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别人听劝仿明星,你开局扮神明? 第632节

  老人闻言,不禁晒然一笑,心中暗赞这孩子的聪慧。但他还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如此,你便好好读书吧。日后若能考上道门大学,自然有机会接触到修行之法。”

  道门大学,乃是车迟国内首屈一指的道门学府,这一点,小小的吕岩也是心知肚明。但他还是摇了摇头,眼中满是不甘:“那太遥远了,要上大学还要等十几年呢。”

  吕岩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想等那么久,我想早点接触修行。”

  老人闻言,心中暗自思量,这吕岩倒真是个天生的求道之人。但他还是决定再考验考验他:“但若要修行,你便可能要与父母亲人分别。即便你自己无所谓,但你的父母亲人又该如何是好?”

  “而且,修行之路漫漫无期,一旦入了山中,可能一次闭关便是数年乃至数十年。对于寻常凡人来说,那便是一生匆匆而过。届时沧海桑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吕岩闻言,沉默了下来。他低着头,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老人见状,心中反而暗自赞叹:“这孩子虽有求道之心,但也并非是个无情无义之人。这样的心性,倒是难能可贵。”

  道门修行,与佛门不同,并不要求断绝七情六欲。相反,有不少派别的道士,甚至可以居家修行,与家人共度天伦之乐。

  若吕岩毫不犹豫地选择修行,反而可能并不适合道门。因为修行之路,不仅需要天赋和毅力,更需要一颗能够承受孤独和寂寞的心。

  见吕岩仍在沉思,老人也不再多言。他轻轻一挥手,吕岩只觉得眼前一花,再定睛看时,自己已经身处吕家村的村后。而原本站在眼前的老人,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吕岩既感慨于老人的不凡神通,也深知自己错过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他心中并未生出太多的遗憾。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已经有了想要追求的东西。他要先将老人提出的问题想明白,再去寻求真正的修行之道。

  另一边,老人升到了空中,摇身一变,化作了一只威风凛凛的天其称猴——程彩子。这六耳猕猴看着吕岩在分别后的表现,不住地点头赞叹。

  “有向道之心,却也并非绝情寡义之辈。这孩子,倒是不错。”六耳猕猴自语道,“只是光是这样,还不足以成为我的师弟。我还要再多多试探他一番才行。”

  林楠将考验吕岩的任务交给了六耳猕猴,自然也就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去行事。这吕岩,便是昔日华阳真人的转世。如今已在这世间度过了几个春秋,从一个婴儿长成了如今的稚童吕岩。

  他抛弃了一切,转世到了车迟国,因此与林楠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缘分,是否是师徒之缘,却并非注定的。林楠让六耳猕猴去试探他,若吕岩通不过试探,那么他们之间也未必会成为师徒。

  时光荏苒,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吕岩的学习态度变得认真了许多。自从那日见了“六耳猕猴”之后,他内心的求道之心便愈发强烈。虽然最后与“六耳猕猴”不欢而散,但他的求道之心却并未因此消逝。反而,他将这份渴望转化为了学习的动力。

  他想要通过努力学习,考上道门大学。届时,他也可以修行,也能成为家人的骄傲。因此,吕岩的成绩突飞猛进,在小学学堂中已经稳居榜首。老师称赞他,双亲也倍感欣慰。

  吕岩自身也多了一种动力和方向。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正一步步向着修行的大门迈进。

  然而,这一日,吕岩归家时,却远远地看到了不少人聚集在自己家门口。他们的面色都不对劲,仿佛发生了什么大事。吕岩心中顿时一突,莫名地感到一阵不妙。他赶忙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有左邻右舍见到了吕岩,一个个面色复杂。其中一个拉住吕岩的手,低声说道:“小吕岩呀,你父母都得了急病,在今天去世了!”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吕岩的脑海中炸响。他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思考能力。他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机械地向前走着。

  吕岩浑浑噩噩地过了很久,才渐渐反应过来。他甚至没有了哭泣的力气,只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开始以幼童之身操办自己家人的身后之事。

  在这个过程中,吕岩仿佛有了一种看破尘世的觉悟。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舞台之上,看着世间的纷纷扰扰,却再也无法激起心中的波澜。

  然而,当吕岩买来了棺木,准备收敛亲人尸首的时候,那些病逝的家人却突然活了过来。吕岩惊喜交加,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380章 修行

  这次经历让吕岩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虽然多了一颗看破世俗的心思,但却并非无情。

  反而,他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他明白了,修行之路虽然重要,但家人之间的情感却更加珍贵。

  转眼间,又过了小半年时间。吕岩的生活渐渐归于平静。他每天上学、放学、与家人相处,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光。

  这一日是大年初一,吕家村来了个乞丐。他靠在吕岩家的大门上讨钱,吕岩心地善良,便给了他一些钱。谁知那乞丐却贪心不足,在拿了钱之后还讨要这个、讨要那个。

  吕岩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一一给了他。只是他给得慢了一些,那乞丐便破口大骂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吕岩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再赔礼道歉。那乞丐这才笑着离开了。

  过了年,又一日,吕岩上街购买东西时遭遇了刁难。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一一应对了过去。

  这样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吕岩的生活中。他护羊、渡船、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他仿佛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在生活的战场上不断前行。

  过了一段日子之后,吕岩却再次遇到了一件怪事儿。这一日,他独坐家中。忽然间,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鬼神冒了出来,纷纷要来捉拿他。喊打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吕岩见状却并未惊慌失措,他平静地询问这些鬼神的来意。只见有几个夜叉押着一个血肉淋漓的囚犯走了过来。

  那囚犯见到了吕岩立刻大叫道:“吕岩!还我命来!我被你上辈子杀害了!你这辈子要为我偿命!”

