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2004开始 第314节
再借助国际大奖的含金量,看看有没有机会前往好莱坞闯荡一段时间。
如果在好莱坞混的不错,就多混一段时间。
等到2012年,国产电影进入十亿票房时代,再回国以国际大导演的身份降维打击。
眼下,就算在国内拍再多的商业片,取得再好的成绩,其身份地位也超越不了冯小钢、陈恺歌、顾长伟、张一谋、以及港岛的王金、徐刻、周星星等一大票的人。
因为,无论王树再怎么折腾,与那些导演始终处于国内的这同一条赛道。
在内娱这种论资排辈的人情社会当中,他始终会屈于冯小钢、陈恺歌、张一谋等人之下.直至有人翻车后他才可能超越。
可若,换一个赛道。
换成含金量更高的国际赛道。
只要他既拿了欧洲三大的大奖,又在好莱坞取得不菲的成绩,那么他就是货真价实的国际大导演。
冯小钢、陈恺歌、顾长伟、王金、徐刻、周星星等人面对这个时候的他,不再高一头,而是低了一头。
简而言之,他在国内再拍五年的商业片,哪怕中途还拍摄了斩获欧洲三大大奖的艺术片,其身份地位也比不过国内的那些导演。
可若他在五年内既拿到欧洲三大的大奖,也在好莱坞闯出名头,那么他的身份地位便会超越那些导演。
国际大导演的含金量,可不是虚的。
“这个.我再考虑考虑,目前我确实想拍一部艺术片去到欧洲三大试一试。”
王树并没有直接把话说的太满,因为能不能拿到欧洲三大的大奖他也无法保证。
而好莱坞,他同样无法断定。
只能说,欧洲三大的大奖既是含金量也是敲门砖,这个奖能让他有踏足好莱坞的底气。
其次,还得看《恐怖游轮》登陆北美市场后的反响如何。
如果既能顺利拿到欧洲三大的大奖,《恐怖游轮》在北美的反响不错帮他打出了一定的名气。
那么,好莱坞他大可闯一闯。
反之,难度要大许多。
他一个外来者,可不是随便就能在好莱坞混的,需要与“地头蛇”合作,才能进展下去。
而《恐怖游轮》,便是契机。
韩三坪听到王树这么说,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也知道王树的第一部作品乃是艺术片,也知道王树从未放弃对欧洲三大的追求,更是清楚欧洲三大的含金量。
显然,说再多,也劝不住对方。
毕竟,能拍商业片的导演有很多。
可,能在欧洲三大拿到大奖的导演,却很少。
国内,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位导演拿到了相应的大奖。
每一位,回国后俱都地位斐然。
韩三坪一叹,本想拉着王树继续弄商业大片,现在看来得等到王树拍完艺术片才有的谈了。
随即问道:“预算多少?”
他问这话,并不是二话不说的想要掺一脚,而是考虑到王树的一棵树在制作了多部作品后可能资金周转存在问题,所以才有此一问。
是出于关心。
如果预算不高,且王树有资金支撑,那么中影只帮着发行,不参与投资。
若是预算不低,王树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中影就会出资帮助王树完成制作。
想了想,一章6000字,可能有读者存在意见。
所以之后一章5000字,可行?
之前试了几章一章5000字的章节,不少读者有意见……
第257章 有心了
“目前还没有开始计算,我估摸着不高。”王树应了一声。
冲奖片不是国内力推的商业片,他打算独资制作,然后交给中影发行,阻力并不大。
韩三坪点了点头,问道:“你手上有资金运转吧?”
在他想来,王树这会儿应该是没有的。
他也听说了,前些日王树的一棵树公司举行年会,披露了2006年亏损的事实。
不过,他也知道,从长远去看却是赚的,只待资金回笼便能实现盈利。
韩三坪估摸着年后王树就能开始回笼资金,到时大制作搞不了,小制作应该是能搞定的。
“有。”王树本来想说年后应该会有搪塞一声,而后想到他旗下的另外几家公司终究是会被披露出来,也就直接道了一声有。
韩三坪听到这话,也没有多想,只当王树说的是年后资金会回笼,且又是投资不大的小制作,随即说道:“行,弄好了交给中影,到时帮你发行。”
他看的出来,这部小成本冲奖片王树打算由一棵树公司独资制作。
已经注定成为中影董事长的他,并不会再盯着这点东西,哪怕明知王树执导的艺术片很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也不会有太多的念头。
眼界和想法,不一样了。
坐上中影董事长的位置,他主要打算响应政策的号召,推动国内商业片的发展。
追求一个名。
至于利.
