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148节

  “?”

  徐志远有些不理解现在这些小家伙们奇怪的胜负欲,我现在要讨论的是影响学界的大事,你竟然问我你的游戏赢没赢?

  我小孩啊?还玩游戏?

  “最后这道题是不是算我们做对了?”

  李泽翰却不管那么多,只是挑衅的看向邓乐岩和王潇,“之前我们得分都是70,最后这道题哪怕只有一分,也算我们赢吧!”

  “没错,算你们做对了。”

  “你们赢了!”

  徐志远哭笑不得。

  李泽翰却已经咧开嘴,用牙齿看向邓乐岩王潇两人。

  邓乐岩没有看李泽翰,头也不回的走出集训教室,早在上一次讲座之后他就已经认清了现实,他只需要关注自己,不断进步就好。

  王潇则是有些垂头丧气的收拾书包。

  他跟李泽翰邓乐岩不同,他今年已经高二,下半年开学就是高三了!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年轻,真的就是最大的资本。

  其他同学看向得意洋洋的李泽翰,心中五味陈杂。

  在刚才的游戏中,这位也是能跟邓乐岩、王潇分庭抗礼的存在,是他们眼中的天才。

  然而,这位天才却甘愿为陈辉摇旗呐喊,只有打败了这样的天才,才能看到陈辉出手。

  或者说,天才,才是见到他的门槛!

  怀着复杂的心情,教室很快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陈辉和徐志远两人。

  “这个方法你先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完全可以发一篇高级别的期刊!”

  徐志远有些振奋。

  椭圆曲线求解丢番图方程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但陈辉这种求解方式更加便捷,需要的计算量更少。

  要知道,八十多位的整数,即便是消元,通过确定两个变量验证第三个变量的方式,总共的组合也是10^160种组合。

  而当今算力最强大的神威太湖之光计算能力峰值也就12.5亿亿次每秒,差不多10^18/s,也就是说,需要10^142秒,也就是10^134年,或者说1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年,才能完成验证。

  当然,数学家们也已经找到了一些简便的解法,将这个数量级降低到通过普通计算机也能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来的地步。

  但用陈辉这种方式,哪怕是一个人,也能在几十分钟内得到答案,先进太多太多了!

  这样的解法,注定是可以名留青史的。

  “又可以发期刊?”

  陈辉有些困惑。

  在他心目中,论文和期刊一直以来都是很神圣的存在,但现在这个神圣的地位正在不断的降低,正在被一步步拉下神坛。

  “当然可以!”

  徐志远肯定的说道,“你将O点的选取方法及论证过程放入论文,完全可以发一流数学期刊。”

  “不过论文发表之前,你最好不要在其他地方讨论这个解法。”

  徐志远叮嘱到,“学术圈也并非你想象的那么洁白无瑕,同样是藏污纳垢,剽窃别人成果的事情并不少见。”

  他倒不担心刚才教室里的那些学生,那些学生连听都听不懂,就算是想要剽窃,也无能为力。

  而他对自己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剽窃学生成果的事情,他做不出来,也不屑于去做。

  “一流数学期刊?”

  陈辉好奇的问道,“是一区SCI吗?”

  王启明跟他承诺过,发表一区SCI论文是有奖励的,没想到一篇正准备发表,下一篇就有思路了。

  看来当数学家,还真是钱途无量。

  同时他也有些期待,不知道第二篇论文会不会有自由属性点奖励。

  “当然是!”

  徐志远哭笑不得,SCI分区说白了就是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则是期刊文章引用次数除以可引用文章数,而真正高水平的论文,尤其是数学论文,能看懂的人都很少,就更不用说引用了,所以发表这样文章的期刊,那引用次数能高吗?

  但你能说这样的文章质量不高吗?

  所以在数学界,就会出现很奇葩的现象,明明一些水平没那么高的期刊,影响因子反而比四大顶刊都要高很多。

  但无疑,四大顶刊和一流的数学期刊,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依旧能进入一区SCI!