  吕岩却是一点也不慌张,他冷静地询问:“既然你是我前世所杀,那你这被杀者为何现在却穿着囚服?”

  那囚犯嘴硬道:“我被你所杀还被你冤枉因此死后入狱!”

  吕岩摇了摇头道:“那只是你一家之辞无法验证。我今生的性命也无法为你抵了。”

  闻言那囚犯却丝毫不愿意罢休他张牙舞爪地朝吕岩扑来:“不行!我要你还我命来!”

  除了囚犯那夜叉此刻也帮助他一同朝着吕岩而来要让他偿命。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空中突然传来一道大喝声。顿时那些鬼神、囚徒、夜叉都尽皆消失不见了。

  同时有一道身影从空中落下还鼓掌赞叹。吕岩一看竟然是当初自己在村子外追了几十里的那位老人。

  他见到老人并未太过激动反而很冷静地询问道:“老爷爷自从见了你后我遭遇事情良多是否和你有所关系?”

  六耳猕猴闻言一愣他没想到这吕岩竟然已经察觉到了端倪。但他反而越发欣赏这个孩子了。他神色从容,嘴角微微上扬,不紧不慢地点了点头。随后,缓缓开口道:“不错,此前我对你设下十道考验,正是为了探查你的心性与品行是否端正。”

  六耳猕猴目光灼灼地盯着吕岩,接着问道:“如何?你心中可有怨言?”

  吕岩轻轻摇了摇头,神色平静而坚定,说道:“老爷爷,您虽多次试探于我,但并未对我造成丝毫伤害,也未曾危及我身边之人,我又怎会怪罪于您呢?”

  听闻此言,六耳猕猴看向吕岩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与赞许,他抚须而笑,说道:“佛门讲究出家之人需斩断七情六欲,方能证得正果。然而,我们道门却有着不同的理念,我们更看重‘尘心不灭,仙才难得’。之前对你的一番考验,便是想看看你除了求道之心外,是否还保留着一颗未被尘世磨灭的凡心。”

  “你本就怀揣着求道之心,但若不经考验,日后也难有得道的希望。如今,你已顺利通过了考验。”六耳猕猴顿了顿,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问道,“现在,你可还怀有求道之心?”

  吕岩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坚定,朗声答道:“有!”

  “好!”六耳猕猴双手抚掌,发出清脆的掌声,眼中满是赞赏,接着说道,“你虽有了得道的希望,但如今功德善行尚未圆满。今日,我便传授你一门‘点石成金成银’的黄白之术。你可用此术救济世人,利益众生。待你积满三千功德,行满八百善事,我自会前来度你成仙。”

  吕岩听闻六耳猕猴要传授自己这等神奇的法术,用以行善积德,却并未立刻欣喜若狂、失去理智。

  相反,他神色冷静,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恭敬地问道:“老爷爷,我想请教,用石头和铁变化而成的黄金、白银,在变化之后,是否还会发生其他变化?”

  六耳猕猴微微一怔,随即回答道:“三千年后,它们会恢复原本的本质。”

  吕岩听后,再次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如此看来,此法术虽能在一时之间造福世人,但三千年后,却会贻害后人。这岂不是得不偿失?既然如此,这法术不学也罢,我也不愿做这种只图眼前之利,却不顾后世之事。”

  被吕岩拒绝,六耳猕猴却并未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迈。他看着吕岩,眼中满是赞叹,说道:“仅凭你这颗善良的心,那‘三千’功德与‘八百’善行,便已在你心中悄然种下。积德行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行善的心意。你有如此善心,日后大道可期,定能有所成就!”

  说着,六耳猕猴的身躯微微一晃,原本那老人的模样渐渐消散,化作了自己的原身。只见他毛脸雷公嘴,身着一袭道袍,虽模样有些滑稽,但此刻却自有一股超凡脱俗的道家气度。

  吕岩见状,大为吃惊,脱口而出道:“大护法?”

  在整个车迟国,六耳猕猴的名声可谓如雷灌耳。他常常以各种猴毛化身,在车迟国的各个角落播放“影戏”,引得众人纷纷围观,故而在车迟国中声名远扬。车迟国中,无人不知六耳猕猴是大国师的首徒,也是护法大弟子,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大护法”。

  吕岩此刻也认出了六耳猕猴的身份,心中既惊讶又敬畏。

  六耳猕猴看着吕岩,面带微笑,说道:“我奉家师林楠之命,前来对你进行考察。如今,你已顺利通过考察,具备了入门修行的资质。”

  “只是,车迟国自有其法度,你在尘世中还有家庭牵挂,因此当下无法直接入门修行。”

  “你且回去好好学习,待日后考入道门大学,前往九极山,再拜入师父门下,那时你便是我的师弟了!”

