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99节
其实他心里,隐约觉得有一个这样的本子,就是江弦给他的那个:
《车水马龙》
不过《车水马龙》的内容他还没看过,自然不敢直接跟王洋立下军令状。
倒一杯热茶,捧起桌上那两沓厚厚的堆在一起的稿子。
江怀延先把较薄的故事梗概浏览一遍。
“嗯?”
“居然是这样一个故事?”
他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迫不及待的掀开另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一页页的翻看。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办公室里早已没了什么人影。
王洋吃过晚饭,在北影厂院子里背负着双手,溜溜达达,想着今天的事情。
鬼使神差的,他抬起头,瞥了眼北影厂主楼,发现文学部办公室灯仍旧亮着。
带着一丝疑惑,他晃晃悠悠上楼,走廊一片寂静。
他正走着,耳边传来几声颇为诡异的笑声,这笑声和漆黑的楼道搭配在一起,听着有些渗人。
王洋皱了皱眉,脚步平缓,一路走到文学部办公室门口。
门虚掩着,他也没敲门,探身进去,发现江怀延一个人坐在桌前。
他手捧着份稿子,满脸的如痴如醉,模样
有些疯癫?
江怀延眼皮都不咋眨,像一根没有知觉的木棍。
时不时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甚至伴随捶打桌子的动作。
很显然,他便是那诡异笑声的始作俑者。
“怀延同志。”
“怀延同志。”
王洋一连喊了两声,江怀延才扭转过头,朝着门口看去。
“王厂长!”
“你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就是江弦的那个剧本。”
“哦?”王洋端详一眼桌上铺着的稿子,“你看完了?”
“差不多看完。”
“如何?”
“精彩!相当精彩!”
江怀延满脸被爽到的表情,献宝一样,主动将稿子扭向王洋那边。
“厂长,您一定得看看这个!”
(本章完)
第102章 审查
三天后,晨。
“这个稿子好!”
王洋脸上浮现出巨大的兴奋之色,“寓教于乐,思想性、娱乐性都不差!”
被喊来的江怀延,拎起一旁的竹壳暖壶,给他倒一杯水端去。
“这个江弦,真是会为我们排忧解难,您拿三个编剧换他一个,这买卖,值。”
“这件事倒和江弦没什么关系,处理他们三个,本身也是应该的,是正厂里的风气。”
王洋喝一口水,“不管怎么说,这个剧本先拿给他们看看,都看过以后,过与不过,拍与不拍,尽快给出个结论。”
“没想到边城这么快就剪出来了。”朱琳一阵不可思议。
作为演员之一,她也受邀前来观看《边城》的粗剪样片。
“我给你那剧本你看了么?”江弦问。
朱琳眨巴眨巴眸子,“看了,还挺有意思。”
她需要这么一部戏来积累经验。
和朱琳齐名的龚雪,这时候可已经在电影《祭红》里饰演女主了。
不过因为初登荧屏的关系,龚雪的表现比较一般。
“真是好长时间没来北影厂了。”朱琳有些怀念。
“还早,我陪你到处走走。”
俩人在院子里溜溜达达,这会儿天冷,基本院子里看不着啥人,不过江弦还是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
陈佩斯,这会儿虽然有头发,不过长了张天生的喜剧脸,浓眉大眼,仍旧感觉像是个行走的表情包。
他站他爹陈强旁边儿,他爹长得跟老了的陈佩斯似得。
陈佩斯不是北影厂的演员,拍戏调过来的,北影厂对男演员颜值要求比较高,这会儿流行一句话叫:“北影厂帅哥林立,上影厂美女如云,八一厂的好演员个个英姿飒爽,长影厂的老戏骨人人演技过硬。”
“陈老师,早上好。”江弦打声招呼。
“哦,同志伱好!”陈强也回一句。
陈小二学着他爸,在旁边儿嘻哈点头,“同志你好。”
江弦跟朱琳又走出去一截,才指点起来,“你看那个小演员,让他稍微化化妆,演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绝对没啥问题。”
朱琳听了很有心理负担。
“哎呀,我们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我这可不是议论,我是讨论。”江弦义正言辞的说。
他这话不是空口无凭,他看过陈佩斯年轻时候演中年人的照片,只能说有些人20岁就长得跟40岁一样了,40岁还长得跟20岁似得。
“江弦!”
他俩溜溜达达,迎头撞上江怀延。
“走走走,怎么还在外面儿溜达,忘了今天的事儿了。”
“没事儿,成竹在胸。”
“快去吧,好些人等着你呢。”朱琳推推他。
跟着江怀延去到北影厂主楼,上到3层东,进到一间小办公室里。
里面除了王洋,还站了好几个编辑,以及几位领导,一共十七个人,都是负责今天的《车水马龙》的剧本审查。
剧本过不过,就看他们脸色。
十六个审查人员有投票权,王洋作为厂长,有一票否决权。
此刻,一屋子人正相互传阅着稿子,交头接耳。
“江弦来了?”王洋一句话,屋里所有人目光齐刷刷朝他看去。
“江老师,坐吧。”施乃新贴心的给他拎了把椅子过来,还给他倒了杯水。
“相信你也准备好了,咱们今天在这儿,好好聊聊《车水马龙》这个剧本儿,讨论讨论。”王洋开口道:“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创作这个剧本儿的?”
江弦喝一口水,稍作思索。
“马车进京这个问题,很早之前我就注意到了,影响市容市貌,但又不好管理,这是我们社会生产生活中一个值得深挖的话题,且一直存在。
当我聚焦于这个问题,我便发现这种现代城市化变革政策,必然会引发新旧更替的核心冲突,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再把这种冲突拓展,引伸到青年一代和上一辈人之间的矛盾,从而增添戏剧性的效果。
像《李双双》那样,形成诙谐幽默的家庭剧,寓教于乐。
我沿着这个思路,一点点往下创作,最后磕磕碰碰,写出了这么一个剧本儿。”
他说完,王洋点了点头,“年轻人就是有想法。”
“人作家的层次就是不一样,搞个剧本儿游刃有余。”
“京郊的马车问题一直存在,没人能想到写个剧本儿,人家就想到了。”
“这就是作家细微的观察力。”
“.”
江弦静静听着。
实际上,这部反应京郊问题的电影,反倒是由上影厂拍摄而出。
上影厂身在上海,却特喜欢拍四九城,《城南旧事》也由上影厂拍摄,在上海滩拍出了20年代老京城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