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72节

  古丽洗着菜,看着苏阳在锅台忙碌的样子,满眼的幸福。

  这年头,男人都是不下厨的,这是时代的偏见,古丽自然很反感。现在看到苏阳认真做菜的样子,也没有什么偏见,自己算是找对人了。

  苏阳最拿手的就是黄河大鲤鱼,历史上这道菜共有四道做法,陈氏牡丹花刀、北宋宫廷遗风、盛唐武火技法、渔民古早技法。

  现在最通俗的就是陈氏做法,腌制半日,再三次过油定型,呈“鲫鱼跃龙门”之势,外焦里嫩,翘尾展鳍。

  最后再来一勺子糖醋浇在上面,点缀两叶香菜,酥肉蘸汁,回味无穷。

  在一阵油炸烹饪中,一道道美食相继出锅。

  一共八菜一汤,两个人轮流端上了桌子。

  苏老娘站起起身:“我去厨房帮帮忙。”

  卡布提拉住了苏老娘胳膊,明白其中意思:“老姐姐你就坐下嘛,我们这里可没有女人不上桌的道理嘛。”

  “是嘛,咱们现在都第九个五年计划了嘛,深化改革,消除封建的基本方针要彻底落实撒!”

  尤其是江老,看到黄河大鲤鱼的腾跃造型,眼睛都直了,督促着大家赶紧动筷子。

  “叨菜叨菜...苏阳这巴郎子可不光眼光了不得,这做菜的功夫也了不得嘛。”

  苏阳笑笑:“江老,您就别夸我了,赶紧尝尝我这手艺咋样?”

  “好嘛好嘛,知道我老头子嘴馋,把馋虫都勾出来了撒。”江老吃了一口菜,顿时竖起了大拇指:“嗯!不错,好巴适嘛。”

  卡布提经常应酬,天南地北的菜也吃过不少,不过品尝过苏阳的手艺后,也是赞不绝口:“巴郎子,没想到这有这手艺,这可比外面大饭店的师傅好吃多了嘛。”

  二老对视一眼,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只能干巴巴的陪笑。

  平时苏阳在家都是饭来张口,饭做好了蹲在锅里,起床了再去吃,厨房都没进过几次,啥时候会做这么多菜了。

  江老起了瓶白酒,给几个人各自倒了一杯,不过苏阳却推辞了:“江老,开车不喝酒嘛。”

  “行嘛行嘛,那你老汉就要多喝点了嘛!”

  江老转眼就给苏老汉满上了,老汉脸上挤出一脸褶子,也是高兴的来者不拒。

  “对了巴郎子,听古丽说,那块三级河床你让吴亮入了一半的股,这是咋回事嘛?”卡布提疑惑的问道,如果真的出货,让出去一半就说不过去了。

  “我看过那段河床,其实出货率很低,可能连承包费都赚不回来,更别说什么人工成本了,这个时候有人主动入股,那就平均下损失嘛。”

  苏阳笑了笑,一副得意的表情,“过两天你们就知道结果了嘛。”

  卡布提和江老也是半信半疑,地底下的东西谁又能说得准呢。

  但是苏阳的话,卡布提现在都选择相信,他说出货率低,那八成是不高。

  “那你那片的三级河床,为什么总是出好货嘛,这说不过去了嘛!”卡布提一直好奇这件事,同样都是三级,怎么差别这么大。

  苏阳看着这里也没有外人,便说道:

  “阿达西,其实35号坐标地段原本高低差比较大,河床偏陡坡,上面被砂石覆盖,所以玉石层埋的比较深,上面虽然也有很多坑洞,但并没有挖到玉石层,严格来讲这属于完全未开发的河床,所以能出一些好货。”

  几个人一听,皱着眉头思索,没想到河床上这有这层门道。

  “巴郎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嘛?”江老问道。

  “从河堤也能看出来嘛,都快成地上河了,而且河堤的砂石层明显断节,就很好推断了嘛!”

  苏阳想到河堤可以看到河床断层,便作用初中地理知识解释了一番。

  大家跟着点点头,似乎也就想通了。

  “巴郎子,等你跟古丽这事成了,上游的那个一级河床,我准备就交给古丽打理,你就多帮帮她嘛,算是嫁妆了嘛。”

  “行,我会全力帮的。”

  江老察觉话中意思,便举杯起来:“哎呦,那就太好了嘛,你这老丈人可是够意思了哦!再说了,我徒弟这瓜娃子脑袋瓜聪明的很呢,来来来,喝一杯撒。”

  苏老汉也开心的举起杯子,听得出来,这老丈人是比较认可苏阳的,那他们就放心了。

  饭后,几个人醉醺醺的散场,苏老娘将老汉扶进车里就呼呼大睡了。

  苏阳跟古丽在附近走了一圈,随后便开车回家了。

  回到家里,苏老汉便倒在床上睡觉了,苏老娘说,“人家说,今年找个时间把婚定下来,至于彩礼嘛,人家也没提,估计也看不上咱们家这三瓜俩枣的,到时候你多帮衬着古丽,那丫头我看着水灵,也勤快,是个好孩子。”

  “我知道,那边我会多帮忙的。”

  苏阳停好车子,来到了北大窑,现在玛瑙组的鉴定工作已经开始了,经过几天的笔杆子学习,现在上手的时候,虽然有些生疏,但是正确率并不低。

  “蒙古产玛瑙共有九色,红、蓝、绿、黄、白、黑、糖心、脉筋、眼睛。不过判断价值就看产地,一个是肯特省的巴图瑙勒布地区,一个是戈壁沙漠玛瑙....”

