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224节
另外在我看来,你们还很爱岗敬业,听说日本的企业从来没有人会公开谈论加班,每个人下班以后都会默默的无声继续加班。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的工人一到点就下班了,一分钟都不愿意拖。
另外我看到东京有很多优秀的大学,一定培养出了很多大学生吧?
我们就不行,我们大学比较少,大学生也比较少,前几年我们才恢复了高考,好在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没那么大,只要大学毕业就给分配工作了哦,对了。
东京这么寸土寸金的好地方,房子应该不便宜,我看到你们的房子整整齐齐特别漂亮,找人问了一下,一户建好像是.四千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都好几十万了,太可怕了,要知道我们的月收入才几十块,可以看出东京人民收入一定很高,不然怎么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
说起来,我们的房子就没你们那么漂亮,我们工资也比较低,如果要买房的话完全买不起,不过我们单位给分配房子,每个月只交点租金就行了,大概是几百日元。
还有你们的退休年龄!
真是让人羡慕啊,听说你们普遍退休早,工程师35岁就要被退休了。
不可思议,才35岁居然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我们就不行,我们的工人男人要工作到60岁、女人要工作到55岁呢。
哎?
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快退休了没有?”
噗嗤。
吴青和李小林她们齐齐低头,万方比较不堪,没忍住笑出了声。
任谁都听出来了,江弦这小子分明就是在阴阳怪气。
《产经新闻》的记者脸涨的跟猪肝似得,想反驳几句,可又没什么办法反驳。
因为他们的社会就是江弦口中这样。
在35岁到来之前,必须发了疯地工作、赚钱、升职,不然一到35岁,你就得被迫“退休”。
而且不止这一条,提前消费、加班、就业、住房、失业.江弦说的每一条,简直都直击他最痛的痛点。
这小子了解的就好像真的当过“社畜”一样。
没错,“社畜”这个词语是日本人发明的。
很多日本人都因为当下这种环境陷入崩溃,纸醉金迷的背后是他们这群“社畜”大把大把掉头发,每天喝酒消愁,然后再依靠买买买来发泄压力.
如此恶性循环。
一旦崩溃,就选择“谢罪”。
各位的电脑当中一定有个奇怪的文件夹,而这些奇怪作品之中,一定有关于“上班族的太太”这一题材。
艺术,恰恰来自于现实。
这背后就是他们日本人生活的无奈。
一个丈夫,每天疯狂加班、时刻担心被社会淘汰,被工作压力迷晕了双眼,只知道将妻子作为发泄一时欲望的“工具人”,根本没有耐心和她好好交流。
一个妻子,整日缺乏和爱人的交流,只能利用买买买来弥补心灵的空虚,而这个时候,一旦有人给出一点甜头,就像是沙漠中的人遇到了水,自然很容易侵入。
“刚才那位记者,请问您还有什么疑问么?”江弦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带着一抹优雅。
《产经新闻》的记者的记者这会儿脸一阵青、一阵紫的,如丧考妣。
一想到这次不仅毫无建树,还丢了这么大脸,他全身都在发抖,心脏也几乎要停摆了。
没错,压力就是这么大。
在日本,工作做的臭,没关系,下辈子注意点吧。
我们日本的特色就是,你能干干,不能干的话就换一个干的了的干,反正有的是人干。
代表团成员们脸上都洋溢着欢喜之色,这本来是挺不容易化解的一个问题,言辞如果太激烈显得没有风度、不好收场,言辞太软弱又容易被对方抓住话柄,丢国家脸面。
江弦的处理那简直刚刚好!
说的全是你们的好,偏偏就给你们小心脏说的受不了。
陈喜儒心里那叫个痛快,他们当然能看出,这家《产经新闻》带有一定程度的敌意,问题那么的咄咄逼人。
不过江弦做的好啊,就得这么的,阴阳怪气,恶心死他们!
才和江弦住了一天,陈喜儒就有些和他沆瀣一气了。
新华社驻东京记者王大军也在盯着现场这一幕,从一开始的紧张,到放松,到大笑,到解气。
这个江弦做得太漂亮!有气魄、有胆量!这件事值得报道!
