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193节
满清朝廷和地方督扶们对太平军降将防范颇深,时不时的以军费为由,削减、遣返士兵,十多年时间下来,马融和手下士兵,由最初的三万余人,降低到七百余人,军费开支不仅比之湘军、淮军大为不如,就是普通的绿营部队,也比之不上。
马融和苦心等待十余年,不甘心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被一群绿营兵头们破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后,他向幕僚请教道“朝廷命我为左营提督,重整福建左营军务,请问先生可有良策助我解决当前难题?”
“福建绿营各营头皆由湘军诸将把持,大人要想直接从他们手里夺回军权殊为不易。”
幕僚见马融和听进去了他的劝告,继续道“福建左营核定员额四千人,当前各营头加起来,最多不过两千七八百人,大人何不直接秉明李总督,请求总督大人允许,重新招募兵员,补足各营缺额人数。”
“左营各营头抗命不遵,补足各营兵员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大人误会了,招兵的权限在大人手里,到时候招来了新兵,哪个营头分多少士兵,还不是大人您说了算。”
幕僚献计道“左路绿营核定八个营头,其他六个营头不听从大人号令,那么咱们就把挑选出来的兵员优先补充到大人名下的马字营营头里,挑剩下的老弱们留给其他六个营头。”
“好主意,马字营原本名下有七个营头,虽然后来陆续被裁撤,可是如果我再向总督大人秉明湘军抗命不遵的情况,说不定大人开恩,能够允许马字营再恢复一两个营头,这样一来,在福建地界,咱马字营也能顶起腰杆,不用处处受别人欺负。”
“大人英明。”
“事情若能办成,也有先生的一份功劳。”
马融和脸上露出笑容,吩咐道“烦请先生执笔,代本官写一封书信呈送给总督大人。”
“是,大人稍等。在下立刻就写。”…………
“吾弟容发亲启,自先父先母遇难,二姐随父隐姓埋名、惶惶度日,闻听吾弟消息,故命亲信前出接应。
吾弟放心,吾夫妻二人皆已更改姓名,夫君蔡王现以假名于福建军中任职,接应之人为故时父亲亲兵,忠诚可信,毋须怀疑,会面之后,当即刻前往福州,稍后,吾夫妻二人将由弟一同离开。…………”
福建建宁镇总兵府,原会王蔡元隆夫人,忠王李秀成二女李氏将一封信仔细封好,交给一名四十余岁的汉子,叮嘱道“杨大哥,事情紧要,府里其他人信不过,只能麻烦杨大哥再跑一趟。”
“二小姐放心,小的保证把小王爷平平安安接过来。”
中年汉子把信封揣在怀里,对着李氏行了一礼,随即转身离开。
“夫人,还在为容发的事情担心。”
一个男子走进后院,扶着杨氏的肩膀,安慰道“容发身边有汉国方面的人看护,中途不会有危险的。”
“弟弟身边虽然有人护应,但是我这心里还是一直悬着,总是担心容发出了意外。”
李氏捂着自己的胸口,脸上挂着焦虑的神情。
“先父膝下三子两女,大哥跟随父亲遇难,大姐夫被汪海洋杀害,大姐生死未知,幼弟其祥被清廷抓捕斩首,李家一门七口,只余妾身和二弟容发两人,如果弟弟再遭遇不测,先父忠王一脉就断了传承,那妾身即使死后,也难有颜面面对先父。”
“夫人切莫胡思乱想,汉皇陛下乃侍王嫡出,为岳父子侄,容发和夫人与汉皇陛下为嫡亲同族,汉国方面既然派出人手搜寻夫人和容发的下落,定然会照料周全,不会让容发遇到危险。”
蔡元隆细心劝解杨氏道。
(本章完)
第367章 太平降将 下
1881年7月21日,福建左路绿营提督马融和得了闽浙总督李鹤年允许,在福州长乐县、闽侯县、候官县等地设置招募点,征召新兵入伍。
“左路绿营招收新兵,凡年满十六岁,身体康健者,皆可应招入伍!大家伙都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招募步兵600,步兵正头目月饷4两5钱,正兵3两5钱,
招募炮兵100人,炮兵正头目月饷5两,正兵4两二钱。
招募工程、后勤兵300,正兵每人每月3两1钱!…………”
一伙二三十名绿营步兵瞧着铜锣,大声鼓动道“当兵为朝廷效力,以后立了功劳,朝廷和提督大人少不了你们的奖赏,大家伙都抓紧点报名参军,科别错过了机会后悔呀。”
“这位官爷,前些年左大帅招兵,定的军饷可是每个正兵每月4两五钱银子,最近米面、粮食价格上涨,3两5钱银子还养不活一家四口人,去您手下当兵有啥子意思嘛!”
