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146节
这不禁让他们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十分的憋屈,难受。
但陈辉可以无所谓,李泽翰却忍不了。
“你们那眼神什么意思?”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就你邓乐岩王潇两个小喽啰也敢挑战大哥?”
他看向黑板的眼神变得认真起来,如同一直随时准备搏斗的公鸡。
“答案正确!”
徐志远走向邓乐岩小组所在的方向,同学们的小动作自然是尽收眼底,他很满意这个效果,很多时候,良性的竞争对于学习是有促进效果的,他分组,也正是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但你还不能拿到这十分,你的说明,为什么是三个戴黑色帽子?”
“如果你说不出来,那这十分就只能给别人了。”
徐志远笑着看向邓乐岩。
“假如只有一个人戴着黑帽子,那他看到所有人都戴着白帽子,在第一次关灯的时候就应该打耳光,所以不止有一个人戴着黑帽子。”
这自然难不倒邓乐岩,“再假设如果有两顶黑帽子,第一次两人都只看到对方头上的黑帽子,不敢确定自己的颜色,但到第二次关灯时,这两个人就应该明白,如果自己戴着白帽子,那对方早在上一次就应该打耳光了。”
“因此自己戴的也是黑帽子,于是也会有两个人打耳光。但事实是,打耳光的声音直到第三次关灯才响起,这说明全场有三顶黑帽子!”
明明从题目出来到他举手,只过了不过两三秒,他的脑海中就已经闪过了这许多念头。
然而,这还没完,邓乐岩继续说道,“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按照上述思路,依次也可以推断出,关几次灯就应该有几顶黑色帽子。”
“很好!”
“举一反三是每一个数学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邓乐岩组加十分!”
徐志远回到讲台,波动鼠标,很快,投影仪上出现了第二道题。
这一次,还不等徐志远说话,李泽翰就已经举起了手。
这些题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算不上难,不要说给足够的时间,哪怕只需要一两分钟,他们就能轻易的推算出答案。
但这个游戏的难度在于,你需要比其他所有人快才行!
这不仅是考察大家思维推理和计算能力,还十分考验参与者的心理素质。
“第一步:称123,总重为a,
第二步:称2345,总重为b,
若a/3=b/4相等则次品丢失,否则次品为6,
若不等,称34,总重为c,
若b/4=c/2,则1为次品,
若b-a=c/2,则2为次品,
若b-a=a-c,则3为次品,
若(b-c)/2=a/3,则4为次品,
若a/3=c/2,则5为次品。”李泽翰直接说出答案。
接下来徐志远不断的播放PPT,放出一道又一道题目,难度也逐渐开始增加。
同学们也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游戏之中,尤其是在题目难度提升之后,同学们反而更加投入。
几个小组的争夺也彻底进入了白热化,邓乐岩、王潇、陈辉小组都拿到了70分。
这时候,徐志远也回到讲台,将手放在鼠标上,却没有立即放出下一道题,而是吊胃口的说道,“接下来是最后一道题,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第137章 三次丢番图方程的一种特殊解法
刚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教室里所有人都有点没绷住,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的在朋友圈或者什么地方看到这种图,它们往往都带着个十分惊悚的标题,比如什么“95%麻省理工毕业生无法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这些问题要么很空洞,要么偷换概念,要么就是无关紧要的脑筋急转弯。
但这道题显然不是!
对于在这个教室里接受集训的同学们来说,香蕉苹果菠萝什么的自然不会是阻碍,他们早就将问题转化成了数学符号。
实际上这道题是让他们求解a/(b+c)+b/(a+c)+c/(a+b)=4这个方程的整数解。
这显然是一类丢番图方程问题。
任何一个对丢番图方程有所了解的数学研究者都知道,一次的丢番图方程很简单,二次的也已经被理解的十分透彻,一般都能用相对初等的方法解决,三次的就要涉及汪洋一般的深奥理论和数不胜数的开放问题,至于四次,简单来说就是难得没边。
题目给出的就是一个三次丢番图方程。
或许题目给的不太明显,但只要简单做一个变换,去掉分母,我们就能得到a^3+b^3+c^3-3(a^2b+ab^2+a^2c+ac^2+b^2c+bc^2)-5abc=0.
