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218节

  老实说,论文中好很多东西他没看懂,尤其是那些数学证明,但意思他明白了,是通过数学的方式来预测材料的兴致,从而探索新材料。

  既然对方能在数学年刊发表,就说明论文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老师,怎么样?”

  曹旭期待的问道,“要不我们把这位也招揽进来,说不定……”

  还不等他话说完,宋韫韬就摇了摇头,“理论是个好理论,但想要真正应用,还差得太远了!”

  他从不否认基础科学研究的意义,但纵观历史,当代的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很多年后,才能真正运用起来。

  他们就算将这位作者也招揽过来,对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也很难有太大的帮助。

第188章 新的方向

  听到老师这么一说,曹旭也冷静了下来,不由得有些沮丧,原本他以为一位优秀的人才能为他们项目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冷静下来后,他也明白,像这种规模的超级工程,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做出巨大改变。

  “希望这位作者能早日成功吧!”

  宋韫韬放下打印出来的论文,取下老花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和发胀的脑袋。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满面红光的冲进办公室,“老宋,双喜临门啊!”

  说着他扫了一眼曹旭,“小曹,给我倒杯水。”

  然后他才来到宋韫韬旁边,看到了桌上那篇论文,“咦?你开始看论文了?”

  “啧啧,还是数学论文,你看得懂吗?”

  宋韫韬翻了个白眼,“你还是说回双喜临门吧。”

  这时曹旭也倒好茶,端了上来,“徐老,喝茶。”

  徐国福接过茶,吨吨吨了几口后,才心满意足的说道,“华夏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完成了亿度千秒运行,这算不算喜?”

  “要是这种喜,你就别说了。”

  宋韫韬无语。

  “那华夏数学家证明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呢?”

  徐国福得意的说道,他们虽然不是数学家,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问题证明,跟杨米尔斯方程彻底的证明还是分得清的。

  宋韫韬无动于衷,“你要是说黎曼猜想,我可能还会相信,毕竟这年头,动不动就有人证明黎曼猜想,很合理!”

  “杨米尔斯方程,我倒还是第一次听说。”

  数论可以说是民科重灾区,什么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孪生素数猜想……

  这些难题都有一个共同点,看起来简单,至少普通人也能看懂他们的描述,这就给了民科们可趁之机,每年宣称证明这些猜想的人不知凡几。

  但他们都不会去碰其他千禧年难题的瓷,没办法,他们连题目都看不懂。

  “这次可不是什么民科。”

  徐国福嘿嘿笑道,“这是在欧洲数学学会年会上汇报的成果,在场的菲奖得主都有十多位,我们华夏的田阳院士和邱成梧,邱老他们也都在,他们都认可的成果,还能有假?”

  “对了,那个小家伙是邱老田老的徒孙。”

  “哦?”

  宋韫韬有些感兴趣的看过去。

  徐国福则是笑眯眯的站在原地,不再多说,一副“你求我啊”的欠打模样。

  宋韫韬早已习惯老友的性格,也不恼怒,打开电脑,自己搜索起来。

  《00后江大学生证明杨米尔斯方程,舒尔茨赞不绝口,或预定菲尔兹》

  “黑圆乡村报?”

  看到搜索结果,宋韫韬再次皱眉。

  这千度真是越来越不靠谱了,怎么搜出来的全都是耸人听闻的小媒体消息。

  想了想,他决定去华夏新闻或者人人日报官网查看。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这些权威大媒体竟然都没有报道?

  “难道是假新闻?”

  徐国福看出了老友的疑惑,笑眯眯的说道,“你好好想想,你们这次实验有没有什么不对?”

  宋韫韬有些跟不上老友的脑回路,不是正说杨米尔斯方程吗?

  怎么又回到自己的实验了?

  “你们这次实验来现场报道的记者,比以前如何?”徐国福提示到。

  宋韫韬恍然,他全副身心都在实验上,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经过徐国福提示,他才想起来,这次来现场的记者,的确少得可怜,不到上一次的十分之一。

  “不巧,最近发生了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只有这些小媒体还活着,或者说,还活跃着。”

  徐国福幸灾乐祸的说道,“不过他们的可信度,反而比之前更高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你就不用怀疑了。”

  “天佑华夏啊!”

  徐国福唏嘘感叹,与有荣焉。

  宋韫韬这下开始相信了,于是点进了黑圆乡村报的那篇报道。

  但很快,他就再次皱起眉头。

  那个华夏人叫什么?

  陈辉?

  江城大学?

  他切换到另一个网页,从数学年刊官网查看刚才那篇论文作者的通讯信息。

  不可能这么巧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宋韫韬忽然生出些其他的想法。

  当即不再犹豫,从数学年刊官网找到陈辉的邮箱,当即发了一封邀请函。

  这样做了还不放心,他又发动自己人脉,开始联系田阳和江城大学数学院副院长王启明……

  ……

  京城,一间幽静的四合院闹中取静,书房中红木家具泛发着厚重的光泽,一位老者坐在书桌后,专注的翻阅着文件。

  忽然,老者翻阅的手顿在半空,皱起眉头。

  半晌后抬手拍向桌边一个按钮。

  很快,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走进房间。

  “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还没整改好?”

  “媒体是国家的喉舌,这么多天不说话,老百姓都听不见我们的声音了,告诉他们,能整改就整改,改不好,那就滚蛋!”

  不等中年发问,老者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中年下意识向老者桌面瞥了一眼,大致看见了关于杨米尔斯方程证明的事情,心中已然有数。

  “明白。”

  答应一声,他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郭嘉机器重拳出击,媒体业大地震,但整改也并非停业,并不是什么都不报道,否则尸位素餐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各大媒体竟然集体失声,也难怪老者如此愤怒了。

  ……

  人人日报编辑部,

  总编办公室,

  “冯秘书,您给透露透露,到底是什么事呗?”

  “华夏科学家在基础科学上做出巨大突破,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得让大家都跟着乐呵乐呵才对嘛,郭嘉让你们整改,不是让你们摆烂……”

  “明白!”

  人人日报总编辑陈剑文豁然开朗,对方提醒得的确够明显,这也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心头那根弦已经绷紧。

  对面也不浪费时间,听到明白两字后就挂断了电话。

  “小青,来我办公室。”

  陈剑文挂断电话后,走到办公室门口,对着工区大吼一声,吸引了所有目光。

  下一刻,只见一个穿着西装西裙的女子一路小跑冲进办公室。

  “欧洲数学学会会议,杨米尔斯方程,赶紧报道!”

  将一张纸扔给女子,陈剑文吩咐到。

  “我们现在去恐怕来不及了。”

首节 上一节 218/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