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410节
但他们是生活在大山里的部落,以捕鱼打猎为生,并且最早的时候,他们和鄂温克人一样,都是以驯鹿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
不得不提一嘴的是,虽然鄂伦春人的数量不多,但是在打鬼子的时候,鄂伦春人参战的族人可是正经不少的。
虽然他们可以躲在深山里不出来,但他们却还是走了出来,就这种精神,就不得不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来到马场之后,只见安巴大叔将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塞进嘴里,两腮鼓起,一道嘹亮的口哨声就响了起来。
紧接着,只见从四周的树林子里,一匹接一批的马就跑了出来,那速度才叫快呢,蹭蹭的。
王安仨人看着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瞬间瞪大眼睛张大了嘴,满脸都是目瞪口呆的表情。
不得不说,虽然一共只有200多匹马,但是伴随着“当当当”的马蹄声,这场景,还真是有一种万马奔腾的赶脚。
安巴大叔的肺活量,那是真挺好,一声口哨,在不停顿的情况下,响了差不多10来秒钟。
其实像这种双指打口哨,只要是山里人,那么不管男女,绝大多数都会。
因为在这通信靠吼的年代里,这种双指口哨的响声,穿透力那是相当的强悍。
等安巴大叔的口哨声停止,周围各处的山林里,也停止了马跑动的声音。
由此可见,这鄂伦春马的服从性,的确是相当不错的。
然后这五个人,就被一群马给围住了。
马这个东西,它是不怕人的,所以一大堆马脑袋就开始不断地拱这五个人。
不时的还会有马,叼住某人的衣服拽一下,好像再说:
“好吃的呢?拿出来呀?”
这时,安巴大叔终于笑着说道:
“小伙子们,所有的马都在这里了,你们随便挑就行。”
王安仨人一听这话,却顿时傻眼了。
虽然王安仨人也都懂得怎样看马,但说实话,看一匹马和看几匹马,乃至看几十上百匹马,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这种感觉,但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正常的老爷们儿,面对一帮美女时,是怎样的感受?
或者是在一片花海里,摘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朵或者两朵,又是怎样的感受?
有啥说啥的讲,任何人在遇到这种场景时,都会变得眼花缭乱,根本拿不定主意。
王安仨人对着周围的马群,扫视了两圈过后,木雪离和王利便同时将眼光看向了王安。
并且这俩人还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姐夫(四哥),你帮我挑吧。”
王安没有搭理俩人,转头跟安巴大叔非常实在的说道:
“安巴大叔,我看这些马都挺好,越看越迷糊,麻烦你受点累,给我们仨每人随便选两匹吧,只要是熟马就行。”
熟马,其实就是已经训练好了的马,并且也能完全听懂人的口令了。
而没经过训练的马,叫生马,想要训出来的话,那是正经挺费劲的。
主要是训练生马不但费劲,而且相当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还有会受伤的危险。
因为骡马这个东西,想让它们拉车拉磨的话,相对还算简单,要是训练它们骑行的话,才是最难的,但凡从马上掉下来,卧槽
像这种买马,也叫抓马,要是抓回去一匹没经过训练的生马,那可就有点扯基霸蛋了。
而王安的这种行为,其实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第520章 谈钱就伤感情
安巴大叔听到王安的话后,下意识的就将眼神看向了库玛大爷。
而库玛大爷却正在笑眯眯的看着周围的马,压根就没去注意安巴大叔的眼神儿。
所以安巴大叔无奈的收回目光,马上笑着说道:
“行啊小伙子,我这还是第二次帮人选马呢?”
王安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嗯呢,反正我们也不咋懂,交给您我放心,哈哈。”
鄂伦春人虽然很憨厚实在,不喜欢搞花花肠子,但这不是说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是说他们傻。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傻子,其实是非常少的。
很多人评价他人的时候,说这个傻那个笨的,殊不知人家只是善良,或者是不屑于耍心眼子罢了。
而你所谓的聪明,在人家眼里,不过是小丑罢了。
不过王安虽然的确是在耍小聪明,但却绝对不会让人反感。
因为王安的态度就是,不管你选啥样的马卖给我,我都认了!大家都凭良心就行了。
说着话,安巴大叔便拿起地上的马笼头和缰绳,钻进了马群里。
看得出来,马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安巴大叔的心里,每匹马的情况,都是能了解个差不多的。
一圈下来,安巴大叔就把六匹马挑了出来。
紧接着,安巴大叔就给王安仨人每人分了两匹。
在递缰绳的时候,安巴大叔还说道:
“这六匹马,都是4岁或者5岁的口,也都是熟马。”
几岁口的意思,其实就是几年的马。
因为正常来讲,分辨马的年龄,就是看牙齿。
不过这个看牙齿,并不是查牙齿的个数,而是看牙齿横切面的磨损程度。
简单的来说,牙齿越长,横切面上的磨损程度越轻,那么马的年龄就越小。
反过来的话,就代表马的年龄越大。
当然,这个看牙口分辨年龄的技能,听起来虽然简单,学起来也不难。
但是,若想确定出准确的年龄数字,那就得需要足够多的经验了,短时间的话是肯定学不会的。
王安接过马缰绳,心情那是正经挺好。
因为仨人现在所牵的六匹马,虽然是安巴大叔帮忙挑选的,但也同样是王安本就看中的那些马里,其中的六匹。
王安笑呵呵的回答道:
“嗯呢,谢谢安巴大叔了。”
木雪离和王利听到王安的话后,也连忙跟安巴大叔道谢。
说实话,这六匹马虽然都很好,但王安多少还是感觉有点遗憾的。
因为这六匹马,都是骟马,只能使用,不能繁殖后代。
王安摸了摸马的脑袋,笑着问道:
“安巴大叔,这六匹马多少钱?”
没等安巴大叔回答,库玛大爷就满脸严肃的说道:
“先回去,回去再说,在这里不要谈论这个。”
王安闻言顿时一愣,不过却啥也没问,而是笑着说道:
“嗯呢,回去再说,回去再说。”
当五个人和六匹马离开的时候,只见安巴大叔又对着马群喊了几声,马群里的马,便各自散去了。
说实话,这一幕看起来,也挺让人震惊的。
因为安巴大叔打口哨,马就会纷纷的围过来,这个并不难做到,因为几乎所有家养的牲畜或家禽,都能慢慢的养成这个习惯。
无非就是饲喂它们的时候,发出一种固定的声音罢了。
但是几句话就能让所有的马各自散去,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了。
最关键的是,里面可是还有不少当年的马驹子或者二岁马,它们可是不咋愿意听话的。
几人回到安巴大叔家里的时候,安巴大叔家多了两个人,还是两个跟库玛大爷年龄差不多的两个老人。
据库玛大爷介绍说,这两个一个是族长,也就是队长,另一个是会计。
其实在一个屯子里,基本是没啥秘密的,也就说很多事情只要有人知道了,那么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全屯子的人就都知道了。
看得出来,不管是队长还是会计,对于王安三人来买马的这件事儿,都是很高兴的。
可能真像安巴说的那样,喂马所需要的料,已经要喂不起了。
寒暄过后,这才说起马的价格。
也是直到这时,王安才知道,好人堆里,也是有坏人的。
并且不管周围的人多么憨厚老实,但也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是非常精明的。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