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44节
至于说从正面战场上彻底击垮西方和希伯来人,这种想法在梦里都不敢出现。
因为他很清楚西方到底有多么的强大,一时的挫败只能激发他们更大的怒火,投入更多的兵力进行下一阶段的战争。
所以最好的局面就是不胜不败,双方坐下来进行谈判。
但这只是阿勒德自己的想法,他可不敢在外界表现出一丝一毫停战的迹象。
但在陈锋的面前,他没有选择继续伪装,而是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
“现在沙漠国在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本土也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如此紧张的气氛,已经让内部有了抵制的情绪。”
“根据昨天网上进行的一次统计表明现在有很多沙漠国人觉得我贸然选择开战是将迦南危机扩大化。”
“虽然现在的局面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但随着战争持续的时间越久,内部的抵触情绪就会越来越大。”
“因为大部分人从这场战争中看不到任何的收益,击败了西方和希伯来人,也只是为了保全迦南的兄弟,但这对于我们本国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没有实际可见的利益,却偏偏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现在就有很多人给我安上了好大喜功的帽子。”
阿勒德确实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巨大压力,让他寝食难安。
但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如果他没有野心的话,也不会选择偏离阿勒德家族执行了数十年的路线。
以前的沙漠国一直都是摇摆中立,在亲近西方的同时,也和东方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并极力避免出现任何矛盾。
但阿勒德不满足于这样的角色,他希望阿勒德家族成为整个天方世界的守护者。
所以他才会冒险和东方进行合作,并且第一个站出来对迦南兄弟提供真正的援助和支持。
这种火中取栗的方式,本就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在获得的同时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假如阿勒德当初选择做缩头乌龟,他就不会面临现在的诸多困境。
同样,他也不会赢得如此巨大的声望,成为天方世界的希望。
“朋友我觉得你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什么时候结束战争,而是在战争期间应该去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说你可以彻底掌控沙漠国,以自己的意志重塑这个国度。”
“接着你就可以将自己掌控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到整个新月联盟,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这些步骤你早就有了计划,却没有执行下去,所以才造成了你目前的困境。”
“恕我直言躲在这座基地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你的人身安全但同时也让你失去了最佳的机会,来扫清内部的隐患。”
“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我觉得你应该适当的出现在自己的国民面前,充分表现出你的信心,给予他们更大的希望,给他们一个追随你的理由。”
“你刚才说内部的民众看不到迦南战争带来的任何实际利益,所以在压力下,他们产生了普遍的抵触情绪。”
“迦南战争确实不可能给沙漠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但你可以民众一个许诺,树立一个目标。”
“在我们东方有一个成语,叫做画梅止渴,这也是关于战争的。”
“古时候有一支队伍在行进的过程中找不到水源,渴的厉害他们的将领就说前面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实,可以用来解渴。”
“于是士兵们立刻振作起了精神,忍着口渴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及时达到了目的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拿不出实际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许诺。”
说完这句话,陈锋再次拍了拍阿勒德的肩膀.
