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253节

  “怎么就没有作用了?你做过应用吗?”

  一旁的陈敏顿时怒目而视,普通小女生有自己的明星偶像,她们这些博士小女生,当然也有自己的偶像,而陈辉,虽然比他们年纪还要小很多,但并不妨碍被她们当成偶像。

  因为颁奖的缘故,四位钟家庆奖获得者是坐在一起的,就像陈辉跟袁新毅的座位是在一起的一样。

  邓斌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陈辉的模型不仅已经在应用中得到了验证,还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虽然上面没有故意风锁消息,但因为论文还没发布,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也并不多。

  “即便这个模型在应用中没有问题,可他将自己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质量间隙问题怎么办?”

  邓斌闭嘴,同为女生的林怡雯却摇了摇头,“这样一来,下一届菲尔兹奖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也不能这么说,质量间隙问题数学界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如果继续研究下去,很可能一辈子都作不出来,现在改变方向,陈教授反而能有更多的机会做出成果,未必是件坏事。”

  一直没有说话的钱伟超开口说道。

  不止是他们,会场中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心思,有人感慨陈辉浪费了天赋才华,有人认为陈辉开始搞些花里胡哨却没有实用的概念。

  这时,陈辉的报告会也接近尾声。

  “前段时间,我与鄂维南院士和肖蒙教授合作,在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的成果,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氧化镓,他的禁带宽度高达……”

  随着陈辉的话语,PPT上展现出了氧化镓的各种性能参数,

  会场中先是安静了片刻,随后嗡的一声,如同惊涛拍岸,浪潮声此起彼伏。

  虽然在场的人大多是数学家,他们或许意识不到氧化镓会给半导体行业带来怎样的颠覆,但他们知道,这个模型若是真能指导材料学实验,将会给学界带来怎样的颠覆。

  邓斌张大嘴巴,既然陈辉都带上了鄂维南院士,那这肯定是做不了假的。

  “不愧是天才!”

  林怡雯张嘴了半天,最后只是低声感慨了一句。

  “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钱伟超喃喃自语。

  只有陈敏,双眼已经弯成了星星眼,充满了喜悦,“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像陈教授一样优秀。”

第212章 我鹰酱生产武器,还得给兔子专利费?

  英国,伦敦,自然期刊编辑部,

  主编玛格达莱娜·斯基珀如往常一样端着杯咖啡来到办公室,在电脑前坐下,打开邮箱,查看投稿。

  与《Science》通过学术委员会打分筛选稿件不同,自然的编辑拥有较大的决策权。

  玛格达莱娜·斯基珀本身也是剑桥大学遗传学博士,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科研,拥有一线科研经验,对大多数投稿的论文有很高的敏锐度。

  如今国际学界风起云涌,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前段时间听说有个华夏数学家证明了杨米尔斯存在性问题。

  玛格达莱娜放空大脑,点开了第一篇论文的附件,查看摘要和目录,确定没什么明显的缺陷后,才开始正式内容的阅读。

  约莫两个小时后,她大概弄明白了这篇论文的内容,然后开始为它挑选合适的学术编辑。

  虽然她是剑桥遗传学博士,但博士只是科研的门槛,向自然投稿的很多论文,她是没办法完全看懂的。

  处理完一篇论文,玛格达莱娜起身在办公室中走动一会儿,喝了口咖啡,吃了点点心,这才再次回到办公桌后,点开下一封邮件。

  《数论几何化的应用,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合成》

  “超宽禁带?”

  玛格达莱娜颇感兴趣的点进论文,她当然知道半导体材料的突破意味着什么。

  “禁带宽度4.8-4.9eV?”

  “临界击穿场强8MV/cm?”

  “导通电阻仅为硅的1/3000?”

  看到摘要中放出来的一系列数据,玛格达莱娜只感觉脑瓜子嗡嗡的,作为自然杂志的编辑,她对各行各业前沿科技水平还是很了解的,她当然明白这一连串数字代表的意义。

  如果这些数据是真的,这将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来临。

  当然,对于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她目前还是存疑的,担任总编辑这些年来,她见过太多耸人听闻的假数据了。

  比如前两年偷国科学家声称合成了室温超导,最后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还有阿三国的科学家……

  好吧,玛格达莱娜承认,阿三国是学术编辑们的噩梦。

  所以玛格达莱娜在看正文之前,特地关注了一下论文作者。

  “陈辉?”