“提督大人忒小气了些,步兵、炮兵每个月才给三四两银子一个月,要是当了马大人的兵,兄弟们还不得喝西北风去呀!”
几个穿着号衣,混杂在人群里面的士兵起哄道。
“大胆!提督大人奉总督大人命令招募新兵,哪里轮得上几个兵痞放肆捣乱,你们若是再敢如此行事,本官就将你们立刻拿下问罪!”
“哈哈,一个小小的把总,官不大官威倒不小,老子照样站在这里,你能拿老子怎样!”
人群中走出一个揣着刀的绿营军官,正面看着前面的把总军官,语气嚣张道。
“大人消消气,对面这人是建宁镇麾下的王千总,仗着手下有一两百兵卒,行事嚣张,历来与咱们马字营不对付。”
一个绿营官兵棚目站在把总身边,小心提醒道。
“建宁镇千总又如何!老子又不是他名下的官兵,怕他干什么!”
“咱们马字营有提督大人撑腰,是不怕他们建宁镇,不过建宁镇总兵是左大帅的爱将,要是得罪了他,咱们可就惹了大麻烦了。”
“哼!什么狗屁东西,别人不清楚他的底细,老子从军二十年,还不知道他蔡元隆的身份,不过一个屈膝投降的叛将,走了左大帅的门路,转名换姓,真当自己是根正苗红的朝廷大将了!”
把总军官是马融和手下心腹,在太平天国时期就跟随其左右作战,因此,作为投降更早的太平军兵将,他对蔡元隆的真实身份比普通清廷军官了解得更多一些。
蔡元隆十六岁加入太平军,其人作战勇猛,智谋过人,在太仓城保卫战中,利用诈降的手段,大败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率领的清军,并且由此和淮军派系结下愁怨。
太平天国末期,大局倾颓,为了保全性命,蔡元隆选择向左宗棠投降,而左宗棠接纳了蔡元隆以后,不仅没有诛杀降兵,而且还让他统帅原来部下,将投降的太平军缩减为八营四千人,任命其为四品官员。
得知左宗棠接纳蔡元隆,李鸿章派遣大将程学启前来要人,结果被左宗棠一口回绝。
再后来,为了减少麻烦,左宗棠将蔡元隆改名蔡元吉,他的夫人李氏改姓杨,自此以后,蔡元隆的真实身份渐渐的被隐匿起来,过了十多年时间,除了少数当事人知晓,一般的福建清廷军官,只知晓蔡与左宗棠关系深厚,却不知其原因为何。
太平降将在清军中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情,自家主官就是太平降将身份,把总军官即使知晓蔡元隆的真实身份,也只能在手下面前发泄几句,不敢当众说出来。
看着几个建宁镇官兵在招募点渐渐消停下来。
把总军官招来三四个手下,吩咐道“咱们今天是第一天竖旗招兵,建宁镇的狗东西就过来捣乱,分明是与马字营过不去,你们几个呆会等到他们离开后,悄悄跟在身后,看看他们有没有一些出格的举动,要是发现情况,立刻回来禀报,也好抓住一些把柄,好好的在总督大人跟前参他们一状!”
