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08节
大胡子将积攒的问题一一提出,刘小成则结合北大窑半年来从无到有的管理经验,事无巨细地给予解答。
大胡子掏出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这半年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是从零开始建立的,而且没有其他参考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些摸索出来的经验,对他们来说格外珍贵。
几个人一直聊到了晌午,大胡子的婆娘做了顿饭,他们在院子里边吃边聊,一直到了下午三点。
苏阳口干舌燥,这才带着他们去了厂房里看看。
下午有几个木匠正在里面量尺寸,刘小成按照北大窑的工作流程,让他们定制了几条长桌。这些长桌两侧都设有专门的检测工位,每个工位的间距和宽度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操作方便。
更巧妙的是,刘小成还借鉴了北大窑的经验,在长桌两侧加装了滑轮装置,搭配玉石料筐的滑动轨道,推拉起来省时省力,算是个半自动化的改进。
苏阳看了连连点头:“小成哥,这设计不错!回头咱们再琢磨琢磨,把北大窑那边也照着改一改。”
刘小成也是根据北大窑的情况想到的,又指着厂房上方说道:“我还有个想法,上面那排房子可以装个传送带。咱们每次装卸货都得雇人,要是弄台柴油机带动履带,两三个人就能搞定,省了不少人工。”
这个想法倒是跟苏阳不谋而合。
他盘算着,以后收棉花也能用上,不过得弄个更大号的传送带才行。
“这个好,城里的五金店不少,让师傅给焊出来一台应该不难。”
量完了尺寸,天已经傍黑了。
苏阳收拾出了一个房间,先给刘小成暂时住下,等明天就跟大胡子一起开始在城里招工。
大胡子从家里抱来了两床被子,给刘小成暂时安顿了下来。
收拾好住的地方,刘小成便急着让苏阳回乔木村了。
“阳子,我这边都挺好的,有个地方能睡就行,你赶紧回去吧,回头跟你嫂子报个平安,就说我这里都好,让她别担心,吃好喝好。”
“没事小成哥,我嫂子有胳膊有腿的,等我回去就去帮忙做做饭,放心吧。”
“行,那赶紧回吧。”
苏阳将钥匙交给了刘小成之后,就趁天还放着亮,骑着摩托车赶紧回去了。
顺便在百货商店买了一些农村巴扎没有的营养品,燕窝雪莲什么的,对孕妇有好处。在路过羊肉摊上,打包了一份缸子肉,羊头肉这种东西女娃们不爱吃,就算了。
但是羊蹄筋还不错,也带回去一些。
“老板,三份缸子肉,三个馕,六个羊蹄筋,麻辣的嘛。”
“皮牙子多多的放嘛,打包带走嘛!”
老板抬头,又看到苏阳,也认识了。
“好的嘛。”
老板熟练的操作装袋,苏阳挂在车把上就飞速回家了。
来到村里,苏阳回到家将两份给了二老,让他们也尝尝城里的缸子肉是啥味。
苏老汉一边裹着骨头,一边嘀咕道:“这啥呀,不就是几块肉用白水煮开嘛,还卖这么贵,以后别买了...”
“哎呦,吃还堵不上你的嘴。”
苏老娘怼了两句,虽说白水煮开的,但吃着都很香。
苏阳也提着一份来到热巴嫂子家里。
门没锁。
“嫂子,做饭了吗?”他站在院中唤道。
堂屋门帘一挑,热巴嫂子款款走出。
她似乎刚洗过澡,乌黑的长发还带着湿气,几缕发丝贴在额头上。唇上新点了口红,比早晨见时更显娇艳,连眼尾都描了淡淡的黛色。
“阳子回来了。”她声音柔柔的,带着几分慵懒。
苏阳晃了晃手中的袋子:“小成哥特意让我带的缸子肉,嫂子趁热尝尝。”
热巴嫂子掀起门帘,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进屋坐吧。”
堂屋里点着猩红的灯泡,昏黄的光晕染出一室暖意。苏阳将塑料袋套在瓷缸上,揭开盖子,羊肉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嫂子快吃,还热乎着。”
热巴嫂子拿起竹筷,小口小口地吃着,时不时用帕子拭拭嘴角。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苏阳将城里的事情跟热巴嫂子絮叨了一遍。
“嫂子,等过两天我接你去跟小成哥一起住,他在那边也能安心,不然老是担心你。”
“行,到时候再说吧。”
见天色已晚,苏阳起身告辞:“嫂子要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明天还得去城里帮忙招工。”
热巴嫂子却突然站起,反手关上了堂屋门。
屋头上的灯泡猛地一跳,在她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阳子,”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留下陪陪嫂子吧。这些天腰疼得厉害,你成哥每晚都会帮我揉揉...”
