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47节
日本运输部海运科的冈本友广先生现已退休,他当时正在加利福尼亚的长滩处理不相关的事情,这时他们得到消息,几个月前在太平洋公海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日本船‘齐姆楚姆’号的惟一幸存者在墨西哥海岸一个叫托马坦的小镇上了岸。
科里指示他们与幸存者取得联系,看看是否能够了解到船的命运如何。
冈本先生找到傅三明先生,与他交谈了将近三个小时,并将谈话做了录音,下面是一字不差的录音文字记录节选:
”
第三部分完全是录音和对话了。
冈本先生听傅三明讲述了那个海上的奇幻故事,却觉得疑惑。
严谨的日本人觉得傅三明把他们当成了傻子。
“这个故事经不起推敲。”
“香蕉并不能托住一只猩猩浮在水面上。”
“食肉树、能制造淡水的以鱼为食的海藻、住在树上的水栖啮齿动物从植物学、动物学、海洋学每个学科来分析,这些东西都根本不存在。”
“美洲也不可能有一只野生的老虎,不然外面的警察们已经要疯了。”
“最关键的是。”
“中国史书《慈禧及光绪宾天厄》有详细记载,慈禧太后根本没被老虎吓到过。”
“根本没有所谓的大名鼎鼎的老虎‘理查德.帕克’!”
在冈本的一再调查和追问下,傅三明终于开口:
“你们还想听另一个故事么?”
这是一个没有老虎也没有猩猩,没有鬣狗也没有斑马,没有沼狸也没有狐獴.
一个没有动物的故事。
一个能够解释齐姆楚姆号为什么沉没的没有动物的故事。
大船失事后,一共有四个人上了救生艇,分别是厨师,水手,还有傅三明和他的母亲。
厨子和水手先上的救生艇,厨子扔救生圈把派救上了救生艇,母亲则是抓着一捆香蕉上救生艇.
看到这儿。
聂华苓没由来的一阵毛骨悚然。
刚才阳光充足、风平浪静的内心,忽然狂风大作,一道闪电照亮了整片海面,雨密集的砸落,卷起的巨浪波涛汹涌,势不可挡。
厨子很快陷入对饥饿的恐惧中,他开始什么都吃,吃苍蝇、吃老鼠,而傅三明他们拒绝与厨子分享这份“盛宴”,对此,厨子毫不客气的叫他们是傻子、白痴。
水手在跳上船的时候摔断了腿,伤口感染,伤势越来越重,厨子提议给水手截肢,傅三明和母亲帮忙按住水手。
但没有麻醉和药物,水手还是死了。
厨子用水手的肉钓鱼。
傅三明的母亲这时候才看出厨子这个畜生并不是想挽救水手的命,而是为了害死水手拿水手捕鱼。
聂华苓马上想起在之前“太平洋”的部分,江弦所写的那一段“海上飞鱼”。
当时她还为傅三明感到高兴,称赞这是大海的奇迹、生命的恩赐。
这一刻,聂华苓浑身冰凉,如坠冰窖。
她继续往下看去,目光微微颤抖。
厨子的兽性逐渐显现,他开始吃掉水手剩余的肉,他自私的偷吃食物和水。
傅三明不小心让一只海龟跑了,厨子大怒打了他,被彻底激怒的母亲冲过去打厨子,骂厨子是禽兽,最后厨子用刀杀了母亲,将母亲的尸体扔到了海里,让鲨鱼吃掉了她。
傅三明在第二天杀了厨子,厨子没有还手,傅三明像厨子处理水手一样处理了厨子的尸体。
傅三明说厨子引出了他心中的恶魔。
他吃了厨子,最后一个人漂到了墨西哥的海岸,获救了。
江弦只写到这里,聂华苓看完最后一行文字以后,不同于刚才的感动,胸膛中血气翻涌,情感上完全难以接受。
这个故事完全能和之前动物们的故事联系在一起。
斑马对应水手,厨子对应鬣狗,猩猩是母亲,而老虎则是傅三明自己。
顺着这个思路,聂华苓不断往下推想。
厨子、水手、母亲、傅三明都上了救生艇,厨子先杀了水手,吃水手肉,并且用水手肉捕鱼,接着在冲突中厨子杀了母亲,傅三明又杀了厨子.
聂华苓忽的想起太平洋上那个不可思议的海藻岛,那个形似女人的海藻岛。
傅三明说母亲的尸体被丢去喂了鲨鱼。
真如他所说那样么?
“聂老师,我做了瘦肉粥,你要不要吃点?”饶月梅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粥过来。
“不、不用。”
聂华苓捂住嘴鼻,好让自己不闻到肉的味道,同时腹内一阵强烈的恶心。
恐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她都不想再见到肉这种食材了。
第361章 “三”的哲理
聂华苓深吸了好一口气,随后以一种极其复杂的目光看向江弦。
如果说第一个傅三明劫后求生的故事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那第二个故事,就是揭开真相。
根本没有什么赞歌?
就像是塞壬女妖的歌声一样,听着好似天籁,却会引导船只撞上礁石船毁人亡。
因为这第二个没有动物故事太残忍了,在这个故事中人性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赤裸裸的兽性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上肆无忌惮的咆哮。
聂华苓心中的震撼久久难以平复,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让她手脚冰凉。
但与此同时,她又不得不称赞这篇小说,称赞江弦的构思。
如果只有第一个故事,那这篇小说会是一个富含哲理并非常吸引人眼球的感人故事。
但如果加上第二个故事,这篇小说就成了将文学想象力推到了一个前沿的故事。
聂华苓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绝对是这些年她所读过最奇特的一篇小说。
“江弦,小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吧。”聂华苓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事实上。”
江弦微笑着看着她的眼睛说,“还没有,还有一段在我看来相当重要的情节没有写完。”
“还有?”
聂华苓吃了一惊。
在她看来,仅仅是目前的两个故事,都足以在美国文坛以及读者当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然而这还没完?
“重要情节.”
如果真像江弦说的那样,还有一段重要的情节再做补充的话。
聂华苓不敢想象,到时候这篇小说的层次和寓意会有多深?
她忽然想到傅三明这个名字。
三明?
为什么是三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这一数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道家思想里,“三”是万物生成的起点,是宇宙万物多样性的基础。
而在僧教思想里,“三”也是个被“情有独钟”的数字。
在僧教最基本的信仰体系中,“三”象征佛、法、僧三宝。
此外,又有三藏、三界、三报、三世.运用十分广泛,有时是实数,但更多的时候则表示无穷尽。
在《说文解字》里还有一种解释:“三”,指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演变,所以“三”代表着无穷尽变化发展的开始。
聂华苓起初并没有太注意这个名字,但此刻她觉得江弦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
如果真如江弦所说,还有一个重要情节要补充,那这篇小说将至少由三个层次构建。
届时,这三个层次的故事又必定能引发无穷尽的探讨和解读。
那这篇小说不仅完成了层次上的深厚,就连小说的结构都与小说的哲学理念相吻合。
而这一切冥冥之中,还能和傅三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聂华苓只觉得这一切的构想和设计,巧若天工,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