  艾孜买提手中拿着一颗红色玛瑙,跟大家说着。陈大明他们手里捏着本子,边听边记。

  好在这批货都是红玛瑙,专一分类学起来更快。

  苏阳也跟着听了一会。

  蒙古的玛瑙价值分两类,其中最值钱的肯特省玛瑙,另外都是通货,原石也很便宜。

  想这是玛瑙料子,大部分是从肯特省来的,但也有一些来自戈壁沙漠,混杂在一起,八成也是弄个浑水摸鱼。

  鉴定组就需要把他们挑出来,挨个打上标签。

  要是打错了标签,或者误判,难免有人来找麻烦,甚至来砸场子。

  一切都得细心为上。

  玛瑙除了国内的需求大之外,还有印度、波斯、日本等佛教国家同样有需求。

  在佛教历史中,玛瑙一直都是神圣的器物,在南北朝佛教文化最兴盛的时候,鸠摩罗在《妙法莲华经》种就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

  同样也被视为佛家七宝之一,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这也是玛瑙价值被炒起来的文化来源。

  就如同和田玉一般,在华夏文明中《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璧、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代表天地诸神,成为帝皇权利的象征,并赋予仁、义、智、勇、洁的优秀品德。

  所以玩玉并不是单单的一种物理上的石头,更是一种背后的文化。

第168章 国宝帮

  苏阳听完艾孜买提的话后,上前去打了个招呼,“阿达西,辛苦你了嘛!”

  “不辛苦嘛,大家愿意学,那我也很愿意跟大家倾囊相授嘛,我这点本事藏着也是藏着,倒不如传授出来嘛。”

  专家不愧是专家,这思想觉悟无人能及,压根不在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敝见。

  艾孜买提放下手中玛瑙,看向大家:“大家的进步都很多,今天就可以上手了,到时候我会再检查一遍,有什么不对的,我再帮忙指正。”

  “阿达西,真是太感谢你了!”苏阳握紧了艾孜买提的手,下意识看向刘小成,刘小成暗中点头,大概是将车马费塞了过去。

  思想觉悟也是需要底层建筑的嘛。

  这时,陈大明拿起一块玛瑙料走了过来,在苏阳面前晃了晃,“阳子,考考你,你看这是什么料子?”

  大家回头看去,陈大明手中那个二十公分长的料子,顿时笑出声来,因为这块料子长的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二婶子回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立马上前摸了摸,“哎呦,这家伙真大唉,你别说,比你二叔的好看多了!”

  有些脸皮子薄的妇女赶紧把头扭过去,装做看不懂的样子,羞涩的低着头,实则从人缝里偷瞄了几眼。

  苏阳也是一愣,这玩意长的真特么险恶啊,怪不得有些女同志害羞了。

  陈大明得意的介绍起来:“阳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叫筋脉玛瑙,一般就是这种长条形,表面有一条条的筋脉,就跟那啥似的,值老鼻子钱了。”

  “唉呀妈呀,谁有钱买这玩意啊,摆在家里还不够那啥的。”高平高方俩大姑娘,羞涩的说道。

  “那咋啦,等我有钱了,高低也整一个,用起来多省事,比天天鼓捣你二叔强!”

  二婶子咧嘴就是开火车,整得人家小姐妹耳根子一红,埋下头来。

  “好了,大家玩笑归玩笑,但是鉴定的时候还是得打起精神,咱们鉴定所的宗旨就是百分百的正确率!”

  “放心吧阳子,俺们都认真着呢。”

  苏阳满意的点点头,随后便来到玉雕鉴定组这里。

  这个相对来说有些难度,不过料子比较少,大家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和检查。

  二虎子此时正在对一件复杂的玉雕发呆,从器型上来看,有五公斤左右,个头较大,但是雕刻手法和其他玉制品相比,远远高出一头。

  这应该出自于玉器厂的老师傅之手。

  要说是出自大师之手也不为过,这个也算是整批料子中最值钱的一件了。

  这块是青玉所雕,上方山影叠嶂,下方冠木丛丛,中部自高山之上,还有一条溪流穿过,山下有一老夫手持工具劳作,小小的石头上包罗万象,如同一副山水画。

  从雕刻工艺来看,巧妙运用了俏色雕、透雕和镂空雕的手法,将这块青玉的浓郁沁色与青山翠林相结合,一切恰到好处。

  “二虎,发什么呆呢?”

  二虎子一愣,回过神来。

  “阳子,你看这个玉雕,我们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一座山一条河一个人,这是干啥呢这是?”

  苏阳俯身看去,青玉的颜色越发浓郁,是难得一见的极品,而这个作品接近“满雕”的状态,兴许是什么历史典籍。

  苏阳尝试打开“玉雕大师”的技能,尝试得到一些启示,随即眼前浮现出玉石的样子,以及图型示意。

  “仿清大禹治水图青玉山!”

首节 上一节 172/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