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2210节
霍元甲可是真实人物,陈真则是虚构。
原型为霍元甲大徒弟刘振声。
在师傅被害后挑战岛国武士,后逃亡东北,还当过张少帅家的保镖和教官,最终出家清修。
不光角色,连虹口道馆这经典场景也是虚构的。
其原型为日军在华的著名特务机构,梅机关。
虚构又如何,反而比真实人物更痛快。
尤其是是李小龙一脚踢碎“东亚病夫”招牌的场面,可以说是世界功夫片领域的绝对经典画面。
陈真这个角色,也是利用了华夏人对岛国人的厌恶和爱国心,才能经久不衰。
套路还是这个套路,就看你用的好不好。
《叶问》显然属于用的非常好的典型。
不过这本子在拍摄前,其实并没有太被看好。
问题就在“致敬”痕迹明显。
无论是黄白鸣,叶伟性,又或者是甄子弹,他们都没有太过看好这部戏。
只当做是普通功夫片。
与之前的《杀破狼》,《龙虎门》差不多,他们的心理预期都在几千万票房左右。
完全没想到片子在大陆爆了!
幸好编剧和导演没有糊涂,明白过来为啥爆了,才有了后面几部的接连成功。
“来,准备……倒!”
砰!
饰演廖师傅的陈志辉应声倒地,一脑袋砸在了“米袋”上。
怕他嗑伤,米袋里装的是大米掺塑胶泡沫粒,砸上去没那么疼。
道具大哥一按开关,米袋里的血包炸开,映红了地面。
廖师傅就此下线。
“好!”
“过了!”
叶伟性高喊一声后,转头看向张远。
张远朝他点点头,确认后,叶导才又说了遍。
“过了!”
只要有张远在,过不过谁说了算,他终于摸清了,剧组其他人也摸清了。
“陈师傅,先给红包。”
“哇,你可够大方的。”
按照片场惯例,张远给拍了死亡戏的陈志辉拿了个红包冲喜。
陈师傅边擦额头上的人造血浆边接过,一捏就发现不对。
老江湖了,“死亡红包”收过多次。
一般就是一块钱,早年间还有用一毛钱纸币的。
打开一瞧,张远给的是一百的票子,心里高兴。
“自己人,应该的。”张远拍了拍老哥的肩膀。
也是做给其他人看。
跟着我,向我靠拢,有肉吃。
“你可给导演都调教出来了。”陈老哥将钱塞进兜里后,憋笑着说道。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张远厚着脸皮回道。
“哈哈哈……”
开拍前陈志辉可看的真真的,叶伟性正调整布光呢,张远看着场景摇摇头,叶导便虚着心主动上前询问。
“是哪里不对吗?”
“是有点不对。”张远转头看向他:“但你来问我,这件事很对。”
叶伟性清了清嗓子,已经快被张远调教成抖M了。
“太亮了。”张远指了指灯光布置好的点位。
“我们是模仿《精武门》。”
张远一说这话,叶伟性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被看穿了。
“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几版《精武门》的道馆战斗场面都有一个缺点,就是氛围。”
“老电影的设计,还是更偏普通商业片。”
“我们是新时代的剧组,得更讲究一些。”
“虹口道馆的原型梅机关是特务组织总部,地下有审讯室和水牢的。”
“这地方说好听是道馆,说不好听的就是魔窟。”
“魔窟有灯光明亮,富丽堂皇的吗?”
“得暗一些,还得有点脏。”
“地上让道具加一些未洗干净的血迹特效,深红干涸的那种。”
“再给个特写镜头,提醒观众这里曾经死过无数华夏武者。”
“这样后边叶问击败众人,全身而退才显得更为可贵。”
“对比,反差,给观众心理暗示。”
“灯光也是,氛围得阴沉。”
“不过叶问打斗时的灯光,得与其他师傅有区别。”
“武痴林,廖师傅都死在这里,所以布光要特别暗,还要浑浊。”
“到了叶问大战时,落顶光,多加一束。”
“有种老天爷照拂,天选之人的感觉。”
“井底多了一束光,好似他能带领华夏武术杀出重围,要这种感觉。”
“黑暗中唯一的光亮,懂不懂。”
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而第八艺术,就是电影。
能被称之为艺术,电影不光故事得迷人,镜头语言也是艺术的重要一环。
最顶级,最优秀的电影,每一帧镜头都是经过巧思和设计的。
所以优秀的导演,一定是想象力特别丰富,对形体,色彩,光线都特别敏感的人。
叶问在影片中是有转变升华的。
从一开始的富家子弟,独善其身,不愿收徒。
与同行较量也只是因为技痒。
到后来穷困潦倒,开始逐渐明白何为大家,何为小家。
无大家则无小家,逐渐扛起了民族大义。
还无私教导砂厂工人,无论男女老幼学习咏春,习武强身。
人物是有成长的。
不同阶段,对其塑造也得有所区别。
不光在表演上,妆容,动作,灯光,都得变化。
就像说书一样,越细致越不嫌细致。
观众可以看不出来,但你不能不做。
而港片的老毛病就是糙。
尤其是功夫片和喜剧片。
墨镜王虽然拖沓,但拍戏是真细致。
尤其画面灯光,每一镜都能当截图用。
听完张远的说法,叶伟性想了想,是有道理的。
怎么觉得他对画面的理解不比我这个专业的差呢……叶导挠头安排。
那是,张远可是从老谋子那边薅了不少的。
上一篇:我把幻想食材普及给了全世界!
下一篇:拿钱上恋综而已,都选我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