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45节
张淑慧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转头想商量一下细节。可等她一回头,就看到了一双灼热的眼睛。
“哎呀!夫君,别,这还是大白天啊!”
“管它呢,阴天打……无事,咱们得让身体暖暖。”
“……”
“各家各户都来人啊!少爷有事要交代了!”
天冷了,这等传话的事情就交给了家丁们,于是方家庄里到处都是叫喊声。
猫冬的庄户们都出来了,大家聚到主宅的外面,听着自家少爷在指点江山。
方醒干咳一声,看着大部分人的脸色还算是健康,就说道:“今天召集大家来,不为别的,只是觉得这日子实在是太松散了,给大家找个活做做。”
下面的庄户们一听就乐了,这大冬天的窝在家里,一家老小都在消耗粮食,而且还是只进不出,连当家的脾气都大了不少。
只是几个老汉却有些嘀咕,想着这大冬天的能有什么活干啊!
方醒不管下面的反应,自顾自的说道:“咱们庄上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仔细一想啊,原来是缺了规划!”
“规划?那是什么东西?”
当下就有人觉得方醒的话听不懂,正准备提问,却被看场子的家丁上去就是一脚。
“少爷说话都老实一点!”
方醒继续说道:“我看了一下,每家出一个人,轮流也行,把咱们庄上靠近河边的那一块石头地给整整,不种粮食,咱们挖塘种藕养鱼。”
方醒的话一出,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傻子。
最后还是一个老汉出来,先是准备下跪,结果被方醒喝住了,这才颤颤巍巍的说道:“少爷,咱们庄子边上就是河,不缺鱼啊!而且挖塘的活计可不轻省,怕是一个冬天都干不完哩!”
冬天挖塘是大忌,首先土硬实,很难挖;其次就是冬天干活的效率不高,白瞎了粮食。
可方醒却是喝道:“你们说的我都知道,可这塘少爷我是挖定了。”
好吧,你是少爷你说了算。
大家都沉默了,只是觉得自家少爷是不是真变傻了,那大家的好日子以后还有吗。
方醒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交代道:“每家出一个劳力,每日两斤面粉,就这样吧!”
“少爷疯了!”
方家庄都在传着方醒疯了的消息,人心惶惶的。
接下来方家庄成了一个大工地,每天在河边都是人来人往的,挖土运土,可气氛却有些沉闷。
“德华兄,何不如等到夏季再动手呢?”
朱瞻基忍着笑劝道。
而马苏却是另有看法,他扛着个铁锹,目光炯炯的说道:“老师,您这是故意的吗?”
方醒哈哈一笑,欣慰的摸摸马苏的头顶,然后才鄙视了朱瞻基一眼。
“还是你知道为师的用心啊!不像有的人,没心没肺的。”
朱瞻基苦笑道:“我错了,不过德华兄,难道你不知道冬季在北方动土的弊端吗?”
方醒打了个哈哈,“我怎么不知道,我还知道以前为了在冬季动土,还得先用柴火把土壤烧软。”
“那你还……”
朱瞻基总算是放心了——原来没傻啊!
方醒得意的说道:“这大冬天的,我想干点事又怕招了忌讳,可庄户们的粮食又紧,所以我干脆就找个借口发粮食!”
卧槽!这样也行?
朱瞻基觉得自己的智商再一次被刷新了。
马苏躬身,感动道:“老师慈悲。”
方醒看到两人都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就和他们坐在田坎边,把自己的用意娓娓道来。
“我不能白送粮食给他们吧?”
朱瞻基点头。
“那不就结了!”
方醒目光深远的说道:“从小处看,这是类似于赈灾的举动,从大处看……”
“泰顺,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灾情,由你去赈灾,你会怎么做?”
