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75节

  哈孜克坐在炕沿儿上,傻乎乎的笑了笑:“阳哥,你啥时候还上山采料不?家里也没啥事了,我想跟你上山干点活。”

  “我老叔腿咋样了?”苏阳从炕头上掏出烟,俩人抽了起来。

  “能扶墙走了,上茅坑什么的能自己去,也用不着人。”哈孜克抽着烟,“我想搬出来住,在村后面河筒子那边盖两间屋。”

  苏阳大概听明白了,哈孜克想跟着自己挣点钱,不过现在冬窝子的坡上已经没有货了,现在也用不着上山了,塔吉克部落那边他肯定不会带外人进去。

  “哈孜,你搬出来住我是支持的,再说了你都三十好几了,老是跟你哥在一个院子也不是个事”苏阳抽着烟,缓缓说道,“这样吧,哈孜,我问你,你能不能吃苦?”

  哈孜克使劲拍了拍自己膀子:“能!多大的苦都能吃。”

  苏阳点点头若有所思,哈孜克跟六子不一样,能吃苦,力气大,任劳任怨,而且人也比较老实。

  “那你后天跟我去跑河床吧,活不累,就是风吹日晒的不好受,你跟着跑腿就行了,一天嘛,我给你二十咋样?”

  苏阳想想,这样也好,让哈孜克等着韩明他们跑跑腿,干自己的活,反正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苏阳就可以腾出手来,在河床上转悠转悠。

  哈孜克听到要去河床,“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谢谢阳哥,我保证好好干,有啥脏活累活都给我干,你就看着就行。”

  二十块钱也不少,一个月也有六百。

  多少人想找这活也找不到。

  但是对于苏阳来说,也就是苏阳挖几块石头的事。

  哈孜克走后,苏阳将门给插上,这才安稳的睡了起来。

  第二天,苏阳起床后,想洗个头发现没洗头膏了,就用肥皂搓了一下。随后又喝了一碗白菜疙瘩汤,就包裹严实的去了镇里。

  自己的镐头和铲子都卷了边,用起来不趁手,挖的时候很耽误事,只能找铁匠又重新给加点铁打了一遍。自己打的比卖的结实多了,用起来也得力,等明天到河床上就可以尽情的开挖。

  随后又骑车来到了城里的信用社,跟银行不一样,信用社星期天也有人值班,不过就开了一个窗口,苏阳拎着化肥袋子走进大门,往里看了一眼,值班的正是于盛,便大方的走到前面。

  “盛子,玩俄罗斯方块呢?”

  于盛抬头看到苏阳,把手机收了起来:“阳哥,你咋来了呢?”

  “存点钱呗,放身上容易掉。”苏阳顺着聊了几句,将袋子提到了柜台上,“对了,你们今年过年回老家吗?回的话,凑一块也热闹热闹。”

  “没听我妈说,晚上下班了我问问。”

  “行,也有几年没回去看看了。”

  苏阳说着,将袋子里的钱给掏了出来,一把没抓完,又抓了一把。

  旁边的保安看着这一幕,下意识握紧了自己的棒子,往后看了看,提高了安全意识。

  “卧槽,阳哥,你上哪发财去了,这些不得四五千块!”于盛整理着钞票,在桌子上顿了顿,收拾平正。“阳哥,我知道了,听我妈说你去文化局上班了,这福利待遇这么好吗?”

  苏阳眼神一愣,这二姨真够神的,长天眼了,干点啥事都知道。

  “这段时间跟着测绘队量河床,碰巧挖了几块石头。”苏阳随便解释了一下。

  于盛握在手里一大把钱,眼里冒着光,现在和田除了一些做生意的大户,很少有人一次性存几千块的。以前还想让他给家里看果园,现在想想都觉得羞愧。

  于盛业务很熟练,舔了舔手指头,跟翻书页子一样查了两遍。

  “阳哥,一共九千二,存款折带了没?”

