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第250节
这种人,怎么会是草包?
压下心中的疑惑,她问出了早就有准备的第一个问题:“孔子的弟子都有谁?说出八个以上即可。”
这个问题,对于学文学的人的确不难。
可对于眼前一帮村民,却是难出天际了。
甚至许多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也一脸茫然。
几个成绩出色的,也就能说出颜回、仲由等一两个名字,再多便不知道了。
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
“孔子?是谁?”
“偶一个耕田的,哪里知道。”
“……”
台上,王默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等待着智囊团的答案。
几分钟后。便有王家村智囊团的人上来递给他一张纸条。
他打开一看,是郝明兴写的答案:“默哥,加油!”
王默对着纸条,“念”道:“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号称门下七十二弟子。这些弟子中,出名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仲由、宰予、言堰、卜商……等等。”
女生有些吃惊,王家村居然真的答对了第一题。
看来这个村还是有点实力的。
自己得认真一点了。
正当她心中泛起涟漪的时候。
王默装作扫了一眼纸条。然后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他微笑道:“你刚才的问题有些脱离大众,估计大家都不感兴趣。所以我就问个村民们都感兴趣的吧。今天是我们村与村之间的交流。那请问罗同学,你知道华夏的‘村’是怎么来的吗?”
村民们一听。
哎呦。
果然感兴趣!
尤其是周围村子的许多村民,都喊出声来。
“这个问题简单,村还能怎么来?”
“就是,喊什么村就什么村呗。”
“你看我们姓罗的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罗家村。”
“出这样的题目,太没文化了。”
“王家村果然没文化,连个像样的题目都拿不出来。”
然而他们却没发现,台上的罗敏这一刻脸色却从镇定涨成了猪肝色。
容易?
她都想下去怒骂那些说容易的几个婆娘。
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儿乱讲。
纠结了良久,罗敏才尴尬道:“我不知道。”
什么?
台下所有的村民,听到罗敏的话,都炸锅了。
“不知道?”
“这个你都不知道?”
“丫头,你别乱讲。”
“你是不是看王默那娃长的俊秀,迷了心智?”
“不是吧,还攻读文学的大学生呢。”
“这才第一题你就不会?”
“我们的智囊团呢?赶紧告诉她答案啊。”
一阵阵骂声、喊声传了上来,让罗敏脸色变得青红皂白。
这就是大部分农村妇人的本性,别的本事没有,嚼舌根绝对第一。
然而,下一刻。
这些村民全都闭上了嘴巴。
因为三十多个村组成的智囊团,也派出一名代表给出了回应:“对不起,这道题我们也不会。”
这一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们的智囊团也不会?
这……
怎么会?
怎么会这样?
这个题目有那么难吗?不是很简单吗?
177.第177章 你们能回答出一道题,就算你们
周边村的村民,脸上都显出震惊、茫然的表情。
这跟他们来之前想象的画面完全不一样!
怎么可能?!
第一题都没答出来?
不过王家村的村民,却从开始的紧张,一下子变得惊喜不已。
“我们这么厉害?”
“我就说,我们低估了自己,高估了其他人。”
“三十多个村子合起来,第一题都被难住了,真是丢脸。”
“看来文盲村,应该给他们才对!”
台上。
王默脸上依然有着淡淡的笑容,心中却是冷笑:“是的,这才第一题。接下来的题目,你们能回答出一道题,就算你们赢。”
就好比刚才他出的题,看似简单,然而越是简单的题目却越难回答。
村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这个题目,别说罗敏了,估计许多专门研究文学的教授级人物都答不上来。
因为它的答案并没有出现在文学教程中。
系统给他的答案,是来自于前世一位教授经过数十年的时间,走访了华夏五千多个部落才著出来的《华夏村落史》一书。
此刻,他对面的罗敏似乎依然心有不甘。
她一咬牙,开口道:“王默,我的第二道题便是:请你告诉我,华夏的‘村’是怎么来的?”
此话一出。
众人再次哗然。
就连王默都眉毛一挑,认真看了罗敏一眼。
这女孩,有点智慧啊!
第二题居然问出了跟他一样的题目,看来她笃定了王家村也不知道答案。
这是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只可惜……
王默等了几分钟,自己这边的智囊团再次递上来一张纸,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不知道。”
看着纸张。
王默开始了侃侃而谈:“在华夏,村落星罗棋布于各个地方,那村到底什么时候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概念?现存典籍中,最早出现‘村’字是在《三国志》中,卷十六《郑浑传》载:“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也就是说,从西晋时期,华夏便已经出现了‘村’的字样。
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村’这一词开始被广泛运用于郊野聚落的命名中,其后将近两千年的时间,这种称谓再未发生大的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罗敏原本以为,王家村是随便问出的第一个问题来为难她。
可此刻听到王默的答案,她整个人都愣在原地。
作为一个文学系的学生。
她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
上一篇:我把恶魔果实普及全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