苏阳一怔,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反正都是那么回事,大家心知肚明。
若是不应,倒显得他不近人情了。
说好的帮忙照顾好嫂子的,要不然就照顾不周了。
他望着灯下那张精心妆点的脸庞,忽然上前一步,将人抵在门板上。
热巴嫂子惊呼一声,唇上的口红已蹭在了他的嘴角。
“嫂子,”他的声音有些哑,“去里屋炕上吧,我肌肉也酸得很。”
第255章 结工大吉!
清晨。
苏阳醒来的时候,丰腴花白的身子挽着自己的胳膊,苏阳轻轻动了动,热巴就醒了。
“嫂子你醒了。”
“阳子,几点了?”
苏阳看了看窗外,太阳已经很高了。
“嫂子天不早了,咱们该起了。”
说着苏阳开始穿衣服,刚穿上背心,又被一双大手给拉了下去。两个人在被窝里鼓鼓囊囊的一阵子,又耗了半晌的精力,这才舍得起床。
“我先走了嫂子,你好好休息。”
“知道了,晚上早点回来。”
摩托车朝着城里去了,来到城里已经饿的不行了,随便吃了几个烤包子,便来到了民族街。
今天街上格外热闹,很多人都朝着工厂的方向而去。很有很多都是年轻的巴郎子,也有不少四十岁的中年汉子。
厂子门口贴着一个红布幅,上面写着“玉器鉴定所招工”,一旁还立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招工的条件。
“巴郎子,你也是来招工的?听说这里条件不错,管吃管住,一个月五百呢!”
苏阳回头看去,一位看上去二十多岁的巴郎子,长得憨厚,身穿“金麦化肥”的白色背心,看自己骑着摩托车停在了身旁,便朝自己问道。
苏阳点了点头:“是啊条件不错,对了,你们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这巴郎子咧嘴一笑,竖起大拇指,“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在俺们街可以说是这个,什么料子在眼前一瞧,就能分出个四五六来。”
“你们街?”苏阳纳闷的问道:“你们街是做什么的。”
“昌华路,俺们那里都是干雕刻的,我不喜欢雕刻,想自己出来干点啥。”
“昌华路的王春生你认识不?”苏阳随意问了一句。
“那咋能不认识啊,那是俺爹!我叫王石,你咋也认识俺爹?”
苏阳笑了笑,搞了半天是王春生家的巴郎子,看着比自己小几岁,老子英雄儿好汉,看样子是有几分本事的。
“害,碰巧认识,昌华路去过几次想去拜师的。”
“学那玩意干啥,一辈子窝在家里,也雕不出什么名堂来。我想当鉴定专家,以后能走南闯北,学一身本事。”
苏阳看着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竖起大拇指,“不错,挺好,但也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我知道,我这不是来这里招工了嘛,听说要招二三十人,怎么也得应上吧。”王石拍了拍苏阳的肩膀:“你也加油,回头争取一起录用。”
“行。”
苏阳挤在人群里,看着周围的人,男女老少约摸着有二三百人。来到院子里,松松散散的站着,有些人认识就聚在一起聊天,打听着今天的招工事情。
大家对鉴定所不了解,但都是冲着工资来的,大胡子靠着自己关系,在附近几条街上宣传了一遍,这事就传来了。
一大早就涌过来这些人,也有一些是来看热闹的,还有一些想滥竽充数的,当然也有不少像王石这样有真本事的人。
所以招工也是个技术活,能把这些人筛出来不容易。
没多久,大胡子和刘小成从屋里走出来,面向大家打了个招呼,大家立刻安静下来。
“大家安静一下嘛,今天咱们鉴定所第一次招工,条件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要技术工种,懂玉石料子的,懂玉石雕刻的,懂玉石文化的才能留下。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不合格的,就谢谢大家捧场了....”
话音刚落,下面的人群躁动起来。
王华激动的拍着苏阳膀子:“你听听,刚才那三个条件我都符合,这不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嘛!”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