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256节

  一方是以工艺品厂保卫科科长包世宏为首的“守卫者”;

  一方是房地产公司雇请国际大盗麦克;

  一方是由道哥领衔的土贼团伙;

  最后是一个串联起保卫科科长一干人和毛贼的人物,就是厂长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谢小盟。 这四方“人马”目标不同、攻守不一,但却上演了一出真假变幻的人间闹剧。

  【接了偷翡翠这活的麦克一身酷装,戴著黑墨镜,拎著一个黑色旅行箱出现在机场的人流里,而他这副打扮显得甚是扎眼,来到路边—摘墨镜,准备伸手拦车。

  黑皮突然从后面蒙住他的眼睛:“你猜我是谁?”麦克:“先生,你认错人了。”

  这时,道哥和小军迅速拎起麦克放在身边的皮箱,上了刚刚停下的的士。

  黑皮:“听不出来么?再给你一次机会!”

  的士开走。

  麦克:“先生!放开,我不认识你。”

  黑皮松开手,转身消失在背后人群里。

  麦克睁开眼,揉揉眼睛回头看看,身后早已没人,他有些莫名其妙,再看自己的包,也没了,眉头一皱:“Shit!”再回头,只见茫茫人海,咬牙切齿:“我顶你个肺!”】

  看来是真的生气了,英语、粤语都骂出来了,而那带著浓重口音的台词蹦出来的时候,瞬间就和麦克原本那时尚精英的形象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

  “哈哈哈哈!”

  观众们的笑声顿时在影厅里响成一片。

  有人边笑边打趣道:“哎哟,这口音都给气出来了,可见气得不轻啊!”

  还有人附和著说:“本地小毛贼不讲武德,国际大盗出师不利,这情节太逗了。”

  另一位观众也忍不住感慨起来:““卧槽,这个套路我也中过,在网吧上网的时候,我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就被人这样搞走了,跟这个情节只能说一毛一样!”

  然而,像蒋万毅这种笑点高的人,面对这一幕却并未跟著大家一同笑出来。

  不仅如此,他甚至对其他人哄堂大笑的反应产生了深深的疑问。

  笑点在哪?你们是不是没看过真正的喜剧片?

  作为国产类型片的重要票仓,喜剧总是市场的宠儿、创作的热点。

  只要能满足笑的刚需,即使非典型喜剧《手机》也能因半部悬疑、半部搞笑的混搭乱拳坐在了2003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的位置上。

  但有不少喜剧电影,是夸张的肢体和语言居多,而用庸俗的“擦边球”话题制作笑料三观走偏的亦有之。

  蒋万毅期待的国产喜剧应该是这样,它是颗粒与毛边并存的现实主义作品,能照出“人的皮袍下的小”,它不算计亦不浮夸,能在正直的表达、怀揣著理想中引人会心一笑。

  简单来讲,就是不靠挑战公序良俗的行动博出位,不靠装疯卖傻的浮夸语言吸眼球,也不靠堆砌网络段子或是奚落某个群体来抖落笑料,用电影视听的本来语汇制造出的喜感。

  不过呢,虽然他是带著“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来的,但是他没有草率的就把《疯狂的石头》归到“烂片”中了,毕竟这才刚刚播了十来分钟,怎么都要看完才能下结论。

  而接下来的剧情,真假翡翠在罗汉寺里的两次替换构成了电影中最大的亮点。

  谢小盟借拍摄将真翡翠换为假翡翠,后与道哥的情人上床后被屈打成招,将真假颠倒,道哥一伙上演了一个“掉包计”,将真翡翠换回罗汉寺,在这期间,包世宏发现翡翠被掉包,但是在找真翡翠的过程中他并不知道三个土贼已经将“完璧归赵”,所以当从三个土盗贼的房间找到假翡翠时便将罗汉寺的真翡翠换出。

  两次的调换看似荒诞不经,但在逻辑上又合情合理,同时,在细节上又前后呼应,注意前因后果的对照。

  保安三宝在观摩翡翠时将托盘的底部划破,这成了包世宏发现翡翠被调换的铺垫,而三宝偶然从三个土贼的房间发现一个五万元的中奖号码,并留下“等我好消息”的纸条,这则是成了包世宏怀疑三宝偷换翡翠的最有利证据。

