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222节
“他是那个天才数学家!”
“我的天,比照片看起来年轻多了,他才几岁啊?”
“千度词条里面写了,还不满十七!”
原本大家还没注意这边,但在如此拉风的横幅下,大家也忍不住往这边多看几眼。
这一看,就出事了,他们瞬间认出了这个最近挂在新闻上的少年。
“陈辉同学,可以跟我合个影吗?”
“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有没有学霸笔记,有兴趣出书不?”
刹那间,陈辉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个来接他的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小女生也有些手足无措,她根本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最后还是机场的安保见势不对过来疏散了人群,陈辉趁机逃上了物质科学研究院安排的商务车上,才算是得到了安宁。
陈辉也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推上风口浪尖,以前也有不少华夏学者做出过不错的成绩,但没有各大媒体的推动,也并不会引起这样的轰动。
他这次也算是恰逢其会,机缘巧合之下被当成了典型,算是出名了。
“陈同学好,我叫肖颖,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说起来我还是你学姐呢,我本科也是江城大学的,不过我是物理学院的。”
上车后,肖颖这才找到机会自我介绍。
“学姐好!”
肖颖双眼弯弯的笑起来,脸颊上还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被一位国际知名大数学家叫学姐,这样的感觉还挺奇妙的。
她全然没有从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小家伙身上感受到天才独有的傲气,反而觉得跟他相处起来很舒服。
“真羡慕你,年纪轻轻就做出了如此成绩,以后华夏数学界必定有你一席之地!”
“我也挺羡慕你的,能够参与这样的项目,想想就让人激动!”
陈辉真诚的说道,在接受邀请之前,他也查过相关资料,自然看到了不久前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亿度千秒的重大突破。
肖颖却是眼前一亮,“真的吗?你要是愿意,随时可以加入我们项目!”
陈辉没有立即答应。
他的确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但他并不知道自己能为此做些什么,如果只是挂个名,那参不参加也并没有什么意义。
两人一路闲聊,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陈辉就看到等候在园区中的几个中年。
“你好,我是庐州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研究所所长宋韫韬,欢迎!”
陈辉没想到所长竟然会亲自来迎接自己,有些受宠若惊,“你好,能来参观这等国之重器,我也非常荣幸。”
随后宋韫韬跟陈辉介绍了一下旁边几人,这才说道,“我带你去看看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吧!”
陈辉忽然明白为什么这里能够做到那一件件的壮举,就这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很难不成功。
“太阳之所以发光发热,源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人造太阳顾名思义,就是要造出一个太阳实现聚变发电,核聚变材料在地球上极丰富,一升海水可提取的氘,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且排放无污染,是打开能源自由之门的钥匙。”
宋韫韬一边走着,一边给陈辉介绍起来。
在宋韫韬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进一间厂房,“夸父逐日”的壁画下,一个高20米、重5600吨,形如“橘子瓣”的物件映入眼帘。
“它叫1/8真空室,8个这样的橘子瓣合而为一,人造太阳将在其中燃烧。”
宋韫韬指着眼前的橘子瓣满眼神情的介绍到。
“这是赤霄,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以华夏古代名剑命名的装置每平方米每秒钟可极速喷射出10的24次方个——即亿亿亿个粒子,一次可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我国成为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一路走,宋韫韬便一路介绍着,他看向这每一个零部件的眼中都充满了感情,让陈辉都忍不住被他感染。
仿佛这些不是金属大块头,而是活着的,有感情的生物。
最后,一行人来到总控室。
宋韫韬看向一直跟在旁边的曹旭,开口说道,“点火吧!”
曹旭点头,去到一旁开始跟其他工作人员配合,在一堆按钮中操作起来。
他们当然不是要启动夸父装置,经过上次实验,没有三个月的维修,夸父也没法正常运行。
现在他们启动的只是一个小型模拟装置,虽然也会达到反应临界条件,但维持时间只有几秒,以研究所目前的技术储备,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正好他们还需要采集一些数据,这也是他们迫切邀请陈辉过来的原因,否则,哪怕是模拟实验装置,运行一次的成本也是不菲的。
陈辉茫然四顾,这他才刚来就开始实验,会不会太突然了?
让他感觉自己也是他们实验的一环一般,不过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主控台密密麻麻的屏幕上。
第191章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主控室穹顶的环形屏幕突然泛起幽蓝冷光,十六个分屏同时亮起,将环形真空室内部照得如同深海龙宫。
陈辉下意识屏住呼吸。
“磁场强度突破临界值!”
