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806节
沈瑜听他把话题转到了球员上,还滔滔不绝,就明白这位顾客除了喜欢艺术,应该也很痴迷这种运动。他向这位顾客为自己解惑,表示感谢。
这位顾客说的越发得意:“洛克威尔在1953年搬到了马萨住塞州的斯托克布里奇,他已经了解灌围绕着球队的狂热追随者和现象。”
另一位顾客表示出了异议:“虽然威廉姆斯是20世纪50年代末红袜队中无可争议的佼佼者,但其他几名球员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投手弗兰克·沙利文、右外野手杰基·詹森、捕手萨米·怀特和二垒手比利·古德曼都是首发阵容的关键成员,他们本身就拥有狂热的追随者。”
沈瑜看到又有人加入讨论,越发高兴。这些人都是潜在的购买者。
这时,有一位顾客试图吧话题拉回绘画:“洛克威尔的创作方式曾经受到质疑。”
这样的话题果然吸引了注意。
这位顾客见到几人停止讨论球员,看向自己,才说道:“我看过资料,当时,红袜队的管理团队指示球员们遵从洛克威尔的要求,为拍摄照片而摆姿势。曾经有人记录,1956年的一个休息日,古德曼、萨姆·怀特和杰基·延森被告知前往马萨住塞州的西部小镇。洛克威尔在那里迎接了他们。
画家让他们摆好姿势,拍了一些照片,并解释说,背景将是训练时使用的场景……”
就在这样的讨论中,众人将绘画所有的细节看了一遍。
一直到大家都确认已经看明白,工作人员将这幅画重新挂到墙上去。
麦克看到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办法商谈,就对沈瑜表示,想单独谈谈。
第1109章 ,成功的推销,取舍
沈瑜请麦克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让服务生重新换了一杯咖啡,对麦克说道:“麦克先生,洛克威尔这幅表现棒球队的绘画,您觉得怎么样?”
麦克说:“洛克威尔的名气毋庸置疑。但是,这幅画不是最出名的那一幅,你知道,我说的是出现在邮报封面上的那一幅。”
沈瑜坦然的承认:“虽然不是洛克威尔最出名的一幅作品,但毫无疑问是同系列的作品。”
麦克说道:“您给他的定价是多少?”
沈瑜说道:“400万美刀。”
麦克皱了皱眉,说道:“这个定价有些过高。”
沈瑜说:“昨天,有一幅洛克威尔的作品,以超过600万的价格成交,相信您一定关注到了这个信息。”他拿起一份报纸,递给麦克。这上面登载的是拉里的画廊卖出洛克威尔作品的消息。
麦克已经看过这个消息,昨天,他还在为错失机会而惋惜。他说道:“这两幅画不能相提并论。”
沈瑜说道:“我不是米国人,但是,看过一些资料,也知道表现棒球队的系列绘画,在洛克威尔的作品中非常重要。
20世纪50年代,《邮报》的编辑本·希布斯敦促洛克威尔,让他的封面更具话题性和时代感,以增加这本已经是全美发行量最高的杂志的发行量。
1956年夏天,洛克威尔为这张轰动一时的封面设想了一个概念,利用观众对球员职业生涯的关注,表现了红袜队。
自20世纪初以来,棒球的图象一直是封面艺术家关注的主题,但对于红袜队,洛克威尔花了很大努力来展示真实、可识别的球员。尽管洛克威尔曾画过电影明星和总统候选人的肖像,但他从未如此描绘过名人。
棒球对罗克韦尔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主题,他还画了其他几幅《邮报》的封面,以及无数其他作品。
对罗克韦尔来说,棒球不仅是米国人的消遣,也是展示男子休闲主题的另一个橱窗。
这幅画还有另一重含义。
从1916年《邮报》的第一期封面《推着婴儿车的男孩》开始,洛克威尔就已经认同了受压迫者、温顺者。
这个永恒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洛克威尔的作品如此感人,并得到了普遍理解。
我们看到的这张画中,有一位最年轻的球员,像是高中生,可以被视为洛克威尔的化身。
从来没有安全感的洛克威尔会认同这位年轻人,因为他经常感到自己渺小、温顺和被忽视——无论是在童年还是在艺术界。他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是捍卫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总是被描绘成一种令人同情和喜爱的形象。
事实上,当观看这样的作品时,观众会发现自己在为失败者加油。”
麦克听着沈瑜的描述,尽管他也了解过相关知识,并且十分认同,但是,为了压价,他还是试图找出一些问题。
“我广泛的了解过一些评论家的意见,人们对洛克威尔的创作方式,有一定疑问,他使用摄像技术,也给鉴别工作带来了难度。所以,这幅画的价格不应该这么贵。”
沈瑜听到对方开始挑毛病,就更加笃定。“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可以确定该场景为春训。我查到资料,洛克威尔曾经参观了训练设施,并拍摄了一些参考照片,用于他的最终创作。
洛克威尔利用照片的最大和特殊影响,是对他高度发达的智力和社会敏感性的赞扬,而不是批评。
这位艺术家以其塑造了一个米国式文化而闻名。作为米国杰出的插图画家,洛克威尔是米国著名的大众传播者之一。在一个世纪广泛的技术和社会变革期间,他画了一系列广泛的主题,通过他的艺术帮助塑造了一种民族认同感,创作了800多张杂志封面。这样一来,罗克韦尔就像他创造的形象一样,在米国公众面前无处不在。
诺曼·洛克威尔的作品捕捉了米国应有的样子。他的作品在传达人性的普遍真理时,视觉意象渗透了米国文化,最终成为主要的交流方式。
洛克威尔创作的形象已经成为米国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斯皮尔伯格评价他:除了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人,洛克威尔还讲述了某种米国道德。
在洛克威尔所有的作品中,表现棒球队额作品,描绘了一个独特的米国文化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普遍的价值观。今天,它对当代观众来说仍然像它第一次被画出来时一样有吸引力。”
沈瑜说的有点口渴,停下讲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麦克说道:“你不是米国人,但是,却能说出这些信息。”
沈瑜放下茶杯,说道:“现在是信息的时代。我只是学习整理了现有的信息而已。米国是由数百种地方亚文化组成的。因为它缺乏同质的,普遍共享的传统,它必须发明一些。所以它出现了感恩节、棒球以及诺曼·洛克威尔。”
麦克沉默了半晌,说道:“我知道每一个成功的画商,都会对市场有着敏锐的把握。你认为以如此高的价格,收藏洛克威尔的作品,未来的前景怎么样?”
