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89节
许知文失笑,“行了,这事我知道了,我马上喊宣传那边的老王过来,后续宣传的事就由老王来负责了,你就不用管了!”
市场部负责人:“好的,许总!”
……
全国人民刚刚过完新年和元宵节,还沉浸在节日氛围的余韵中。
国内数十家媒体就开始纷纷报道《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总销量破百万的消息。
连带着“中原一点灰”、“曹胜”这两个名字,也跃入无数人的眼帘。
老张是一个门卫,单位每天的报纸,都是先送到他的门卫室。
渐渐地,他就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
反正免费的,不看白不看。
结果,接连半个多月,他在不同的报纸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以及中原一点灰这个笔名,偶尔还能看见“曹胜”这个名字。
第一天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他没有在意。
第二天又在几份上看见这种新闻的时候,他感慨一句:“现在的报纸真是乱来,一个20岁不到的年轻人,写的一本小说,就吹成这样,也不怕把牛皮吹破了!”
第三天、第四天,当他在《大公报》、《京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上,也看见这则新闻的时候,老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种级别的报纸也报道这个了?
莫非那年轻人写的那本小说,真有这么厉害?
和空姐同居啊……
现在同居都不犯法了吗?还能写成书大卖特卖?哪个空姐这么不检点?这以后还能嫁得出去?
当连续半个多月,他每天都能在不同的报纸上看到这则报道的时候,老张麻木了。
只偶尔在看见这则新闻的时候,叹息一声,“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了,这么年轻就取得这么大成绩,真是祖坟冒青烟啊……”
连续半个多月的报道,让《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再次火遍全国。
也让中原一点灰这个名字,为无数人熟知。
在媒体们的争相报道影响下,中原一点灰俨然成了国内年轻作家中的第一人。
新闻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
如:“20世纪末,华语文坛最大的惊喜!”
“《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傲视群雄!”
“出道即巅峰,他第一本书的销量就破百万册!”
“没看过《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你就out了!”
“中原一点灰,文坛新旗手!”
“销量破百万,文坛冉冉升起一颗璀璨新星!”
……
《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的销量,也果然如花城出版社所料,在这些新闻的刺激下,再创新高。
一时间,国内各大小出版社,纷纷再次向曹胜约稿。价格一个比一个开的高。
但却刺激了一批传统作家和教授,纷纷在媒体上发言,批评、谴责《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和中原一点灰。
各种批评甚嚣尘上。
某传统作家:“现在的大学生太恬不知耻了,年纪轻轻的,在大学里不好好学知识,竟然和空姐同居,同居也就算了,还把这种破事写成小说,简直是世风日下,想当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可都是一门心思努力学习的!”
另一名传统作家:“这本书我看了两眼,就看不下去了!文字太白了!完全没有文字的美感,而且,开篇就是两个大好年华的年轻人不好好工作,也不认真学习,竟然在酒吧里喝酒、谈情说爱,这种生活态度太不积极了,我们应该批判!”
某大学教授:“社会的风气,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维护!有点才华的年轻人在写东西,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作品会不会破坏我们的社会风气,要积极、要健康、要向上!而不是仗着有那么点才气,就写什么和空姐同居的小说,这很低俗!是在向文化程度不高的大众,贩卖低俗!挣烂钱!”
某兼职写作的教授:“我很痛心!我们很多老作家精心选题、呕心沥血创作的好作品,需要自费才能出版,出版后,出版社也不好好宣传,根本就卖不动,但一些年轻人写的毫无营养的低俗小说,却能如此畅销,出版社也大力宣传,媒体也没节操地瞎捧臭脚,把一本没什么艺术性、教育性的爱情小说,捧到如此高的地步。
这是好事吗?
长此以往,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会误导我们很多年轻的读者,对写这本小说的那个曹胜,我觉得也不是好事!他这么年轻,就这么早成名、赚大钱,他能把握得住吗?也许他本来只是幻想一下和空姐同居,但现在他有名又有钱了,他可能真去和空姐同居啊!这会毁了他的!”
