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2010 第135节
“不过你大致明白是这个意思就行,所以赶紧回去吧。”程行道。
“你刚刚讲的题我都已经会了,下面我自己做做题巩固巩固就行,而且剩的知识点没有多少了,这个学期结束之前,能把数学复习完的。”程行道。
“以后每天晚上放学后,我多帮你复习十分钟。”姜鹿溪看着他道。
“你还真的一点便宜都不想占啊!”程行有些无语,她这周一到周五的晚上每天晚上多补习十分钟,五天就多了五十分钟,现在都快三点半了,看着是自己让她提前下班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实际上是又多加了二十分钟的班。
不过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她越早走一点路就越好走。
程行只能道:“行,那就这样吧。”
姜鹿溪这才点头,去院子里去推车子。
不过姜鹿溪刚推着车子走两步,程行便追了过来。
“等一下。”程行道。
姜鹿溪转头看向了他。
程行走到她的面前,将手里的围巾给她系好围上。
本来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话,虽然脸跟耳朵都能给围住,但是前面的脖子处免不了要被冻到,这样戴着围巾把整个脖颈都给围住的话,前面的脖子就冻不到了。
此时的姜鹿溪很可爱,她的脸蛋本就精致漂亮的跟瓷娃娃一样,此时又被各种毛绒绒的东西给紧紧地围着,自然就变得可爱儿了起来。
程行忍不住拨弄了一下她帽子上垂下来的小球,笑道:“好了,这样就不冷了,小心路滑,慢点骑。”
姜鹿溪抿了抿嘴,然后轻轻地哦了一声。
程行走过去帮她打开了门。
姜鹿溪骑着车子,在漫天风雪中回了家。
姜鹿溪离开后,程行并没有把院子的门给关上。
他回去将昨天准备好的初稿拿上,也出了门。
……
“诶,今年出版业不景气啊!自从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环境缩水,我们这些小城市的出版社也过得愈发艰难了,特别是今年,我们出版社连一本销量超过两千的书都没有,往年还能有几本销售量能有五千,一两本销售量在一万以上的书。”安城文艺出版社里,出版社总编叶胜光与主编沈奇正说着话。
“别说我们了,省城的出版社今年也就只有两三本过万的畅销书吧?他们还是在签了不少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家的情况下。”沈奇说道。
“而且这几年图书业确实不太景气,先是金融危机,再是这几年因为电子出版的发展,纸质图书的空间大幅度萎缩,网络盗版和纸质盗版太严重,特别是去年的百度文库上线,上面那么多书都是免费阅读的,谁还愿意花钱买书呢?即便是愿意花钱买书,也都会去买那些价格更低的盗版书。”
沈奇继续说道:“我们国家对于盗版和正版的概念认识还不够,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认为只要是纸质书就是正版,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正版书什么是盗版书,而且即便能分清,一本盗版书十块钱就能买一本,正版书要二三十,大多数人也会选择盗版。”
“更何况我们出版社本就不如那些大的知名出版社,像上海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以及北城的北城十月文艺出版社还有湖北的长江文艺出版社,人家有钱啊!光是争夺郭敬明《小时代2》的发行权,几家出版社的竞拍价就超过了千万,我们要是有郭敬明韩寒这类畅销书作者的书,也不会连一本过五千销量的书也没有。”
沈奇所说的出版社,都是国内最大也是最有名的出版社,他们出版了很多销量达到百万级以上的超级畅销书,如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过余华的《活着》,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六六的《蜗居》,以及二月河的《二月河文集》。
可能说到这本书的名字没人知道,但是根据这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却是很多人都听过,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些都是根据二月河的小说改编的,除此之外,如《狼图腾》,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都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作品。
这些作品里,有好几本都是当年图书业的销冠。
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过易中天的《品三国》,这部作品是06年图书业销量最高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的上下两册的销售量达到了五百万册。
湖南文艺出版社和北城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有名的作品就更多了,前者出版过郭敬明的《幻城》,是03年的销冠,后者出版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往年还好,今年缩水的太厉害了,要是我们到了今年年底,还是连一本销售量能达到五千的书都没有,上面估计也不会再让我们这家出版社开下去了,要么撤销要么合并,估计安城文艺出版社是不复存在了。”叶胜光脸上满是苦涩的笑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说着,沈奇给叶胜光递给了一根烟,然后也给自己点了一根,他感叹道:“干我们这行的都知道今年的图书业会缩水,但没想到会缩水的那么厉害。今年全国出版业销售量第一的,也就是郭敬明的《小时代2》,也才25万册,紧跟其后的韩寒,他的《独唱团》也才卖了22万册,这是什么概念?今年上榜前六的销售总额,还不抵08年金融危机刚开始时余华的一部《兄弟》。”
