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564节
“老五,你把车停下,我要办点事儿。”
王利踩了一脚刹车,下意识的喊道:
“咋了四哥,我开的有啥问题吗?”
王安没有回答,继续大喊道:
“你先起来。”
说实话,王安是真的喊不动了,所以也并不想跟王利解释。
王利没再询问,而是满脸懵逼的站了起来。
只见王安坐在驾驶位后,直接就将链轨车前面的大铲给放了下来,然后一脚油门直接到底,就对着路边的灌木丛推了过去。
王安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这个拐弯处,就像一个事儿逼一样,总能大大小小的整点事儿出来。
王安清晰的记得,自己已经在这儿出过不少事儿了,这个地方也收走了正经不老少人命了。
最重要的是,王安之前曾暗暗的发过誓,等啥时候买推土机了,一定要把这个拐弯的路,给它强行的直过来。
所以,哪怕是为了誓言,王安也得这么干。
王利看着王安的神操作,很快变得目瞪口呆了起来。
主要是王利着实没想到,王安竟然要改路。
于是乎,在王利的目瞪口呆中,在链轨拖拉机冒着急促的黑烟中,王安在灌木丛里,硬生生的推出了一条道路。
不得不说,这链轨拖拉机就是给力,中间连停顿都没有,直接就一路平推了过去。
紧接着,王安又开着链轨车来回推了几遍,将推出来的路给拓宽的不少,大约有个五六米的样子。
在这时候的农村,其实都没有5米宽的路,正常就是3米左右,只不过这条路是兴安乡到DJ县的必经之路,勉强算得上是省道,所以还能稍微宽点。
也不知道为啥,当王安将这段路彻底推完了之后,竟然有一种非常通透且豁然开朗的赶脚。
主要是从路的这边,到路的那边,再也没有了任何遮挡,这条路也变得一马平川了起来。
停车,熄火。
王安满脸笑意的对王利说道:
“咋样老五,这路推的够不够直溜儿?”
王利看着这条笔直的路,非常疑惑的说道:
“直溜儿倒是挺直溜儿,我就想问一下子,四哥你推这玩意儿干啥呀?再说这下边有啥都不知道,就让你直接推成路了,那那能行吗?”
王利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传说这个拐弯处,在早年的时候是一个大墓地。
这样的地方,在民间算是一种让人忌讳的存在。
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像是王安的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扒死人房子。
王利说完,王安没好气儿的瞪了王利一眼道:
“你看你个熊样,怎么就不行了?年纪轻轻的不学好,天天瞎基霸讲究,再说了,搭桥修路从来都是积德的大好事儿,到你这儿就变味了,草,啥也不是。”
不得不承认,王安的这套言论,还得说是正经挺有道理的。
王安一撂脸,王利立马就闭嘴了,看着这条笔直的路怔怔的出了神。
本来挺通透的小心情,可以说是让王利一句话给全毁了,王安也没了欣赏杰作的心情,对王利说道:
“去,把车整着火,回家。”
王利闻言,十分麻利的将车拽着火,哥俩一路沉默的往家走去。
当王安俩人到家的时候,王大柱两口子和王大梁两口子,以及沈薇和二哥王顺6个人正在卸水泥。
虽然刘桂兰和姚萍以及沈薇,每次只扛一袋水泥,但有啥说啥的讲,农村的女人在干活这方面,那真的是一点也不差事儿。
王安和王利俩人停下车,便跟着一起卸了起来。
王大梁家只买了盖三间瓦房的砖,所以只留了两吨水泥就够用了。
剩下的6吨,都卸在了王安家。
其实盖农村的砖瓦房,如果是盖三间的话,正常有一吨水泥就差不多够用了。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农村的砖瓦房都用土和泥砌砖,至于水泥和沙子组成的混泥土,只是在砌地基的那五六层砖和浇灌房梁的时候用。
更有甚者,也就是在买不起足够水泥的情况下,房子的横梁直接用一根长横木代替。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这年代的物价虽低,但水泥的价格却是正经不便宜。
10.5块钱一袋子的价格,可真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
好在这年代的砖瓦房很少见,家家都是土房子,绝大多数人家倒是也不存在能不能承受的问题。