中影并不是韩三坪的私产,赚再多也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更何况,对于他个人而言,只能求名,不能求利。
“好。”王树笑着应了一声,这事就这般定下。
他的一棵树公司并没有发行能力,电影制作成功后就算不交给中影发行,也要交给其它发行方负责发行。
国内拥有发行能力的发行发就那么些个,对比之下还不如交给中影。
至于涉足发行领域
现在还不是资本入场的时代,没有大量的金钱开道,是不可能弄出起色的。
好比华宜,纵使收购了西影厂,以此获得发行渠道,最终.发行电影还是得拉上中影等老牌发行方。
发行方与院线一样,都是坐地收钱的无本买卖,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多,王树眼下还没有能力触碰。
两人继续聊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王树进门的时候就注意到韩三坪似是在准备出门,随即起身说道:“韩董,今天就这样,我先回去了。”
韩三坪也是讲究人,当即挽留道:“你嫂子已经在准备饭菜了,吃了饭再走。”
王树亦是讲究人,回头笑道:“算了,以后有时间再说,今天就算了。”
刘雯璐在厨房听到客厅里的动静,连忙追出来喊道:“老韩,我煮了汤圆,留着王导吃了再走。”
刘雯璐是川省人,有着春节早上吃汤圆的习俗。
王树来的早,再加上她们一家又准备出门,家里并没有合适的食材,随即煮了一锅汤圆鸡蛋。
按照习俗,一大早给来到家里的客人煮上一碗汤圆鸡蛋,并不算怠慢。
王树听到屋里的喊声,当然不会真留在韩三坪家中吃饭,随即说道:“不用,我吃了过来的。”
这个时候刘雯璐已经从厨房赶了出来,她是讲礼的,连声挽留道:“小王,汤圆已经做好了,吃了再走,也不给予这一时。”
王树心知他确实不急于一时,可韩三坪和刘雯璐夫妇明显赶着出门急于一时,刚才聊了好一会儿已经耽搁了好长时间,估摸着言不由衷,也就自然不会那般没有眼力劲。
故作苦笑道:“嫂子,我是真的吃了饭再过来的,伱也知道京城卖早餐的地很多,我早上开车随便找个地方都能解决。”
“现在茶也已经喝了,嫂子真没必要这般客气。”
说到这些的时候,他似是想到什么,又故作恍然道,“哦对了,刚才我拿来的东西当中有我从老家带过来的腊鱼腊肉,都是我父母自己在家里做的,不是在外面买的。”
“你们可以尝尝。”
“啊?”刘雯璐听到这话,当即一愣,然后连忙拉着王树继续挽留。
从老家带过来的由对方父母制作的腊货,虽然价值可能不高,但是这份情谊重啊。
腊鱼腊肉,只要有钱,哪里买不到?
王树偏偏是从老家带过来的由其父母制作的腊鱼腊肉!
刚才还隐隐约约听到王树大年三十才动身回老家,初一就赶回京城。
回去一趟,那么短时间,赶来赶去,还不忘带些自家制作的腊鱼腊肉送过来。
刘雯璐看向韩三坪,眼神示意。
韩三坪眼见王树如此讲究,刹那间想到王保强与冯小钢的故事,内心也颇为触动,当即喊道:“既然你嫂子已经准备了汤圆,吃了再走吧。”
王树不管刘雯璐是真准备了还是假准备了,反正既然知道韩三坪与刘雯璐要出门,他必是不会留在此地耽搁对方的时间,随即继续苦笑道:“韩董,我真是吃了早饭再来的,不用这么客气。”
韩三坪眼见王树的神色不似作假,也不好再说什么。
刘雯璐却是讲礼的继续拉扯了一番,最终两人还是目送王树离去。
上一篇:华娱:从导演开始的快乐生活
下一篇:港综:怎么都说我是警界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