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64节
“是啊,到时候鉴定所的生意可就火了嘛。”
苏阳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层面,不得不说,商人的眼光永远是超前的。所以他们才想提前规划,届时分一杯羹。
“那行,到时候你们继续挂着广告,有单子我做,咱们三七分成怎么样?”
几位商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纷纷点头同意。
他们心里清楚,鉴定生意最关键的并非技术或人力,而是官方认可的资质。
放眼整个和田地区,具备这种资质的鉴定机构除了玉石协会,苏阳这里就是唯一。
正当众人准备敲定合作细节时,门口走进来两个人,一老一少,从面相来看,应是父子。
几个人立刻在门前让出一条道来。
也想再见识一下苏阳的鉴定能力。
“听说你们这有个年轻的鉴定专家叫苏阳,我想让他帮我鉴定一下。”
一进门,年轻的巴郎子就开口道,让苏阳下意识警惕了起来。
这分明就是冲自己来的。
一打听,果然情况比较复杂。
年轻的巴郎子看样子三十多岁,面色灰黄,并非是本地人,身穿洗的发白的蓝黑色西装,眼神在屋里有些飘忽不定。
身后的老头五十左右,穿着羊皮子袄,双手操在袖筒里,操着一口北方口音。
“老板,俺这里有一些玉珠子,你给俺看看呗。”
随后年轻的巴郎子从兜里踏出一块灰布,打开后摊在柜台上。
几个人凑着看了过来,有几颗白色的珠子零零散散散落在桌面上,颜色糯白发黄,在自然光下泛着温吞的光。
老侯捏起一颗凑到眼前,珠子约莫拇指盖大小,表面浮着层浑浊的油膜,像是被岁月沁透的色。对着光转两圈,隐约能瞧见絮状的云纹,却像是蒙了层薄纱。
“这珠子成色不错嘛。”老侯悄然出声,又捡起几颗珠子看了看,“确实是和田白玉,还是水料。”
其余几人也一一照看,基本上没有什么其他意见。
像这些珠子,二十几颗,大小均匀,光泽厚重带感,可以穿成手串,能卖几百块钱。
苏阳倒是意味的看向那对父子,隐隐觉的没那么简单。
玉,确实是货真价值的和田白玉,而且还是一级白。
只是故意做旧,就有些说不通了!
这种用白玉再茶沁的方法,属于文物的做旧手段,可和田白玉本身就有价值,没必要做旧后再跑来鉴定。
仔细看去,玉珠的细孔边缘似乎用粗砂纸打磨过,孔口还粘着星星点点的玉粉。
正宗的和田玉珠打孔多用金刚砂慢钻,断不会留下这般狼藉痕迹。
其中有些珠子细孔处裂了细纹,渗进去的土沁在裂缝里凝成褐线,乍看倒像籽料的“水草沁“。
真真假假混杂一起,确实难辨。
刚才老侯捏的那几颗确实是真的。
在没有系统的帮助下,苏阳已经是半个鉴定专家了。
不过,当苏阳随即捏起一颗珠子时,看到系统的提示信息还是有些打眼了。
【种类:白玉/一级白】
【特点:年代深远、糯白哑光】
【产地:汉末/和田尼雅】
【价值:1000】
苏阳立刻惊了一下,这一颗珠子一千,二十几颗就够判无期了,盗卖国家文物资源,在当时还是重罪。
哪怕是帮忙鉴定,都吃不了兜着走。
尼雅是汉朝时发源于昆仑山吕士塔格冰川的一条河流,当地叫做尼雅河。
不过在公元300年时,尼雅河就和汉王朝一样逐渐枯竭,成为历史一撇。
河水虽然枯竭,却诞生了灿烂的尼雅河文明,也就是从《鬼吹灯》中耳熟能详的精绝古国。
那个地方就位于和田MF县以北约一百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也就是这两年,XJ考古队和日本开始了联合挖掘,慢慢将精绝古国展露出来。
一直到97年才发掘完成,被成为“尼雅遗址。”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珠子是出自于尼雅遗址中的精绝古国,在没正式发掘之前,有些“地老鼠”就已经搞了不少好东西。
那二人似乎看出苏阳有些疑虑,便立刻接道:“这是俺们祖传的珠子,现在急等着用钱,你给俺出个证书嘛,俺也好卖钱。”
苏阳笑了笑,这俩人看着也本分,可句句都有纰漏。
按理说这种祖传的珠子,可以直接去古玩店出售,压根用不着鉴定,而且一进门就点名找自己鉴定,明摆着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
“这特么是谁啊,给自己下这么大的套!”