第57章 三段射演练
河面开始上冻了,庄户们艰难的挖着冻土,呼出的气缠成了雾气,在空中缓缓消散。
马苏在默默的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而朱瞻基毕竟是从小就被朱棣培养出来的,所以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赈灾不外乎是放粮和防止疫病,我当先放粮,同时监察当地官员是否贪腐,然后马上派遣医师诊治。”
“泛泛而谈,完全没有抓住重点!”
马苏张大了嘴巴,他觉得自己的这位皇太孙‘师兄’说的没错啊!可老师怎么说是没抓住重点呢?
方醒看到朱瞻基一脸的不服气,就冷笑道:“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放粮是不假,防疫也不错,可你错在没有抓住重点。”
朱瞻基梗着脖子道:“德华兄,小弟请教。”
方醒不理会他的不痛快,指着那些在劳作的庄户们说道:“你忽略了人心和人性!”
朱瞻基也是目瞪口呆的,觉得自己今天真是智商不够用了。
“大灾之后,人心必然会躁动,这时候你应该在放粮,防疫的同时,马上组织灾民重建家园。”
方醒想起后世那些大灾的处理方式,那还是在社会组织能力强大,人心平稳的时候,所以才没有闹出些不可收拾的事件来。
“人在受灾之后,心思是最复杂的。绝望、无助、暴戾……,这些情绪一旦有个火星,轰的一下就能炸起来!”
朱瞻基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这才诚心问道:“德华兄,那要怎么做才能解除这些危险呢?”
方醒起身,觉得嘴里有些淡,就丢了颗口香糖进嘴里,边嚼边说道:“很简单,以工代赈!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等他们想起来的时候,家园都已经建起来了,那还闹什么呢?赶紧回家生娃吧!”
“德华兄,你这和前宋的厢军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朱瞻基的眼睛一亮,觉得这个分析和处理方法真是绝了。
有宋一朝,一旦发生了什么灾祸,朝廷的处理方式就是把灾民们组织起来,编成厢军,然后就消弭了来自于灾民的隐患。
“可那是懒政!前宋的厢军最后却成了拖垮财政的罪魁之一。”
方醒有意教导马苏,所以就解释的很细。
“别让他们闲着,而且还得让他们心中有希望,这样就算是有什么白莲作祟,那些灾民也不会上当。”
大灾之后有大患,不但是指疫病和重建,还有管理灾民。而在这个时候,某些平时不被百姓看重的势力就出来了。借助着灾民们颓废而激愤的情绪,轻而易举的就能卷起战乱。
朱瞻基若有所思,马苏则是拿出方醒送的圆珠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走,我们看看练枪去。”
方醒觉得有些冷,就吆喝了一声,带着两人去了主宅。
主宅的后墙外,十名家丁正举枪瞄准。
“这是砖块?”
看到那些枪的下面都吊着一块砖,朱瞻基觉得自己真是开眼界了。
方醒笑道:“读书人练字还能悬腕,相同的道理,要想保证准确性和持久性,就需要多练,而且要加大难度的练。”
辛老七在边上监督着,手中的大棒不时的抽打着枪口越来越低的家丁。
“休息!”
方醒的到来让家丁们得到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少爷好。”
整齐的一声呼喊后,所有家丁都原地坐下,用水壶喝水。
辛老七跑过来,憨笑道:“少爷,您怎么来了?”
方醒说道:“我来看看你们训练的成果,怎么样,现在能试一下吗?”
“没问题。”
辛老七自信的说道,接着他就叫起了家丁们,把队伍排成了三排。
“这是沐英的战法!”
朱瞻基有些兴奋的说道:“当年黔宁王在yn时就用这种方法来克制象兵,没想到德华兄居然也会!”
黔宁王就是沐英,朱元璋的义子,世代镇守yn的沐家始祖。
方醒摇头道:“黔宁王的三段射只是为了不间断的惊吓象兵,而我这个针对的是敌人。”
“少爷,准备好了。”
这时辛老七已经带人把靶子都竖起来,然后严格的按照百米距离开始列队。
三排家丁,第一排四人,后两排都是三人,辛老七手持唐刀在边上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