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417节

  一个月的时间里,销量直接翻了个番。

  光是加印就已经加印了十万多册,而且这个势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路遥!路遥!”

  一名编辑满脸喜色找到路遥,扬起手中报纸。

  “你瞧这个!”

  “什么呀?”

  “《文艺报》出文学评论了!”

  路遥接过《文艺报》,看到编辑指着的那个版块。

  《贫瘠土壤哺育出的文学灵感——读‘最后一个匈奴’》,阎纲。

  “竟然是阎纲同志的文学评论?!”

  路遥惊喜起来。

  彼时的文坛有俗语:

  “一经阎纲点评,便鱼跳龙门。”

  阎纲的文学评论,绝对是值得好好品鉴的:

  “《最后一个匈奴》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篇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是一篇属于陕北的史诗。

  我就生在黄土地上,脚下踏着厚重的黄土,岁月的刀剑刻下深深的痕迹”

  没错,这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阎纲,正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

  一位关西大汉。

  在评论中,阎纲丝毫不吝啬对《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吸收了他故土灵感小说的欣赏,极尽赞美。

  “江弦就像是一个骑士,讲述匈奴这个民族的发生之谜、生存之谜、存在之谜,同时,也诉说着他对陕北这块神奇土地的美好祝福。

  我连续把这本书读了两遍,第二遍跳过了故事,而专门去看那些议论性文字,特别是作者独特的定义和理解,让我产生阵阵身心愉悦的快感。

  《最后一个匈奴》是一部独属于陕北文学的珍宝,我鼓励,或者恳求,总而言之,请江弦同志将这篇小说续写完整,故事还没结束,你的笔杆子大有可为。”

  读完阎纲这篇文学评论,跟随着阎纲重新解构了一遍小说的同时,路遥也感受到了阎纲对小说下卷的精神渴望。

  他一脸欣喜的找到王观明:

  “老王,快给江弦写信,跟他约小说的下卷!”

第345章 狂热粉丝

  京城,北海公园。

  “媳妇,慢点、慢点。”

  冰场上,江弦紧张的扶着朱琳,生怕她摔出个好歹。

  “哎呀,你别一惊一乍的,别人都看咱。”朱琳在冰面上慢慢走着,看了眼四周,脸有些红的瞪一眼江弦。

  “我能不一惊一乍的么?万一给你摔个什么好歹,你妈和我妈俩人能把给我吃了。”

  这会儿的冬天,北海公园里滑冰的人特别多,其中以学生居多。

  虽然这年代条件不行,但京城的学生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一双冰鞋,不会滑冰的人凤毛麟角。

  哪跟后世那帮学生似得,只会考试。

  朱琳没敢穿冰鞋,在冰面上走个几步过了瘾,一想到自己肚子里还有个小东西,也就不敢走了。

  “江弦,我累了,回去吧。”

  “喳,娘娘,小江子知道了。”

  江弦打个千,扶着自己媳妇儿往家里回。

  这时候有个寸头的年轻小伙凑上来,看了江弦和朱琳一眼,眼神腼腆中带有几分期待。

  “请问,您是江弦同志么?”

  江弦眯着眼微笑点头。

  “你好,我是江弦。”

  小伙激动起来,又看向朱琳,“那、那您一定是白无瑕.啊不,朱琳同志。”

  朱琳也冲他笑笑。

  “你好。”

  “哎呦,我太幸运了,出来玩这么一趟还碰着您二位了,我能要个签名么?”

  “可以。”

  江弦非常好说话,掏出一根钢笔。

  这年头,当作家的都要别根钢笔在身上,这是标配。

  他摘下笔帽,看小伙一眼。

  “你叫什么名字?”

  小伙眨了眨眼,“我叫王硕。”

  咔嚓。

  江弦在纸上划拉的笔迹一顿,抬起头又看王硕一眼。

  王硕嘴不停,还在那嘚嘚。

  “我以前当兵那会就爱看您的小说,后来退伍了在医药公司上班,不过现在也不干了,下海了,和发小一块儿开了家烤鸭店,您有空就上我那儿吃,我给您免单。”

  “那祝你生意兴隆。”

  江弦笑了笑,刷刷签下自己的名字,朱琳也在他名字后面跟着签上一个。

  王硕眉飞色舞的接过签名,“接您吉言吧,其实我啊,也不喜欢下海做生意,我也喜欢写东西。

  我看的小说多,前段时间看了一篇叫《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你说这写的啥啊?这我也能写啊,我身边的故事比他那有意思多了,我的生活比电影都牛逼,而且把身边的故事描述出来这事儿一点都不难。”

  江弦一回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作者铁宁。

  “那我期待你的大作。你那鸭子店在哪,回头我去照顾你生意。”

  “真的?!”

  王硕激动的一哆嗦,给江弦报一地址,“您去了就敞开吃,我买单,不要您钱。”

  “那多不合适,我没吃白食这习惯。”

  和王硕又寒暄几句,江弦拉着朱琳走了。

  朱琳还笑,“真有意思这人。”

  “那可不。”

  80、90年代半个娱乐圈的潇洒往事,都是这哥们贡献的,哪能没意思。

  “嘴皮子挺能说,都快赶上你了。”

  “我可没他能说。”江弦轻笑道。

  江湖传闻,王朔写《空中小姐》的时候,为了采风寻找灵感,凭借他那张能说会道且有点流氓的嘴,谈了六个女朋友。

  83年,没给丫枪毙了算便宜他了。

  “回头找个时间上他那儿吃烤鸭。”

  “行。”

  王硕这个货,江弦一定是要交上一交的。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哥们现在一门心思要当“倒爷”,还没到穷的半死不活只能写小说的地步。

  不到火候,再炼炼吧。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京城里头四处都能看见卖年画、对联、点心匣子还有兜售关东糖的小贩。

  年味十足。

  江弦清晰的察觉到,这座城市比之过去又变化了一些。

  像是人群中的喇叭裤,蛤蟆镜,街道上的广告牌,还有“五讲四美”的宣扬标语。

  “五讲四美”都知道吧?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和朱琳并肩走过一条条街道、胡同,江弦忍不住感叹。

  “唉,真快,都1983了。”

首节 上一节 417/5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