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35节

  马学五呷了口茶。

  “听说你跑尼雅遗址去了?怎么这么快就摸到我这儿来了嘛!”

  “今儿早上刚回来,”

  苏阳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在那边帮忙修复了几件玉器,其他没啥要紧事,就先撤了。”

  “咳咳咳……”

  马学五一听“修复了几件玉器”,一口茶呛在喉咙里,咳得脸都红了。

  他放下茶杯,瞪大了眼睛盯着苏阳:“巴郎子,你说啥?修复玉器?快跟我仔细说说,是些啥样的东西?”

  苏阳嘿嘿一笑,指着茶叶罐里细碎的茶叶沫子:

  “碎得跟这茶末子似的,愣是让我给粘巴上了!师傅您是不知道,旁边还有几个日本专家,一个劲儿摇头说咱们干不成这事儿。结果您猜怎么着?”

  他故意顿了顿,眉飞色舞。

  “等我复原好了,那几个专家‘扑通’就跪下了,喊着要拜师!”

  “拜师?”马学五的声音都拔高了。

  “不过嘛……”苏阳喝了口茶,乐和和地一摆手,“没收!哈哈哈!”

  马学五好半天才缓过气来,他拍着胸口,眼神复杂地看着苏阳,有震惊,有难以置信,更多的是一种后生可畏的感慨。

  “巴郎子啊巴郎子,”

  他摇着头,蒲扇也忘了摇。

  “你这本事.....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碎成那样的古玉也都拼回去,还让那些东洋专家当场下跪?”

  他咂摸着嘴,像是在品味一件不可思议的稀世珍宝。

  “想当年,老子以前也修过几件老玉,那真是没眼看啊。”

  他端起茶杯,又放下,心绪难平。

  “快,跟老子好好讲讲,到底是怎么个碎法?用的什么法子?用的什么胶?那玉......粘回去之后,还‘活’着吗?”

  马学五连珠炮似的发问,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眼睛里闪烁着对技艺最纯粹的热切光芒。

  对他这样的老玉人来说,修复古玉,尤其是碎得厉害的,那简直是传说中的境界。

  苏阳这轻描淡写的一句“粘巴上了”,在他听来,不啻于平地惊雷。

  苏阳看老爷子这副刨根问底的架势,只得把昨晚修复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不提还好,这一提,昨夜的疲惫立刻翻涌上来。

  上半夜才睡下,一大早就被吵醒,拢共没睡几个钟头,困劲儿直往脑门上冲。

  “巴郎子,正好!”马学五眼睛一亮,“我这儿也收着几件残损的玉器,要不也让大伙儿都见识见识?”

  苏阳连忙拱手告饶:“师傅,您饶了我吧!我这眼皮都快粘一块儿打架了。要不.....我先去眯瞪会儿,回头再给您好好‘谝谝’?”

  “可以的嘛,不急不急,”

  马学五理解地点点头,指着中堂屋后面一张古朴的红木矮床,“就在我这儿睡吧,清静。”

  苏阳如蒙大赦,径直走过去,几乎是直挺挺地倒下去,转眼间呼吸就变得均匀绵长,沉沉睡去。

  马学五轻手轻脚走到外院,找到王木生低声叮嘱了几句。

  王木生脸上瞬间掠过一抹难以置信的震惊,但很快平复下来,点点头。

  随后脚步轻快地小跑着去了工作间,背影透着股按捺不住的兴奋。

  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直到傍晚八点多钟,西边天际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苏阳才悠悠转醒。

  一个饱觉下来,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精神头十足。

  他起身走到后院,院子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只有工作间里隐隐传来人声。

  苏阳循声走去,推开门,只见抱石轩的匠人们整整齐齐地坐在小板凳上,前方临时布置了一个小讲台。

  马学五正坐在台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讲解着玉雕工艺的要领。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连苏阳进来都没察觉。他悄悄搬了个小凳,坐在了人群最后面。

  没过多久,马学五的讲解告一段落。他目光扫过人群,精准地落在后面的苏阳身上,笑着招招手:

  “巴郎子,来来来,到前面来。”

  在众人齐刷刷的目光注视下,苏阳缓缓起身走向台前。

  他敏锐地察觉到,投向自己的眼神颇为复杂。

  有掩饰不住的震惊,有浓重的疑惑,甚至还有几分毫不掩饰的质疑。

  这时,王木生站起来,对着满屋子的人朗声道:

  “各位师兄弟,咱们抱石轩的人今儿个算是齐了!刚才师傅已经说了,咱们这位苏阳小师弟,昨晚在尼雅遗址,可是亲手修复了十几件残破不堪的古玉器!”

