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483节
回去的路上,王安突然对王大柱说道:
“爹,你这两天给我在屯子淘换只抱窝鸡呗,能买就买,买不来就借几天也行。”
王大柱闻言,下意识的问道:
“咋的?你还要整点小鸡儿养啊?”
王安说道:
“不养小鸡儿,我拿回来的那个小筐看到没有?那是我们回来前儿我整的两个老鹰蛋,现在搁松鼠怀里抱着呢,我总脚着松鼠的温度不够,老鹰孵不出来。”
王大柱一听这话顿时一愣,满脸诧异的说道:
“松鼠抱着老鹰蛋?啥意思啊?”
王安看了一眼王大柱,这才解释着说道:
“就是我怕老鹰蛋搁坏了,整几个松鼠让它们抱着蛋啊。”
紧接着,王安又将和冯成民一起掏老鹰蛋,还有抓老鹰崽子的过程,给王大柱讲了一遍。
听完王安是怎样让松鼠抱着老鹰蛋的,王大柱整个人都呆住了!
过了一会儿,王大柱才点点头道:
“你不愧是我儿子啊,就你这脑袋瓜子,绝对随我了。”
王安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那你看,儿子都随爹。”
王安说完,王大柱很是高兴的就笑了出来,笑过之后,才很是疑惑的问道:
“你还要学人家玩鹰猎啊?老鹰那玩意儿可是正经不咋好养,再说咱们这边满山都是树,你养那玩意儿有啥用啊?”
其实王大柱说的是没错的,整个靠山屯,准确的说是整个兴安乡所在的地方,都是在小兴安岭山脉里的。
虽然只是在小兴安岭山脉的一个角落处,但四外全是树这个事儿倒是肯定的。
只有到达县城之后,才勉强算是到了小兴安岭山脉的边缘地带。
也就是说,对于兴安乡的人来说,进山是往树林子的深处走,但对于县城里的人来说,去兴安乡就等于是进山了!
而众所周知的是,在茂密的树林子里,老鹰或者说是所有的中大型鸟类,都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飞行会受到树木的干扰。
这就导致鹰猎这个事情,会变得十分勉强。
而养老鹰的那些人,也多是那些真正的炮手,主要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鹰猎,而是为了寻找猎物。
毕竟在找猎物这方面,老鹰是在天上飞着往地下看,而猎狗是靠鼻子闻,所以老鹰找寻猎物的速度和效率,可比猎狗厉害多了。
准确的来讲,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老鹰虽然在找猎物这块儿非常牛逼,但要知道的是,捉老鹰可就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儿了。
因为成年的老鹰即使捉来了也基本没用,它的心智已经成熟且定性了,想要强行改变训练的话,难度之大,基本都是让人望而止步!
十有八九的结局都是:“人没了,鹰还在!”
所以,要么是像冯成民那样,直接养老鹰崽子,要么就是必须要那种刚出窝会飞,并且会自己打食了的半大老鹰,只有这样的老鹰才能训练出来。
奈何,捉到合适的老鹰虽然很难,却还只是第一步,熬鹰才是更为困难,同时也是一件让人极为痛苦的事儿呢!
连续几天几夜的不睡觉,当然也不让老鹰睡觉,就那么跟老鹰干熬,大眼瞪小眼的互瞅。
那是特么的既熬精神又熬心血,并且熬鹰期间还啥也不能干,啥都干不了,所以只需稍微思考就能知道,熬鹰的时候得有多么的无聊。
可以说非大毅力者,绝对干不了熬鹰这活儿。
冒着十次能成功一次的风险,也就是人和老鹰都还活着,谁都没死的情况下,终于把老鹰熬老实了,也就是老鹰彻底屈服了之后,却还有最后一步,那就是训鹰!
