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83节
毕竟这么多料子放在这里,容易招贼,苏阳便提前跟张军打了响声,到时候村里出力,帮忙维护治安,苏阳管顿饭就行了。
人心隔肚皮,有些人看到料子,难免动起了歪心思,但是看到那些拿枪的人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年头小偷小摸都是重罪,动不动就能判几年牢饭。
苏阳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盒雪莲,都是附近村里的人,苏阳多少都认识,有的以前还跟苏阳有过节。但是现在看到苏阳,都跟接见乡里的大领导一样严肃。
苏阳来到吴亮跟前,让了一根烟,“同志,我这边都算好了,中午在这吃顿饭再走吧。”
吴亮看了一眼这里的环境,自打进了这个院就一直捂着鼻子,这羊粪猪粪的味道,直窜脑门,别说吃饭了,昨天吃的都想吐出来了。
“算了,我得回城里文化局,这签收单你给我签个字。”
“行,那我们也就不留你了。”
苏阳拿起笔工整的写了两个正楷字。
吴亮坐着蛤蟆车回了城里,张军也开始招呼大家散开:“大家伙都回去做饭吧,别围在这里了,丢了少了的说不清。”
热巴嫂子这会饭也做好了,在院里临时用砖头支了一个锅台,大锅里炖着白菜,粉条,土豆片,虽然没有肉,但这种大杂烩也是一道好菜了。
加上帮忙卸车的人,还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一共三十多个人,聚在院里吃起饭来,一个人舀了一碗,吃的津津有味。
大家吃过饭,意犹未尽的散去,这个消息就跟西北风一样,一转眼就刮遍了整个十里八村。
有不少人慕名而来,骑着车子大老远的隔着墙头望一眼。看见那堆积如山的玉石料子,心里“扑腾扑腾”的跳了起来,比偷看邻居嫂子洗澡还刺激。
下午的时候,苏阳就开始组织大家工作起来,流程也很简单。
前面的两个汉子负责往桌子上抬筐,后面两个组四个人挨个看,贴上标签往后传。后面两个组仔细看过之后打上钩。
碰到拿不准的就先扔一旁,回头大家一起研究。
来回倒腾了几个回合,大家很快就得心应手了。
苏阳看着流程比较顺了,便走出门外,赶跑了爬墙头偷看的几个巴郎子,随即锁上大门,现在不是院里工作的人,一律都不让进。
苏阳来到张军家里,往桌子上扔了两包烟,“张叔,你这两天跟着张罗,忙前忙后的,有机会得好好谢谢你。”
张军刚放下碗,笑道:“哎呀,谢啥谢,多见外。你这边有啥事就说一声,能张罗的我都给你张罗。”
“行。”苏阳笑笑,问道:“对了张叔,乡里承包河床的有啥消息没?”
张军忽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下脑门:“哎呦差点给忘了,下星期乡里要开一个招商会,这是文件你看一下。”
张军从兜里掏出一张红色纸头,上面写着关于招商承包会的介绍。
“张叔,这个那我带回去慢慢看。”
苏阳要走,张军关切的问了一嘴:“阳子,你真要承包那河床啊,该说不说的,还得嘱咐你两句,这万一要是.....”
“张叔,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张军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现在公家矿都不赚钱,那破河床被挖了八百遍,还能赚啥呢?
苏阳拿着红纸头来到家里,仔细研读起来。
现在整个玛丽艳河床主要是在洛甫县恰尔巴格乡,长五十公里,但是公认能出货的只有十五公里左右。
其中10到25号坐标位置大概有五公里左右,也是河床的黄金位置。
再者就是150号坐标位置,曲达六组附近的冲积平原。以及79到93号位置的下游地带,这里以前是流经戈壁滩的,所以夹在了很多戈壁料,被水流打磨后,成了一种新的籽料,出货率也很高。
当然价格也因为位置不同而不同,比如黄金位置的价格,比大粮地的价格还要高,能达到一亩一百五。
而其他的位置就依次递减了,但也没有低于一百的。
苏阳经过了几天的测量河床,基本上将上下游的情况都摸清了,再加上一些水文历史资料的参考,苏阳现在对玛丽艳河床最熟悉不过了。
要想花最少的钱,博取最大的利益,这个要好好筹划一番。
夜色已深,苏阳迷瞪着双眼,忽然被外面的一声猫叫声给惊醒了。
忽然想起猪圈里的料子,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虽然陈二在那里住,但他一个上了年纪的人,真碰到什么人也管不了什么用。
张军找来的那些老民兵,本来人家就没要钱,白天给看院管顿饭,晚上自然也回去睡了。想到这,苏阳就睡不着了,拎起墙上的五六式步枪,就朝着猪圈走去。
凌晨时分,万籁俱寂。
农历十一月的夜里格外清冷。
苏阳跺着脚来到猪圈,敲了敲门,陈二披着皮袄子走出来:“谁啊?”