  说着,六耳猕猴伸手拔下了三根毫毛,递到吕岩面前,说道:“这三根毫毛,便作为你的护身符,同时也是你入门的凭证。”

  吕岩一时间有些发愣,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六耳猕猴已将三根毫毛塞进了他的手中。随后,六耳猕猴身形一闪,一个跳跃,瞬间便跳到了空中,踩着云头,潇洒离去。

  原地只留下吕岩,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心中满是感慨。

  而就在六耳猕猴对吕岩进行试探的同时,林楠已踏上云霄,离开了人间,前往三清天中的某一重天,去拜访上清灵宝天尊。

  上清灵宝天尊,乃是三清之一,地位尊崇。在上古时期,他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号——通天教主。他曾创立了盛极一时的“截教”,门下弟子众多,势力庞大。然而,后来截教遭遇大劫,逐渐覆灭,门人弟子散落各方,截教的精义与教义也渐渐融入了道门道教之中,成为了道教基础的一部分。

  林楠从人间扶摇直上,直破云霄,朝着天庭之上飞去。不过,他并未经过南天门。因为这三清天,乃是三清真正的居所,位于天庭三十三天之上,堪称“天外天”。这三清天,早已超脱了三界的范畴,乃是三清各自开辟的独立世界,自成一格。

  林楠一路向上,终于来到了三十三天之外,抵达了上清境禹余天,也就是上清灵宝天尊的居所。

  林楠踏入这上清境禹余天,顿时感觉与外界大不相同。他本就打算进行那“三花化三清”的修行,其中太清之境已然修成。而在这上清境禹余天中,他隐隐感觉到体内的另一境界也开始蠢蠢欲动,似乎即将有所突破。

  “若能在此等环境下修行,上清之境指日可待。”林楠心中暗自思忖。

  这上清境禹余天乃是上清灵宝天尊亲手开辟,其中弥漫着他的气息,甚至蕴含着许多属于上清灵宝天尊的法则与奥秘。

  昔日,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其元神一分为三,化作了三清。三清不仅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力量,也象征着盘古的三魂。他们与天地交感,各自化作了始、元、玄三气。其中,元始天尊代表了“始”气,灵宝天尊代表了“元”气,道德天尊代表了“玄”气。这三种气,又分别代表了天地的三种不同状态。

  三清天,乃是三清各自开辟的世界,其中蕴含着他们自身的法则与修行道路。因此,三清天又被尊称为“三清圣境”,绝非一般人能够进入。除非是得到了三清的传承,并且自身修为达到一定境界的仙神,才有资格踏入这圣境之中。

  此刻,林楠身处这上清境禹余天,这里充满了根本的“元”气。林楠此前已经修成了代表太上的太清之境,也就是修出了一道根本的“玄”气。如今,在这充斥着“元”气的环境中,林楠仿佛看到了修成另外一三清之境的希望。

  林楠心中虽有所感应,但他深知此地乃是上清灵宝天尊的居所,不能贸然在此修行,以免失了礼数。

  而且,一踏入这上清圣境,林楠便感觉到了一股强大的意志,这意志仿佛在无形之中指引着他前行。

  林楠心中并无迷茫,他深知这股意志,定然就是上清灵宝天尊的意志,也是他此次前来要拜见的对象。

  遵循着这股指引,林楠朝着上清圣境的中心走去。

  在这圣境的中心,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宫殿,那便是上清灵宝天尊的居所。

  林楠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宫殿之中。在大殿的正中央,他看到了上清灵宝天尊端坐在那里。眼前的上清灵宝天尊,与三清观中的神像一般无二,只是多了几分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

  仅仅只是看着眼前的灵宝天尊,林楠便感觉仿佛窥见了大道的奥秘,心中有所领悟。

  “弟子林楠,拜见上清祖师!”林楠恭敬地跪地行礼,口中称呼的并非“天尊”,而是“祖师”。

  在道门之中,凡是道门弟子,都可尊称三清为祖师。然而,又有几人真的有胆子、有资格如此称呼三清呢?

  但林楠却有这份底气,他如此称呼,不仅拉近了与上清灵宝天尊的关系,更让二者之间多了几分渊源。

  其实,林楠如此称呼也并无不妥。自他踏入修行之路以来,所修行的便是“太上三天正法”,他所施展的金光咒等神通,口中诵念祈求的,皆是三清的力量。

  此时,上清灵宝天尊看着林楠,面上神色平静如水,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声音宏大而神圣,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林楠,车迟国师,道门道子,人间道主。”

  上清灵宝天尊的目光仿佛具有穿透力,将林楠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林楠只觉浑身上下仿佛被看穿了一般,但他并未抗拒,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上清灵宝天尊审视。

  过了片刻,上清灵宝天尊缓缓开口道:“你此番前来之意,吾已知晓。”

首节 上一节 63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爱情公寓从进派出所开始

下一篇: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