要知道训练猎狗已经够繁琐也够麻烦的了,可训练老鹰却是一件更繁琐更麻烦的事儿。
养幼鸟,是赋予它野性,熬半大鹰,却是洗去折磨掉它的野性,让它听话。
反复数次的折磨,只有听指令,才能给水喝,只有听指令,才能给肉吃,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周而复始,反反复复,直到指哪打哪,才算彻底成功,而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行。
综上所述,想要养明白一只老鹰有多麻烦,又有多么的耗费精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靠山屯的猎人,乃至整个兴安乡养老鹰的猎人,数量都是相当少的。
听到王大柱的话,王安非常得意的说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还搁那个姓马的人手里,整了一个完整的养鹰法子呢,你看,就是这个。”
说着话,王安便将那块绸缎布给掏了出来,并向王大柱显摆了起来。
王大柱一看绸缎布上的内容,顿时眼睛都眯了起来,看了一会儿才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这玩意儿是正经挺好,要是按着这个法子养老鹰,还真是简单不少。”
王安闻言笑道:
“我琢磨多养几只,最好是整一只金雕,完了一年还能抓两只悬羊吃。”
王大柱一听金雕俩字,瞬间停下了脚步,然后说道:
“我还真知道一个金雕窝。”
第623章 绝对的高标准
王安对青石岗上的悬羊,可是惦念已久了,只不过那玩意儿可能是所有动物中最灵巧,也是最胆小的存在。
不管是它的嗅觉还是听觉,亦或者是它的视觉,都是非常牛逼的,整体来讲,跟梅花鹿基本相当,但是这玩意儿的警觉性,可是比梅花鹿还要强上很多。
最重要的是,悬羊就像青羊,也就是岩羊一样,没有它走不了的路,它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如履平地!
所以综合的来讲,打悬羊比打梅花鹿,还要难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或者说打这玩意儿,实力方面根本就不咋重要,完全靠命儿,运气好都白扯。
因为最起码的,梅花鹿虽然在警觉方面也很牛逼,但梅花鹿毕竟是生活在树林子里的,人类还能追寻到它们的踪迹的。
可是悬羊的一生,都是生活在山峰的最顶端,还是那种非常陡峭,海拔相当高的山峰上,所以这玩意儿根本就飘忽不定无迹可寻。
总的来讲,王安不是不想打悬羊,而是根本就没有打悬羊的能力。
所以王安才琢磨整一只金雕,毕竟金雕是大型猛禽,即使抓不住悬羊,也能将悬羊给牵制住,从而给人创造出机会。
一听王大柱说知道一个金雕窝,王安的小心情那是正经挺美丽,这可真是刚一瞌睡就马上来枕头了。
只见王安追问道:
“金雕窝?金雕窝好啊,那个金雕窝搁哪呢?我去给它掏了去。”
王大柱想了想说道:
“不算太远,就搁正西南方向,走个四十多里地,那有个石砬子山,那个金雕窝就搁那上面呢。”
一直在大山里跑,王安对山里的地理地貌可以说相当了解,所以王大柱一说,王安就立刻在脑海里勾画出了那个石砬子山的样子。
那个石砬子山不算高,大约只有百八十米,可按照老鹰搭窝的规则,那金雕窝就一定是在石砬子山的最陡峭的那一侧。
想到这里,王安已经基本确定了金雕窝的大约位置,点了点头道:
“嗯呢,我知道那块儿,明天后天的,我就去给它掏了。”
没理会王安的话,王大柱继续说道:
“那个金雕窝可正经有些年了,我记着我看到那个金雕窝前儿,你还没出生呢,现在还搁没搁那,还真不好说了。”
王大柱说完,王安瞬间就是一愣,主要是这时间线,整的着实有点远了,这说不好的情况下,王安还得管那两只金雕叫“叔叔”呢。
之所以说是那两只金雕,而不是别的金雕,那是因为包括金雕在内的老鹰们,寿命都是相当久远的。
而这个“相当久远”,是参照人的寿命去计算的,老鹰的寿命,大约在70年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情况的话,等王安老死了,但是王安的两颗老鹰蛋所孵出的老鹰,却还没死!
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人死了,鹰还在!”
不得不承认,“熬鹰”这俩字中的“熬”字,不单单说的是熬意志力,其实同时也是在比拼生命。
当然,老鹰的生命虽然久远,但王大柱所说的金雕窝里的金雕,也未必就是王大柱当年看到的那两只。
毕竟“明天”和“意外”这两个家伙,谁会最先到来这件事儿,是谁也不知道的。
王安点点头道:
“嗯呢,我明后天先去看看,有就掏,没有拉倒,不着急。”
王大柱点了点头,随口答应一声,又跟王安说起了盖房子的事儿。
就这样,爷俩说着话,一路走到了大门口。
不用王大柱提醒,王安就自己揉了揉脑袋,直接就将自己的头发给揉成了鸡窝状。
紧接着,又动了动嘴和眼睛,活动了一下眉毛,然后装出一副挨揍后的委屈样,便向屋里走去。
说实话,王安的这一番五官动作,主要是定型后的面部表情,直接就给王大柱的眼睛都看直了。
王大柱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大儿子,竟然比那唱戏的变脸都快。
简直就是想展现什么表情,就展现什么表情,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