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235节

  就像前几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戴密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的工作一样,他们就构建了一种名为阿尔法折叠的系统,来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

  蛋白质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按特定序列连接形成的多聚体,要发挥生物学的功能,蛋白质通常会折叠成某一个特定的形状,蛋白质折叠后的稳定三维结构完全由组成它的氨基酸序列确定。

  这些折叠后的蛋白质就像我们平时开门用的钥匙和锁,有各自的功能表达。有的蛋白质能帮助维持新陈代谢,有的能提供能量,有的可以修复组织,有些能控制身体的体液平衡。

  蛋白质分为四级结构,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的组合,二级结构为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多段进一步折叠盘绕后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四级结构是蛋白质-蛋白质复合形成的结构,是更为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以往要预测蛋白质的结构,需要依赖生物方面的检测,一级结构比较容易确定,简单的生物实验如质谱法即可,但涉及到二级以上结构如何折叠的,结构生物学家往往需要利用X射线、核磁共振、电游仪、冷冻电镜来检测。

  这些方法耗时耗力、人工成本也极高,比如电泳仪只能间接进行测量,实验中还受较多因素干扰,因而会影响对蛋白质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高分辨率解析的冷冻电镜极为昂贵,一台约1亿华夏币。

  如今阿尔法折叠系统已经迭代到第三代,从一开始的只能预测一级结构,到现在已经能够预测四级结构,虽然阿尔法折叠系统还存在不少不足,并不能完全取代生命科学家。

  但可以预见,生命科学家们今后可以将重心从蛋白质结构的预测,转到蛋白质的功能预测上,这对于探索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密码尤其重要。

  或许他们也可以构建一套属于材料学的阿尔法折叠系统,用来预测材料特性,设计新型材料,当然,材料的分子种类比蛋白质更多,结构也要更加复杂,他们的工作无疑也会更加艰巨,但陈辉对此有信心。

  发送邮件后,陈辉则是再次走出自己办公室,往物理学院走去。

  要做材料学相关的实验,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肖蒙教授,经过上学期的合作,这位教授虽然名声不显,但做事风格和基础都相当扎实,无疑是很好的合作对象。

  还没走出数学院,陈辉就又遇到了脚步匆匆的王启明。

  王启明也没想到会遇到陈辉,一怔之后,忽然眼前一亮,拦住陈辉,问道,“小陈,你要学生不要?”

  “你不是担心上课耽搁时间吗?”

  “自己的学生还是比别人的学生好用。”

  原本满脸愁容的王启明忽然神色舒展,“并且学生也可以帮你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做数学研究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你应该组建一个自己的团队。”

  “比如你的老师袁新毅,他的朗兰兹纲领证明,也是有不少学生出力,是团队的成果!”

  王启明循循善诱,陈辉知道他说的在理,但光是对方的动机,就让陈辉下意识的要拒绝。

  “好吧,其实是有位老师招的研究生来报道了,但这位老师因为个人原因,离职了。”

  王启明也是聪明人,见到陈辉神色,瞬间改变说辞,“怎么样,招的是个留学生,西方名校,素质还是很不错的。”

  陈辉了然,有些心动。

  现在他三线作战,时间上已经有些捉襟见肘,或许招个学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对于这个学生,他已经有了安排。

  当然,前提是这位学生的素质能通过自己的考核。

  “可以,但他需要通过我的考核才行。”

  陈辉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没问题,下午就安排面试。”

  王启明大喜过望,一溜烟走远了,仿佛生怕陈辉反悔一样。

  陈辉继续往物理学院走去,来到实验大楼三楼,轻车熟路的走到那间熟悉的实验室外,伸手敲了敲门。

  “辉哥,你怎么来了?”

  开门的还是杨驰,虽然这个二十四岁的研究生看起来依旧三四十岁,但脸上已经多了些意气风发的神采,看得出来,他最近过得很是不错。

  “叫什么辉哥,得叫陈教授。”

  看到陈辉,邓婷也凑了过来,笑着打趣了一句,昨天的选课早就在江城大学传开了,一位十七岁的老师开课,还是很有话题性的。

  所以当这些学生去学校官网一查,才发现这位十七岁的大学老师已经是教授了,于是,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江城大学传开了,甚至还有不少媒体报道。

  然而,质疑的人却并不多,没办法,若是其他猜想还好说,千禧年难题在国内和国际的名头都太大了。

  “杨师兄、邓师姐好。”

  陈辉笑着跟两人打招呼,“肖老师在吗?”

