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睁开双眼,我被铐在审讯室 第215节
陶尚立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我方便,到时候直接给我地址就行。”
陈益:“好,那就多谢了。”
陶尚立:“陈警官不必客气。”
挂断电话后,陈益没有再多想案子,简单洗刷后边上床睡了过去。
时间过去一天。
江城市局。
此刻,关于五人包括曹茂军在内六人的高清画像,已经全部分发到了各辖区派出所和分局。
在赵启明的安排下,在何时新详细的调查下,全城所有公开性古玩市场,包括比较私人的小圈,以及需要门槛的交易会,都进入了走访范围。
时间确实比较长了,过去了十几年,而且中间还可能有因为下墓突发事件,就此收手放弃这个爱好的人。
这样的话,时间就要追溯到二十五年以上。
想要问到,可能性其实并不是很大,但该做的总归是要去做,万一真查到什么呢?
甚至还不排除,凶手当年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这些看不见的线只要抓住,距离案件侦破就会更近,要是能问到关于凶手的蛛丝马迹,那就是意外收获了。
陶尚立那边陈益今天已经约好了,两点半在距离江城市局不远的一处饮品店见面。
地点是赵启明推荐的,那个地方主打户外,靠着一条河,非常安静不会有人打扰更不会有人偷听。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何时新也顺便调查了六人的详细资料,深挖之下,得到了一条信息。
曹宇宁的父亲曹茂军,似乎在一个比较小的圈子里,有着一定名气和地位。
这个圈子,是文物鉴定圈。
这条信息,正好和之前在曹茂军家里的发现,对上了。
此刻,陈益正在思考这件事。
旁边,赵启明开口:“曹茂军有不俗的鉴定能力,应该不会不知道真假吧?”
前两天走访孙健力家人的时候,他们推测孙健力可能拿到了假货。
两条线索,似乎有冲突。
陈益摸着下巴,说道:“赵队长,我们的思维一定要打开不要局限。”
“如果孙健力当年大发雷霆是因为手里的是假货,那么曹茂军就是把他给骗了,这不就合理了么。”
赵启明微愣:“哦对,这倒是,那这个案子又复杂了啊,岂不是又延伸出多种可能。”
“因为被骗所以杀人,有可能吧?”
另一边,何时新将目光从电脑上移开,看了过来:“赵队长是说,凶手是被骗的那一个,以为只有自己拿的是假货,让其他人给坑了,愤怒之下做了这起连环命案。”
赵启明:“对啊,陈组长觉得呢?”
陈益:“有这种可能,但不大。”
“曹茂军是具备鉴定能力的那一位,没理由逮着一个人坑,除非就是单纯看某个人不顺眼。”
“就算如此,对方出去后很快就能发现不对,那后续的麻烦可就来了。”
“这件事,不符合人的正常心理和行为逻辑。”
闻言,几人点头,确实不太可能。
陈益:“先不想了,走吧,我们去见见专业人士。”
第146章 六人关联,对号入座
下午两点,天气晴朗,空气中带着微风,吹在人身上感觉非常的舒适。
护城河旁,景色如诗如画,树叶纷飞而下,染上了秋天的金黄。
如镜的水面,映照出饮品店餐桌的倒影,那是刚刚见面的陈益和陶尚立。
“陶先生,你好你好,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年轻的考古学家,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赵启明客气说了一句,几人算是认识了。
陶尚立和大半年前相比没什么变化,就是发型短了一些,增添了一丝陌生感。
“赵队长谬赞了,愧不敢当。”
陶尚立已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说实话还是有些吃惊的。
江城刑侦支队和阳城刑侦支队联手侦办的案子,恐怕不会是什么小事。
语罢,他转头看向陈益,笑道:“陈警官,我们直接聊正事吧,具体是哪一方面呢?”
陈益早已想好了问询方向,此刻开口:“尚立,你是考古学家,对盗墓应该也了解一些吧?”
陶尚立点头:“当然,殊途同归,其实我们和那些违法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一样的。”
“而且在有些方面,他们甚至比我们要更加专业。”
“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去了解盗墓贼的手段,说实话还是很有用的。”
陈益点头。
该说不说,盗墓这个行当的确是个技术活,没点能耐的人还真干不了。
“那这些人在技术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吗?比如需要会些什么之类的,如果是外行的话,有没有可能参与其中?”
陶尚立说道:“这一点就相对自由了,随便一个人只要知道地点,都可以去。”
“不过所谓古墓,危险是少不了的,而且这些危险不仅仅来自于古墓内的机关。”
“要是什么都不懂,失败倒是小事,很有可能会死在里面。”
“所以理论上谁都可以干,但懂点技术的话,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和安全。”
陈益:“明白了,那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知道了一个古墓地点,想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但缺少人手,那我应该找点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之前的推断,如果此案和盗墓有关,那么几人中一定有一个组织者,他将所有受害者集合了起来。
因此在伙伴的选择上,应该具备一定的针对性,而不可能随便拉几个人。
正如陶尚立刚才所说,危险性太大,得不偿失,最好是多花一点时间,去寻找让自己满意的人。
选择的依据就比较关键了,也许能和受害者对上号。
关于这个问题,陶尚立想了想,道:“首先是要找一个懂鉴定,懂墓穴线路的人,这一点很重要。”
“除非是非常古老的墓,否则里面的东西存在赝品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需要一个懂鉴定的人掌眼,有选择性的去搜刮,充分利用可携带空间,去获取最大利益。”
听到这里,陈益略微沉吟,冲赵启明伸出手。
赵启明会意,从包里拿出一迭人物资料递给陈益。
陈益接过后翻找,最终将曹茂军的名字,放在了桌面上。
随后,他看向陶尚立问道:“咱们江城,哪一个朝代的墓比较多?”
陶尚立道:“清墓,这一点毋庸置疑。”
此时赵启明好奇:“清墓里也有赝品啊?那时候的技术就可以支撑文物造假了吗?”
陶尚立笑着点头:“当然可以。”
“有文献资料曾详细记载过清末的一次文物造假案,当时的受害者是张之洞,造假之物是一个陶罐,外部材料是用纸裹着蜡做的,能以假乱真。”
“高仿这个行业利润极高,因此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屡见不鲜。”
赵启明恍然点头:“哦……原来是这样,明白了,受教。”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要说查案对方肯定不行,要说考古自己也啥都不懂。
听着两人的对话,陈益盯着曹茂军的资料看了一会,随即开口:“尚立,伱继续说吧。”
陶尚立:“好。”
“懂鉴定的人找到之后,剩下的就是干活的人了。”
“陈警官你的角色,行话就是支锅,也就是掌握情报的组织者。”
“懂鉴定的人呢,就是掌眼。”
“掌眼和支锅之后,就是懂行的工程师了。”
“当然,他们不叫工程师,我就是这么个意思,直观一点,就好像是项目经理的位子。”
“这个位子承上启下也很重要,最好是会点拳脚功夫,能解决未知和已知的危险,称之为排障。”
“除了排障,若中途遇到同行竞争的话,也是他负责解决。”
“掌眼负责文,工程师负责武。”
听到这里,赵启明几人齐齐看向陈益。
陈益翻了翻手中资料,随即将梁武拿了出来,摆在桌面上。
陶尚立继续说道:“然后,就是苦力。”
“下墓下墓,肯定是要有挖掘的人,以前在盗墓行当中,支锅一般都会找老实巴交的农民来负责这件事,预付工钱,不参与古董的分配。”
上一篇:娱乐:特摄教父,从拍摄铠甲开始
下一篇:只剩三个月命,他们来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