第733章 阴阳怪气的声音
卸完水泥,众人不约而同的围到了链轨拖拉机周围。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的屯民围了过来,毕竟链轨拖拉机的巨大噪音,轻轻松松就能传遍整个靠山屯。
所以已经种完地在家呆着的人们,基本上就全都闻声过来了。
虽然上次王安家推地基的时候,众人已经见过了链轨拖拉机的样子,但机动车这个东西,在这年代一直都是稀罕物,所以人们会再次围观,可以说一点儿也不奇怪。
“大柱,我看你们家砖也备好了,水泥也拉回来了?房子是不是也马上该动工了?”一个40多岁的屯民笑呵呵的问道。
王大柱闻言,边递烟边满脸笑意的说道:
“嗯呢,三哥,明后就动工了,到时候还得劳烦大家伙搭把手啊。”
跟王大柱对话的,叫孙向阳,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屯里人比他年龄小的,就统一叫他三哥。
只听孙向阳的弟弟,也就是孙向辉哈哈大笑着说道:
“搭把手没毛病,好酒好肉可得管够啊,不然我可不来。”
王大柱豪气十足的说道:
“那必须管够啊,好酒好肉不算,好烟也必须到位。”
只听孙向辉笑道:
“啥好烟啊?还能抽香烟是咋的?哈哈哈哈.”
谁知王大柱却十分豪气的说道:
“砌砖前儿抽大生产和葡萄,上梁那天必须长白山,哈哈哈到位不地?”
农村就这样,不管是谁家盖房子或者打井啥的,那基本每家每户都会至少出一个人帮忙。
只要不是结下了生死大仇那种,基本都会出一个人。
而这种帮忙,在农村叫帮工。
不过要知道的是,名义上叫“帮工”,实质上就是“换工”。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今天帮我干活了,那等你家有活了,我也得帮你。
所以这种帮工,是没有工资的,也就是免费帮干活,但要说也不是完全免费,因为一天三顿饭,是必须要管饱的。
记住,只是“管饱”,而不是“管好”。
之所以说是管饱就行,也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原因,如果能让帮工的顿顿都吃饱饭,就已经是非常非常牛逼的事情了。
要知道这年代帮工,很多都是只管中晚两顿饭,甚至只管中午一顿饭。
而孙向辉虽然又要酒又要肉的,但大家都知道,他仅仅只是开玩笑而已。
王大柱话音刚落,只听一个阴阳怪气,但却满含笑意的声音说道:
“老王家就是能耐,这不声不响的就盖房子了,还是盖砖瓦房,钱是啥道来的呢?不会是干啥投机倒把的事儿了吧?可白哪天让大盖帽给抓起来呀,哈哈哈哈.”
此人的话,虽然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的,但这话不但难听,而且还有点杀人诛心的意思。
要知道这时候可不是后世,这时候打架斗殴可能没人管你,但偷鸡到八四个字,可是不能瞎说的。
特别是所涉及到的金额,也是有其标准的,只要是超过了那个限度,直接就是去见佛祖的结果。
都要见佛祖了,也就可以见得,这种事情有多严重。
所以此人话音一落,整个场面瞬间就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
而所有人的眼睛,也都变得闪烁不定,就连看向王安这一家人的目光,都变得满是深意与质疑。
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那就是“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
只要有人提出质疑了,那么一大群没有脑子的人,肯定就会人云亦云,不分青红皂白的一起的跟着质疑。
这,就是赤果果的人性!
王安满脸不善的向这个人看了过去,刚要上前,但是却被王大柱拽了一下。
然后就听刘桂兰大声说道:
“没办法,投机倒把咱虽然不会,但咱会赶山抬棒槌啊,那大金胆,那老大个儿,那大棒槌一个个的,跟小孩儿胳膊那么粗,真是招人稀罕啊,当家的,那大棒槌你都放哪了?你去随便拿两根给大伙显摆显摆,看看咱家这盖房子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王大柱闻言马上配合着说道: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