第163章 专家来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苏阳脑海里冒出这么一句话,这是挖社会主义资产,属于文物盗窃,连最基本的思想觉悟都没有了。
自己要是松口给鉴定了,那说不定就会被有些人利用,奖励自己一双银手镯。
苏阳看向身边的几个人,老侯盘桓着核桃,其余人交流着玉珠子,看样子也不是他们,但凡说上一嘴,苏阳都能把他们薅下水,参一个连坐之罪。
过了几分钟,苏阳拿着珠子挨个看了看,有些是货真价实的文物珠子,有些则是通过茶沁做旧的。
“对了,你们是怎么听说这里有个年轻的鉴定专家的?”
听闻此话,二人一愣。
年长的男人立刻打起圆场:“是我们这边有一个朋友,经常在附近转悠,以前在这里买过东西,是他推荐我们来的。”
“今天一看,果然是年轻的专家,以前从来没见过,看来是来对了。”儿子也说道:“苏专家给看的咋样,保真不?”
苏阳憋笑抬头问道:“哦?你知道我姓苏?”
“俺知道啊,朋友给俺们说的,说有个专家姓苏,挺厉害的。”
“对对对,朋友说的。”
苏阳放下珠子,摘掉了手套,看向那对父子:“你们这个朋友,不会是姓吴吧?刚好我也有个朋友姓吴。”
被苏阳的眼神盯着,二人神情有些慌张,急忙解释道:“不不不,我朋友...不姓吴,姓张。”
从他们慌张的表情来看,就已经露馅了,不过苏阳还是点点头,继续说道:“不对吧老哥,我这店里的账本上,可从来没有姓张的人来过,你是不是记错了?”
对方支支吾吾的应道:“这个....可能是周,俺可能记错了。苏专家,要不咱还是看珠子吧,我朋友是谁不重要。”
苏阳瞧了一眼二人,再聚焦看了眼门外,有一个年轻的汉子守在门外,凶神恶煞的,一膀子肌肉,从二人进门后就一直鬼鬼祟祟的,盯着二人的举止。
这更加坚定了苏阳的猜想,是有人给自己下套。
放眼和田,跟自己有仇的也就吴亮一个人了,因为古丽的事,早就想把自己大卸八块了,后来在玛丽艳河床上又屡屡吃瘪。在新年会上成为苏阳的陪衬绿叶,忍受着苏阳的光芒万丈。
估计这次过年,都没心情回喀什老家了。
只是没想到,对方会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想让自己吃上官司。
苏阳看了眼二人,说道:
“这珠子不错,值点钱。”
“值多少?”
“不少,一个房子,两个镯子,保镖若干。”
俩人一听,顿时一乐,心想那人没坑咱,只要出了证书,把珠子一卖。后半辈子就再也不用下坑掏洞了。
“咦,你个憨逼!不对啊,咋听着这画面这么熟悉呢?”中年男人脸色一怔,突然想到似曾相识的画面,心里一慌。
“龟孙,他这是哄咱嘞!”
“哄你咋啦?你不是说这是你们祖宗传下来的,咋?精绝女王啥时候去河南找了个对象?”
几个人听着苏阳的话,有些莫名其妙,这跟精绝女王能扯上关系?这就有点扯了吧。
不过下一刻苏阳掏出了手机,准备摁那熟悉的三个数字。两个人一看形势不妙,立刻抓起桌子上珠子就往外跑。
苏阳也懒得去追,自打去年尼雅遗址开挖以后,全国各地的地老鼠就往和田这边来了,多多少少碰到过一些。
真真假假的玉石料子,甚至他妈的印着康熙大印的玉坠子,都说是从精绝墓里流出来的,你说扯不扯。
“什么情况苏阳?那俩人跑什么啊?都还没鉴定完呢。”古丽一脸茫然的看着那二人,转眼就没影了。
不过旁边的几个人算是看明白了,听着几个关键词,稍微联想一下就能对上号。
“巴郎子,你说那些个珠子是尼雅城的文物?”老侯有些后知后觉。
“是的嘛,应该是先前从那附近挖出来的,不过有真有假,不好分辨。”
几个人一听,眼神流露一抹担忧,刚才珠子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几个人可都是建言献策了。
“巴郎子,我们这不会...违法了吧?”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