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良医:从咸鱼老主治开始

良医:从咸鱼老主治开始 第126节

可惜她的表演并没有受到众人的认同。

有人就在会议上直接说道:“与其把资源和希望投放在国际医疗部,我觉得不如相信楚主任,相信分院的急诊病房,省二院能走到如今的高度,楚主任就是最大的功臣,相信他不会错的。”

这番言论倒是引起了不少共鸣,会议室瞬间响起了掌声,刘雯也只好阴沉着脸坐了下去,不再自取其辱了。

省二院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楚良身上,希望他能够带领分院再创辉煌,可当他们听说楚良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急诊移植亚专科建设后,却又都忍不住心里泛起了嘀咕,觉得这个方向选的似乎有待商榷啊。

“移植?急诊联合移植吗?这个国内似乎都没有先例,楚主任是怎么想到这个方向的?”

“这能行吗?移植受限于器官来源,一年也做不了一百台,这意味着它始终只是一个小类,不可能做大做强。”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算是一个讯号,表明了分院要大力发展亚专科,楚主任要是真的能把急诊移植亚专科做成,后面肯定会有很多效仿者。”

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想明白了,一个分院的发展,想单独靠一个明星科室还是有点不现实。

省二院本部的普外科那都是经过几十年风雨飘摇的历练,这才一点点把口碑做出来,成为了庐州市、乃至于周边其他城镇心目中的普外科无冕之王。

刘雯当初提出要做明星科室,集中力量发展国际医疗部,其中有多少私心在里面,大家心知肚明。

可楚良的选择却显得十分无私,发展亚专科,而且还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的全新亚专科,这似乎就透露出一种讯号——

分院发展,亚专科建设才是重中之重,每个科室都应该找清自己的定位,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科室发展的亚专科道路。

或许这一两年分院不会一飞冲天,但随着亚专科建设,分院未来的路肯定能走的更好。

2009年的亚专科建设其实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道路千万条,谁又清楚到底哪一条能够通往未来最光明的道路呢?

楚良无疑成了分院的指路人,以身作则的为所有人指明了前方的道路。

用心良苦!

楚主任真是用心良苦!

省二院众人都翘首以盼楚良在分院在做出点成绩出来,而楚良此时却陷入了一个不小的麻烦中。

他找到了王旺业当年第二次手术时间大大延长的原因。

“是血管吻合的问题。”

办公室里,楚良面前摆着一份厚厚的病历,这里面记录着王旺业两次肾移植手术的所有住院过程,包括两次移植手术详细的手术过程。

五年前的第一次移植手术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术过程异常顺利,术后恢复也很好,算是很标准的一台肾移植手术了。

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了第二次移植手术上。

楚良捏着一页病历,皱眉看着上面的内容,思绪渐渐飘向了一年多前的那台肾移植手术,仿佛从手术记录的字里行间里‘看’到了那台手术的全过程。

良久之后,他叹息一声,合上了病历。

“五年前第一次移植手术修剪了一部分王旺业的肾脏血管,以便于与移植肾吻合,那时候的主刀医生估计也没有想到王旺业会经历第二次移植手术,可偏偏才三年,第二次移植手术便匆匆到来……”

肾移植手术虽然算是四级大手术,但手术过程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以旧换新,把新的肾脏放在病人的髂窝里,然后将血管、输尿管连接上新的肾脏,让它代替原有的肾脏。

手术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就是血管吻合。

新的肾脏进入病人的身体,血管就是最重要的连接点,为肾脏提供生存所需要的营养和养分,一旦血管狭窄、或许闭塞,珍贵的肾脏很有可能会立刻衰竭。

而在五年前第一次的肾移植手术中,主刀医生为了让血管吻合的更加完美,一刀切除了太多的原有血管,这几乎没有给后续的主刀医生留下余地。

于是到了一年多前的第二台移植手术,第二位主刀医生看着前面一位医生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额头上的汗刷一下就冒出来了。

手术于是做了三个小时左右,时间是第一次的足足一倍还要多。

“现在压力来到了第三位主刀医生,谁会是这个倒霉蛋?不会是我吧……”

楚良眼角抽动,莫名感觉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不过在看完王旺业的病历之后,楚良倒也发现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好消息的消息。

“王旺业这两次的肾脏选择其实都不太好,第一颗的供体是一名七十多岁的老人,第二颗供体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常年受慢性病侵害,身体一直不太好。”

“而且配型也一般,属于踩在及格线边缘,再差一点可能就轮不到他了。”

“再加上第二次移植手术的不顺利,对于肾脏功能又是一次损害,魏笑说的很对,王旺业第二颗肾脏能用一年多,已经很不容易。”

明白了一切的缘由,楚良不由得有些期待,如果真的能遇到一颗和王旺业完美配型的肾脏,手术过程再顺利一些,王旺业是不是能凭借这颗肾脏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当然,换一个角度,如果最终还是失败了,王旺业应该也能死心了吧,乖乖用透析治疗维持生命,毕竟经历过一次心脏骤停的死亡之后,他应该比谁都清楚活下去的意义。