  正好,这个名字她知道,就是不久前证明了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的那位华夏数学家。

  “他不是数学家吗?”

  “怎么开始研究半导体了?”

  通过通讯地址等详细信息,确定这位真是自己知道的那位数学家后,玛格达莱娜脑海中的疑问就更多了。

  但不管如何,她还是决定先看看论文。

  论文的内容并不复杂,无非是利用数学模型,建立生成对抗网络,然后训练这个模型,获得材料结构,最后合成出材料,性能竟然出乎预料的好。

  第一眼看完,玛格达莱娜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阿三味,这不像学术论文,像科幻小说。

  但这篇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是陈辉发表在《数学年刊》的一篇论文。

  这无疑说明这篇论文的数学模型是没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就给它找个学术编辑吧。

  玛格达莱娜没有自作主张,她在脑海中回想与自然合作的相关领域学者。

  很快,她就有了合适的人选。

  杰弗里·福斯特,毕业于麻省理工的材料学博士,专注于凝聚态物理或材料科学领域,目前任职于米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引用率极高,在半导体领域很有影响力。

  他本人在半导体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有足够的资格来审陈辉这篇论文。

  ……

  米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小会议室中,

  “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实验室负责人德布拉·罗利森脸色铁青的说道,“华夏都已经搞出了六代机,我们的导弹研究已经三年了,还在原地踏步,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到时候真发生了热战,我们都要被扔进太平洋里!”

  作为米国海军直属的研究所,他承受的压力同样很大。

  “头儿,我觉得我们应该从材料入手,氮化镓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氮化镓的禁带宽度只有3.4eV,根本无法承受更高的电压和功率,不可能完成美妙切换128个频点的任务。”

  利斧项目负责人史蒂文摊摊手,“我们需要性能更强的半导体材料!”

  会议室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杰弗里,其他没被点名的工程师科学家们则是暗暗松了口气。

  “?”

  杰弗里愣在原地,但毕竟也是研究所里的老人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氮化镓已经是目前性能最优秀的半导体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出现更优秀的半导体材料,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设计和工艺上做改进。”

  一场会议就在推诿扯皮之中度过,转眼两个小时过去,除了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甩锅,并没能讨论出半点有用的东西。

  “好了,散会。”

  德布拉抬手打断了还在争论的众人,“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最多再给你们半年时间,如果不能完成预定目标,你们所有人都给我滚蛋吧。”

  研究所中所有人都安静的离开座位,大家都是人到中年,需要养家糊口,对于这份待遇很不错的工作还是很看重的,但大家也都明白,把他们赶走了,谁来干活呢?

  他们已经是矮个子里面的高个了,所以这个威胁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德布拉站在会议室中,气呼呼的看着散去的众人,恨不得一拳把这个世界轰个稀巴烂。

  这些家伙,一个个的每天四点就离开实验室了,要是留他们加班,他们就开始组织工会闹事,反而影响正常工作,这些家伙闹一次至少得休息一个礼拜,他索性也不再管了。

  可这样的态度,怎么搞科研?怎么出成果?

  德布拉他气啊。

  杰弗里知道德布拉很气,但他不在乎。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先泡了杯咖啡,再去上了个厕所,跟隔壁同事交流几句,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躺到人体工学椅上,打开脚托,直接躺平,顺便打开电脑开始发呆。

  他已经做出了足够的成果,发表了多篇论文,接下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就行了。

  显得无聊,杰弗里打开邮箱,准备挑些有意思的处理一下。

  忽然,他看到了自然杂志发来的审稿邀请。

  《数论几何化的应用,一种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合成》

  “哟?”

  “瞌睡来了送枕头?”

  杰弗里毫不犹豫的点了进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论文也无妨。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心态,让他在这个研究所中也是属于高级人才,做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成果。

  很快,懒洋洋的杰弗里坐直了身子。

首节 上一节 253/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推荐阅读