  他顿了顿,声音拔高,带着一种宣告的意味。

  “现在,就请苏阳师弟上台,给大家伙儿现场展示一下这玉器修复的绝活!”

  话音一落,台下顿时“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一道道目光聚焦在苏阳那张过分年轻、甚至带着点学生气的脸上,又不由自主地落在他那双修长、干净、连个练功茧子都找不到的手上。

  这双手....能掌握那传说中的玉器修复古技?难以置信!

  在座的匠人,哪个不是浸淫此道多年?论学艺的年头,不少人都比苏阳的岁数还长。

  玉器修复这门手艺的含金量,他们心知肚明,其难度丝毫不亚于精妙的镂空链雕或是写意薄雕。

  他们见识过苏阳在玉雕上展现的惊人天赋,那是老天爷赏饭吃,羡慕不来。

  可这修复......完全是另一个领域的绝艺啊!

  难道这世上真有样样精通、生而知之的天才不成?

  苏阳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老爷子在这儿等着自己呢!是想让自己当众展示修复技艺。

  既然如此,那也不必藏着掖着了。

  很快,两个伙计搬来一张宽大的工作台,稳稳地放在台前。

  随后又搬来了各种修复的工具,还有各种各样的材料。

  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捧上来两件破碎的玉器。

  一件是裂成数瓣、莲瓣凋零的莲花玉碗;另一件.....则是一块几乎碎成十八掰、仅勉强能看出轮廓的半块玉玦,缺口狰狞,仿佛一碰就会彻底散架。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工作台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王木生更是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了一下。

  连马学五也收起了笑容,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指关节微微发白。

  考验,开始了。

  苏阳走到工作台前,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件残器,脸上没有丝毫为难之色。

  他先拿起那件莲花玉碗的碎片,在掌心掂了掂,感受着断口的走向和玉质的温润。

  接着,他的视线落在那堆玉玦的“残骸”上,眉头几微蹙了一下,但随即舒展开。

  “师傅,各位师兄。”

  苏阳抬起头,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坚定。

  “修复之道,首重‘识玉’与‘顺性’。这莲花碗形制规整,断口清晰,拼的是耐心与眼力。至于这玉玦.....”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拂过那堆细小的碎片。

  “碎得彻底,拼的是对玉性纹理的‘通感’,以及一点‘补天’的巧思。”

  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取过旁边早已备好的一盆清水和几块干净的白棉布,仔细地净了手。

  动作从容不迫,带着某种仪式感。就像是一个学艺百年的老匠人。

  这沉静专注的姿态,让原本嘈杂质疑的现场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那双手上。

  系统扫过面面前的器物,很快在脑海中拼接出完整的图形方案。

  一块块碎片形成虚拟的编号,在苏阳面前呈现出来。

  苏阳拿起一片较大的碗底碎片,指腹细细摩挲断口边缘。

  系统扫描早已给出方案:

  和田白玉,玉质软糯细腻,油性足。

  他果断放弃了常用的鱼鳔胶。

  转而从众多的材料中翻找出一个青玉小盒,里面盛着一种近乎无色、散发着淡淡松柏香的半透明胶体。

  这是用千年古松树脂混合蜂蜡秘制的“温玉髓胶”,其粘性柔和,固化后质地与软玉极为接近,且韧性极佳。

  莲花玉碗的形制完整,只是残碎了几片,并不难修复,苏阳按照昨天用到的方法,很快将其复原,并用麻绳捆绑好放在一旁静置。

首节 上一节 335/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