,改编幅度远远超过夏洛克这位主角。
道理很简单:一张白纸好作画。就跟施耐庵选高俅作为《水浒传》的第一反派是一个道理。看完《水浒传》,谁能想到人家高俅出身于苏大学士门下,而且还曾对落难的苏家子弟施以援手呢?
上一篇:被青梅破防后,我成了顶流
下一篇: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