“小的明白,营地里传闻建宁镇的官兵和江湖帮派、地方民团没少勾结,福州民团里面的后膛钱,不少就是从建宁镇那里流出来的,小的这次要是发现他们走私朝廷武器的证据,保证立刻回来禀报。”
“走私军火、买卖弹药武器的事情,福建左、右路绿营、巡防营暗地里都有做,事情闹到明面上对大家都不好,不过只要掌握了他们走私军火的证据,再把证据交给提督大人,也能够让他们吃点苦头。”
“是,小的听从大人吩咐。”…………
“提督大人,上好的武夷山岩茶,您品品。”
福建左路绿营提督衙门,一个身穿锦衣的商人与马融和交谈道。
“不错,香气扑鼻、回味悠长,果然是上好的茶叶。”
“大人喜欢就好,刘某商铺里刚好有一批新采的茶叶,马上给大人送过来。”
“刘大掌柜的好意本官心领了,茶叶就算了,有什么事情,刘掌柜尽管直说,不用与本官客套见外。”
“瞒不过大人的火眼金睛,刘某此次前来拜访大人,确实是有事相求。”
刘益光放下茶杯,恭敬道“福建地狭人稠,本土物资短缺,我们这些沿海地区的百姓,也就是靠着老天爷的脸色,在海上赚些辛苦钱,这不是听闻马将军赴任左路绿营提督,辖地正好包括晋江县,所以刘某和众位晋江县的乡绅父老们特地送上一些礼物,聊表心意,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刘益光说完,身边仆从随即奉上一个四四方方的锦盒,放在桌子上。
“一百两黄金,权且当做庆祝大人就职的贺礼,至于军爷们的辛苦钱,以后刘某派人每月送到大人府上。”
“中堂大人主持洋务运动,支持兴办实业、发展海外贸易,本官虽然身为武官,但是任职一方,对于辖区内商业贸易,还是很支持的。”
马融和神色温和道“刘大掌柜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只要晋江诸位士绅交易的商品符合朝廷要求,左路绿营官兵们保证不会为难你们。”
“我等闽地百姓,皆是奉公守法的朝廷子民,定然不会做让大人为难的事情,只是有时候商帮运来一些特殊商品,不大方便经过沿岸港口,到时候还要劳烦大人手下的官爷们帮忙。”
“好说好说,当时候刘掌柜的提前打声招呼,商品出港的事不会遇到麻烦。”
马融和大度的摆摆手,满心欢心,管辖一方,手里握着数千兵马,赚钱的门路不用自己去找,就送上门来,岂不比坐冷板凳强多了。
(本章完)
第368章 端倪
山地绵延,土地稀少。福建全省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土地是山地丘陵面貌,平原耕地面积总量不到百分之二十。
极度匮乏的土地和沿海的地理特点,使得福建地区百姓成了出海谋生的主力。
厦门、漳州、泉州、福州诸沿海县市,每年出海闯荡的百姓数量超过数万人,其中,海外贸易最为繁荣、列强势力较为集中的厦门地区,平均每年出海人数在十万人以上。
厦门曾经是太平天国和小刀会等反清势力聚集的根据地,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当地的反清势力遭到满清政府残酷镇压,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欧美列强势力扎堆在厦门设立外交领事机构起,清廷在当地的行政、经济、军事控制力遭到西方列强牵制,借此机会,南美汉国才重新聚拢了一批流散的反清武装份子,在厦门地区设立下情报据点。
7月24日,王士珍一行人抵达福州,再与蔡元隆派出的心腹碰过头以后,准备前出福州闽侯县,在那里与李容发汇合,然后转道厦门离开大陆地区。
“大人,这是最近几天福建各地商人、帮会送礼的清单,请您过目。”
左路绿营提督衙门,上任不足一月的马融和,神情已经与几日前大大不同。
“一万七千两白银,一百两黄金,这些商人倒是舍得花钱。”
“闽商、浙商、粤商都是有钱的主,赶上大人任职的喜事,自然不能拿几两银子糊弄,要不然惹大人您不高兴,他们还怎么在福建这一亩三分地做买卖。”
幕僚奉承道。
“说的也是。”
马融和点点头,目光再次集中到桌子上的礼品清单上,眼神发热道“听说厦门、泉州、漳州三地的海上走私利润丰厚,要是本官私下以个人的名义,要求在各个商帮里占一成股份,你说能不能成?”
“大人不可。”看到对方被眼前的礼品激起的贪婪,幕僚出声劝阻道“大人初临高位,全赖总督大人支持,那些湘军大小官员、将领才没有明目张胆找大人麻烦,但是如果动了闽商的利益,恐怕就是总督大人出面,也不好收场。”
“这是为何?”
“大人听在下解释,闽南各沿海地区商人别看明面上只是一群海上闯荡的苦哈哈,他们身后的背景可不简单,就说前几日拜访大人的晋江县商人刘益光,他们晋江县商帮里面有湘军各官员、将领入的股份,据闻胡雪岩在其中有一成半股份,而且在南洋地区,晋江商帮有两三千华人雇员,那些雇员都是青壮,不少还是造过反的贼寇,他们在婆罗洲、马来半岛开荒挖矿,经常和当地土人火拼,论起战斗力,不下于左路绿营里面的老兵油子们。”
“不顾朝廷禁令,敢出海闯荡的百姓不缺好勇斗狠之辈,他们虽然有一股蛮横劲头,仗着乡党势力抱团欺负南洋土人,但是与装备齐全的朝廷官兵比,少不了抱头鼠窜。”
马融和不以为然道“想当初天国起事,各地兵马加起来上百万,英王、忠王、侍王等天国名将,多次以两倍三倍于朝廷兵力与湘军、淮军作战,最后还不是落得个大败赢亏的下场。
湘军、淮军皆装备洋枪洋炮,人数虽少却精锐,待本官扩充马字营诸军,辅以洋枪洋炮,又怎么忌惮小小的海外刁民!”
上一篇:1444,拜占庭再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