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41节

  果然中原地区哪哪都限制,不如西北自由,等明天把亲戚走一遍,再把苏明生的钱要过来,就赶紧离开这。

  “其实这个地方的零碎料子还是挺多的,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多少比种地强,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七八百的,一年能存不少,盖一个新房没问题。”

  几个人听着面露喜色,一个月七八百,以前想都不敢想。

  大壮嘿嘿笑着:“对了,阳子,你以后要不就留在这,咱们一块挖玉吧,你这一天比我们三个加起来都多,不老少了。”

  “人家阳子有脑子,哪能跟咱们一样出苦力,能在外面挣大钱,就最好不要窝在家里,我要不是拖家带口的,也想跟着阳子去和田发展了!”

  不过这话倒是提醒了苏阳,和田的玉石如今也是捉襟见肘了,其实到哪里都差不多,但是挖坑刨玉实在是累啊!

  能用脑子挣钱,谁特么想出力气。

  等回到和田,把鉴定所和玛丽艳河床的事忙活完,说不定还要过来这边,把这片荒地给包下来,这边的人工成本更便宜,再加上红旗玉器厂的的门路,让庞师傅给加工打磨,就可以大规模走货了。

  苏阳思索着,便来到了车子附近,把铁锨绑在了车顶上,大家上了车准备回去。

  眼下初一时节,玉器厂也不上班,估计要等几天才开工,只能把石头收起来放进苏阳的化肥袋子里,等过两天一起去厂里交货。

  第二天一早,村子里就热闹起来,走亲戚的开始准备礼物了,一般是带上几斤三刀子,两斤苹果,两瓶白酒。条件好的就再带上一箱牛奶,或者一箱八宝粥。

  “阳子,赶紧起床收拾收拾,咱们一会就去你姥爷家里。”苏老娘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东西了,把家里的肉都准备了一份,年前回来的晚,还没来得及去娘家看看,苏老娘脸上一直挂着笑。

  “知道了,妈。”苏阳起床刷了个牙,换上了一身干净衣服,初二走亲戚是很隆重的。

  初二都是先回娘家,谁家女儿嫁的好,谁家女婿有出息,这拿的礼多礼少很重要。

  外人也喜欢站在村口看热闹,尤其是那些头年刚结婚的新亲戚,带的东西都是成双成对的,好看。

  苏阳这次开着车,单从这个层面就已经足够有面了。

  苏老娘割了十几斤的熊肉,还有一半的猪肉,另外还打了几斤熊胆酒,以及山上采的一些蘑菇菌子,原本给大伯家的牛奶八宝粥也一并带上。

  足够丰盛。

  车子开出了门,就有人打招呼。

  “苏婶子这是走亲戚啊,带了多少礼啊?”

  “不多不多,都是些土特产,一些山货不值钱。”

  苏老娘笑着,摆着手,“走了他大娘。”

  那些人看着远去的车子,啧啧道:“现在苏老二家是真熬到头了,前半辈子受苦,后半辈子享福咯。”

  车子驶过村子,看到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距离远的骑着二八大杠,距离近的就拉着地板车,上面坐着老婆孩子。

  车子距离姜家村的时候,苏老娘就开始念叨着姜翠萍应该来了。她家距离姜家村近,只有五六公里,一脚油门的功夫就到了。

  另外还有苏阳的三姨姜翠铃,嫁给了原来公社的会计,是姐妹四个嫁的最好的,听说现在在乡里当什么主任。

  据说每年逢年过节的,来家里送礼的人都要排队,往年走亲戚的时候,她家带的东西最多。

  一进姜家村,就看到村口有一些妇女扯着老婆舌,指着苏阳的小轿车议论道:“你看这是老姜家的三闺女来了吧,这小汽车真拉风。”

  “不是,老三刚才来过了,我看这应该是老二闺女家的,听说人家迁到了新江,种几十亩的大果园,挣老鼻子钱了。”

  “对头,老姜家可是享了闺女的福了,三个闺女一个比一个阔气。”

  车子停在门口,苏阳下车,给二老打开车门,扶着苏老汉下车。

  苏老娘扯了扯自己的衣服,跟村口的几个人打了声招呼,虽然是嫁出去的老姑娘,但也都是大娘婶子的,认识。

  “小叔,小叔...你来了!”

  从门口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是三姨家的大孙女,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是三四岁。

  “静静,有没有想小叔?”苏阳一把将静静抱起,摸了摸脑袋。

  “想了!”静静看向苏老娘:“大姨,我也想你了。”

  “静静真乖,几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你妈来了吗?”

  “来了,都在屋里。”

  听到动静,屋里的几个人都出来了,姥爷拄着拐,扶着门框看了看。

  姜翠玲和姜翠萍也到了一会了,眼下出来正在屋里聊天,刚好聊到苏阳,就听到外面的动静。

  “大姐来了,好些年没见你了,身体可好啊?”

  “好好好,都好,你们也都好吧。”

  “听二姐说,你在和田日子过得苦啊,要实在不行咱就把户口迁过来,让大军在中间使使劲。”

  大军就是苏阳的三姨夫,带着一副眼镜,拆着棉衣夹克有些派头,文质彬彬的跟苏老汉让根烟。

  苏阳从车上开始卸货,于盛和静静跑过来帮忙,“阳哥,你咋拿了这么多东西,咱仨一趟都拿不完。”

  “不多。”苏阳笑笑:“静静小心点,别把酒给打了。”

  姜翠萍看到这些东西,心里酸酸的,“我说大姐,你带这么多肉,咱爹一个人能吃多少,他又不舍得扔,到时候再吃坏身体咋弄?”

