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94节
“都慢点,他妈的一个人三串别多吃了。”六子在后面喊道。
这种大块肉,别说三串了,很多人吃完一串就觉得饱了。吃完两串就已经饱了,再加上白菜粉条,肚子就撑得溜圆,那第三串都给留了起来,用纸包上放在帐篷里,准备晚上的时候给自己加个餐。
“真好吃啊,要是有点小酒就好了。”狗蛋大口吃着,嘴里叭叭的响:“阳哥,咱这能喝酒不?”
苏阳端着碗直接摆摆手:“喝屁行,白天上班的时候禁止喝酒,出事了自己负责,不过晚上下班了,可以在帐篷里喝点,也不能喝多。反正喝多了也没媳妇揍。”
大家伙哈哈一笑,苏阳谋划着,下次来的时候可以给大家带点酒,晚上喝点解解乏。
而不远处的二级河床上,大家也下了工开始吃饭,听着下游的笑声,想不注意都难。
“你看他们那些人,干起活来,越干越高兴。”
“卧槽,今天吃的还是大肉串,这么大一块,一个人三串,那烤的叫一个香啊,馋死老子了。”
“你看看咱这碗里,白菜泡水,连个油都不舍得放。”
毛猴叹了口气,人都是他带出来的,本想着挖河床能轻松点,离家近点,谁知道碰上这雇主。为了节省成本,天天就给吃囊饼子泡菜汤,不带重样的。
“兄弟们,我下午去城里办点事,回头带点酒过来,给大家解解馋。”
“谢谢猴哥。”
毛猴吃完饭,把碗往地下一撂,反正也没啥油,用砂土打磨两下就干净了。随后就骑上摩托车上了大路,路过苏阳的工地时,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苏阳吃过饭之后,就开始在河床上四处溜达,现在系统升级后,他想先对自己的河床熟悉一遍,把眼里的这段河床先扫描一遍,心里也有个数。一公里的长度现在对他来说,也来不及的全部开挖,只能按照每百米划段来逐渐扩展。
苏阳先是沿着河床,以中间的水洼地为中心,走到头将近有三百米,再折返回来,再回去一趟,基本上就覆盖了百米的河段。
深度五米以上的玉石情况基本上就掌握的大差不差了。当然也有的地方有重叠现象,就像三号坑一样,往下挖了八米,收获不止一块乌鸦皮。往周围扩展一下,还能收获一些零碎的石头。
像这种情况在未开发的河床上应该会很常见,只有等以后系统再升级的时候,看看是否有这种功能提升。
苏阳在溜达的时候,大家吃着饭看着,六子冲河床喊了一声:“阳子,你溜达啥呢?”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大家吃饱饭,在砂土里涮涮,又用水冲了一下,干干净净,也跟着在河床上溜达起来。
苏阳来到六子跟前,嘱咐了几句:“六子,今天争取把那两个坑点给挖了,最深应该不会超过五米,挖完就换下一个坑点,不要在碎石上浪费时间。”
“放心吧,回头我跟老贵叔说一下,不过咱们现在就这一台钩机,而且那大勺子只能挖四米,再往下就只能下沟,如果能来一台大机器就好了。”
苏阳点点头,也知道目前的情况,大机器价格不算人工,一天得三四百块,还要看远大农机厂有没有空余机器。回头再去王科长那里问问吧。
就在这时,河床的上游响起了“霹雳吧啦”的声音,大家回头看去,应该是25号坐标的黄金位置,也是他们之前挖玉的那个河段。
看样子是卡布提也要开工了,大家都没有等到年后,年前基本上就动工了。
第116章 两老儿辩日
25号坐标位置,也是苏阳最熟悉的,头几回下坑的时候,基本都趟了一遍。单靠人工,自己一天能挖两千块,如果加上大型机械,筛一筛,一天三千打底,应该是有的。
“六子,这里你先看着,我去上游看看。”
“行,那你先去吧。”
苏阳说着朝着卡布提的河段走去,中途路过吴亮的工地,看了一眼挖掘的情况,平推过后的河床基本上就是一个个深坑,而且土石也没有回填,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大家也懒得去做。
苏阳骑着摩托车来到上游,卡布提和刘江放完了鞭炮,正在安排挖掘工作,他们带来了两台大型钩机,两台铲车,两台过筛机,还有十来个工人。
看样子出工也比较谨慎,考虑了成本问题。
不过,这些工人似乎都待在一旁,迟迟没有动工,钩机也在一旁空转,看着卡布提和刘江,一时不知从哪挖起。
卡布提看到苏阳过来,笑着聊了几句:“巴郎子,你来的正好嘛,你帮我参谋参谋,从哪挖比较合适?”
一旁的刘江正跟卡布提有了不同意见,谁也说不过谁,脸色也不好看。
刘江打算先从低洼处开始挖,卡布提想学习苏阳的法子,先从有几率出货的地方开始掘起。
两个人争的面红耳赤,跟两小儿辩日一样。
合伙干生意,就是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
这会,吴亮也来到了河床上,手里还拎着两条烟,也是这边的规矩,一般干活的泥瓦匠或者工人,每天都要发一盒烟,无论好坏,都要有。
要是亲朋好友有动土的时候,都会送两条烟意思一下,这点苏阳确实是疏忽了。在一旁呆着有些尴尬,只能下次再补上了。
卡布提看到他们两个都来了,也懒得再争论,也刚好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你们既然都来了,那就说说嘛,应该从哪里开始挖嘛。”
“没错,这老家伙就认死理,你们年轻,你们评评理嘛。”
吴亮看了一眼面前的河床,坑眼很多,但是地势还是一眼能看清的,近高远低,中洼两高,而且河水还没有断流,仍然有小股溪流穿过。
“老叔,我觉得可以先从那块的水线流过的低洼地开始挖。”吴亮眯着眼,在河床照看了一圈,答道。
“巴郎子,说说原因嘛?”