  这些不断抛出的层次不穷的幽默包袱,让观众们从头到尾保持著轻松的心态与观影的快感。

  “嘶……有点东西啊这部电影。”

  蒋万毅看得回味无穷,他觉得这是比冯小钢的《手机》更为出色的一部喜剧片。

  以他专业的角度来看,对小人物草根生存现实的关注,展现真实的华夏底色,是这部喜剧成功的另一个因素。

  从手机彩铃到冒牌“龙拳”的歌舞表演,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月薪只有500元却没有工开的工人,从不起眼的罗汉寺到卖苦力的“棒棒”,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笑料都是来自普通大众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而这些对社会的现实的微妙讽刺和合理的夸张,成为了俘获观众的关键。

  “感谢大家的支持。”

  电影播放结束,沈浪带著一众电影主创团队上台整齐划一地鞠躬,向观众、媒体记者以及影评人们致以最衷心的谢意。

  《疯狂的石头》的首映式到此画上了句号,而由它带来的口碑正以一种迅猛且持续的态势扩散。

  那么,到底是好口碑,还是差口碑,从明天正式上映首日的票房和评分就可以知道。(本章完)

第221章 ,都有事相求

  蓉城,一家酒店。

  沈浪一行人刚刚从电影院回来,带著观影后的些许余兴,柠浩和黄博正在他的房间里悠闲地聊著天。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忙巡演和各种颁奖典礼的事情,自从年会之后,就再也没见过柠浩和黄博了,所以这会儿正好借著这个机会了解一下他们俩的近况。

  聊了一会儿,黄博带著几分忐忑的神情对沈浪说道:“老板,我这儿有个情况想和您说一下,我有一个好朋友,把我推荐给了管琥导演,他们正在筹备一部电视剧叫《生存之民工》,这部剧讲的是民工们北漂生活,我觉得这个戏的题材特别接地气,而且里面的角色也挺吸引我的,所以就想著能不能接下这个戏。”

  他的这个“好朋友”是高琥,沈浪那版《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当初就是高琥带他进入演艺圈的,人情在这,人家开了这个口,他这性格呢,就一口答应下来了。

  可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他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接戏的自由身了,签进了巨浪影视,按照公司规定,所有的戏约商演等活动都是得由公司安排。

  所以,在这之前,他就先去找了柠浩和杜婷询问了一下情况,柠浩和杜婷听他说完后,都觉得这事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呢,还是建议他最好跟沈浪说一声。

  沈浪给公司旗下艺人的自由度是非常高的,只要不是那种特别烂的片子,他们要是想接,那就接呗,演员嘛,出来打拼不都是为了赚钱,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听了黄博的请求,当即道:“这事啊,没问题的,我让杜姐给你处理。”

  黄博闻言,顿时喜上眉梢,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赶忙连声道谢:“谢谢老板。”

  在原时空,他的演艺事业在这几年没什么起色,影视剧就一两部,直到2009年《疯狂的赛车》、《斗牛》两部电影上映后,演技得到肯定,戏约才慢慢多了。

  见黄博这边顺顺利利地搞定了自己接戏的事情,柠浩在一旁有点坐不住了,清了清嗓子后,开口对沈浪说道:“浪哥,我这儿也有个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沈浪见状,脸上依旧带著那温和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问道:“什么事?”

  柠浩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些许纠结的神情,犹豫了一下才接著道:“是这样的,浪哥,我和我两个朋友写了个剧本,但是呢……”

  然而说到这,他一下子卡住了,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准确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不过沈浪一听他前面说的这些,再结合他此刻为难的模样,心里就猜到了个大概,于是接过话头道:“但不是商业片,然后故事很好,你想要拍,对吗?”

  柠浩连忙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我们想要展现内蒙草原牧民们的生活,坚韧的老人,忙碌的父母,游走的商贩,天真的孩童……”

  生活在内蒙草原上的7岁男孩毕力格因为环境局限、见识太少,把捡到的桌球当成了夜明珠,当他和小伙伴达瓦、二锅头获悉桌球是国球时,三个小孩天真的想要把球送去燕京,后来毕力格进到城里读书,从此打开了他的眼界。

  沈浪听完,知道柠浩说的是《绿草地》这部电影了。

  这是柠浩在转型之前的第二部文艺片,剧本是他和他的妻子邢爱那一起创作的。

  只不过,剧情之平淡,节奏之缓慢,风格之独特,使得这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一般。

