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98节
“朋友,那些羊是为了你的血耳嘛!”阿力普随手掏出一株,指着上面的孢子:“这些孢子粉已经熟了,这些都是有毒的嘛,人吸了这些孢子粉,脑子就跟浆糊一样,胡里麻汤的嘛。”
“是的嘛,那些岩羊要是践踏到这些血耳,孢子粉就吸到肚子里了嘛,脑子就胡里麻汤的,就开始追你了嘛。”
苏阳听着他们的解释,半知半懂。
这些东西,系统中并没有什么信息提示啊,看来这就是山里人的经验了。
从他们的描述中,苏阳认识到,这些孢子粉应该是有致幻的效果,所以那只中枪的岩羊就像是感觉不到疼痛一样,玩命似的攻击。
在《西疆药典》记载:“血耳毒在伞而药在根,需以冰泉镇之,有催麻止疼奇效。”有些本地的疆医,会用这种孢子粉作为止疼的麻药。
苏阳站起身来,将这些血耳放到了木屋后面,用废报纸给遮上,省的再被孢子粉祸害,等走的时候再带上。
不过经过这么一遭,苏阳今天上午没什么收获,看来下午还要再去一趟了。
午后阳光斜斜地洒在河谷里,羊群懒洋洋地趴在草地上,偶尔有几只小羊羔蹦跶着去追虫子,蹄子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溅起细小的草屑。
大家也开始烧火做饭,都是一群老爷们,也没什么讲究的,东西煮熟了就能吃。不过苏阳还是撸起袖子准备下厨了,中午有人在河谷中薅了一些野菜,在河边洗洗,用刀切成段,就可以炒着吃了。
但是按照外面人的吃法,是需要放葱姜蒜和调味料的,眼下能找到的材料都放了进去,等油热出香味再放青菜,这样炒出来的菜更香。
苏阳一边做,一边给大家讲解。
但是从大家茫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似乎这样很麻烦,还是算了。
在讲究温饱的部落里,就别讲究什么美味技巧了。
随后大家每人一个囊饼子,用筷子夹上一坨菜,饼子对折一卷,就咬着吃了起来,格外豪横。
吃过饭,苏阳跟着阿力普跳进了羊圈。
羊圈外围的栏杆已经修补好了,剩下的就是平整里面的干草,晚上窝在地上没那么冷。尤其还有十几只小羊羔,天冷容易生病,死了就得不偿失了。
苏阳将卷里的草给割了一些,整齐的铺在角落里,上面再撒一层黄沙干土,上面再铺一层干草,再用黄沙盖上,这样反复几次,就把趴窝的地方给垫高了,这样能防潮防生病。
到时候清理的时候,直接铲掉底下的草层就好了。
半下午的时候,苏阳将带来的渔网给修补了一下,上次被自己在河里抄石头,已经破了好几个洞。
缝补好渔网,苏阳便和阿力普一起来到前面水流较宽的河面上。
附近有几只羊正在河边喝水,苏阳扔了几块石头将它们赶走。
“去去去,去那边喝去....”苏阳看向阿力普:“阿达西,这边水看起来深,就在这下网吧。”
“行嘛。”阿力普也扛着抄网大步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同伴,准备割一些干草回去铺床,垫在羊皮子下面软和。
河水从远处的昆仑山里发源而来,一路上泛着粼粼波光,像是撒了一层碎金。
苏阳和阿力普站在河边注视着水面,没过多久,就拎着抄网“唰”的一声伸进水里,河水哗啦啦地流淌,带着冰川的寒气,溅起的水珠打在两人身上,凉丝丝的。
“这雪水真冷啊,跟冰碴子似的。”阿力普缩了缩脖子,把袖子往上卷了卷,露出结实的小臂。
“冷才好啊,鱼都往浅水处跑,好抓。”苏阳眯着眼,盯着河面,随后低声说道:“来了,别动。”
阿力普立刻屏住呼吸,顺着苏阳的视线看去。果然,几条黑影在水下游动,鱼鳍划开水面,看样子个头不大,应该是高山鳅。
“一、二、三!”
苏阳猛地一挥手,两个人朝着黑影两面夹击,像两只大手,把鱼群逼到了浅滩。
“有了!”苏阳低喝一声,手腕一抖,渔网从水里提起,几条体型瘦长的高山鳅在网里扑腾着,鳞片在夕阳下闪着银光。
阿力普凑过来看了一眼,咧嘴笑了:“哟,这鱼个头正好,晚上可以炖汤喝嘛。”
苏阳也有些高兴,赶路的这么长时间,一直吃的都是羊肉和菌子,嘴巴早就吃腻了,现在终于能换换口味了。
鱼抖落在地上,苏阳摘下一根干草,顺着鱼嘴穿过去,从鱼鳍里穿出来,一把给提溜起来。
“我们再捉几条吧,晚上多炖点,大家也都馋嘴了嘛。”
阿力普说着,又将抄网探到河底,连续趟了几遍,抬起来的时候,里面空空如也。
阿力普朝苏阳投来求助的眼神。
苏阳笑了笑,拎着抄网来到河边,将网探了下去,“抄鱼跟钓鱼一个道理,都需要耐心的,把网放下去等,守株待兔。”
果然没过多久,水底就有了动静,苏阳一个反应,直接将网从水底抄了过去,用力往上一提,两条鱼就露出了水面。
阿力普和两个同伴,露出惊喜的神色。
随后他们就用这种办法,一共捞了十几条的高山鳅,鱼身上虽然没有二两肉,但是放在锅里,搭配一些野菜和菌子,再来个鱼汤泡饼,也能喝下去两碗。
直到半下午的时候,苏阳他们回到了住的地方,随后就开始鼓捣鱼。
阿力普他们从附近捡了一些柴火,这一路上牛粪也已经烧完了,河谷平原上也没有发现牛粪,只能捡碎柴和干草。
大家闲着没事,也凑在锅边看着苏阳下厨,嘴里叼着烟,一副悠然的姿态。
哈桑在土灶旁烧火,跟大家说道:“明天就是四月十五,羌朵族的人会来我们这里,大家早晨起早一点嘛。”
阿力普应道:“放心嘛,大家起的都很早,礼物都准备好了嘛,等接回姑娘,就送你回部落。”
哈桑站起身来,单手放在胸口行了个礼,示意对大家的感谢。
苏阳将鱼下了锅,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你娶老婆就是我娶老婆....你老婆就是大家的老婆,呸,我的意思是...”