  “好了,去吧,尽快整理成论文,可以发给我帮你把关,也可以发给你老师。”

  徐志远说道,“你老师也是可以信任的。”

  “当然,你也可以先发布到axiv上。”

  他是江城大学数学院教授,跟袁新毅也算是认识,自然知道陈辉是袁新毅学生的事情,这也是他没有给陈辉推荐要发表什么期刊的原因,这样做,似乎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

  至于袁新毅,一个要冲击菲奖的年轻人,还不至于看上这点成果。

  “好的,谢谢徐老师。”

  陈辉道谢,收拾书包走出教室,写论文的确应该重视,但首先,他得先把上一篇论文投出去!

  “老大,太牛了!”

  “我就知道这道题肯定只有老大做得出来!”

  “刚才徐老师跟你说什么了?有没有说拿到第一名的奖励是什么?”

  李泽翰和陈灵儿两人并没有离去,而是等在教室外,陈辉一出来,李泽翰就迎了上来,又是一顿彩虹屁。

  陈辉却是听明白了,他根本没听懂刚才的解法。

  走出教室已经是十一点半,三人一起去教工食堂吃了顿自选。

  顶着炎炎烈日走出食堂,小胖子李泽翰已经汗如雨下,看到前方路边正好有一辆电瓶车,李泽翰发出嘿嘿怪笑,拿出手机开始扫码。

  “我没电了,请换一台试试……”

  听着电瓶车传来的电子音,李泽翰笑容戛然而止,站在烈日下,环顾四周,方圆数百米内再没有一辆电瓶车。

  “WTF?”

  李泽翰第一次体会到天塌了的感觉。

  “辣鸡芒果!”

  吐槽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但陈辉已然走向路边一辆私人电瓶车,从车筐中取出钥匙,启动电瓶车来到李泽翰身边,目光向他示意他刚才启动电瓶车旁边的另一辆。

  “偷电瓶车?”

  李泽翰狐疑的看向陈辉。

  “。。。”

  陈辉没有理他,拧动把手,扬长而去。

  偷电瓶是不可能偷电瓶的。

  这是他在小红薯上租的江城大学同学的电瓶车,原价60一天,对方听说他是来参加IMO集训的高中生,在陈辉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将这个价格降到了30.

  江城大学占地极广,爬坡上坎的,自行车几乎是无用武之地,夏天又跟个火炉似的,如果没辆电瓶车,当真是寸步难行。

  等到入学,陈辉也计划着买一辆电瓶车。

  御车如风,几分钟后,三人回到珞珈山庄。

  陈辉拆开纸箱,将大米全家桶拿了出来。

  电脑是大米proX17,外壳采用最新航天材料,CPU是酷睿i9-13900K,显卡4090ti,32G内存,2T固态,4K显示器……

  “我艹!”

  “这是超级豪华版啊!”

  开机查看配置之后,李泽翰直接就不淡定了。

  都说小米是性价比之选,但这款proX17用料也太扎实了!

  可惜他并没有在网上找到这款笔记本的销售渠道,说不定这是特供的,李泽翰有些遗憾,他本身就是大米的粉丝,家里早就有一整套大米产品。

  至于手机,陈辉看了看自己的mate20pro,感觉用着也挺流畅的,或许可以把大米手机拿回去给婶婶用,婶婶那个红米已经用了五六年了,也该换了。

  平板他也用不上,拿回去给蕊蕊和青山上网课把,这款proX17轻薄便携,他完全可以随身携带。

  手表自然更用不上了,他可不希望自己看论文的时候手表一直震动。

  倒是耳机可以留下。

  很快,陈辉就为大米全家桶分配好了归宿。

  然后打开电脑,脸上酒店WiFi,下载一些常用软件,从邮箱中下载论文附件,进入老师推荐的几个期刊的官网。

  没有花太长时间,陈辉就已经在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和杜克数学杂志之间做出了选择。

  两个期刊在数学界的影响力不相上下,并且都偏向于数学物理,显然,袁新毅在给他推荐期刊的时候也是精挑细选过的。

  但杜克数学杂志审稿周期只需要6-12周,而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审稿周期在12周以上,并且其版面费高达4740美元,相当于三万多华夏币。

首节 上一节 148/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