“是啊,十年前韩寒刚出道的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就狂销了二百多万册,今年全国别说一本百万级畅销的书都没有了,最高的竟然也只才25万册。”叶胜光说道。
“诶,没办法,以前销售量达到五万以上的才叫畅销书,现在畅销量能达到一万以上的,都算是各家出版社销量比较好的书了。”沈奇说道。
“管他呢,反正最后一两个月了,大不了出版社被撤销了不干了,出版业这一行谁爱干谁干去。”叶胜光掐掉了烟头,然后说道。
而就在此时,有人敲响了他们办公室的门。
“是谁?”叶胜光问道。
“总编,是我,沈南。”办公室外的人说道。
“进来吧。”叶胜光道。
沈南一走进来便闻到了一股烟味。
按理说现在还在上班,办公室里是不允许抽烟的。
不过他也知道总编和主编的最近压力很大。
因为今年的图书业确实不太景气。
他们出版社今年没有出什么成绩,甚至连一本销售量达到两千的书都没有。
估计明年,这个存在了十多年的安城文艺出版社就要不复存在了。
因为以目前现在的销售量,出版社入不敷出,确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以前出版社靠着几本销售量能有五千,以及一两本销售量过万的书,维持这家出版社的正常运转是足够的。
看来,他也得早做打算,提前去找工作了。
“沈南,什么事?”叶胜光问道。
“门外有个人来找,说是要给出版社递稿子。”沈南说道。
“不是有你们这些编辑在吗?稿子交给你们审不就行了吗?这么点小事还要来办公室打扰我们?”沈奇觉得这个人很没有眼力劲。
“不是,对方说这个稿子一定要叶总编亲自过目。”沈南道。
……
第124章 风雪安城
“总编哪有时间审核这个,你们去审核就行了,而且投稿有专门的投稿方式,你让他按照出版社的投稿要求来。”沈奇说道。
其实他们出版的书很少会从这些自荐或者是投稿的作品中产出,凡是能出版的,都是他们主动去洽谈,去找那些稍微有些名气的作家。
又或者是那些自己花钱出版的书。
版号还是很重要的,那些没前景赚不到钱的书,肯定是不能出版的。
所以真正能赚钱畅销的书,一般都不是自投的书。
出版社对于一本书是否能出版,审核还是很严格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什么名气或者是背景的作者。
“我也这样跟他说过,他说走流程的话需要审核的时间很长,从审核到出版就得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想尽快出版。”沈南说道。
叶胜光皱了皱眉,这人对于出版社投稿的流程倒是熟悉。
对于普通人的投稿,下面走流程审核确实需要很久。
“对了,叶总编,他说他叫程行。”沈南说道。
“程行?”叶胜光愣了愣,然后急忙问道:“他大概多大?”
“大约十六七岁,好像还在上高中。”沈南也觉得自己为了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闯进总编的办公室也很鲁莽,于是说道:“总编,我还是让他离开吧。”
“对了,那就是他了。”叶胜光忙向外面走去。
“总编,程行是谁?哪个很出名的作家吗?”沈奇跟上去问道。
“他是《灯火》的作者。”叶胜光道。
《灯火》,当程行那篇《我从父亲口中听说过他》这篇散文大火之后,有许多报社的媒体觉得这个散文名字太长太多,跟散文讲究优美且又带着一些诗意跟意境的风格不符合,而且也不太适合文章的发表,他们就向程行取了第二个名字。
而程行想都没想,就给这篇文章取了一个《灯火》的名字。
如果老师是蜡烛,那么程平就是蜡烛上一直燃烧的灯火。
他为十九里镇上一代又一代刚刚萌芽的学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而且灯火,本身又带着薪火相传的意思。
因此灯火,再好不过了。
……
程行前世的恩人不多,姜鹿溪算一个,周远算一个,而现在时任安城文艺出版社总编的叶胜光也是一个。
如果没有叶胜光,当时程行的那篇帖子即便大火也出不了书,也变现不了什么,因为当时各大论坛每年都会有一些爆火的帖子。
但到了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但程行这篇帖子,最终被叶胜光给看中,最后编辑成书发表了出去。
那时的叶胜光已经不是安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了,安城文艺出版社已经在11年被撤销合并到了省城的徽州文艺出版社。
因为版号的原因,出版社不会倒闭,因为出版社大都是国家企业,但是经营不善,或者说上边觉得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是会撤销合并的。
13年在为了对抗亚马逊等电子图书以及各大电商的崛起,继角川书店、中经出版社等九家出版社合并为角川集团后,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出版社企鹅和兰登书屋也合并为了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与此同时,国内的许多大的出版社在政府的推动下,也开始合并向着集团化的道路发展。
社会的发展就是这样,网络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电商的快速崛起,而电商的快速崛起,就导致实体店的空间被不断压缩。
在大环境被疯狂的压缩之下,那些依靠着大环境吃饭的各大实体店,日子自然也不会好受,就拿出版社和书店来说,随着图书类电商和电子阅读的兴起,对于图书业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有些出版社和书店还能靠着补贴印刷教材和卖教材赚钱。
有些无法印刷教材教辅的出版社以及无法卖教材教辅的书店,只是靠着各大畅销小说和刊物发展的出版社和书店,日子可就比较难了。
特别是举步维艰,图书业遭遇寒冬的2010年。
上一篇:致富从进入游戏开始
下一篇:四合院:拱火大师,在线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