(本章完)
第224章 读书会
活动一直进行到很晚,代表团又坐上黑色奔驰车返回酒店。
这会儿一车人就都有点佩服了。
“你行啊江弦。”吴青眨巴着看一眼他,“你今天立大功了!”
“真是,今天可太凶险了。”
李小林心有余悸的拍着胸脯,“我也算是立大功了,多亏我把你喊过来。”
万方这会儿倒是很安静,一声不吭。
回到酒店,代表团总结今天的工作。
“江弦,伱刚才的表现很好!”邓友梅同志鼓了鼓掌。
冰心捂着胸口,“老天,你开口的时候,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生怕闹出什么外交事故,还好你小子会说话。”
听了冰心的话,代表团成员都笑起来。
“就应该这样!”
巴金开口道:“我们不能表现的太友善,那样他们就会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也不能言辞太激烈,这样反而会失了风度,这中间的分寸就是外交的学问。”
李小林打趣道:“爸爸,您什么时候不写作改当外交官了。”
“好了、好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代表团解散,各自回到房间。
江弦趴在桌前,抓紧空闲写了会儿《许三观卖血记》,结果门被敲响,打开门是西园寺,这小子眉飞色舞。
“江桑,你今天的发言一定会传遍日本!”西园寺会说一点简单的中文,他还曾经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
“啊?”江弦有点不理解他怎么高兴成这样。
想来是右翼吃瘪,他们鸽派便会觉得欣喜。
西园寺手上拿了瓶烧酒,和江弦、陈喜儒二人小酌几杯,讲述起他在中国的经历,说还见过伍豪,得知他离开以后,悲痛不已。
又聊了一会儿才告辞。
陈喜儒忍不住感叹,“西园寺真是我们的友人。”
江弦这个人比较冷血,“我看不一定。”
他也没和陈喜儒解释,这个铃木首相的上一任大平刚心脏病去世不久,他被认为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嗯,上一秒说是好朋友,下一秒就能毫不犹豫的参拜厕所。
他还有个外号叫“鸭片贩子”。
没有永恒的好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不过说起鸭片,这一块儿还得是大清,玩的都是出口,把英国人民抽嗨了都
翌日,酒店楼下,吴青笑呵呵过来和江弦他们分享。
“我说穿高跟鞋不行吧,我娘死活不信,这回不穿了,把脚崴啦!”
仨人又朝着冰心看去,这会儿换上了平底鞋,走路一瘸一拐。
江弦笑了,万方和李小林也不厚道的笑了。
不过李小林还算有点良心,“哪有你这样的‘小棉袄’,不但不同情她老人家,反而‘幸灾乐祸’,你赶快站到老人家身后去,照看着点,千万别摔跤!”
西园寺神秘兮兮的找到江弦,说最近有一个读书会找到他,这个读书会有很多江弦的读者,希望他能够出席一次读书会的活动。
在国外,很时兴搞读书会这种东西,包括出版单行本以后,出版社也会举办读书会。
贾平凹就说过,那会儿他的小说《浮躁》在美国出版,首发时跑了很多美国城市,每到一个城市,读者们都请他用陕西话念小说。
他想了想,干脆唱了《浮躁》里引用的陕南民歌,没想到读者都鼓掌,效果很好。
西园寺都这么说了,江弦便答应下来,他也很惊讶,没想到自己在海外,在日本居然还有一小撮读者。
跟巴金递上申请,他随着西园寺坐车前往东京都饭田桥一所名为日中学院的学校
这就是读书会的活动地址,参与人数不多,十几个,读书会的全名叫《人民文学》读书会,成员大多就是这所日本日中学院的教员。
成员横川伸一见到江弦非常激动,直接扑过来和他紧紧拥抱,口吐流利的中文:“您的小说我拜读过很多篇,今天总算是见到您了!”
“哟,谢谢、谢谢。”
又和几个成员握了握手,横川伸给江弦简单介绍了下他们这个读书会,“我们有教师、邮局职员、医生,也有翻译工作者。
读书会没有章程等规定,也不收会费,能存在至今,靠的是会员的积极性,大家的共同爱好就是阅读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