“我,阳子。”
“来了来了!”
陈二挑开门栓,又用钥匙打开了一个铁链子,原来是栓狗的,现在绑在门上多一道安全。
“阳子,你咋这时候来了呢?”
“我不放心这边,后面几天我都在这里睡。”
“行,天黑的时候刚烧的炕,这会正热乎呢。”
苏阳进了院里,院里的石头都用包单皮盖着,上面还压着几捆芦苇子,要是碰到小偷小摸,一挪芦苇子屋里就能听到动静。
检查一遍后,苏阳坐在炕头上擦枪,现在进山打了几回狼崽子,对枪的结构也基本上熟悉。
拆装组合也不在话下,抹上一抹油脂,再用毛巾来回抹擦,最后亮堂堂的,不容易生锈。
陈二看着那枪,就想起自己年轻时候,也是当过民兵的,在原来清水河的大坝上,经常练习打靶。
苏阳将枪递给陈二,“陈叔,你来试试。”
陈二屋里叼着烟,烟圈熏的半眯着眼睛,接过步枪,三两下就把枪栓和膛线给拆了下来。再嘬一口烟,那枪又组合上了。
“哎呀陈叔,可以啊!”
陈二摆摆手,“都多少年了,没想到这枪一上手,手指头就跟着动了。”
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无论多久都不会忘。
第二天一大早,苏阳迷迷瞪瞪的起来。
因为陈二半夜起来给骡子喂过一次夜食,苏阳也被搅醒了,早晨便多睡了一会。
门外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手操在袖筒里,等着苏阳给开门,陈二看苏阳没醒,也不敢轻易打开。
这一点苏阳觉得做的很对。
“他婶儿,今天涂着大红唇子,穿那小红袄的,干嘛去呢这是?”
“去阳子那上班呗,咱们这又不下坑刨土的,还有老爷们,涂个唇子意思一下。”
二婶子一路上边走边笑,碰到有人打招呼,就得意的聊上两句。外人羡慕的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在他们眼里,不干苦力活还能挣钱,那就是脱离贫苦大众的体面人。
“陈叔,把门打开吧。”苏阳起床对外面喊了一声。
“好嘞,我这就打开。”陈二应了一声。
院门打开后,大家伙看到苏阳也是点头哈腰的,以前人家叫他西懒,好听一点的叫阳子。
现在大家眉眼里都是敬佩。
第106章 招商竞拍河床
大家一进门,就撸起袖子开始忙碌起来,将芦苇子和包单掀开,按照昨天的熟悉的鉴定流程开始干活。
刘小成拿着本子也简单汇报了一下,昨天一下午的功夫,已经验完了百十公斤的料子。
速度确定不快,毕竟第一天熟悉流程,而且大家也比较手生。
平时虽然在河床上都见过不少石头,但一下子碰到这么多,有点懵了,生怕给弄错了,有的石头来回验了十几遍才通过。
后面熟悉了,速度就可以提一提了。
没过多久,热巴嫂子也来了。
在案板上切白菜,将外面一层的白菜叶子掰掉,顺便扔进羊圈里。切了一盆子的白菜段,又往和面盆里倒了半盆面粉,加上水,加了一点碱水,和起面来。
等到中午的时候,面粉也发酵好了,搓成团,用手一摁,再用擀面杖给压平,卷在一起就可以用刀切了。
热巴嫂子切的是花刀,拉条子两边还带着花纹,跟波浪卷一样,让人看着就想吃。
中午大家吃着饭,苏阳看了眼记录册,果然今天的速度就提升了很多,一上午的功夫就验了两百公斤的料子。
下午的时间,苏阳回到家里。将昨天烧好的碱块给碾碎,按比例兑了一点水,这次的碱性没有做那么强烈,米达料比较脆弱,万一腐蚀里面的玉质就不值钱了。
这两天的时间,苏阳准备在家好好筹划招商会的事情,文件上说是以拍卖竞价的方式获取承包权。
也就是说,每一段河床都会有人竞拍。
好的位置,拍的人多。不好的位置,可能连问都没人问。
苏阳瞄准的并非是好的位置,而是那些别人眼里的“废地”。
这样的话,竞争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按照招商会的举行时间,苏阳上午十点就从家里出发了,骑着摩托车二十分钟来到了洛甫乡机关大院。
门口已经停了十几辆的小汽车,摩托车就更多了。
平时冷清的机关驻地,一时间也热闹了起来,乡长的新款夏利在里面都显得平平无奇了,今天的确是蓬荜生辉了。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