  “带了。”苏阳掏出存款折,于盛在上面用电脑又打了一串数字,余额三万四,现在妥妥的暴发户了,走路都能拽起来。

  “阳哥,那边桌子上有五公斤的大米,你拎两袋,存钱送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苏阳拎着两袋大米,冲于盛昂昂头:“走了盛子,回头别忘了问问我二姨。”

  “好嘞。”

  苏阳将大米往后座一捆,抽着烟,迎着零下五度的冷风,路过和田的玉石交易市场,顺便瞄了一眼,现在市场冷清多了,大家聚在一起打起了扑克。

  以前那些收货的二道贩子,现在都跑到大矿附近捡漏了,有些被钩机挖过的矿脉,有不少人去捡漏,但是出货的几率比较低,只能凑活过了。

  而玉石市场旁边的山货市场热闹起来了。山货品种从木耳菌子到野猪獭兔应有尽有。现在很多人拿起了猎枪上了山,开始了狩猎生活,有些运气好的还能碰到黄羊,十块钱一公斤,能抵一块两三寸的黄玉。

  苏阳也没停留,来到附近的一个电话亭,拿着手里的条子拨打了一个电话,对方听到苏阳要交货,传来热情的声音。

  随后苏阳回到家,取了几块米达料绑在摩托车上,火急火燎的开往玛丽艳新村。

第96章 寻光踏玉

  玛丽艳新村是公家统一规划的,都是三间房,再加两个配房,附带一个大院子,比起早些年的地窝子,好了不知多少倍。

  村里的街道也比较整洁,所以很多外地商人在这里租房子,住的也舒坦。

  一进村子,大街上就看到几个小摊位,卖奇石的,价格几块到几十块不等,串上绳子当项链戴,来这边的外地人很喜欢光顾,买几个带回当礼物。

  这边虽然偏远,但是人气很足。

  苏阳按照门牌号地址,来到了最后一排中间的院子,玛丽艳新村三组12号,敲了敲门。

  没过多久,老郑就打开了院门。

  “阿达西,你来了嘛,快进来。”

  苏阳将摩托车停好,外加上了一道锁,拎着尿素袋子走进了院子,屋里有一个大茶几,椅子上还坐着两个汉人,他们看到苏阳也点头笑笑。

  “这是我的两个朋友,也在这里收货,我跟他们说你有顶级的米达料,他们就想过来一起开开眼,阿达西应该不介意吧?”

  苏阳点头回应,倒不是很介意。多一个人看,以后多一个门路。

  “没事,一起看吧。”

  “阿达西,这位叫郭林,叫他老郭也行。那位叫他孙拐子就行了。”老郑给苏阳介绍道,并指了指孙拐子的脑袋,对苏阳道:“这儿,有点问题…”

  苏阳坐下来,打量了一眼孙拐子,不过四十多岁,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有时抬头冲苏阳笑笑,但是听到米达料这三个字的时候,眼神忽然亮堂了一下。

  几个人坐下来闲聊了一会,郭林留着长发辫子,很有辨识度,原来是国外华侨,现在定居广州,操着一口夹生话,专做国际珠宝生意的。

  他也是经常来这边,收一些喜欢的料子,再送进自己的玉器厂雕刻,最后高价出口赚外汇。

  这年头,做国外玉石生意的不多,因为市场太小,哪怕放到后世来说,市场也极其有限,甚至不如翡翠的三分之一。

  直到08年奥运会后,奖牌上的金镶玉设计,才让国外注意到和田玉。再加上一些媒体和商家炒作,08年后和田玉才算是在国际上有一点知名度。

  所以,现在的出口生意,都是卖给一些国外华侨,成为寄托家乡情感的一种寄托。当然,价格在国外会更高,玉石有价,情怀无价嘛。

  说白了,老乡坑老乡,背后放一枪。

  而另一个孙拐子,苏阳比较好奇,低声问了一嘴,“老郑,人都这样了还能收石头?”