第二四二六章 错失良机,欠缺一份勇气
陈锋对于这种地缘格局的争斗,没有太多的经验,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况且中东板块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一个地方,各种各样的势力在这里交织,外人很难理清头绪。
有的时候你认为这一方和另外一方应该是死敌的关系,可如果细细追究的话,又会发现他们曾经有过很长时间的合作。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希伯来人和迦南地带的兄弟会,他们现在处于战争状态,相互恨不得杀光了对方。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当初兄弟会就是在希伯来人的暗中默许下,才得以成立,后来又不断的通过秘密渠道给予他们援助,使其发展壮大。
希伯来人的本意是利用兄弟会这一个反抗组织,不断的挑起纷争,让他们有理由不断的进攻加难。
初期这个意图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兄弟会的实力越来越强,竟然真的成为了迦南地带抵抗希伯来人的中坚力量。
所以在兄弟会的高层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和希伯来人的情报机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上次陈锋进行空投援助的时候,时间和地点就被提前泄露了出去。
所以表面上看,中东板块的局势很明朗,一方代表着天方世界,一方代表着西方。
可实际上却是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天的敌人可能是明天的战友,而今天的盟友,又有可能在明天变成敌人。
这种关系的变化节奏非常快,让外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沙漠国和西方以前也是亲密的盟友,现在却翻脸成为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想要在如此复杂的地方打开局面,难度可想而知。
陈锋对于阿勒德的个人能力并不看好,至少这个人不是那种枭雄。
从这一次的内部清理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心肠还是太软,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完成彻底的清洗。
这样的错误,对于一个国王来说是愚蠢而幼稚的。
在和平年代,阿勒德的做法可以赢得一个宽容的美誉。
但在战争时期,他的这种行为就等于是伤害自己。
这种内部整顿的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他既然没有把握住,就肯定要做好承受日后反噬的隐患。
管理企业和管理一个国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大部分理念还是相通的。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陈锋认为阿勒德适合守城,在开拓方面欠缺勇气与狠辣的果敢。
没办法,这是从小生活的环境造成的性格。
一个生下来就衣食无忧,满堂金玉的王子,很难做到真正的杀伐果决。
阿勒德能够做到见小利而不忘义,却做不到成大事而不惜身。
他不像陈锋这种白手起家的人,有着那种孤注一掷的决然和不留后路的狠辣。
他总是希望在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用调节的方式取得一个让各方都可以满意的结果。
但这个世界上凡是牵扯到利益博弈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出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这一次,阿勒德亲自主持的内部整顿,给人的感觉也像是在修修补补。
他没有完全废除王公大臣的特殊地位,只是将他们的一部分利益拿出来分给了民众。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既让权贵们留有退路,又给底层民众带来了一缕希望。
可问题是他这么做很难收获一批完全忠心于自己的属下,所以这么久还是有一点势单力薄的感觉。
那些利益受损的权贵们对阿勒德肯定是恨的咬牙切齿,只是暂时没有力量立刻反抗。
而那些民众们对于阿勒德的举措也不是特别满意,至少达不到让他们愿意忠心跟随的程度。
所以他这一次的内部整顿,得罪了一批人,收获了另一批人的好感,却没有将这份好感转化为对自己的忠诚与支持。
或许在他看来,这样做是最好的,可以保证内部稳定,不至于陷入大的震荡之中。
因为阿勒德一直都很担心,前方战情如火,后方如果出现了什么动荡,极有可能导致这场战争的失败。
出于这种顾虑,他还是以稳定大局为主。
可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了他性格当中的一个弱点,那就是不敢冒险。
如果换成陈锋来处理这件事的话,他肯定不会顾虑太多,而是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旧势力打倒,得到一股忠心于自己的新势力。
至于说内部的动荡会不会影响前线的战争?
这根本就不是他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不单单是希伯来人和天方人的战争,背后还有东西方的博弈。
如果因为大清洗而导致的动荡影响了前线的战斗,那么东方肯定会加大援助力度。
更何况,阿勒德始终没有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沙漠国在这场战争中无足轻重,仅仅是表面的参战方。
所有的战略物质和武器全都是东方提供的援助。
在前线辛苦作战的士兵是花钱雇佣的吐火罗人。
从人员到装备,从作战指挥到后勤保障,一切的一切都和沙漠国没有任何关系。
况且如果内部出现了无法控制的动荡,阿勒德完全可以向东方提出援助的请求,帮助他稳定局面。
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反而选择了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折中方案。
这就导致他的内部整顿,更像是在旧房屋上的修修补补,根本就没有改变整个的框架结构。
作为利益受损方的权贵,肯定对他没什么好感。
可作为得利方的民众,也不会觉得阿勒德这种修修补补的措施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
而在战争爆发之后,阿勒德又躲进了军事基地里,确保自身的安全。
这就导致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无法及时的将自己的意志在沙漠国内部顺畅的贯彻下去。
他之所以时刻感到焦虑,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的掌握任何一股力量。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