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12节

  “另外呢,上次阳子自己掏腰包给村里修了路,这次阳子说了,等拍卖会结束后,就给村里捐钱,把农村巴扎那块给铺上水泥地。”

  大家伙齐刷刷的看向村口那块水泥地。

  那地方都已经规划好了,长两百米,宽二十米,要真能铺上水泥地,可比镇上的巴扎都阔气,以后大家买东西,谁还跑那么远去镇上啊。

  那乔木村可就成了洛甫乡名副其实的第一村了,以后乡镇府恐怕都要迁过来办公咯。

  “那好啊,我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水泥地,想想就他娘的阔气啊!”

  “就是啊,咱们村以后可比乡里还阔气了!”

  大家议论着,开始在人群里找苏阳的影子。

  不过此时,苏阳正在热巴嫂子旁边唠嗑,见人群把目光投过来,热巴嫂子耳根唰的红了起来。

  苏阳来到跟前,冲大家笑笑。

  不过农村巴扎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需要有详细的规划,比如卖菜的,卖肉的,卖衣服鞋帽的,还有卖活物的等等,总不能混在一起吧。

  还有这摊位也是按需分配的,不然乱抢一气,那不乱套了。

  所以,王强那几个人要是干得好,苏阳就准备让他们几个管理巴扎,这个活给他们干最合适不过了。

  管理费自然还是要收的,王强几个人的吃喝,总不能从苏阳这里出。

  王强几个人听到这话,心里干劲十足。

  一拍王赖子的脑袋。

  “赖子,你们几个给我好好干,只要这回咱们表现好了,阳子肯定不会亏待咱,到时候这巴扎的管理,肯定给咱们做。”

  “哎呦强哥,不敢想啊,那我王赖子祖坟上都得冒青烟啊,俺爹做梦都能笑醒!”

  “对了强哥,阳子说让咱们置办身行头,两百块钱能买几身衣裳?”

  王强数了数这些人算上自己一共五个人,买几身保安服绰绰有余了,另外再整几个棍子,就有那味了。

  “走,去乡里买衣服去!”

  说着,几个人就大步朝外走去。

  苏阳看向哈孜克:“哈孜,以后这巴扎的管理就归你了,王强那几个人用不用,你说了算。”

  哈孜克一愣,感觉有些受宠若惊:“阳哥,我....不会啊!”

  “慢慢就会了。”

  随后,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嫂子,你这身子明天就别上台了,回头我找王寡妇顶上,你那身旗袍能不能借我用用。”

  “没问题阳子,我给你拿去。”

  ........

  第二天一早。

  清晨六点钟,村里的大喇叭就夺命连环催,让大家赶紧起床收拾,把家里暖壶和桌椅板凳赶紧贡献出来。

  苏阳来到村口广场上,就看到大家正在忙碌有序的排列着桌椅,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暖水壶,壶里直接泡上了茶叶。

  倒出来就是茶叶水。

  村外,停车场那里也收拾的很干净,王强他们穿的人模狗样的,大高帽都戴上了。

  见苏阳一来,几个人立刻敬礼。

  “苏总好!”

  苏阳忽然吓了一跳。

  回头看向这几个人,你别说,什么歪瓜裂枣穿上一身皮就显得精神多了。

  王赖子那副吊样,笑眯眯的,跟着敬礼,手都反了。跟陈佩斯小品里的小舅子一样,挺滑稽的。

  “可以啊你们,整的挺气派啊!”

  “但是,这敬礼姿势多练啊,别让人笑话。”

  王强手里的棍子往裤裆一插,一脚踢在王赖子腚上,“娘的,练一晚上了,还出错!”