  “在旁边办公室。”

  杨驰邓婷两人虽然打趣,但听到陈辉这一声师兄、师姐,两人心头还是跟抹了蜜一样。

  “我去找肖老师谈点事儿,待会儿再来找师兄师姐。”

  陈辉去到一旁办公室。

  “哟,什么风把您吹到这儿来了?”

  肖蒙看到陈辉也是立马绽放出笑容,看得出来,整个实验室的气质都是从这儿一脉相承的。

  “有个项目想跟肖老师合作,不知道肖老师有没有兴趣?”

  “我同意!”

  “?”

  陈辉哭笑不得,“我都还没说是什么项目呢。”

  “科研有时候跟做生意一样,我们都是不看这个课题离不离谱,我们看重的是你这个人!”

  肖蒙笑着说道,“跟着靠谱的人合作,就算最后事不成,也不会一无所获,否则,哪怕是再靠谱的课题,最后也只能落得一地鸡毛。”

  “那,我们合作愉快!”

  陈辉伸手。

  “所以,现在能告诉我到底是什么项目了吗?”

  肖蒙一秒破功,有些兴奋的问道。

第200章 你还记得我?

  跟肖老师谈好合作后,肖老师紧锣密鼓的去安排工作了,陈辉去食堂吃了个饭,回到办公室还没一会儿,王启明就给他发了个面试通知。

  当王启明领着那位学生过来时,只是往陈辉办公室看了一眼,就带着这位学生去到了自己办公室。

  让对方在办公室等待,王启明才再次过来。

  “学校给你安排教室宿舍了吧?”

  王启明看着这间小办公室,哭笑不得,“你这不像是办公室,倒像是宿舍,这要是让外人见到了,还以为我们虐待数学天才呢。”

  “教师宿舍太远了,两头跑浪费时间。”

  陈辉倒是无所谓,他觉得这里无论是办公还是休息环境,都挺好的。

  “学校住宿区的确有些紧张,等过段时间,我给你就在旁边宿舍楼安排个房间,再给你分配个会议室,你以后也是要带学生的人了。”

  王启明心中已有定计,有些事情倒不是他不上心,实在是他们数学院太过弱势,很多资源都轮不到他们。

  要不是有陈辉和袁新毅,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不过给陈辉争取间会议室,想必学校没人会不同意。

  跟着王启明一路去到他办公室,陈辉看到了坐在办公室中等待的那位棕发少女。

  “是你?”

  他有些意外,没想到还是位熟人。

  竟然是去年在萨克雷大学遇到的那位小姐姐蔻依。

  “你还记得我?”

  蔻依双眼放光,高兴的说道,只是半年时间不见,她的华夏语已经说得相当不错了。

  “你也是来面试的?”

  蔻依有些兴奋,这也就意味着两人以后可以成为同门师兄妹,这太棒了!

  陈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虽然可能跟蔻依想的有些不一样,但他的确是来面试的。

  “你们认识?”

  王启明大量了两人一眼。

  “去年参加IMO时认识的,她是萨克雷大学的学生。”

  陈辉点头,他对萨克雷大学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有塔拉格兰和阿兰孔涅这样的老师教授,已经足以说明这个学校的气质。

  他记得对方是说要来江城大学的,没想到还真的来了。

  “那,还用面试吗?”

  王启明倒也不担心避嫌,这位学生原本就已经通过了面试,已经被江城大学录取了,只是因为录取她的老师的个人原因,导致她需要重新面试而已。

  这位学生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

  陈辉给出肯定的回答,拿出几张A4纸,递给蔻依,“你有两个小时时间,能做出来多少算多少。”

  “?”

  蔻依茫然的看着折叠A4纸,然后看向陈辉和王启明。

  “这位就是面试你的老师,陈辉,我们江城大学今年刚聘请的教授!”

首节 上一节 235/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