第98章 锋芒毕露
销量破百万的消息,在新闻刚开始报道的第一天,曹胜就知道了。
王婧发邮件告诉他的。
当天晚上,黄清雅也高高兴兴地拎着一些卤菜,来给他庆祝,她也这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
销量破百万,曹胜自然是高兴的。
但接下来连续半个多月的媒体炒作,就让他有点疲于招架了。
因为媒体这么炒作,直接影响了他身边的所有人。
特别是在新学期开学之后,每天去学校、去食堂,甚至在去厕所的路上,都随时可能被人拦住要签名。
去学校、去食堂的路上被拦住也就罢了。
你能想象他憋着一泡尿,匆匆赶去厕所的路上,被人拦着,甚至拉着不让他去,还滔滔不绝地说有多喜欢他的小说,一定要他签名才给走吗?
最让他崩溃的是——多数时候,都是好几个人一起拦着他。
他说自己要去厕所,拦住他的人说:“不急!上厕所不急!您先给我们签个名!”
他们当然不急,但急的人是他曹胜啊!
偏偏他还不好发火,因为拦住他的人,都自称是他的书迷,有的还是美女。
这些也就罢了。
他们班上的同学、老师也跟着起哄。
说什么他已经是新锐作家第一人,他的签名有收藏价值,不仅要他签名,还要写上诸如:“赠亲爱的王老师”、“赠我的好朋友某某某”、“祝某某同学身体健康、桃花运不断”等等。
学校也凑热闹,竟然骚包地在学校大门口和校园内拉了好几条横幅。
每条横幅上都写着:“热烈祝贺我校曹胜同学的作品《和空姐同居的日子》销量破百万册!”
还有,接连一个多星期,天天有其它班的学生来他们班教室门外、窗外,对着他指指点点。
他隐隐能听见一些他们说的话。
“看!那家伙就是中原一点灰,真名叫曹胜!”
“哇!这么帅?”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第一才子?我看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这家伙和曹操一个姓,听说很多学妹、学姐追他,他都拒绝了,我怀疑他也喜欢人妻!”
“就是他!就是他!那个假正经不看咱们的家伙就是曹胜!”
……
媒体也先后来了十几家。
今天这家媒体来偷拍他上课的照片,明天那家媒体来采访他本人,后天又有媒体采访他的同学、老师,以及以前的室友们。
好在他和老师、同学、室友们的关系都还不错,目前还没人爆他什么黑料。
接连大半个月,就在曹胜以为这一波热度快过去的时候,这天上午,他坐在教室里上课,身旁的宋超忽然碰了碰他胳膊,曹胜转脸看去,“干嘛?”
宋超对窗外努努嘴,低声说:“你看窗外,那么多拿话筒、相机,还有扛摄影机的,应该都是记者吧?我觉得他们是来找你的,你信不信?”
曹胜顺着他努嘴的方向看去。
果然看见窗外一楼的广场上,聚集着二三十个疑似记者的人群。
已经有保安过去询问情况,但那些记者并没有离开的迹象。
曹胜还看见几个老师模样的上前询问。
那些记者依然没有散去的迹象。
他隐隐听见他们提到“中原”、“空姐”、“同居”、“教授”什么的。
曹胜有点头大。
他只是一个喜欢码字的宅男,对频繁被记者采访,心里其实是抵触的,他以为今天这些记者,又是来采访他作品销量破百万的感受之类的问题。
直到辅导员鲁祥伟突然来到教室,招手把他喊出去,把他带到楼下那些记者前面。
听着那些记者七嘴八舌提出的问题,曹胜才意识到好像出事了。
听这些记者话里的意思,最近好像有不少作家、教授喷他。
曹胜有点懵。
他一直觉得自己人畜无害,平生除了码字,剩下的爱好也只是美食、美女和钓鱼而已。
但他重生后,至今只有黄清雅这么一个女人。
这过份吗?
喜欢美食,也不过份吧?
喜欢钓鱼,难道很过份?
上一篇:我在聊天群,群友都是序列曲主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