吴亮得意的指着那块地:
“俗话说‘凸处缓坡先着眼,凹洼沙畔亦藏踪,白砂绵处玉光涌,青石块旁翠影逢,水线蜿蜒引前路,石皮润亮韵华浓。”
“所以我觉得,那个地方有水线淌过,现在处于断流低洼,应该可以出大货。”
刘江和卡布提听到这个答案,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
这是历史上的老话,出自光绪年间的《玉作图》,里面详细记载了古代挖玉的主要方法,包括捣沙、研浆、开玉、扎码、冲码、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玛、皮码等步骤。
现在一般年轻人哪知道这些,像他们这些老人,对此颇有一些感情。
一旁的刘江不禁对吴亮刮目相看,自己虽然不是采玉人,但却是玩玉的。玉之好,必先研读古书,称其为雅玉,又叫熏玉。要从历史中熏,从古籍中熏,所以一般玩玉的人,都喜欢从玉开始谈论古今。
刘江微微一笑,不明觉厉,“这巴郎子学识还不错嘛。”随后又看向了卡布提:“跟古丽也是般配的很嘛。”
卡布提听到这话,立刻咳嗽了几声:“行了,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做主吧。”
不过吴亮在一旁暗自开心。
起码在大家眼里,自己跟古丽才是有可能的。
卡布提随即看向苏阳,立刻转移话题:“巴郎子,你觉得呢?”
苏阳却讪讪一笑毫不在意,卡布提的心思,自己清楚的很,商人眼光,注重利益,要不然自己早把他当做未来老丈人,去帮一把了。
不过说实话,对吴亮的这些知识储备还是挺佩服的,这些古言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古人的智慧也是经验的结晶。不过放到现代社会,早就物是人非了。
苏阳没说话,走了几步来到河床上,往里走了走,加上这块地形自己比较熟悉,很快就判断出这里出货的地方。
嘴里又念叨了一遍:“天灵灵,地灵灵....”
大家顿时愣了一下,这算是怎么回事?封建迷信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老叔,我打听了,苏阳就是靠这种办法来挖货的。”
刘江也是摇摇头,相对比吴亮的学识,这简直就是儿戏。
没过多久,苏阳走了回来,对河床的情况基本了然,对卡布提说道:“阿达西,要么从那个位置开始先挖两米,再往右拐二十步挖两米半,最后再往左下方十步挖两米,后面就沿着这个坑点往外扩展。”
苏阳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三个坑点嘛,呈香鼎之势,也是对老天爷的虔诚敬仰嘛,那自然就有仙人相助了。”
苏阳刚才探测了一圈,这里虽然被挖的多,但是好东西还是有的。
“什么老天爷,简直就是胡里麻汤嘛。”刘江毫不客气的怼了两句,玉石行业确实有一些老迷信,他最烦这个,电灯电话都有了,还信什么鬼火和托梦。
卡布提略微思索,随后点了点头,前面的几次,苏阳每次都能捡到便宜,而自己偏偏都完美错过,这次决定选择信任苏阳。
吴亮和苏阳说完,两个人还是没达到意见统一,眼看着半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一勺土都没挖,净瞎耽误功夫了。
“要不这样吧,你我各带一台机器,你在洼地挖,我在那香鼎那挖,怎么样嘛阿达西?”
“我看行,我就不信老天爷真帮忙。”
刘江说着,朝一台挖机摆摆手,很快履带开动,朝那片洼地而去。
卡布提则带着另一台挖掘机来到苏阳指向的位置。“巴郎子,这里是有货的嘛?”
苏阳咧嘴一笑:“阿达西,这就不好说了嘛,我又不是神仙。”
“算了,开挖。”
挖掘机轰鸣,伸展出巨大的机械臂,开始刮去上面的浮土,将一勺勺鹅卵石从坑里挖了出来。石头比较生硬,挖的时候很考验功夫,需要不断地将勺子进行轻微抖动,慢慢的将锯齿向下渗透,最后慢慢往里收缩抬起。
钩机将石头高高铲起后,调转车头,将料子直接倒在履带上。
履带连接的是过筛机,在履带上会先进行一次洒水,一是去除浮尘,二是清洗石头方便辨认。
在过筛机旁边会坐着几个人,进行一二三道的检测,碰到有价值的石头就会直接扔出来,剩下的就是落下去的废料,本来是要进行回填,但是鲜有人这么做。
钩机一勺子下去就将近一米的深度,很快就挖到两米的位置,卡布提在坑边上站着,紧盯着里面的情况,这次看似是意见不合,但实际上关系着刘江和卡布提以后谁在这掌握主动权的问题。
一连挖了两米,卡布提都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出来,忍不住看向苏阳:“巴郎子,现在已经两米了嘛。”
吴亮在一旁看着越挖越深的石坑,心里逐渐松了一口气。
苏阳在一旁研究着过筛机履带,听到卡布提叫他,走了过来:“不要急嘛,难免有误差,可以再往下挖一米看看。”
卡布提挥挥手,示意钩机继续下挖,将最后一勺子石头抬了出来,送到了过筛机上。
就在这时,另一边的过筛机上传来了消息。刘江高兴的拿着一块青白色的石头走了过来:“老伙计,你看这是什么?”
大家转身看去,刘江手里拿着一块青色混黄的青黄玉,玉质浑厚,有几道裂,但好在体型够大,分割切的话也有价值。
吴亮看到这块玉石,也瞬间提了底气,没想到随便说说,就真的挖到了东西,“老叔,我就说嘛,封建迷信不可取。”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