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1327节
张远摸手机,拿出来一瞧。
“不是我的?”
转头看见小狮子的爸爸接起来电话。
“哎,少曾呐,最近可好。”
“哦……啊!”
刘父到底是跟着他爸学过大鼓的,那嗓子一起来,惊天动地。
差点没给张远吓着。
“做什么呢,一惊一乍的!”刘田利抱怨道。
“一把岁数的人了,没点安稳劲。”
“你看小张都比你有定力。”
刘诗施见爷爷夸他,躲在妈妈身旁朝着他微微一笑。
“不是,爸……”
“怎么了?”
“关老爷子走了。”
三天后,八宝山殡仪馆。
帝都这边,8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叫做喜丧。
白事得当红事办。
但那也是老规矩了。
现在市区里又不能开流水席,也不能吹吹打打。
所谓的喜丧,最多要求宾客家人都别哭。
今天这位关学曾先生是22年生人,仙逝时已84岁,实实在在算的上喜丧了。
这位关先生是袁先生和刘先生的老朋友。
并且和袁先生一样,都是华夏曲艺牡丹奖,也就是曲艺圈最高奖项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并且若论社会贡献和曲艺界的认可度,甚至比袁先生还略高一些。
因为这位前后两次去过朝鲜战场慰问,还结合山东琴书与徐州琴书的优点,开创了BJ琴书这门艺术。
算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位虽然是以大鼓出名的,这也是他和刘田利先生关系不错的原因,算是同行。
但开蒙却是评书,所以便与评书世家的袁先生关系莫逆。
而评书四大家中的剩下三位,虽然以说书出名,但开蒙却都是大鼓。
曲艺圈尽是这颠倒错乱的事。
这种级别的老爷子发丧,办大事,一般二般的人可来不了。
小狮子他们一家全都到了。
袁田也跟着老头去了。
而老头也特意把张远给捎上,一块去了白事现场。
穿着黑西装,打着黑领带,捧着菊花到场。
张远与袁田一左一右的与老爷子身边,迈步进入会场。
他稍微一瞟,果然来的都不是一般人。
曲协就不用说了。
这位关先生曾当过一任帝都曲协主席,还一直是华夏曲协的理事。
现任曲协主席刘兰芳肯定得来。
马季先生身体很不好,实在来不了。
但他的那些以姜琨,冯拱为首的徒弟们一个没落的都来了。
还有不少张远不认得的曲艺界前辈和领导。
他不认得人家,人家可认得他!
袁先生一进门,关家人便迎了上来。
人一聚团,立即引起了全场注意。
“呦,他怎么也来了!”很快有人认出了张远来。
“来了就来了,他不是影视行的嘛。”
“今天影视行来人也不少,他都不算大牌的。”
这话也没错。
因为张远很快就看到了几张熟面孔。
有老谋子,有姜纹,六小临潼也在场献花。
“可那都是什么岁数的,他才什么岁数?”
“也是,那帮人都是中年,他才二十出头。”说话这位望了望周围:“今天除了关家人,来的就属他最年轻了吧。”
“那是,的确年轻,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是和谁来的。”
曲艺行的都精着呢。
一瞧是袁老爷子带来的,心中便有数了。
不当自己人,不亲近,怎会领着他来这场合。
又见他的站位,就在老头身边。
“我听说这小子正满世界找师傅呢。”
“呦,那估计是找到袁先生头上了吧。”
“对对对,否则怎么会带他来这地方。”
“那我们以后是不是不能骂他了?”
“废话,骂他不就等于骂袁家人。”
老头领他来,就是为了这个。
这叫告知天下。
张远是我的人了,你们以后可不能再欺负人了。
同时也是在告诉张远,都是自己人了,以后你也少欺负他们。
老人都护短。
说是让女儿收徒,但摆出的意思得是我亲自教。
“袁叔,你们来啦。”刘兰芳领着曲协这帮人上前。
张远一一与他们打过招呼。
“您这是?”
“啊,我见这小子挺有天赋,打算让小田收个徒弟。”袁阔成笑着说到。
“到时候办礼,大家都来捧场。”
“哎,那是一定。”刘兰芳应下。
姜琨,冯拱等人也笑着点头。
“六老师。”
“张导,姜导。”
“你也来啦!”老谋子忙中抽空,特意跑来一趟。
正打算赶回去忙奥运的事呢,就瞧见他了。
当年他和姜纹主演的电影《有话好好说》。
“安红,额想你!”
就是这部老谋子穿的跟路飞似的戏。
关老爷子给这片子唱了同名插曲。
所以这二位才特意来的,得见老爷子最后一面。
而六老师会来,除了自己也是曲艺行出身外。
他和老爷子的儿子关少曾是好友,之前在文联开会时成天见着,时常一块吃饭。
而关少曾虽然跟着关学曾老爷子学了大鼓和琴书,但后来改行成了影视演员。
上一篇:我把幻想食材普及给了全世界!
下一篇:拿钱上恋综而已,都选我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