第257章 竞拍王炸

  清晨。

  乔木村笼罩在灰蓝色的晨霭里。

  白杨树梢掠过沙枣花的香气,露水未干的土路上已印满胶鞋和解放鞋的脚印。

  北大窑今天也放了假,穿衬衫的汉子们推着嘎吱作响的地板车,车斗里堆着捆扎整齐的干辣椒和哈密瓜。

  正在往村口的巴扎上运,准备卖个好价钱。

  村口,苏阳站在路上跟密密麻麻的地板车比画着:“阿达西,馕坑在西边,你先去嘛。“

  他身后跟着的维族小伙拉着做馕饼的面粉跟炉子朝着西边推过去。

  这才不到八点,地板车就把路给堵死了,就跟老家参加庙会一样。

  苏阳带着哈孜克在村口指挥着大家往里走,哈孜克也学着怎么跟大伙沟通。

  这小子学得快,已经知道见着戴白帽的叫“阿卡”,遇上缠艾德莱斯的喊“阿帕”,就是说话还像坎土曼刨地——直来直去。

  “要跟熬糖稀似的,跟群众打成一片”苏阳抹了把脖子上的汗,“话头得绕着弯儿甜。”

  哈孜克在一旁直点头。

  王强几个倒像模像样地当起了交通员,晒得黝黑的膀子左挥右摆。

  有个维族老汉的驴车卡在沟里,他们一窝蜂冲上去,抬车辕的抬车辕,拽驴缰的拽驴缰,汗珠子砸在干土上。等把各色瓜果百货归置齐整,日头已经爬过了杨树梢。

  十里八村来赶集的人也不少,大家拎着大包小包的过来,主要是来凑个热闹。

  忽然村道那头扬起一柱黄尘,黑色桑塔纳艰难地绕过堆满香梨筐的地板车。

  车门开出,穿米色西服套裙的女记者踩着粗高跟下来,身后摄像师扛着索尼Betacam摄像机。

  “苏阳同志!”她亮出工作证,“我们又见面了!”

  看见拍照的人来了,王强立刻带着几个人跑了过来,立正正的站成一排,来了一个狗刨式的敬礼。

  镜头从他们身上掠过,最后定格到了苏阳身上,这位记者苏阳认识,就是上次拍卖会采访“你幸福吗”的记者。

  “阳哥,这是上电视嘞,你看还扛着电影机。”哈孜克立刻站直了身子凑在苏阳身边。

  “那是摄影机,不是电影机!”

  “嘿嘿,看着长得都差不多。”

  苏阳也伸手跟女记者热情的握握手。

  “苏阳同志,我们这次来是台里特意强调要拍一个专题片,专门记录咱们乔木村拍卖会的盛况,等明天晚上在新闻上播出。”

  苏阳笑笑,看着周围忙碌的景象,还有来回穿梭的人影:“李记者,真是辛苦你们了,你们要是渴了,那边有茶。”

  “行,那我们想对你先做一个简短的采访,你看可以吗?”

  “行,咱们到这边来。”

  王强他们就像跟屁虫一样,时不时在镜头前走一趟,想着明天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没多久,村外陆续进来十几个人,他们看模样就不像普通人,那手里头不是盘着珠子,就是盘着石头。

  打眼一瞧,就不是干农活的庄稼手。

  张军特意安排他们坐到了广场上,这会太阳还不是很毒,有小风,吹着也凉快。

  刘愣子和二冬子爬上了树,将几十米长的大遮阳布给挂了上去,四个角绑在树杈上,顿时阴凉起来。

  热巴嫂子跟古丽今天早晨也从城里赶了过来,两个人牵着手站在后面,看着自己的男人忙前忙后。这几天他们两个跟亲姐妹气的,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采访刚结束。

  广场上已经坐了小半的人。

  嗡嗡的说话声像开了闸的渠水。

  抱石轩的马学五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正和木生师兄蹲在杨树荫下。

  两人捧着粗瓷碗喝茶,眼睛却不住往人群里扫。

  见着苏阳过来,马学五伸手打个招呼,腕上的和田玉籽料串子哗啦作响。

  “师傅来得早啊!”苏阳抹了把汗湿的后脖颈。

  六月的日头毒得很,就这么会儿功夫,衬衫已经黏在了脊梁上。他简单寒暄几句,又匆匆往村口赶。这回没专门通知,不过有了上次的基础,这消息就像戈壁滩上的风,早刮遍了整个地区。

  果然,才十点光景,村口又堵成了马蜂窝。

  驴车、拖拉机、还有几辆扎眼的桑塔纳,把黄土路挤得水泄不通。

  喀什来的大巴车在三百米外就停了,穿艾德莱斯绸的妇女们抱着包袱深一脚浅一脚往这边赶。

  有个贩子更绝,直接骑着摩托驮了两筐葡萄,车把上还挂着当干粮的馕。

首节 上一节 312/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