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天仙真的太想进步

华娱:天仙真的太想进步 第21节

  顾北话是这么说,但语气中却没有丝毫的紧张。

  “布鲁斯,你没有感觉到压力吗?”

  乔尔有些惊讶。

  这些作家可都是成名许久的畅销书作家,拿出来的作品也是丝毫不弱。

  毫不夸张地说,2006年的北美图书圣诞大战,完全就是神仙打架!

  “感觉到压力的不应该是你吗?你可是赌上了职业生涯,不过你可以相信我,我不会让你失业的!”顾北自信地说道。

  “现在我开始感觉到压力了!”

  乔尔露出了一脸的苦笑。

  ……

  第一场签售会,还是被放在了纽约。

  《星运里的错》的首印只有一万本,光光是纽约就投放了三千本。

  这三千本在纽约大雪之后由于口碑爆棚,直接被抢光了,这才引起了兰登书屋总部的注意。

  顾北为了回馈纽约的粉丝,自然要把签售会放在这里。

  这一次举办签售会的是,曼哈顿的一家巴诺书店旗舰店。

  作为北美最大的连锁书店,哪怕被亚马逊冲击的够呛,但巴诺书店依旧是线下最大的渠道,想要冲击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单,也需要跟它进行合作。

  “那是谁的创意?”

  顾北看向书店对面的一辆旅游车。

  上面被涂成和《星运里的错》同样的蓝色,上面遍布了书籍的宣传材料,成为了路上回头率100%的一个标志。

  “我的创意,感觉怎么样?

  这辆旅游车将会在北美巡展一个月,去触及那些你无法到达的小城市,每个城市都会放出一些签名书。”

  乔尔笑呵呵地说道。

  顾北闻言,不得不承认乔尔还是很有营销天赋的。

  尽管这个设计相当的土,可是回头率惊人,眼球就是经济!

  再加上每个城市放出一部分签名书的饥饿营销,到时候形成一波排队热潮,又是一波眼球经济!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选择在中午放出签名书,并且是当场摇号,摇到多少放出多少签名书。”

  顾北想到了雷布斯的米氏营销。

  一招饥饿营销玩出花来,可以说是小米成功的一大因素。

  “哦,天哪!布鲁斯,你绝对是一个恶魔,一个来拯救我的恶魔!”

  乔尔眼前一亮,几乎一瞬间就明白了顾北策略的精妙之处。

  这个策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固定时间放书,中午十二点放书,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签名书,肯定会有人来排队,排队可以吸引一大波的眼球经济。

  而第二部分则是随机性。

  如果一个书店放20本书,那么排队的人最多只有20-25人。

  但如果这个数字是10-50随机摇的话,那么排队的人数将会远超25人,甚至有可能超过50人!

  赌,这可是刻在人类DNA里的劣根性!

  “我觉得放在下午六点钟更加好,你觉得呢?”

第20章 真是一群儒雅随和的读者们啊!

  “你才是恶魔,我简直是天使!”

  顾北望着跃跃欲试的乔尔,忍不住吐槽道。

  好家伙,放在下午六点,这是真的要耍猴了!

  不过按照顾北对北美人的了解,恐怕真有人愿意从早上排队等到下午六点钟,总有那些闲得蛋疼的人!

  “你在这里签售,我去联系一下营销部。”

  乔尔掏出手机,就向外面走去。

  有这么一个完美的营销方案,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让营销部的同事,去更改制作好的易拉宝(树立式宣传海报)了。

  没一会儿,签售会开始。

  顾北看了一下,

  这一次终于不全是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女了,

  其中夹杂了许多需要用其他人称代词来称呼的人。

  尽管一水青春靓丽的少女很养眼,可是青春美少女的零花钱是有限的。

  不过即便是购买人群结构有所改变,但占据大部分的依旧是年轻人,毕竟这是一本青少年的虚构小说,面对的人群还是青少年。

  一个接着一个的签名,从顾北的手中签出去。

  他感觉自己化身为一台签名机器。

  但没有办法,签售会就是促进销量的最好手段。

  别看签名的书跟普通书给作家的稿酬是一样的,但一本签名过的书,往往能够比没签名的书带来更多的销量。

  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签名的书籍是有炫耀价值的。

  分享的欲望,将会膨胀十倍,乃至更多!

  “你好,谢谢你的支持,需要我为你写些什么吗?”

  顾北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来人是一个背着挎包的青年男子,也没有在意低头提笔,准备继续之前机械的签名动作。

  “我是《今日北美报》的一名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你对于今天《今日北美报》上对你新书的批评,是否有想要回应的?”

  顾北停下笔,抬头仔细打量了这名记者一番。

  从对方那跃跃欲试的目光中,可以看到挑衅的味道。

  找茬的来了!

  《今日北美报》是现在北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虽然后来被《华尔街日报》给超越了,但现阶段他们的影响力还在。

  这种发行量的报纸,上面的书评人对最近发行的新书进行点评,无论是批评还是夸奖,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带着批评来寻求回应,这件事情就不太正常了。

  “我还没有看过,是你写的文章吗?”

  顾北放下笔,身体自然地往后靠。

  “不是!”

  记者表情有些郁闷,顾北的话小小地扎了一下他的心。

  顿了顿后,他从挎包里掏出来一份《今日北美报》:“是书评人赫尔曼写的,我带了一份报纸过来,需要我为你读一下吗?”

  果然是来搞事的!

  顾北脸色不变:“请便!”

  “书评人赫尔曼如是说道:

  生存与死亡的命题是如此的严肃,这名二十岁的年轻作家在自己都无法深思熟虑的年纪里,通过引用一些生死的陈词滥调,来博取年轻读者的关注。

  这种类型的书籍是令人反感的,且完全不适合年轻读者去阅读的。”

  记者简短地读了最后的总结部分,然后看向顾北,目光中搞事的神色愈发明显。

  这时,乔尔已经回到顾北的身边。

  他神色有些难看,低头附到顾北的耳边:“这个赫尔曼是米奇·阿尔博姆的朋友,他对《一日重生》就给出了满分四颗星的评价,同时也是企鹅出版社的签约作家。

  如果你不想要回答的话,我可以让人把他请出去。”

  “不需要。”

  顾北摇了摇头。

  二十岁的年纪,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年轻读者会认为他更加容易亲近,同时自然也会有人觉得他这个年纪懂什么啊!

  顾北做事情习惯走一步看三步,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批评的声音出现,也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如果你不想要回应的话,我也可以现在自己走出去。”记者以退为进地说道。

  “我的编辑是这么建议我的,但我想来回应一下。当然,绝对不是因为我想要休息一下。”

  人群中发出了一些轻微的笑声。

  乔尔见到这一幕,默默地掏出早就准备好,用来录制花絮的DV机(数码摄像机)。

  “虽然《星运里的错》是一本虚构小说,但我曾经在儿童医院做过义工。

首节 上一节 21/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面试被拒,到顶级游戏制作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