第181章 肾源

‘咕噜噜’

文火慢熬。

平底锅里面倒入一碗玉米粉,再加上极少量的清水,不断搅拌,谷物特有的香味慢慢飘散出来,玉米粉渐渐粘稠变成玉米糊。

老人盛了一小碗玉米糊,剥了三个鸡蛋白丢在里面,又切了几片薄薄的黄瓜片,端着这么一份营养但却不那么美味的晚餐走出了厨房。

“旺业,吃饭了。”

“知道了。”

王旺业扶着拐杖从沙发上站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律血透治疗,他的状态好了不少。

晦暗的脸上多了几分血色,深深凹陷的眼睛里面也多了一些神采。

“怎么又吃这些。”看到母亲端出来的晚餐,王旺业立刻表现出极大的抗拒。

“你现在只能吃这些。”老人的语气很坚决,一副不容商量的样子。

“好吧。”

王旺业脾气暴躁,谁的话都不爱听,唯独面对自己的母亲,他向来都是言听计从的。

拿起餐盘,王旺业先是贪婪的把薄如蝉翼的黄瓜片含在嘴里,清香和湿润的感觉瞬间填满味蕾,让他露出愉悦至极的表情。

仿佛这一片薄薄的黄瓜比世上所有的珍馐美味还要极品。

王旺业移植的肾脏此时已经彻底衰竭,没办法排尿之后,他每天需要严格控水。

水对于此时的王旺业来说,并非是生命之源,而是剧毒之物。

连着含了两片黄瓜,王旺业突然有些舍不得再继续含下去,于是便拿起餐勺,开始吃玉米糊。

玉米糊非常营养,但往往越营养的东西越不可口。

粗粝干燥的玉米糊就像是磨砂纸一样,在王旺业的口腔里摩擦着,然后再艰难的通过食管,落进胃里。

“吃完,不准剩。”老人这时候突然说道。

王旺业本来尝了两口感觉实在难以下咽,正准备放下餐勺,听到母亲这么说,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吃。

“妈妈做的饭……原来这么难吃。”王旺业一边用勺子不断拨弄着粘稠的玉米糊,一边在心里默默感慨道。

一顿难以下咽的饭就这么被王旺业囫囵吞下。

这一刻,他多么想要喝一大口水顺一顺,可惜他面前只剩下两片黄瓜。

小心翼翼的拿起一片黄瓜含在嘴巴里,王旺业闭目养神,似乎想要赶紧遗忘刚刚这顿晚餐。

“明天要去医院透析了,到时候我给你煮一份玉米糊带到医院吃。”老人说道。

“又吃玉米糊?”王旺业颤栗了一下。

“那你想吃什么?大鱼大肉?你要不要命了?”老人气呼呼的骂道。

“我……”

王旺业顿时没了脾气,老老实实点点头道:“那行,就玉米糊吧,多给我弄点黄瓜片,透析过程中多吃点水果蔬菜没事。”

“那也不能吃太多,到时候多给你切两三片。”

“唉。”

王旺业没有继续反抗了,因为他很清楚,反抗毫无意义,坦然接受一切才是他现在唯一的出路。

这就是维持性透析需要过的生活吗?不,这都不能算是生活了,这只是活着,让我这么活十几年,还不如让我现在就去死……王旺业看着面前盘子里面的玉米糊残渣,忍不住一阵反胃,赶紧把盘子推到了角落,眼不见心不烦。

2009年的维持性透析治疗还并不完善,和十几年后多维度的管理病人相比,现在透析的唯一目的就是让病人生命尽可能延长。

但由于干体重管理不到位,血压调整不到位,以及肾衰竭病人常见的贫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逐渐侵扰,规律性透析的结局往往十分悲惨。

透析能让病人活着,但也仅仅只是活着。

王旺业并非没有尝试过接受规律性透析治疗,但严格控水把他折磨的生不如死,这样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不能这么活下去,自己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换肾。

可惜的是,换肾也并非是一条康庄大道,王旺业兜兜转转五年多,最终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老人收拾好碗筷,扶着王旺业又坐回到了沙发上,王旺业看着身体也一直不好的母亲,心里很不是滋味。

“妈,你别伺候我了,别过段时间你又累倒了,过几天我请个阿姨吧。”王旺业有些心疼道。

“不用,浪费那钱干什么。”老人摇摇头道。

“钱赚来的就是花的,你儿子现在有的是钱。”王旺业毫不在意道。

“我说了不用,你是嫌弃你妈老胳膊老腿,还是觉得饭菜做得不和你胃口?”

“没,我不是这个意思。”

王旺业叹了一声气,他当然知道自己母亲想的是什么。

自己身体现在越来越差,生意也很久没有打理了,再这么下去,公司迟早要倒闭。

首节 上一节 126/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傻柱抢我冉老师,坑哭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