  “放不坏,来之前都已经腌好风干了,能放一年呢。”苏老娘笑着:“家里肉多,阳子在那边打了两回野猪,还打过一头哈熊,像兔子野鸡什么的也不少,家里不缺肉,我这就给带回来了。”

  “三妹,等会走的时候你再切点,城里可没有这些东西,吃着比养的香。”

  姜翠铃心里一喜,高兴坏了,这些东西放在城里,价钱可是贵的没边,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谢谢大姐,现在阳子可真能干,听盛子说,阳子还承包了几百亩的河床,还开了个玉石鉴定所,这孩子今年算是开窍了,出息大了。”

  “孩子的事咱也不懂,反正能有个营生干就行....”

  几个姐妹说着话去了屋里聊天,几年没见,有很多话要说。

  苏阳听着三姨的话,暗自笑了笑,以前她可不是这种态度。

  过去见面的时候,两个姨都是一路货色,仗着自家有点闲钱,加上自己在家游手好闲,动不动就对自己说教,在困难的时候还跟他们借钱接济过。

  当今天看到他们一家人这么大的变化时,对苏阳有了重新的认知。

  女人进屋之后,男人就来到外面帮忙,搬了两趟才把东西搬完。

  苏阳从兜里掏出三百块钱,塞到大军手里:“三姨夫,这是以前跟你们借的钱,多一百是利息。”

  “你这....你不提这事我都忘了,你要是不够的话,就拿去花。”大军把钱让了让。

  “三姨夫,你不知道阳哥可厉害了,天天往银行存钱,一存都是好几千,都是我给办的。”于盛在一旁得意的补充道。

  “哎呦,苏老哥,你儿子现在可以的嘛,比我这个乡镇办公室主任都强嘛。”

  苏老汉一昧的笑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随后几个男人来到屋里跟姜老爷子聊会天,这么多外甥外甥女当中,老爷子对苏阳还是比较好的,以前苏阳小的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跟着姥爷生活过几年,在附近的老中医这里看病,打小是有感情的。

  “对了三姨夫,有个事想麻烦你给跑跑腿。”苏阳从兜里掏出一盒雪莲,让了一根。

  “啥事嘛你说,都是一家人,能帮的一定帮。”提到办事跑腿,这主任的派头就上来了。

  “是这样的,我家大伯侵占了我家六亩地,这些年也没个说法,我呢要追回我的赔偿,可人家死活赖账,这事村里的人都能作证,我如果报警的话,这事好办吗?”

  “害!我当啥事呢。”大军眯着眼抽着烟,把手往后一背:“这样吧阳子,回头你报警的时候,我给派出所打个电话,到时候吓唬吓唬就得了,把钱拿到就行了,毕竟都是一家人,弄太难看也不好。”

  “行,谢谢三姨夫。”

  随后大军眼睛一眯,似乎有话要说:“阳子,既然你在和田那边不错,咱们乡里也在搞什么对口支援嘛,回头能不能跟我去乡里做个报告,把你在和田的美好生活给大家讲讲咋样?”

  “做报告?”苏阳想了想:“行,需要的话我就去。”

  接下来的时间,几个人开始收拾那头哈熊肉,苏阳割下来一个腿给两个姨夫分了一些,随后开始切块炖肉的流程。

  往年都是谁混的不好,谁就主动就锅台那烧锅添柴,以前都是苏老汉,这次老于主动请缨,蹲在灶门口烧火了。

  大家对苏阳打哈熊的事情很好奇,便让苏阳把打熊的过程讲了一遍。

  “阳子,你们那还没禁枪?”大军好奇问道。

  “没有,可能过两年才禁,反正小口径是不禁,靠山吃山,得留个在家防身的。”

  “那你们政策还怪好嘞,不种地的时候还能跑个山挖个玉,比咱们这强多了,单一的农业经济难发展啊。”

  老爷子抽着烟听着话,坐着摇椅上问道:“对了,那你承包的几百亩河床,挖了多少玉啊?怎么挖的啊?”

  “以前都是人工用铲子挖,现在用挖机,一挖都是四五米深,再从土里分拣出来,拿到市场上去卖,不好的论斤称,好的一块就能卖几千,全凭运气.....”

  提起这事,苏阳想海沧村那边的黄河故道,便问道:“三姨夫,咱们乡里对玉石行业有扶持吗?”

  “玉石行业?玉矿?”大军皱眉想了想:“阳子,隔壁莱芜县才产玉,咱们镇上哪有什么玉石嘛。”

  “我是说万一有呢,乡里给不给政策关照?”

  大军皱眉快速思索了下,要是本乡镇能出现玉石料,往小了说,能带动本镇的经济发展。往大了说,这就是乡里的第二产业,是可以拿到台面上说的政绩。隔壁莱芜县不就是这样,凭借一个玉石矿,都快把自己打造成百强县了。

  “阳子,三姨夫给你撂句话,要是真有玉石料子,乡里必须全力大力扶持!”

  “行,那我心里就有数了。”苏阳点点头。

  苏阳之所以问这事,是因为昨晚上思来想去,还是不舍得放弃莱芜玉这块香饽饽,虽然现在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再等几年,就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时候就能打入国际市场。

  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力股。

  而且现在的莱芜玉矿只有莱芜南山坡一家,像黄河故道那种地方,根本没人发掘,就算是有人发现,大家也基本不认识,土里挖出石头没什么稀奇的。

  到时候先把黄河故道给承包下来,拿到镇上的开发批文,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开采,成为第二个莱芜玉矿!

第148章 签合同干生意

首节 上一节 141/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