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89节

  巴金颇为欣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爸爸,咱们现在是讲实事求是的年代了!”

  李小林劝阻,“写小说的话,情节和人物可以虚构,但是这种历史小说一定要有考据,鲁迅先生说,‘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他的《故事新编》,也是都有所本,绝非杜撰。”

  “小林姐,我不认为是杜撰。”

  江弦解释道:“巴老也说了,杜甫有诗佐证,荔枝有来自岭南的可能,我调查文献的时候,就发现荔枝来源一直成谜,唐代文献说岭南,宋代文献说巴蜀,究竟是哪,没有定论,再说这两地荔枝口味都不相同,贵妃她老人家那么会享受,也不可能逮着一个地方吃一辈子吧,虽然她也没活多久。”

  “那伱不能造一条路线出来吧。”钟阿城那宽松的眼镜又往鼻梁下滑。

  “我当然不能造。”江弦正色道,“我差不多已经从史料里研究出了一条路线,一套方法。”

  阿城看着他中气十足的模样,不大理解他这底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那可是从岭南到长安。

  你能研究出来,我吃。

  “你这个娃儿。”巴金满脸笑意,“我真想现在就看到你的那篇小说,和你聊的很有有趣,我很期待。”

  又坐着聊了一会儿,巴金就有些累了,江弦忍不住从挎包里掏出新买的那部海鸥205照相机。

  “巴老,我能和你照张相吗?”

  “哦,好喔、好喔。”

  巴金丝毫不介意的答应下来。

  他很随和,从不介意这些请求。

  余华就讲过,马原想拍一个《中国文学梦》的纪录片,特地跑来拍摄巴金,当时巴金还没有常住华东医院,但也已经年老体弱,也没有拒绝他。

  马原举着那个大灯,硬生生烤了巴老好几个小时。

  钟阿城也想和巴金合照,但他不好意思说。

  “阿城,你帮我们拍一下。”

  “.”

  “好嘞。”

  伴随着“咔嚓”一声,一张极其珍贵的影像留存于胶卷上。

  江弦还是蛮关照他的,临行前,特意帮他要了巴老的签名。

  从金鱼胡同出来,俩人吭哧吭哧,蹬着车子,呵着白汽,往北影厂骑。

  钟阿城还是觉得很离谱,不相信江弦能琢磨出这套从岭南送荔枝到长安的方案。

  “这怎么可能呢?”

  “我几个月就能精通数学你信不信?”

  “精通到什么程度。”

  “华罗庚、陈景润那种程度。”

  

  “那我更相信你能研究出这条路线。”

  “哈哈哈。”

  江弦大笑,“这样吧,我们打个赌,我要是写出来,你得替我干一活儿。”

  “那你要是写不出来呢?”

  “没那说法。”

  江弦满脸我要白嫖你的表情。

  他撇下自行车,回到招待所自己那屋里,洗一把脸,平复一下心情,坐在桌前,给钢笔吸满新买的英雄牌墨水。

  开始梳理这篇小说。

  这篇小说不长,才7万字,出现的人物有几个是虚构,其他都是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

  男主叫李善德,精通算学的理科生,人到中年的苦逼房奴,部门领导踢皮球,最后踢到他身上,做了荔枝使,和杜甫、韩洄一块组成主角团。

  这是个标准的小人物,他到了岭南,没日没夜的研究,和一个胡商合作、实验,成功从岭南把荔枝运送到长安。

  故事到这里该结束了?如果就这么结束,那叫童话故事。

  可惜人心叵测。

  你李善德一个小员工就能成事儿,我们这些上级领导的脸往哪搁。

  他遭到岭南经略使的截杀。

  九死一生,躲过截杀,摘桃子的又来了。

  摘桃子懂吧?你写的论文,署别人的名,你做的方案,别人升职加薪

  杨国忠、高力士这些个长安城里让人颤抖的名字,要来摘李善德的桃子,他又能怎么办呢。

  故事的最后,李善德爆发出小人物的光芒,怒怼杨国忠,被贬岭南。

  结局是,次年安史之乱爆发,圣上贵妃通通遭殃,远在岭南李善德因祸得福,平安无事,一口气吃了三十多枚荔枝。

  这样的结局,作为一本爽文算是合格,作为传统文学,就有些缺乏艺术性的塑造。

  江弦打算改一改。

  几天后,江弦又接到李小林的电话。

  “江弦,爸爸今天看钟阿城的画才发现,他给人家把名字签错了,‘城’写作了‘成’,觉得特别对不住人家,想重签一次。”

  “没关系,阿城已经兴奋至极,笔误的事情常有,他不会介意的。”

  “不行,爸爸说一定要改,写错人家名字是不尊重人。”

  “那我过去一趟吧,正好这篇稿子我也写的差不多了,顺便拿给你。”

第92章 褐变的荔枝

  “咚咚咚!”

  “咚咚咚!”

  和平宾馆,江弦敲开巴金房间的门,李小林一见到他特别激动,“江弦,你真如电话里说的那样,把稿子已经写完了?”

  “写好了。”

  江弦从包里取出一沓稿子,用的还是人文社的稿纸,五百字一页,7万字写了有一百多页,很有分量。

  这篇小说,马亲王花了11天写就,江弦花了5天誊抄,修改。

  还对一些车速过快的情节,酌情做了删减。

  [李善德回到家里,心情大畅,压在心头几个月的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他陪着女儿玩了好一阵双陆,又读了几首骆宾王的诗哄她睡着,然后拉着夫人进入帷帐,开始盘点子孙仓中快要溢出来的公粮。

  这个积年老吏查起账来,手段实在细腻,但几勾检到要害之处,总要反复磨算。账上收进支出,每一笔皆落到实处方肯罢休。几番腾挪互抵之后,公粮才一次全数上缴,库存为之一清。]

  李小林将稿子捧在手里,没急着看,先感受了下厚度。

  “五万字以上了吧?”

  “七万字。”

  “你说你,写的这么着急干嘛,又没人催伱,慢工才能出细活。”

  “我想着早些写好,趁着文代会这段时间,小林姐你和巴老都在京城,能顺便把稿子改改,免得还要再跑去上海改稿。”

  “那也不能这样写啊,你身体能吃得消么?”

  “没事儿,我年轻头发多。”

  “你这孩子。”李小林捂嘴笑了。

  她愈发的欣赏江弦这位作家,不光作品写的好,人也特别有趣。

  “爸爸还在休息。”

  “那我不叨扰巴老休息了,我先回去了。”

  “我送送你。”

  “不用不用,小林姐你太客气了。”

  两人告辞,李小林轻手轻脚的关上门,坐在桌前,喝一口水,看向手上的稿子。

  《褐变的荔枝》,江弦。

  [“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引子]

  看到这条引子,李小林颇为认可的点点头。

  “是啊。”

  “怎么不是这样子的道理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事功成,也是万头皆秃。

  汉武帝雄才大略,一挥手几十万汉军精骑出塞,要支撑这种规模的调动,负责后勤的基层官吏会忙成什么样?

首节 上一节 89/5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