沈瑜说道:“每一个绘画流派都有自己的杰作,这些作品代代相传。洛克威尔的作品表现出的持久力远远超过了很多在他们有生之年受到称赞的抽象画家。
最近的洛克威尔的作品价值提升,部分是因为后现代主义使抽象表现主义黯然失色,这使人物画重新流行起来。一系列复杂的审美、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罗克韦尔摆脱了媚俗的角色。”
他说着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一边观察着麦克的反应。
“因为这幅作品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出现在市场上,使得它现在的价格远远没有达到高点。我相信会引起很多收藏家关注。
您是第一次来我的画廊,艾米画廊会对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麦克确实想买这幅画,就试着讲价。
沈瑜始终不肯降价。他之所以坚持这个价位,并不是真的想要用这幅画迈出高价,而是想换取对方手中的一些古玩。但,这个事情绝不能由他说出来,那样会引起对方的警惕。
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麦克把杯中剩余的咖啡喝掉。
沈瑜以为谈判可能暂时告一段落,以后会继续。
麦克却突然问道:“沈先生,我听说您在华国有一个博物馆?”
沈瑜说道:“应该说,我是主要支持者。除了我个人的爱好之外,还有多种原因。”
麦克说道:“那座博物馆,是否需要一些华国的文物作为馆藏?”
第1110章 ,期待的局面出现了
沈瑜听到了麦克说出的这番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麦克终于想到了以物易物这个手段。
沈瑜眼看自己的想要的局面已经出现了,心中非常激动,但还是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
他平静的说道:“我支持的博物馆还没有对公众开放,目前正在建设中,所以,需要一些优秀的藏品。
当然,我明白这件事情需要很长时间的去完成。好在,我还年轻,可以有很长时间去慢慢的收集,另外,博物馆的藏品,并不是衡量一个博物馆的惟一因素。”
麦克很敏锐的捕捉到了沈瑜话中的一些信息。他笑着说道:“既然,博物馆是需要一些产品,那么你愿不愿意考虑,以物换物的方向交换方式?”
沈瑜说:“我以前也做过这类交换,不知道您想以什么形式进行。据我所知,您这一幅绘画的价格,应该不会给您造成什么困扰。”
麦克有点无奈:“我最近购买了几件藏品,不想再去融资。以物易物的方式,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我想购买您手中的油画,您可以从我的藏品当中选择相同价值的物品,然后进行交换,您觉得怎么样?”
沈瑜说道:“我并不知道您的藏品是否符合博物馆的需要?”
麦克说道:“放心,我有一些不错的华国古玩。也有一些不错的殴洲艺术品,相信会有您喜欢的东西。
您手中这幅洛克威尔的画,能否暂时存放三天,不要和其他人达成协议。
我想明天邀请您到我家中去看一看我的藏品,然后,咱们再进行协商,您觉得怎么样?”
沈瑜问道:“您需要三天时间?”
“是的。”
沈瑜说道:“我希望能与您建立合作关系和友谊,所以我愿意等三天时间。”
麦克站起来,对沈瑜收到:“很高兴认识您这位朋友。我正式邀请您,明天到我家中做客。”
沈瑜站起来和麦克握手:“感谢你的邀请,我会准时赴约。”
两个人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麦克提出告辞。他对自己的藏品很有信心,再次恢复到之前的从容不迫。
沈瑜送麦克和他的助理离开,招呼坎迪丝一起回到办公室。
“老板,您和麦克谈妥了吗?”坎迪丝问道。
沈瑜说把刚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坎迪丝说道:“老板,这个生意似乎是我们吃亏了,即便是换价值相同的东西,那么我们的税怎么办?”
沈瑜笑着说:“这就要看律师皮特的手断了,看他有没有办法尽量减少一些。如果能用这幅画换取合适的古玩,我们可以从别的地方来补足损失,争取能够盈利。”
他心里想的是,自己明天需要选出符合任务要求以及自己喜欢的古玩,最好是两者兼有。
只要能达到任务的要求,任务给出的奖励足够弥补自己的一点资金损失。和任务奖励相比,那点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他说对坎迪丝说道:“放心,我不会做赔本的买卖,明天你和我一起去。那幅洛克威尔的画,找个理由,暂时不要对外展览了,其他的画,照常展示。对了,另外几幅画,有人问价了吗?”
坎迪丝说道:“有几个买家表示出强烈的购买意愿,而且,马克也想过来看一看这幅画。”
沈瑜说:“可以,但是可以明确告诉马克,这几幅画,我们要从画廊进行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