“哈哈哈...”大家笑了起来,“朋友,你说的没错嘛,哈桑的老婆就是我们部落的老婆,以后我们塔吉克人和羌朵族就有关系了嘛,我们的牛羊,以后就可以跟他们能换东西了嘛。”
苏阳愣了愣神,这地方说白了是羌朵族的地盘,牧场就是部落生存的根本。有了这种“政治联姻”,彼此之间就没有隔阂了。
第184章 羌朵族昆仑冰玉
鱼汤在锅里“咕噜咕噜”的冒着泡,苏阳掀开锅盖,又撒上一把盐粒子,添上几根野葱,随后就开始盛碗吃饭了。
大家拿着瓷缸子围着锅台,早就已经口水直流了,每人两条小鱼,鱼汤管够。
大家开心的站在门口吃了起来。
这一顿饭吃的很香,可毕竟他们捞鱼也花了大把的时间,所以隔三差五的吃一次就行,好东西也不能天天吃。
吃过饭后,哈桑他们在羊圈数羊,两三天数一次,心里好有个数,如果少了羊,说明这里的草场有什么潜在的危险。
他们先在羊圈里分出一道围栏,将羊群一个个赶往另一个圈里,两个人站在围栏处默数,最后两个人对上一遍数目就行了。
苏阳则来到屋里,将兜里刮来的岩盐放到碗里,再用一块石头反复碾压,压成粉末状,挑出里面的杂草和碎石子。
随后再用反复扬洒,将里面的杂质吹走,剩下的就是晶莹剔透的盐粒子。
苏阳取出盆子奢侈的舀了半盆玉米面粉,添上水开始和面,最后撒上一些岩盐,盖上羊皮子,等明天早晨就可以发酵好了。
第二天早晨,大家起的都很早,随后开始打扫卫生,将院子周围的杂草全都堆放在一块,将木屋外面的木头用抹布清洗一遍,洗掉霉点和木斑。
这一番清洗下来,木屋格外敞亮,焕然一新,就跟新的一样。
苏阳则掀开昨天的面盆,面也已经发发酵好了,蓬松的气孔又密又松,看来这岩盐的碱性还不错。
按照山东老家的做法,苏阳将馒头做成拳头大小,随后便下了锅,大火烧了起来。
大家忙好这一些外面的太阳才缓缓露头,映在宽阔的草地上,分外好看。
等太阳完全的出来的时候,馒头就已经蒸好了,大家趁热每人拿起一个啃了起来。
阿力普他们没吃过这种馒头,捏在手里软乎乎的,很有弹性,不由得乐了起来。
“阿达西,这个可比馕饼子软乎多了嘛,太好吃了!”
“那是,馕饼子那么硬的东西,牙口不好的只能泡羊奶茶了。”
大家吃着馒头,随手薅几根野葱,夹在馒头里面吃的津津有味。
苏阳将剩下的馒头收了起来,这剩下的是给远来的客人的。
刚收好馒头,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家抬头望去,在对面的山谷处,有十几匹马扬鞭跑了过来。
哈桑走上前看看,顿时欣喜:“羌朵族的人来了!”
大家立刻凑上前准备迎接他们。
十几匹马个个肌肉厚实,由远及近,没多久就来到了身前。
这些人长得跟阿力普他们差不多,脸色黝黑发红,身穿羊皮大袄,脚蹬牛皮长靴,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丝带,和这些大老爷们显得格格不入。
就是头顶的兽皮帽很有个性,说是羊皮帽,更像是羊头,因为还有两只羊角好好竖起,羊眼羊嘴的位置清晰可见。
就像是把羊皮完整的从羊头上剥下来,做成的帽子,有点像东北的鄂伦春族的兽皮帽。
十几个人笑着下了马,身后的人立刻迎上去接过缰绳。
为首的中年男人,头上戴的鹿皮帽,两个长长的鹿角竖在两旁,跟大明朝的官帽一般。
“欢迎你嘛老朋友!”中年男人贴近阿力普,来了一个男人之间的拥抱。
“库克,谢谢你我的朋友,这么远的路程,还特意跑过来,快到屋里坐嘛!”
阿力普拉着为首的一个中年汉子,大步流星的朝着屋里走去,屋里早已经收拾好位置,苏阳还掏出了从外面带来的茶叶。
只是没有茶盏,用的是打磨过的牛角杯,看起来格外霸气。
“这是刚出锅的馒头,我们的朋友苏阳做的,大家快填一下肚子。”哈桑端着筐子,将馒头分给大家。
只是大家手里捏着这种软乎乎的东西,有些不舍得下口,在哈桑的示意下,大家才填进嘴巴吃了起来。
“嗯....太好吃了!”
“这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软,是青稞吗?”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