邓乐岩埋头苦算,他之前接触过丢番图方程,知道解这类丢番图方程需要用到椭圆曲线,但具体应该如何求解,他还没有什么思路。
王潇同样是如此。
李泽翰则是在一旁抓耳挠腮,他之前一直专注学习初等数学,为CMO做准备,不过才刚接触高等数学。
丢番图方程他是知道的,可要怎么求解,他却有些束手无策。
至于其他人,更是如同无头的苍蝇一般在草稿纸上推演,却根本没什么头绪。
不过在他们看来,既然老师拿出这道题,自然应该是有解的,他们不相信自己会解不出来,身为天才,他们有这样的自信。
原本热烈的抢答氛围一变,整个教室竟无一人举手,一片静悄悄,同学们都疯狂的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
徐志远看向教室中陷入沉思的同学们,嘴角露出一丝坏坏的笑意。
是时候给这些小家伙们一点数学震撼了!
可惜此时所有人都沉浸在计算之中,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这一丝坏笑。
【你的数学等级由2级99%提升到100%】
【你的数学等级提升到3级,自由属性点+1】
沉浸在学习中的陈辉眼前忽然闪过一道弹幕,喜悦油然而生,数学熟练度总算是肝到3级了,也正如他所料,数学熟练度提升到3级后再次获得了一个自由属性点。
没有犹豫,
“创造力,给我加点!”
从得到第一个自由属性点以来,已经过去半年多,陈辉终于决定将它投入到这个之前从没关注过的属性上。
之前他接触到的数学,都是需要通过所学的知识去求解一些题目,解决一些常规的问题。
但最近,他越来越体会到创造力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舒尔茨提出的凝聚态数学,他不可能解决老师在朗兰兹纲领证明上遇到的困难,如果没有朗兰兹提出的一系列猜想,他也不可能解决分数陈类的微分几何实现。
不管是凝聚态数学还是朗兰兹纲领,都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数学工具。
到了如今的阶段,做数学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再也不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自己创造出新的工具,才能解决问题!
【宿主:陈辉
洞察力4级:(4.1/5)
判断力1级:(1.8/2)
创造力1级:(1.5/2)
记忆力3级:(3.6/4)】
创造力的提升并没有带来什么独特的变化,这也是陈辉对这个数据面板感到困惑的地方,似乎每一次升级加点都不会给他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甚至都感受不到这种变化的发生。
但或许,这些变化早就在他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时刻发生着,所以才感受不到。
做完这些,陈辉才注意到投影仪上的那道题目,还有身旁正抓耳挠腮的李泽翰。
“有点意思!”
只一眼,还没有遭受朋友圈和网络污染的陈辉就看懂了这道题目的意思。
他虽然早就拥有手机了,但除了查资料上网,他平时很少关注其他的无关讯息,即便有,也都是主动搜索,而非被动接受。
“老大能解?”
李泽翰察觉到动静,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看向陈辉。
“可以试试。”
原本陈辉以为这次集训不会有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根本没听,但这道题,显然是很有难度的。
他喜欢有难度的题目!
听到这句话,小组内的其他几人也都看了过来。
他们反正没什么头绪,索性都停了笔,看向陈辉的草稿纸。
“同学们,有人算出答案了吗?”
过了几分钟后,徐志远看了看时间,已经九点五十四,快要下课了,他从来不是个拖堂的老师,当然,他也从来不是个喜欢解谜的老师,他会给出答案,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回去思考解题方法,留下些悬念,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再来讲解。
这时,有人举手,“老师,非正整数解可以吗?比如a=-1,b=1,c=0这种?”
“当然不行,必须要正整数解才行。”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