  老郑喝了口茶,啧啧两声,说话也没背着人,说明孙拐子压根不在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孙拐子是玉痴,爱玉如痴,说俗一点也就是爱钱如命。

  前几年还是好好的人,跟老郑他们在和田到处收货,后来突然就魔怔了,都觉得挺邪乎的。

  苏阳听着,经俩人这么一比划,觉得背后凉飕飕的,赶忙喝了杯热茶。

  孙拐子原名叫孙甫,跟老郭都是同乡,当年还考上过大学,不折不扣的文化人,后来在广州经商,改革开放的时候做服装生意。赚了一笔钱,移民到了香港定居,还在九龙买了车房,娶了个漂亮的媳妇,据说还是港姐。

  后来就开始倒腾做玉石生意,还投资玩股票,不巧的是股票赔了,服装厂也搭进去了,孙拐子为了躲债就跟媳妇办了假离婚,后来几年一直都在外面躲躲藏藏,假离婚也成真离婚了。

  前几年跟着老郑来到和田,想着能东山再起,俩人就开始在这边收货。香港人嘛都迷信,生意人店里都拜关公。他们很相信这个,就连警察局有时收破案没头绪,都会请神来拜一拜,有时候碰巧遇上,也显得很灵验。

  据说这个是从广东那边传过来的。

  孙拐子前两年就开始研究这个,靠算风水卜卦来找羊脂玉。不过他看的不是周易八卦,而是野史灵异。

  像笔仙、碟仙这样的邪门大仙儿,其实早在古代就有这种记载了,大概就是请一些所谓的灵体过来,附身在笔和碟子上,在纸上划拉出什么东西。

  老郑说着,抽出一根烟,又各自分了一根,递到孙拐子面前时,他接住了,放在鼻子上闻了闻。

  “他还让我跟他一起搞,我觉得是迷信,就没答应。他整天在屋子里念念叨叨的,有时候还烧一些蛇骨头,羊盖骨啥的,看着怪瘆人的。”

  按老郑说的,后面孙拐子就有点疯疯癫癫的,他们找当地的回医看过,人家说是心魔,魔怔了,治不了。一直到现在就跟疯子似的。

  “有一天嘛,他过来找我,两眼突然放光,跟个清醒人似的,他说知道怎么找羊脂玉了。”

  苏阳和老郭也没听过这事,觉得很稀奇,竖起耳朵听的有神。

  “啥办法啊?”

  “娘的,他说《天工开物》里面有写,里面画着一副古人采玉图。”

  那副图是一个人在月光下,光着脚踩在河水里,在月光的映照下,水里的羊脂玉就会发光。

  孙拐子就觉得,他这么认为是有原因的。

  玉石在古代的时候,古人认为是天地灵气凝聚而成,能吸收日月精华,尤其是“月华”,所以在每个月十五十六两天,月华最盛时,晚上便在河床上采玉,这叫“寻光”。

  还有一种就是在河床的汛期,涨水时河流浑浊,人们就光脚踩在河床上,用脚踩玉,也叫作“踏玉”。

  “他就用‘寻光踏玉’的方法嘛,折腾了几回,结果玉没找到,还差点在河里被淹死。再后来嘛,过了几个月后,他又找到我,说寻光踏玉的法子不对,不是看月光,而是看美人。”

  和田玉既然是日月精华凝聚,会在某个特殊的时辰,玉气升腾变成一个大美人,那美人会在河床里沐浴洗澡,还会在月光下跳舞。只要杀掉这个美人,就能得到一块洁白无瑕的羊脂玉。

  这事说出来,苏阳和老郭笑了笑。这种迷信的法子,居然也有人信,不过古人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也足以看出和田玉在当时的价值。

  老郑却摆摆手,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你别说,这次我还真拿不准是不是迷信,后面隔了一段时间,孙拐子一身湿漉漉的找我,说他去了昆仑山找到了一个神仙洞,在洞里碰到一位老神仙,那位老神仙帮她捉到了那位玉美人。逮到之后,他说没舍得杀,玉美人很感动,就哭了出来,泪水滴在河里。变成了一个个的玉珠子。”

  玉珠子?

  “是嘛,后面他真的弄来了一个这么大的箱子。”老郑手里夹着烟,伸手比划了一下,有脸盆子那么大,“箱子打开后,他妈的,里面全是玉珠子,我看了那些玉珠子,都是顶级光白子。他送了我两颗,剩下的全部打包寄给了香港的老婆孩子。”

  说到这,苏阳不禁暗自唏嘘,一时分不清是真是假。

  老郑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盒子,盒子很精致,打开后里面有两个玉珠子,晶莹剔透,白度很高。

首节 上一节 75/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