曹旭的声音带着细微颤抖,哪怕已经经历过好几次实验,但每一次运行,他还是会感受到紧张。
陈辉的瞳孔骤然收缩,透过观察窗看见环形真空室里,液态氦冷却系统泛起珍珠母贝般的光泽,超导线圈在绝对零度中悬浮成完美的正二十面体结构。
当第一道等离子体流注入时,整个控制室突然被染成诡异的翡翠色,数以万计的粒子轨迹在磁流体动力学模拟屏上炸开绚丽的极光。
“温度1.05亿摄氏度!”
宋韫韬低沉的声音响起,屏幕上的等离子体亮度曲线正以指数级攀升,像条挣脱引力的银龙。
陈辉额头冒汗,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景象,如同宇宙星空般浩瀚绚烂,让人感觉自身的渺小。
“等离子体电流稳定在3.5兆安培!”
随着曹旭的报数,主屏幕上的三维磁场拓扑图突然绽放出金色光环。
陈辉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他清楚地看见真空室壁上的钨铜偏滤器正承受着每平方米千万吨的粒子轰击,却依然保持着量子级别的稳定。
嘀!
计时器的蜂鸣声响起。
环形真空室内的等离子体开始缓慢坍缩,化作万千流萤坠入偏滤器,如同神祇撒向人间的星屑。
控制大厅的空调出风口喷出带着臭氧味的冷风,吹散了陈辉后颈渗出的细密汗珠。
短短几秒时间,就像是过去了几个世纪,让陈辉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感觉怎么样?”
宋韫韬再次来到陈辉身边。
主控室其他人依旧忙成一团,他们需要收集整理刚才这次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但身为总负责人的宋韫韬却再次闲就下来。
“叹为观止!”
“国之重器!”
陈辉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这是一种与前沿数学完全不同的美感,却丝毫不逊色。
宋韫韬很满意陈辉的反应,最后还是叹息一声,“可惜,太过短暂!”
“真空室中第一壁材料采用的钨铜合金,耐受温度为三千摄氏度,但反应中的等离子体最低温度也足有一亿摄氏度,高温高压是聚变反应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只要等离子体撞击到第一壁,第一壁将在短时间内融化消解,整个聚变反应也将因此终止。”
“所以需要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让他们在真空室中稳定运行。”
陈辉明白了宋韫韬的意思,“所以,我们需要更强大,更精准的磁场系统。”
“不对,等离子体也是流体,是流体就不可避免会产生湍流现象,会导致等离子体失控,撞毁第一壁,即便有足够强大精准的磁场,想要精准控制等离子体,也没那么容易。”
陈辉盯着已经暗下去的真空室豁然开朗,“并且等离子体整体呈电中性,正负电荷密度几乎相等,这一特性使其在宏观上可近似视为中性流体,但微观上仍存在电荷分离现象,它的湍流现象比普通流体更加复杂。”
“所以,你们找我过来,是想让我从数学层面给出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以此来预测等离子体运动,从而提升磁场动态响应能力?”
陈辉面露难色,“这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除了数学领域,其他诸如物理化学,也都有各自领域的难题。
湍流问题就是流体力学中无法绕开的难题,至今科学家们也没有找到精准的模型来描述湍流。
七大千禧年难题中的NS(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便是描述流体运动的偏微分方程组。
陈辉能证明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问题,甚至有信心能解决质量间隙问题,那是因为前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成果,陈辉站在巨人肩膀上,这才能立下不世之功。
但NS方程,研究的人很多,成果却寥寥无几,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几乎需要从零开始,难度自然不是一个量级。
当然,要解决等离子体湍流问题跟千禧年难题中研究的并不是同一个方向。
千禧年难题是要求证正则性,找到光滑解,或者证伪,然后构建新的流体运动架构。
能够完成求解,建立更精细的湍流模型,对控制等离子体湍流问题自然大有裨益。
但工程应用与数学不同,正如大家常说的,科学家们至今都不明白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但并不妨碍飞机在天空翱翔。
陈辉只需要构建出在聚变反应中等离子体湍流的模型,便于调整磁场,消解湍流,让聚变反应持续稳定的运行,便能向聚变发电前进一大步,甚至将设想变为现实。
但这的确太难,现在的陈辉并没有半点把握。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