  而且,《绿草地》没有一点柠浩的风格,没有《疯狂的石头》那样巧妙精致的多线叙事手法,没有《疯狂的赛车》那样充满反转的小人物逆袭,也没有《无人区》那样流畅自如的节奏把控。

  在原时空,这部电影的问世,也是堪称魔难重重。

  从开机前的投资方撤资,柠浩自掏腰包筹资,到剧组人员频繁异动,无奈由司机兼做制片主任,再到开拍第二天,运送演员的车子翻车,临杀青时蒙古包起火,原本短短20多天的拍摄,因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完美交织,拍了大半年才结束。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柠浩的诚意和用心得到了业界的认可,获得了第8届魔都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奖提名,和第6届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其实,从作品深度来看,《绿草地》是柠浩离“大师”最近的一次,也可以看作是他告别文艺片创作的一封绝笔信。

  而对于“爱将”的梦想,沈浪肯定给予支持,当即道:“你这事啊,也没有问题。”

  现阶段,巨浪那边赚钱的项目已经很多了,类似这种小成本奔著拿奖去的项目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

  次日,沈浪早早地便离开了蓉城,奔赴巡演的下一站洛杉矶。

  此时,距离纽约站演唱会结束已然过去了五天。

  沈浪的第二张英文专辑《Voice of the world》和泰勒的个人首张专辑《惊涛Taylor Swift》,在正式发行之后,一路势如破竹,横扫了欧美十几个国家的音乐榜单。

  《Voice of the world》在美国仅仅五天的时间就卖出了50万张,直接登上了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的榜首之位,里面的两首主打歌《I'm Yours》和《Welcome to New York》分别占据了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的冠亚军之席。

  而《惊涛Taylor Swift》在美国五天的销量为15万张,位列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的第二名,两首主打歌《Shenlang》和《Love Story》则分列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的第三和第四。

  其中,《Love Story》这首歌由于巧妙地结合了威廉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极大地增加了故事性,充分凸显出少女对爱情满怀憧憬的细腻小心思,也正因如此,泰勒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国际关注,甚至超越了沈浪的那两首专辑主打歌,成功登上了英国和澳大利亚音乐榜单的冠军之位。

  《纽约时报》:沈浪掀起了第二轮流行音乐风暴!

  《美国娱乐周刊》:拿走格莱美7座奖杯仅半个月,沈浪又打开了他的格莱美新征程!

  《生活与风格周刊》:老师和学生一起横扫美国歌坛!

  《滚石》:两张专辑、四首歌曲霸榜,流行乐坛格局已被改写!

  《好莱坞报导》:据悉,已有三位奥斯卡导演有意与沈浪进行合作!

  《Variety》:沈浪的入侵不止歌坛,还有综艺,《美国好声音》海选已启动!

  ……

  美国主流的娱乐媒体都进行了报导,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通常情况下,歌手在格莱美颁奖典礼结束后不会急切地推出新专辑,原因在于格莱美效应所带来的关注度能够让其老专辑重新焕发出第二春,可以先借此机会再卖一波老专辑。

  但有个成语叫“趁热打铁”,沈浪更倾向于利用这些关注度来带动新专辑的销量。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这个做法是正确的。

  虽然发行了新专辑,但这并不意味著老专辑就无人问津了。

  实际上,新专辑的推出往往会引发人们对歌手过往作品的再度关注,一方面,新专辑中的音乐风格、主题等可能会让听众联想到歌手的老专辑,从而激发他们去回顾和购买老专辑的欲望;另一方面,随著歌手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新老粉丝都可能会对其整个音乐作品体系产生兴趣,进而去探索其以往的专辑。

  而与沈浪一直不对付的碧昂丝,在看到他和泰勒的专辑大卖后,心里极为不爽,从而加紧了新专辑的制作进度,试图在音乐市场上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地位。

  但是,沈浪却一直没有将碧昂丝当作真正的对手看待,所以他并不关心碧昂丝的动向,而是专注于自己在洛杉矶的演出,这次的嘉宾仍旧是泰勒,因为有专辑在卖的缘故,美国这边连著三场都是她,多曝光可以拉动关注和销量。

  泰勒在演出中也表现得十分卖力,她不想浪费来之不易的机会,更不想辜负沈浪的栽培。

首节 上一节 256/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下一篇: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